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随堂课件 4-2扬州慢(淮左名都)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1.853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随堂课件 4-2扬州慢(淮左名都)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随堂课件 4-2扬州慢(淮左名都)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随堂课件 4-2扬州慢(淮左名都)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8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随堂课件 4-2扬州慢(淮左名都).pptx,共(31)页,1.85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c89ac93383151b8c06d928530ddff3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扬州慢标揽胜目1.了解姜夔的生平及其作品,把握本词的写作背景。2.掌握词中对比、衬托等写作方法。3.体味词中感慨今昔的“黍离之悲”及“清冷”的意境。学重难教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点走进作者姜夔(1155—1

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多是咏物、写景、言情之作,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背景介绍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

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及宋南渡,与金隔淮相守,于是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宋王朝南渡,此后金人屡次南侵。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

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写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

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这种分法未免

太绝对化了,但是,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了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词题解“扬州慢”,词牌名。

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因是慢词,故称扬州慢。慢,即慢词,是依照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篇幅都比较长。•扬州慢•姜夔〔宋代〕•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

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

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词人进入扬州城,分别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明确:看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渐黄昏、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红药听到——清角吹寒想到——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课文解析•“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明确:内容

上:由上片尾句的“空”引出“惊”,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富有才情的杜牧也“难赋深情”,反衬现实的扬州是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结构上:连缀全词,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

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课文解析•虚实结合在这首词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课文解析虚写“名都”竹西佳处繁华热闹昔盛今衰的感伤春风十里青楼梦好实写“空城”荠麦青青破败荒凉废池乔木清角吹寒虚实相生,化用诗句,对比鲜明,借

景抒情。今日“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昔日“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淮左名都”繁华热闹破败荒凉昔盛今衰的感伤对比鲜明,虚实相生,用典诗句,情景交融。“空城”“杜郎俊赏”“豆蔻词工”“二十四桥

”“重到须惊”“难赋深情”“冷月无声”这首词中,“清角吹寒”与“冷月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明确:“清角吹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作者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写触觉,把所闻所感交织在一起,使

“黍离之悲”更为具体。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但姜夔借助通感,用触觉感受之“冷”与听觉感受之“无声”来展示视觉所见之“月”,移人情于物象,似乎明月也有情,为昔盛今衰之扬州而感伤,而沉默!作者借月这一意象,营造了凄清、感伤的氛围,寄托了

自己的悲怆之情。课文解析《扬州慢》的词眼是什么?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空”字是词眼。上阕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下阕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些句子都密

切地照应“空”字。词人通过这个“空”字和这些句子写出了金人南侵给扬州造成的毁灭性破坏,抒发了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表达了对金人的谴责和对扬州人民的同情。课文解析赏析思考探究:赏析“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表达作用。这三句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

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用音响来衬托寂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词人不言天寒,却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寒”产生的自然方面

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所闻是清角悲吟,所感是寒气逼人,再联系所见的“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三者交织在一起,“都在”二字,使一切景物联系在一起,一切景物在空间上来说都统一在这座“空城”里,同时在景物描写上赋予情思,

将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来突出“黍离之悲”。思考探究:请赏析《扬州慢》上阕中的“寒”和下阕中的“冷”。“清角吹寒”四字,“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词人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的寒冷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

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吹散在这座空城里。“冷月无声”,让触觉感受“冷”与让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性。这里的“冷月”“无声”是词人主观

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这就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思考探究:《扬州慢》一词中描写到的扬州景象是什么样子的?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所见的景象——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走在过去十分繁华的扬州长

街上,词人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的野生麦子。而昔日那个晚唐诗人杜牧笔下的扬州城美景一去不复返。自金人入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木”了。日落黄昏,清越的号角声又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

灵间。词的下阕,写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凄冷的月光下,四周寂籁无声,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思考探究:本词在写景抒情方面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扬州昔盛今衰的境况。上片用昔日“名都”反衬今日“空城”,以昔日的“春风

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反衬今日风流云散和深情难赋,以昔日“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以“波心荡”的动,映衬“冷月无声”

的静等。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词中通过对战后的扬州萧条破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以及对昔日扬州繁华景象的怀念,更抒发了词人对国计民生的忧虑之情。思考探究:《扬州慢》这

首词多处化用晚唐诗人杜牧描写扬州的诗句,借以表达今昔之感、黍离之悲。请结合词作内容加以分析。此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用杜诗中的意象及其中所蕴含的赞赏之意,来与今日在扬州的见闻、感受形成对比、衬托关系,很好地抒发了词人的“黍离之悲”。如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如今的“尽

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化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是为了说明面对如今疮痍满目的扬州,纵是杜牧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此刻难言的忧伤;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

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词人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曲折地表达出来。思考探究:反复使用对比手法,是《扬州慢》的艺术特色之一,请对此试作分析。用今

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扬州慢》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阕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景象。下阕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

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思考探究:在《扬州慢》中,词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扬州慢》的虚景是昔日的扬州,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眼前的扬州,“尽荠麦青青”,写词人

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写作特色1.今昔对比,抚今追昔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

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其一)]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和深情难赋;以昔日“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

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借“杜郎”之史实,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写作特色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

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是仰观之景,但月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的萧条。写作特色2.巧于用典,活于用

典(1)巧于用典,隐为对比,在对比中述悲愤。“竹西”表明地点是扬州,“竹西佳处”与“淮左名都”对举成文,并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隐为兴旺与荒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怨愤之情。此词作于冬至,“春风十里”是虚拟之笔,巧用杜牧的诗句,尽写扬州往日的无限风光,与今日“尽荠

麦青青”的荒凉形成对比。“二十四桥”句则化用杜牧对美好的古扬州的深切怀念之情,从“桥”“水”“月”三个方面说明今昔的不同,更好地表现了“黍离之悲”。写作特色(2)活于用典,化为衬托,在衬托中抒胸臆。“杜

郎俊赏”一句,是借杜牧歌颂扬州生活时留下的优秀诗章,从侧面说明了扬州的兴衰变化,假设杜牧重游旧地,也会惊讶不已。这是作者从虚处着笔,以虚衬实,用杜牧的惊讶来衬托自己的悲哀情怀。“纵豆蔻词工”一句中化用杜牧的

诗的典故,说纵然有杜牧这样锦心绣口的才华,也无法表达此时蕴藏在内心深处的“黍离之悲”,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悲愤和怨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首词写词人自己路过扬州,目睹了遭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

追忆昔日的繁华,寄托了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堂检测课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

”“曲子词”“曲词”等。B.慢词是篇幅较长、配乐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扬州慢》都属于慢词。堂检测课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者的写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D.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大多反映都市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C解析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