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精准解析】.doc,共(18)页,829.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fd8d45c25fd2db247a8138c9739bfc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模块检测物理试题2020.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只能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2.第Ⅱ卷共6小题,所有题目的答
案,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先用铅笔作出正确图形,然后再用黑色签字笔描黑;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本题包括15小题,共45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5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就
是体积很小的点B.研究歼—20隐形战斗机在空中飞行时的轨迹,可以把歼—20隐形战斗机看作质点C.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A.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
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能可作质点,故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直接的关系,即体积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作质点,A错误;B.研究歼—20隐形战斗机在空中飞行时的轨迹,战斗机的形状与飞行轨迹相比可以忽略,可以把歼—20隐形战斗机看作质点,B正确;C.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水相对于地面向东运动,故参考系是地球,C错误;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D错误。故选B。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s末”指的是
时间B.“第2s内”指的是时刻C.“第3s末”和“第4s初”指的是同一个时刻D.“第5s内”指的是从开始到第5s末这段时间【答案】C【解析】【详解】“时间”指的是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间隔,而“时刻”指时间
轴上的一个点。A.“第2s末”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因此指时刻,A错误;B.“第2s内”指的是一段时间间隔,因此指时间,B错误;C.“第3s末”和“第4s初”指的是时间轴上的同一个时间点,因此是同一个时刻,C正确;D.“
第5s内”指的是从第5s初到到第5s末这1s时间间隔,D错误。故选C。3.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
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加速度数值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at可知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详解】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vat可知它的加速度不一定越大,与速度变化所用时间有关;故A错误.B、加速度与速度无关,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故B正确.C、加速度与速度无关,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可能很大;故C错误.D、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很快,但速度不一定变大,也可能变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vat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要正确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4.下列关于
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弹力时一定也受到摩擦力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当两接触而间的正压力变化时,静摩擦力可以保持不变【答
案】D【解析】【详解】A.物体受到弹力作用,不一定也受到摩擦力,需要满足接触面粗糙和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等条件,故A项不合题意.B.根据弹簧弹力的表达式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知:弹力不仅跟劲度系数有关,还跟伸长量或压缩量有关,
故B项不合题意.C.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滑动摩擦力无关,故C项不合题意.D.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当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变化时,静摩擦力可以不变,故D项符合题意.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v的速度行驶了最后的3/
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6m/s,则v等于A.18m/sB.36m/sC.14m/sD.15m/s【答案】D【解析】【详解】设全程距离为x,则前1/4路程用时为:142080xxt==后3/4路程用时为:23344xxtvv==
全程用时为:16xt=根据:t=t1+t2联立得:316804xxxv=+解得:v=15m/sA.18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不相符,故A错误;B.36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不相符,故B错误;C.
14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不相符,故C错误;D.15m/s与上述计算结果v=15m/s相符,故D正确.6.测定某辆轿车在平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
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大约为:()A.1m/s2B.2m/s2C.3m/s2D.4m/s2【答案】B【解析】【详解】汽车长度4.5米,在图中占三格,所以一格代表1
.5米.有图象可以看到题目给出了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第一段位移有8格,则位移为112xm=.第二段位移有13.5格,则位移为2141.521xmm==;由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等于2aT,得:221xxaT−=,2Ts=,解得:
22.25/ams=,最接近2m/s2,故选B.【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很多,要求能根据具体题目选择合适的表达式解题.所以建议把常见题型归类掌握,此题属于给出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也可是不连续的时间段,比如:同一匀加速直
线运动中,已知第n秒内的位移nx,第m秒内的位移mx,则:()2.mnxxmnaT−=−所以要灵活掌握此类题.7.如图所示的位置—时间图象,分别表示同一直线公路上的两辆汽车a、b的运动情况。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则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A.t2时刻两车的速率相等B.0~t1时间内的某一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0时刻a车在b之后D.0~t2时间内a车的速率大于b车【答案】B【解析】【详解】A.图像斜率表示速度,2t时刻a车速度为0,b车有正向速度,故A错误;BCD.10~t时间内的存在N点使两图像斜率相
等,如图即两车速度相等(临界点),10~t时间内的N点两图像x方向距离最大,即两车相距最远;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N点之前a车的速度大,N点之后b车的速度大,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s,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这段位移
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2,则()A.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B.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C.无论是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v1<v2D.匀加速运动时,v1<v2,匀
减速运动时,v1>v2【答案】C【解析】【详解】令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则据速度时间关系有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00001022222vvatvatvvtvva++++=+===.根据速度位移关系,物体在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v2满足
以下关系式:222220222svvavv−==−;解得:22022vvv+=.根据数学关系比较,220022vvvv++,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即v=v0时取等于号,故知无论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都满足v1<v2,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分别求出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移的瞬时速度,能根据数学关系式比较出两者速度大小是关键.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A.m
gkB.2mgkC.3mgkD.4mgk【答案】B【解析】【详解】最初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对A有1klmg=B刚好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对B有2klmg=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122mgllk+=故选B。10.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程无线电发射技术,可以使不同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彼此通话或信息传输。为了探索蓝牙的有效传输距离,小张和小李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分别打开各自的手机蓝牙,小张站在小李正前方13m处,二人同时沿同一直线向正前方运动,各自的vt−图线如图所示,
结果观察到正常通话时间为2s,忽略信号传输时间,则有效传输距离为()A.8mB.9mC.10mD.11m【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图可知,2st=时,小李和小张速度相等,相距最近,最小距离为113m(84)2m9m2s=−−=由于正常通话时间为2s,所以通话时间从1st=至3st
=。当1st=时,由vt−图像可知小李的速度为6m/s,由运动学规律得,此时小张和小李之间的距离为641m10m2ss−=+=即有效传输距离为10m。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A.在1s末,速度为9m/sB.0~2s内,加速度为6m/s2C.6~7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答案】AC【解析】【详解】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s末的速度为9m/s,选项A正确;B.0~2s内,
物体的加速度a=1262−m/s2=3m/s2选项B错误;C.6~7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AC。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BC,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从A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4vB.子弹
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2vC.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4tD.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2t【答案】BD【解析】【详解】AB.设AC两点的距离为4d,子弹恰能从C端射出,说明子弹到了C端速度为0,AC过程中,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002(4)vad−=①BC过程中,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02Bv
ad−=②由①②式解得,子弹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2Bvv=故B正确,A错误;CD.AC过程中,根据速度公式可知00vat=+③AB过程中,根据速度公式可知0Bxvvat=+④由③④式解得,子弹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2xtt=故D正确,C错误;故
选BD。13.物块A、B重分别为50N、7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形变量为5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用F=3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木
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一定是8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是2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8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一定为5N【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弹簧压缩的长度与劲系数,由胡克定律求出弹力.由动摩擦因
数和重力求出两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判断两物体的状态,再选择方法求解摩擦力.【详解】A、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mA=μGA=0.2×50N=10N,fmB=μGB=0.2×70N=14N;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弹=kx=100×0.05N=5N;当F
=3N时,F弹-F=2N<fmA,F弹<fmB,所以两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则由平衡条件得:A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A=F弹-F=2N,方向水平向右.B所受的摩擦力为fB=F弹=5N,方向水平向左.故选BD.【点睛】本题求解摩擦力时,首先要根据外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分
析物体的状态,再根据状态研究摩擦力.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轻绳OA与水平线夹角保持不变,轻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转动(O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A.轻绳OA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B.轻绳OA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C.轻绳OB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D.轻绳OB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答案】AD【解析】【详解】对O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所示。三个力平衡,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OB绳子的拉力
先减小后增加,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AB.根据图像可知: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图像可知: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5.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
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轻质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A.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一定增大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减小C.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增大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一定增大【答案】
AD【解析】【详解】对滑轮和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bg=2Tcosθ,解得:2bmgTcos=,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则θ增加,故拉力T增加,故A正确;对斜面体、物体a、物体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
细线的拉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G总-Tcosθ=G总-2bmg,N与角度θ无关,恒定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也不变;故B错误;f=Tsinθ=2bmgtanθ,将固定点c向右移
动少许,则θ增加,故摩擦力增加;故D正确;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由于不知道拉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故不能判断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故C错误;故选AD.【点睛】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当分析相互作用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本题包括2小
题,共15分,根据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位置。16.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钩码的个数N1=1,N2=3,N3=5B.钩码的个数N1=2,N2=4,N3=6C.钩码的个数N1=3,N2=6,N3=9D.钩码的个数N1
=4,N2=4,N3=4(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
__________是正确的,(填“图甲”或“图乙”)【答案】(1).D(2).A(3).甲【解析】【详解】(1)[1]根据三角形法则,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12312||+FFFFF−故选D。(2)[2]本实验应该确定好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和
方向,以及作用点的位置。由于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钩码的质量来知道,故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故选A。(3)[3]由实验的实物图可知,F3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图甲是正确的。17.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给出了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间还有四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s1=2.00cm,s2=3.00cm,s3=4.00cm,s4=5.00cm,s5=6.00cm,s6=7.00cm。
(1)通过纸带分析可知,小车的速度在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___s。(3)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4)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m/s2.
。【答案】(1).增大(2).0.1(3).0.45(4).1【解析】【详解】(1)[1]通过纸带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小车通过的位移逐渐增大,知小车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增大。(2)[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点,即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50.02s0
.1sT==(3)[3]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位移为1234562.003.004.005.006.007.00cm27.00cm0.27mxssssss=+++++=+++++==计数点0到计数点6的时间为t=6T=0.6s计数点0
到计数点6的平均速度为0.27m/s0.45m/s0.6xvt===(4)[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2xaT=得22221.0010m/s1.00m/s0.12xaT−===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公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做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求:(1)他
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和路程。【答案】(1)R,由北指向南;(2)2R,方向为东偏南45°;2.5πR【解析】【详解】(1)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O的长度,即x1=
R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2)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D的长度,即22xR=位移的方向为东偏南45°。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路程等于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即s=34×2πR+2π×2R=2.5πR19.如图所示,斜面静止于水平地
面上,光滑的A球分别与斜面和竖直墙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球A和斜面的质量均为m,斜面的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求:(1)求A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答案】(1)cosmg(2)2mgtanmg【解析】试题分析:对A受
力分析,解三角形可得A球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受力分析由平衡方程可得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1)将A物体重力分解如图根据解三角形可得:1cosmgF=(2)斜面受力如图竖直方向有:1cos0NFFmg−−=联立以上可得:2NFm
g=水平方向由受力平衡得:1sinfFF=联立以上可得:1tanFmg=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进行计算即可解题.20.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使,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来
,从后面超过汽车。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答案】(1)2s,6m;(2)4s,12m/s【解析】【详解】(
1)两车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即有6m/svv==自汽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得汽车运动时间6s2s3vta===汽此过程中的自行车位移62m12mxvt===自自汽车的位移221132m6m22xat===汽所以汽车追上前两车相距最远距离为6m
maxxxx=−=自汽(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故有212atvt=自解得相遇时间为226s4s3vta===自汽车的速度是12m/svat==21.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
点.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斜面倾角α=30°,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5kg,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500N/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弹簧的伸长
量x;(2)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33cm(2)摩擦力f的大小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下【解析】【分析】(1)以轻绳OB和物块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结合胡克定律求解;(2)对物块A受力如图并
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即可.【详解】(1)以轻绳OB和物块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并正交分解,据平衡条件有x:kx﹣Fsin60°=0①y:Fcos60°﹣mBg=0②由②解得:代入①解得:(2)物块A受力如图
并正交分解,据平衡条件有x:F﹣mAgsin30°﹣f=0解得:,方向:沿斜面向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并能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注意正交分解法在解题中的应用,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