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docx,共(11)页,75.92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4ae0251be1e87c18b9196ecd7d810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源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三校联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即位之初,采取了“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等措施,以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晋悼公时,又实行“国无滞积”“公无禁利”的政策
,开放山泽之利,鼓励民众经营这反映出当时()A.官营工商业获得了长足发展B.私营工商业占据了主导地位C.发展商业成为强国重要手段D.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2.唐敬宗曾颁布诏书强调:“农业的关键在于耕牛,考虑到小农们从事农耕较为辛苦乏累,必须考虑赏赐给他们耕牛。”唐宣宗也曾经说:“考虑
到农耕主要依赖牛力,对屠宰耕牛的行为必须制定严厉的刑法加以禁止。”唐朝皇帝的这些认识()A.立足于封建统治基础的巩固B.反映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C.彰显了封建皇帝的怜悯之心D.折射出耕牛在社会上地位崇高3.乾隆年间,在江浙一
带的蚕桑产区,每当蚕茧收成时,便有商人分赴各村,利用蚕家急于出售的心理,乘机贱价收购,垄断市场。他们还通过放款预购的方式,进一步控制小生产者。这说明()A.江浙的蚕桑生产居全国首位B.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农民承受着
政府繁重的剥削D.商业资本已渗透到生产领域4.15至17世纪的全球大航海,首先意味着巨大的空间革命,同时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国际权力的中心已从伊斯兰世界移向基督教世界。这场“空间革命”的意义是()
A.东西方贸易璧垒被打破B.基督教对世界文化征服的成功C.世界近代政治文明确立D.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5.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
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6.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在本土彻底废除奴隶制并向蓄奴者提供200
0万英镑赔偿费的法令;此后,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有别国国旗的贩奴船。这从侧面反映出()A.英国逐渐成长为日不落帝国B.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C.世界范围的黑奴贸易宣告终结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最终形成7.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
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8.张之洞建汉阳铁厂,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和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什么样的设备,张之洞说:“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买一套可也”,结果汉阳铁厂使用的大冶铁矿含磷
多,而设备针对含磷少的矿石,造出来的产品脆裂易折。据材料可推断()A.汉阳铁厂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张之洞未接受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C.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D.汉阳铁厂实现了“自强”的目标9.据悉,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
,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中的现象直接导致()A.沦陷区经济趋于崩溃B.官僚资本更变本加厉C.民族工业陷入了绝境D.南京政府统治的结束10.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
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已着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C.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古主导地位D.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11.据统计,195
7年我国有建制的市镇有3596个,至1963年下降为2877个,下降了20%。这变化在当时()A.导致了工业经济的严重衰退B.加速了工业企业的转型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D.促进了工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12.农
村人民公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权机构。1978年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消解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决定在农村设立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后,人民公社遂告解体
。由此可知()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13.1874年,《申报》刊登了一则外国二轮小车租赁的广告:“今有本行新到洋车,与中华车大不相同,不论天晴
下雨一样可推。车上另有篷帐,下雨不湿衣服,格外奇巧。”该广告可用于说明晚清时期的上海()A.小型汽车的引人B.交通便捷化的趋势C.创新风气的兴起D.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4.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时,南京临时政府曾通电全国使用公历。但在整个民国时期,民间出现诸多反对现象,其主要原
因是改换公历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由此可见()A.政府构建政治权威的努力受挫B.民主共和观念缺乏群众基础C.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与世界接轨D.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5.“一部手机走天下”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16.1925年1月至1929年10月,美国上市股票从4万股增加到10亿多股,股票价格比票面值高出3—20倍。这一现象()A.反映出美国民众的投机心理B.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主因C.导致了美国经济出现“滞胀”D.表明凯恩斯主义逐渐失灵17.罗斯福新政时期依次实施了允许工人罢工、组织工会、实行劳动保
险和失业救济等措施。有数据显示从1931年到1937年,美国参加工会的成员从342万人增加到1876万人,罢工次数从800次增加到4000多次。这表明()A.新政的措施恶化了劳资关系B.斗争中心是争取面包和政治权利C.新政使美国避免法西斯统治D.工人通过斗争方式加速了政府改良18.
(变式题)1979年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年会闭幕演说中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被国有化和政府控制、统治着的话,是不可能繁荣兴旺的”与这段话相符合的措施是()A.坚持凯恩斯主义思想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减少干预,实行私有化D.加强对工
业的指导19.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后,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后又大刀阔斧地否定了它。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渊源中的一根主线是布尔什维克所渴望的共产主义,所以战时共产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动轨迹并没有得到彻底消除。这
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影响有限B.斯大林的一些政策渊源于战时共产主义C.列宁曾部分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更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20.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
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21.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三十七大上指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具有丰富的内容,它包括全民所有制及个人所
有制,他还承认个体劳动是“对社会生产的重要补充”,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说明,戈尔巴乔夫()A.经济改革方向明确,目标清晰B.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C.对苏联所有制的认识有所突破D.将经济改革
重点转向了所有制领域2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愿意也无力继续履行坚守二战后它在货币、贸易方面做出的承诺义务,拒绝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并带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表明()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战后世界经济秩序面临调整C.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D.美国决定世界经济发展趋向23.2009-2017年,世界贸易平均增速1.24%,较高峰时期(2000—2008年)下降超过10%,且2009-2017年世界贸易增速明显慢于同期世界GDP增速。这反映
出()A.贸易自由化未得到各国认同B.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下降C.国际自由贸易不断走向衰落D.贸易全球化遇到较大障碍24.1995年,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平均关税税率从35.9%降至23%,并取消了176项进口许可证。这反映出中国政府()A
.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的决心D.愿与邻国建立贸易伙伴关系25.汉武帝时期的诸项尊儒措施并非“皆自仲舒发之”:国立太学早已有之,州郡立学校推广文翁治蜀经验;儒经立博士官始自文景;重用“文学”之士始自严助、司马相如等,且多
非“醇儒”;儒者为卿相自公孙弘始,其学“兼儒墨,合名法”。这说明()A.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B.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有限C.尊儒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儒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26.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
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27.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
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用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8.薄伽丘晚年时表示愿意弃“邪”归“正”,打算将《十日谈》和他自
己的其他著作都付之一炬,但天主教会并没有宽恕他。有人甚至在他死后将他的坟墓掘掉,把他的墓碑扔在一边。这说明当时()A.薄伽丘思想被宗教神学异化B.《十日谈》遭到了社会批判C.人文主义思想遭到民众抵制D.欧
洲天主教会势力影响巨大29.(变式题)16世纪德国工商业发展已成规模,但教会对其进行限制。教会痛斥商人正常经商盈利为放高利贷。在纽伦堡,班贝克主教规定的宗教节日每年竞高达49个。这表明,在当时的德国()A.教会的权威至高无上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C.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D.工业革命的影响30.(变式题)近代西方自由主义者强调自由对于个人本身的意义,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严复的关注却不在于此,他注意的是自由外在的工具价值,关心的是自由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这反映出()A.认识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B.国家
自由要高于公民个人自由C.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D.严复阐发救亡图存的观点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大题,其中31题13分,32题11分,33题16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3分)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材料二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
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
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
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及中国人口占
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及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各大洲之间的关联怎样影响三大洲及中国人口变化的。(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3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
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式题)(共11分)材料一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摘自周尚文
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
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材料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西方扭转了“凯恩斯革命”所倡导的国家干预倾向,为西方经济走出凯恩斯政策带来的滞涨局面与“福利国家”制度危机作出了贡献。西方出现“里根-撒切尔经济繁荣”,这种新自由主义
理论是有功的。……对他们来说,放弃“国家干预”并不涉及进入市场经济时的起点问题,而只是对原本已存在的市场经济规则上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
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共3分)(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共4分)(3)阅读
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经济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你如何看待一个国家侧重选用“国家干预”或“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共4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只能从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中去探求。在意大利,一大批人文主义者积极活动于
新文化的各个领域,在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弟奇家族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守护神”,教皇朱利二世罗致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为他修筑和装饰神庙和宫殿。——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材料二路德提出德国应摆脱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服
从本国世俗的政权的新教会。教徒们不要购买“赦罪符”,通过个人的真诚忏悔就可以得到赦罪,在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堂。这些思想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教阶制度,反映了市民资产阶级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路德主张每个人都有读《圣经》
的权力。他亲自把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使普通人都能阅读,以打破教会僧侣们垄断读《圣经》的权力的局面。——摘编自刘士勤等《西方哲学史概要》材料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启蒙家以理性的尺度来衡量和批判专制制度、宗教迷信、特权等级制度。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成为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并直接推动和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与人的视角,指出意大利出现一大批人文主义者的历史条件,列举三位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共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结合所学分析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共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批判专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列举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直接推动和影响的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