【文档说明】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 化学模拟测试九含答案.doc,共(6)页,205.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056e818a4763529650911bdf21fe03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浙江学考化学模拟测试九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是指“元素”的是()A.碘.遇淀粉变蓝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矿泉水中含有钙.、镁.等矿物质D.氧.的同素异形体有
氧气、臭氧等2.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漏斗”示意图,可用于提取溴水中的溴的是()3.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NH3溶于水可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B.Na2O熔融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SO3是电解质4.下列反
应中,属于离子反应,同时又属于有颜色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氢气和氯气混合点燃B.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C.把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下列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一定
增大的是()A.向NaClO溶液中滴加水B.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C.向NaCl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金属钠D.用铁槽可存
放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硝酸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HClO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14的硅原子2814Si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8.为了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含有CO2,准备了三个洗瓶:①盛溴水、②盛品红溶液、③盛澄清石灰水。气体通过的正
确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9.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太阳能B.核能C.氢能D.电力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
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6C原子中的中子数为14B.C2H4和C3H8互为同系物C.同一元素的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
本相同D.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12.下列四个试管中,发生如下反应:Zn+H2SO4===ZnSO4+H2↑,产生H2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试管硫酸浓度温度锌的状态A0.5mol·L-120
℃块状B0.5mol·L-120℃粉末状C0.5mol·L-135℃粉末状D18mol·L-135℃粉末状1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B.向Fe2(
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3+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3Na+14.短
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原子半径:r(X)<r(Y)<r(Z)<r(W)15.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CH2=CH—CH3B.将
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16.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丙酸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C.
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D.氨基酸溶于水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17.在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为硫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供电时
的总反应为Zn+2H+==Zn2++H2↑C.该装置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产生1molH2,消耗锌的质量32.5g18.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
体积比为()A.9B.11C.10D.1219.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能放出xkJ能量C.断裂2molA—B键需要
吸收ykJ的能量D.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20.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C.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D.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21.将BaO2放入密闭
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减小B.BaO的量不变C.氧气压强增大D.BaO2的量增加22.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23.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
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不等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c(B+)=c(A-)>c(OH-)>c(H+)B.c(A-)>c(B+)>c(H+)>c(OH-)C.c(B+)+c(H+)=c(A-)+c(OH-)国教,D.c(B+)>c(A-)>c(H+)>c(OH-)24.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为()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
纸变蓝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5.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某几种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时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
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Cl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C.将少量混合物溶于酚酞试液,试液显红色D.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所得固体为纯净物二、非选择
题(本题包括4小题)26.某中性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4H8O2,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1)A的名称是。(2)D→E的反应类型是(填字母,下同)。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16,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5∶1。有关X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X的密度比水大b.烃X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烃X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甲烷与烃X互为同系物(4)中性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固体粉末X中含有K2SO3、K2CO3、FeO、MnO2等
物质,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C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溶液B中存在的所有阳离子是。(3)沉淀甲中加浓盐酸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是。28.有学生在实验室中向盛有10mL饱和氯化铁溶液的试管里投入足量铝片,
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黄色溶液很快变成红褐色,过一会儿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②铝片表面立刻有少量黑色物质析出,黑色物质能被磁铁吸起。③混合液温度升高甚至发烫,产生无色气泡,且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铝片上下翻滚。(1)产生的红褐色沉淀是(填化学式,
下同),无色气泡的成分是。(2)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3)写出生成气泡速率明显加快的两个原因:反应放热、。29.现有19.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若其中一份与150mL1.0mol·L-1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1)该混合固体中含有Na+mol。(2)该反应
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L。参考答案及解析1.A【解析】A中碘指单质I2,其余均指元素。2.D【解析】A、B、C、D分别是球形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普通漏斗、梨形分液漏斗。梨形分液漏斗的颈较短,常用于萃取分液。3.B【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
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NH3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能导电,NH3·H2O是电解质,而NH3是非电解质,A错误;Na2O熔融时能导电说明它是电解质,B正确;铜是一种单质,所以铜不
是电解质,C错误;SO3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是一种电解质,D错误。4.C【解析】A不属于离子反应,B、C、D均属于离子反应,其中C属于有颜色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B、D属于复分解反应。5.B【解析】向稀盐酸中滴加N
aOH溶液,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或碱性,溶液的pH一定增大。6.B【解析】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的是NaOH、H2和Cl2,不能用铁槽存放浓盐酸。7.C【解析】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外层10个电子,C错误。8.A【解析】检验CO
2前必须先除去SO2。通过溴水(褪色)的目的是除去SO2、通过品红溶液(品红不褪色或未褪成无色)的目的是确认SO2已被除尽、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为了证明CO2的存在。9.D【解析】长期以来,电力靠化石燃料等其他的能源转化而来,不属于
新能源。10.B【解析】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否则会污染试剂。11.C【解析】146C原子中的中子数为8;C2H4是乙烯,C3H8是丙烷,二者不是同类有机物,不是同系物;C5H1
2的同分异构体只有3种12.C【解析】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C最快,D中为浓硫酸,不产生H2。13.C【解析】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B式中电荷不守恒,D中的Na2SiO3是易溶易电离的
物质。14.B【解析】根据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及位置,推出X是氧元素,Y是氟元素,Z是钠元素,W是硫元素。O2-只有2个电子层,S2-有3个电子层,A错误;NaF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稳定性:H2S<H
F,C错误;原子半径:r(F)<r(O)<r(S)<r(Na),D错误。15.D【解析】乙烯和CH2===CH—CH3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铁屑、苯、液溴混合可制溴苯,用溴水代替液溴无法得到溴苯,B错误;苯和硝基苯互溶,不
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错误;根据乙醇可还原CuO,D正确。16.B【解析】氨基酸没有生物活性,不会发生变性,B错误;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可生成3种二肽,C错误;氨基酸溶于水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酸根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D错误。17.D【解析】
产生1molH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消耗锌的质量65g。或者根据总反应式也可得出锌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故D项错误。18.B【解析】设pH=1的盐酸体积为V,加9V体积的水,pH升高1;设往另一份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X,则(0.1V-0.1X)÷(V+X)=0.0
1,求得X=9V1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9V∶9V11=11。19.C【解析】由图示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D错误;断键时吸收能量,B错误。20.C【解析】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中没有共价键,A错误;有些金属的熔点很
高,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B错误;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D错误。21.D【解析】温度不变,只缩小容器体积,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缩小容器体积,O2的浓度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BaO的物质的量减少,BaO2的物质的量
增加,B错误、D正确;因为平衡常数不变,所以重新达到平衡时,O2的浓度不变,压强不变,C错误。22.D【解析】光解0.02mol水时,生成0.02molH2(其质量为0.04g),其体积为0.448L,可生成氢的原子数
为2.408×1022个。23.C【解析】由题意,可知HA是弱酸,BOH是强碱,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强碱弱酸盐溶液,其中A-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B+)>c(A-)>c(OH-)>c(H+),C
项是电荷守恒式。24.A【解析】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的气体为Cl2,说明氧化性:MnO4->Cl2;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变黄色,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
+,氧化性:Cl2>Fe3+;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说明Fe3+能将I-氧化为I2.氧化性:Fe3+>I2.因此A正确。25.B【解析】由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可知气体中有CO2,也有O2
,因此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在空气中加热时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有NaHCO3,NaCl和Na2CO3不能确定。Na2O2有强氧化性,与酚酞试液反应后的溶液不显红色。26.(1)乙酸乙酯(2)c(3)ac(4)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
2OH【解析】根据框图转化关系可知,A是酯,B、D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相同,则A为CH3COOC2H5,B为CH3COONa,C为CH3COOH,D为CH3CH2OH,E为CH3CHO。X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12,其分子式为C5H12,是
戊烷,它的密度比水小,不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27.(1)SO2、CO2(2)H+、Mn2+、Fe3+、Fe2+(3)MnO2+4H++2Cl-Mn2++Cl2↑+2H2O【解析】根据流程图,因FeO、
MnO2不溶于水,则沉淀甲含有FeO和MnO2;沉淀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MnO2与之反应生成MnCl2和Cl2,FeO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溶液B中加入KSCN后会出现血红色溶液,则溶液B中一
定含有Fe3+;滤液乙中含有K2SO3和K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气体C,则气体C是SO2和CO2。28.(1)Fe(OH)3H2(2)Fe3+水解:Fe3++3H2OFe(OH)3+3H+,Al消耗H+,平衡右移,生成Fe(OH)
3沉淀(3)形成铝铁原电池【解析】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铝与水解生成的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使上述平衡右移,产生红褐色的沉淀
是Fe(OH)3。29.(1)0.3(2)2.24【解析】(1)Na2CO3和NaHCO3恰好与盐酸反应,最终正好生成NaCl,所以固体中n(Na+)=n(Cl-)=0.15L×1.0mol·L-1×2=0.3mo
l。(2)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题意得:106g·mol-1×x+84g·mol-1·y=19.0g2x+y=0.3molx=0.1moly=0.1mol所以V(CO2)=0.1mol×22.4L·mol-1=2.2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