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pptx,共(35)页,14.96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ffad741c824d2808be92c111bf727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大学之道学习目标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1.积累文学常识。3.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目录题解文学常识诵读指导文本探究现实意义壹题解“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
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
、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题解贰文学常识1.作品简
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
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学常识2.作者
简介戴圣,西汉官员、学者,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郡治在令河南商丘)人。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二人合称为“大小戴”。宣帝时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3.写作
背景《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
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出自于《礼记》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
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叁诵读指导听录音读课文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示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肆文本探究(
一)第一段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明、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美好。
明德:美好的德性。(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4)止:至,到。[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祥。(5)得:处事合宜。(6)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末”指木之梢为迹。后分别引
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7)道:规律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
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3.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
标,也是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4.“三纲领”具体指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
,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自己及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即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
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三纲”中,“明明德”侧重于“内圣”,“亲民”侧重于“外王”,“止于至善”是最终追求。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
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5.第一段起什么作用?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二)第二段1.古之欲明明德于
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齐,使……整齐有序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3)正:使……端正。(4)诚:使……真诚。意:心意。(5)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二)第二段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译文]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
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2.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2)庶人:普通百姓。(3)壹是:一律,一概。(4)本:本源、根本。2.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
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译文]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3.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
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4.“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八目”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
“外治”。而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接“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条目连在一起,是“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条目连在一起,是“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这“八目”铸造了一代
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其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基础,做好这些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条件,“修身”
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5.“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八目”的指导思想。“八目”是对“三纲”的补充和发挥,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八目”是为实现“三纲”而必须经历的八个由浅入深、由低至高的阶段。6.《大学之道》
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修、齐、治、平”是《礼记·大学》的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在修其身。这四者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先致知,致知在格物,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
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伍现实意义1.《大学》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了愤怒、恐惧、喜好和忧患等剧烈波动,此时我们的心就不
正了。当我们了解了修心的道理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呢?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
就是说,要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必须修身,而要达到修身的前提,我们需要正其心,而要达到正其心的关键就是要诚其意。这里的心正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心正是有差别的,一般人认为心正是说这个人很正直、刚直不阿。大学、
中庸提到的心正包含了内心正直,但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广。心正指的是内心安详、中正,外部表现为睿智和融通,如果仅仅用刚直不阿等来形容心正就偏颇了,因为刚直不阿的人在内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大学、中庸所说的不正的情形,或者通俗地说他们内心还有很多的冲突,所以外
部表现为执着、孤傲、刚烈等。刚直不阿的人常常因为不得志而内心痛苦,其中的一些人会选择逃避现实而隐居,这是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表现;心正的圣人也可能会去隐居,但是他们内心并不痛苦,对他们来说隐居是对时局的正确判
断而做出的明智之举。刚直不阿的人隐居以后一般是不会出山的,因为心不正的原因,过去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没有消失;而得道的圣人一般在时局变化后会出山的,因为心正所以内心没有痛苦,而且“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让圣人不请自出。中国现代社会的邓小平,当国家需要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他出
来工作的时候从来不提及过去,就说明他内心很中正,过去的三起三落没有在他心里留下痕迹。2.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①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
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
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