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PPT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8 页
  • 大小 22.609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5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优质教学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pptx,共(68)页,22.60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ead2c80c1b446886a678cabaea009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细数近日天下大事,风流人物还是孔子。请看:中新网马尼拉(2023年)7月1日电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与菲律宾卡加延省政府6月28日在位于土格加劳市的卡加延省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国日”活动。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2023年)7月2日电(记

者谢昊)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7月1日在达累斯萨拉姆举办成立十周年庆典,中坦两国近600位嘉宾参加活动。新华社雅典(2023年)7月3日电(记者陈占杰)希腊西阿提卡大学孔子学院日前在雅典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希腊成立的第四所孔子学院。截至2023年7月4日,

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和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办孔子学院。孔子热常盛不衰《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了解孔子及《论语》思想。3.理解仁

、义、礼等概念,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并思考其现代意义。目录孔子一生君子好学知礼行仁君子人格文化传承壹孔子一生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30岁

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30—50岁,欲仕不能。50—55岁,在鲁从政。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看视频,知孔子赞美孔子的对联: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

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乾隆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纪昀3.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顾孝先题孔子庙4.教被寰宇光曲阜;泽流海外润长崎。——赵朴初题孔子庙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李苦禅撰书长崎孔子庙仪门讲屋宏开,群仰海邦领袖;吟坛载启,争承尼父渊源。——沈陶题长崎孔子庙庙貌森然,蓬海肃陈俎豆;仪范卓尔,崎山尊祝衣冠。——顾孝先题长崎孔

子庙北拱众星,富比陶公营海峤;门临五福,岁如篯祖乐天年。——佚名题长崎孔子庙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

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

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半部论语治天下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朱子语类》卷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言简意丰,含蓄凝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是儒家思想重要典籍。宋儒把《论语》《大学》

《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体式:语录体(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

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思想孔子思想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教育思想: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

做官,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如乐何(yuè)八佾(yì)自省(xǐng)文质彬彬(bīn)譬如(pì)未成一篑(kuì)迩之事父(ěr)听录音,读课文2.知礼行

仁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第二章)②君子弘毅,仁为己任(第七章)③君子怀仁,克己复礼(第十章)④君子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十一章)1.君子好学①不求安饱,敏于事慎于言(第一章)②渴慕“道”,朝闻夕死(第三章)③见贤思齐,善于借鉴(第五章)④譬如为山,

持之以恒(第八章)⑤学乎《诗》(第十二章)3.君子人格①君子取义(第四章)②君子文质彬彬,合乎中庸(第六章)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第九章)整体感知,梳理主要思想观点贰君子好学研读第一章子曰:“君子食无①求饱,

居无求安②,敏③于事而④慎于言,就⑤有道⑥而⑦正⑧焉,可谓好学也已⑨。”(《学而》)①不、不要②安逸,舒适③勤勉④表并列⑤靠近,到……去⑥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⑦表顺承⑧匡正,改正⑨同“矣”,句尾语气词。【译文】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饮食不

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1.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君子要安贫乐道、重精神轻物质,谨言慎行、加强道德实践。“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排除干扰)“敏于事而慎于言”(实践锻炼)→“好学”“就有道而正

焉”(虚心请教)2.概括主题。君子应重精神轻物质从“好学”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

对理想的追求精神。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研读第三章子曰:“朝①闻道②,夕③死可矣。”(里仁)①名作状,在早上②得知真理,懂得仁义的道理③名作状,在晚上【译文】孔子说:“早晨知道真理,即使当晚死去,都可以。”研读第五章子曰:“见贤①思②齐③焉④,见不贤而⑤内⑥自省⑦也。”(《里仁

》)①形作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②思考,想③形作动,看齐。④兼词,“于之”,向他。⑤表顺承,就。⑥内:名作状,在心里。⑦自省:宾语前置,反省自己。【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

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研读第八章子曰:“譬如①为山②,未成一篑③,止④,吾止也。譬如平地⑤,虽覆⑥一篑,进,吾往⑦也。”(《子罕》)①比如。譬,比喻,比方。②堆土成山。为:堆积。③篑,盛土的竹筐。④停⑤填平洼地。平:

形作动,填平。⑥覆:倾倒。⑦往:坚持。【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继续,是我自己要坚持的。”本章重点强调了什么道理?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

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研读第十二章子曰:“小子①何莫②学夫③《诗》?《诗》可以兴④,可以观⑤,可以群

⑥,可以怨⑦。迩⑧之事父,远之事⑨君。多识⑩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①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②为什么不③那④指激发人的感情⑤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⑥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⑦指讽刺时政⑧近⑨侍奉⑩知道【译文】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

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知道鸟兽草木的名称。”1.说明孔子认为《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的教化作用,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的社会作用,事父事君

以治国;三是诗的认识作用,鸟兽草木以致知。2.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这是历史上对《诗经》的作用进行的第一

次明确而全面的理论概括,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孔子强调“兴观群怨”,目的是“事父”“事君”,即为封建礼教、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有其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叁知礼行仁研读第二章子曰:“人而①不仁,如礼何②?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③)①如果②怎样对待礼呢?如……何:固定句式,怎样对待……呢?/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③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个人叫一佾。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即六十四人的舞蹈队伍;诸侯用六佾,即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

人。【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

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研读第七章曾子①曰:“士②不可以不弘毅③,任重而④道远。仁以为⑤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⑥,不亦远乎?”(《泰伯》)①曾子:名

参,字子舆,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②读书人③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④表并列⑤把…作为⑥停止【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1.本章中的“士”指什么人?在这里,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还只是一个群体,到了后来,士人发展成一个社会阶层。我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一向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作为一个人数可观的阶层,士人不治产业。他们以学习儒家理论为工作,以治理国家为己任,进则担任各

级官吏,以实现社会大同为终极目标;退则以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化百姓,影响社会。2.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

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研读第十章颜渊问仁。子曰:“克①己复②礼为仁。一日③克己复礼,天下归④仁焉。为仁由⑤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⑥。”子曰:“非礼⑦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⑧,请事⑨斯语矣。”(《颜渊》)①约束②归复③一旦,表示假设④称赞,称许⑤依靠⑥条目,细则⑦名作动,合乎礼⑧聪慧⑨

实践,从事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

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实践这些话吧。孔子认为实现“

仁”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研读第十一章子贡问曰:“有一言①而可以终身行②之者乎?”子曰:“其③‘恕’④乎!己所不欲,勿施⑤于人。”(《卫灵公》)①一个字②实行,实践

③大概,表示推测④仁爱,推己及人⑤加,施加【译文】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补充】子贡:端木赐。儒商鼻祖。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

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端木遗风: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1.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的“仁”又有何关系?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

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人活于世,要

学会相互理解,要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多替别人考虑,别人才会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这样做了,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儒家仁学体系仁德仁仁爱仁政完美的个人修养理想的人际关系完善的政治统治肆君子人格研读第四章子曰:“君子喻①于

义②,小人③喻于利④。”(《里仁》)①知晓、明白、懂得②道义③指品德低下的人④利益【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义:原指“宜”,即行为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有君子义和小人义之

分,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也。1.孔子阐明了君子和小人怎样的义利观?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运用对偶,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研读第六章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雍也》)①质朴、朴实②华美、文采③粗野、鄙俗④虚饰、浮夸⑤文

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译文】孔子说:“质朴(内容)超过文采(形式)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孔子这里说的“文”,指

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

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

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研读第九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善于学习,追求知识的人。知同“智”,智慧。【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

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

,这才是大勇。伍文化传承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其一是《论语》的可读性。《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从日常对话,行为举止等小事中,人生道理蕴藉其中,读来只觉得回味悠长,余味无穷。但它又绝

不仅仅是简单说明一个道理,和浅显的《伊索寓言》形成鲜明对比,《论语》适合任意年龄段的人去读,而且不同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感悟。例如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儿时懂得是同行三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青年

读来,可能理解为人人皆有所长有所短,暮年时再读,可能又有了几分世事感慨,不拘泥于这句话了。写作特色简洁明了的语录体形式含意深远充满哲理丰富多变的手法简约深远隽永有味其二是《论语》的实用性。人生千百年来不断重复循环,很多教训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看到,书中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

,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宽容,是曾子“吾日三省”的发人深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孝道,等等。在今天,我们国家的“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哪一个不与《论语》有着莫大的

联系呢!其三是《论语》的象征性。书中的亘古流传的话语,由古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流淌着,传递着。《论语》不仅是一本含义丰富的书,更是一种象征,看到它,想到中华文化,读了它,感悟文化力量。在这个快节

奏的社会,在这个娱乐化的社会,在这个发展与人民需求有矛盾的社会,在这个呼唤文化复兴的社会,我们需要读《论语》来安慰浮躁的心,来升华来感悟自我,来助力文化复兴。学了《<论语>十二章》之后,你受到哪些启发?对自己应该作怎样的要求?在生活中如何践行“仁”?请结合篇

章中的具体条目来谈一谈你的看法。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归复到礼的规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规的。比如,学校的花开了,有的同学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

,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要抵住内心的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多关注自己一点,多关心自己一点,多理

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注过别人,关心过别人,理解过别人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到这句话:已所不欲,勿施

于人。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余秋雨吉祥如意谢谢聆听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