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1)页,851.23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60f149f947fe9c965fa422f3bd8206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诸暨二中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历史一、选择题(共60分,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1.有学者说:“19世纪末德国的工农业比例和轻重工业比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英法等国,
仅次于美国;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助推德国经济结构和地位发生巨变B.英法经济因未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而严重衰退C.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源地和中心的美德经济发展迅速D
.反映了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2.战争背后是外交的舞台。以下政治人物的言论,发表于一战前后。结合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①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我们已成为世界公民。(美国总统威尔逊)②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
③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总统庞加莱)④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3.“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
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A.《布列斯特和约》B.《凡尔赛和约》C.《四国条约》D.《慕尼黑协定》4.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有史实结论①20世纪初英国与
法、俄签订协议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②1916年,德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德军歼灭法军主力,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③一战前,美德关系十分紧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④英法美日签订《四国条约》现代大国间签署的第一个裁军协议A.1个B.2个C.3个D.4个5.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断
加剧,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协约的成员位于右图中的A.①②⑥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④⑤6.《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艇。海军只允许保留战斗舰、轻型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舰共36艘;不得拥有空军
和海军航空兵以及任何类型的飞船……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协约国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德国军事基础的打算②实行普遍义兵务制是德国突破以上规定的开始③英国欧洲大陆政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④使法国的国家安全有了切实有效的保障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某条约规定:“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的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该条约A.使中国政府成功收
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B.将“门户开放”作为列强侵华的共同原则C.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D.使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正式承认8.与下图所示德国疆域相符的时间是A.1936年3月~1937年2月B.1937年3月~1938年9月C.1938年10月~1939年2月D.1939年
3月~1939年9月9.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在1928年的德国国会中的席位只有12人,但到了1930年则有107人,1932年更是达到230人,并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其党魁希特勒也因此在1933年被
任命为总理。纳粹党在国会席位的变化说明A.大危机为纳粹党上台提供契机B.大危机激化德国民族主义情绪C.纳粹党的上台有深厚群众基础D.德国是民主化程度很高的国家10.希特勒强调:“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反对俄国。”这里
“腾出手来的时候”是指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之战C.法国投降D.轴心国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11.“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一种由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也是二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然而,二战期间德军的这种战术并非处处有效,这突出地表现于①对法国总攻②不列颠空战③阿拉曼战役④莫斯科战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右图是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先后召开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苏联参与的有A.①②③B.①
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香港《明报》的文章评价“十二五规划":……将是一次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将是继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之后,中国内地的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文中所指的“经济体制转型”的起点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
—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4.1980年5月,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右图中深圳位于15.马克思看到街上展出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兴奋地说:“这件事的后果是不
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件事”发生时期的“经济革命”范畴的是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6.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
成果。此次世博会举办时英国①工业资产阶级主导地位已确立②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③议会宣称自由贸易成为国策④钢铁作为建筑业新材料风行全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7.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以人们无法
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变化"直接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有①政治多极化②经济全球化③文化多元化④社会信息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
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B.人类社会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成熟D.一体化下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19.我国农业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这一时期南方出现的农具有①曲辕犁②水排③立井水车④高转筒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④20.中国古
代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私有B.小农经济C.朝代更迭D.精耕细作21.“公元9年,西汉人口达到6000万,帝国粮仓囤积的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下列史实与上述现象无关的是A.政府在黄河
流域大力营建灌溉渠道B.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均田制C.先进的播种工具耧车的使用D.耦犁、代田法等先进耕作方式的推广22.关于宋代的瓷器,史书中有“定州花瓷琢红玉”、“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等描写。下列关于宋代瓷器的表述有误的是A.白瓷孩儿枕首将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B.各大名
窑风格各异,以其质量闻名天下C.可在分散于宅屋之间的“市”中购买D.经“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23.唐朝的《朝野佥载》记载:“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主管州里)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赚取)胡为业,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这说明何明远致
富是由于A.专注于海外贸易B.致力于纺织品的商品化C.开展了多种经营活动D.改变了抑商政策24.马克思指出:“推动这个新的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
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这种政策是指A.重农抑商政策B.工商皆本政策C.“海禁”政策D.“战而后和”政策2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张謇生平展时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
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下列有关张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张謇出资办厂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②辛亥革命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扫清了一些障碍③对南通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④是“设厂自救”“实业救
国”思潮的重要代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③④26.《票证旧事》中记载:宁宗一(人名)当时小孩子才出生几十天,家中唯一的一把暖瓶被打破,生活极不方便。而一把暖瓶要一年所发全部“工业券”,根本无法购买,只好硬着头皮向邻居暂借,以渡过难关。
此后,暖瓶成了他的一种心病,生怕打破,“夜时辰睡觉都变成了大喜、大悲和大惊的梦”,不是梦见买到新暖瓶,就是梦到暖瓶被打破。上述现象可能发生在A.1919-1949年B.1949-1956年C.1956-1976年
D.1978-2008年27.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
了客观规律28.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为8.68亿美元,1982年为62.91亿美元,2006年增长到2470.25亿美元。造成这一态势的因素有:①尖端科技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③加入世贸等国际经济组织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彰显活力A.
①④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29.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党的会议观点或论断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四大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30.1487年,一位航海家从这里扬帆起航,第一次打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通道。十年之后,另一位航海家再次从这里出发,最终开辟了
通往东方印度的航海路线。“这里”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提到:“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预示了世界历史全球阶段的来临……欧洲也受到新的全球性经济的影响。”下列关于这一
时期社会现象叙述正确的有①荷兰出现了特权贸易公司②里斯本的香料价格下跌③英国人开始享用中国茶叶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2.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①建立职
业警察制度②建立社会福利制度③进行三次议会制度改革④推行货币主义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都要求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垄断组织在这些部门中便应运而生了,并超出国内向国外扩展
,出现跨国公司。垄断组织的产生A.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B.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粗具规模D.以美英荷三国最为典型34.此时,西欧殖民强盗在海外的殖民活动主要仍处于开辟“点状”和“块状”殖民地相结合的时代,但世界市场的“营造
”就已经开始了。与材料中这一时代相符合的是A.《航海条例》的颁布B.新航路开辟之后初期C.英国取得海上殖民霸权D.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35.“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
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材料所述现象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之一,除此之外的途径还有①推销国债②价格革命③提高赋税④贩卖奴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6.1851年,装有可互换零件
的器械和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一道在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上的美国展区展出,其崭新的概念得到了各方重视。下列有关惠特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798年,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②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③使美国机械制造业摆脱了对英国机械的依赖④他发明的轧棉机使美国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7.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不可能在上海看到的有①有轨电车②新式婚礼③公共汽车④自行车A.①②④B.①②③C
.②③D.③38.下面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部分)。据此分析,“一五计划”时期产品名称计算单位1957年计划产量1957年实际产量钢万吨412535生铁万吨467594原油万吨201146粮食亿斤3856.23901棉花亿斤32.732.8A.国民经济比
例严重失调B.各领域均超额完成指标C.冒进思想波及经济建设D.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39.20世纪70年代,不少义乌农民开始沿街摆摊,小商品市场悄然兴起,但那时小商品交易还被视为“投机倒把”。80年代,小商品市场从“地下”转入“公开
”,这一转变说明A.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形成B.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渐解除D.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40.历史学家金冲及认为:“在当年物质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些粮票、布票、油票,一切都听任自由市场去处理,恐怕许多人连最起码的穿着
和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那个时候采取这个措施是一个不得已而又很成功、有利于人民的措施。”该观点A.肯定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B.认为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有优势C.表明旧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D.否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41.一战期间,交战双方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相继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的兵力,伤亡惨重。两次战役也因此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这两次战役分别发生在右图中的A.
①、③B.②、③C.③、②D.②、④42.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有①属于近代民族工业②属于资本主义工业③实业救国的具体实践④采用机器生产的方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
.②④43.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是理解财富产生的关键,分工的深度由市场的规模决定,而市场规模的扩展又导致分工的提升、经济发展。结合所学,指出下列项中与《国富论》相关的是①提出了“劳动价值论”②主张政府奖出限入③论证了剩余价值学说④为英国打造“世界工厂”提供理论基础A.①③
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44.一战后成立的某国际组织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国际组织①总部设在日内瓦,由英法美控制②其盟约体现的维护和
平和集体安全等原则具有一定积极意义③曾组织缔结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日内瓦议定书》④不包括未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的中国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③④45.有学者说,棉花产业为“工业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观”,要比研
究“战争与王朝”更值得“让学者们费心”。下列与棉花产业相关的历史解释合理的有①英国的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开启工业革命的历程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以手工棉纺织业衰败为标志③一战期间纺织业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④阿克莱特建立的水力纺纱厂确立了大工厂制
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6.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章华妹从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一张编号为10101的营业执照,这张执照由毛笔填写,还附着她的照片,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
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由此可知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被突破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失去主导地位47.右图是武汉三镇示意图,关于该地区表述正确的有A.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中心B.在“自强”的口号下,洋务派创办汉阳铁厂C.19
27年北伐军攻克武昌,取得巨大成功D.在汉口出版的《申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48.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伟大国家。下列项中,属于商代文化遗存的有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骨镰B.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的绢片和丝带C.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
蚕D.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质地图49.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非、意大利战场形势图,对图中所示战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42年5月被困于③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B.盟军在②实施登陆后,意大利政变,
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C.英军在④发动大规模反攻,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D.美英联军在①实行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50.右图为《1943—1945年亚洲及太平洋战场》示意图。下列关于发生在①处
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A.与库尔斯克战役具有相似的地位B.标志着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C.使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D.太平洋战场开始出现转折二、非选择题(共40分,51题10分,52题、53题各15分)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
“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起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
心区”。1949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伸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1997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进入1997年,人们就议论,这一年中国有两
件大事:一是香港回归,二是“十五大”的召开。……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说: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创办的著名企业2家,并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史实。(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所学,试从“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的角度说明1997年的“非凡意义”。(5分)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整理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这无疑对以
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德)乐土的梦想之所以破灭,不是因为土地的先天不足,而是因为人的贪婪和暴力。”——据(美)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1939年)等整理材料三1941年12月
22日,丘吉尔一行到达华盛顿,两国军事参谋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在重要问题上达成协议。双方重申德国始终是最主要的敌人,打败德国是首要任务,因为德国控制着比日本雄厚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人力资源。德国一经击败,意大利的崩溃和日本的失
败必然跟着而来……将把对德作战摆在优先地位,把欧洲作为主要战场;而对太平洋方面,在纳粹政权被抑制住之前,则采取守势。——摘编自刘绪贻、杨茂生《美国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分析北美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对希特勒的威胁只能“息事宁人”的政策,并简述这一政策在1939年在欧洲的具体表现。(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美两国制定的战略方针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国在1941年开展的符合该方针意图的行动。(5分)5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一方面不断坠入半殖民地深渊,另一方面,各界人士救亡图存,于是中国在充满沉沦与上升、发展与不发展的矛盾中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变迁体现在方方面面,而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占据着广阔的区域,在自然
经济逐步解体的背景之下,农村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摘引自潘晨《试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与社会变迁》材料二1865—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资本单位:两)——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英国逐渐建立对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统治,这一结局在某种
程度上可以用英国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来解释。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因素,必须考虑印度本身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力量已衰弱,这使穆斯林军阀和地方总督能在各地区宣告独立、建立个人王朝;其次是强大的商人阶级的兴起,这一阶级
的经济利益与西方公司的经济利益有密切关系,这些公司能比较自由地在印度经商;另外,由于在孟加拉的立足,英国人得到了在印度进一步扩张所必需的基地和资源。——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中“在自然
经济逐步解体的背景之下,农村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根源。(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办新式企业的特征,并写出近代新式民族工业产生的另两条途径。(5分)(3)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英国逐渐建立对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统治”。根据材料三,概括英
国能在近代征服整个印度的原因。(6分)诸暨二中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历史1-10:BDBDC,ABCAB;11-20:DDBAD,ADBBA;21-30:BACCD,CCDAA;31-40:AABBD,ADDCA;41-50:BCBBD,BACBA51.(1)发昌机器厂,江南制
造(总)局,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1984年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1985年后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5分)(2)明确提出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
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些论断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5分)52.(1)变化:欧
洲、美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洲移民的涌入;黑奴贸易。(5分)(2)政策:绥靖政策。表现:纵容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纵容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纵容德国入侵波兰。(5分)(3)方针:“先欧后亚”。原因:德国实力强大;打败德
国必然加速意、日法西斯的灭亡。行动: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9月,英美签订关于苏联武器供应的第一个议定书。(5分)53.(1)表现: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中国农产品的
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根源: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4分)(2)特征:以轻工业为主;企业数量、资金少;集中在东部地区。洋务派的官办企业、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5分)(3)史实: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与法国签订《
巴黎和约》,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19世纪中期英国完全控制了印度。(2分)原因:英国经济、军事等力量的崛起;印度末代王朝的衰弱和严重的地方割据局面;印度有一个与西方公司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商人阶级;英国在孟加拉立足,得到了在印度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和资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