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60.635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共(10)页,60.63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b2ef1e3fa2ac579713bcebe64e359c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19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

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变则通”思想。谈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人们经常提到《易传》上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就包含着“变则通”思想。要“载

物”,要“自强不息”,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改变社会。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历代仁人志士无不是在变革创新中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变革创新精神的源头,可以说就是先秦时代的“变则通”思想。“变则通”来源于《易·系辞》下篇:“易,穷则变,变则

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段话起初只是对《易》的解说,所谓“变则通”是讲《易》的卦象和理念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只有“变”才能解释各种现象、说明各种道理。《易》所包含的“变则通”理念是对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变则通”思想与上古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夏、商、周的变革曾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论语·为政》载孔子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把夏、商、周三代变化的特点总结为两条:一是“因

”,就是继承;二是“损益”,就是变革。有继承又有变革,于是社会就前进。孔子还预言,就是今后的历史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轨道,“虽百世,可知也”。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的建构非常重要。如何认识历史发展问题,关系到对

社会前途的瞻望,所以人们无不关注。就历代王朝而言,无非是恪守祖宗之制与变革发展两种思想在起作用。前一种思想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而要完全摒弃,但其中“因”的成分往往过重,所以此途多流于顽固守旧。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行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但主体思路是积极的、奋发有为的

。是因循还是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碰撞。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即沿着变革之途发展。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问题时,争辩的双方都会引用孔子的话作为根据。讲恪守祖制者多强调孔子所说的“因”,讲变革发展者则多引孔子所说的“损益”。虽然皆不违孔子之意,但似乎并没

有真正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说的“因”与“损益”,实际上都是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情,两者都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个大前提,离开了发展讲“因”和“损益”都没有多大意义。再从《易》的思想看,“变则通”是首先要强调的思路。可以说,“因”和“损益”都是为“变则通”服务的,也就是为“变”而“因”、为“

变”而“损益”。今天,我们应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摘编自晁福林《把握和传承好“变则通”思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B.“变则通”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系辞》,它经过了长期社会实践,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

晶。C.孔子对夏商周三代变化特点进行总结而得出的“因”和“损益”的论断,构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理念。D.中国历代王朝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时,“因循”和“变革”这两种思想曾出现多次碰撞。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文章从“变则通”思想的意义谈起,追本溯源,探究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来源。B.全文多处引用《易》的语句,是为了论证“变则通”思想对历史现实的意义。C.文章中对孔子提出的“因”和“损益”,既

有深入地梳理,又有创造性的阐发。D.文章在梳理“变则通”思想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中华民族因民族精神中的“变则通”思想,才能长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恪守祖制中“因”的成分过重,所以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应沿变

革之路发展。C.有“损益”而无“因”,则容易在实行中出现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而得不偿失。D.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增添动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

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

神标识,它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摘编自朱喜坤《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材料二:红色文化遗存是红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传承红色

文化的日益重视,各地逐渐认识到了保存、修缮红色文化遗存的重要性,甚至兴起了重建、复建文化遗址的热潮。然而,在这一股红色文化热潮中,一些违背红色文化保护宗旨及历史基准的做法,却是令人忧虑的。真实是历史的最根本要求,红色文化遗存承载着革命历史,首先就应该遵循真实的原则,尽

力回到历史的原生态。实际上,国内红色老区有一大批热心革命历史、献身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对革命历史、革命遗存有着非常丰富且准确的认识,是革命历史活的“百科全书”,遗存保护和复建中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要传承红色基

因,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红色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价值与特殊的意义,它是几代人红色记忆的主要载体,对其保护必须秉持敬畏之心。我们在红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建设中,一定应避免求新求美,而是须尽力回归历史的本真,实际上,革命年代的物质条件

本来就不好,做到修旧如旧、恢复红色遗存的朴素面貌,恰恰能更好地保留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记忆,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凝神聚魂、砥砺初心的作用。(摘编自韩伟《红色文化遗存保护须回归历史本真》)材料三:嘉兴南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刚刚过去

的暑假,有大批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来到南湖,走近红船,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份决议被通过,南湖上的这艘画舫拥有了特殊的历史地位及象征意义,孕育出了独特的“红船精神”。2005年,时任浙江省

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刊文,首次将“红船精神”阐释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

中共一大旧址重温入党誓词,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使其在新时代永放光芒。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物,有生命、有记忆、有语言,印证着来路,昭示着明天,是革命文化的具体展现。当红色基因沉淀在一件件宝贵的革命文物当中,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感情、一种激动、一种奋斗的情怀与

自信油然而生。(摘编自绿箫《让革命文化焕发时代光彩》)4.下列属于材料中保护红色文化遗存的正确做法的一项是(3分)()A.在城市博物馆建立五四时期革命青年手稿纪念馆,向公众开放。B.修缮革命领导人故居,使之焕然一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C.高校举办文化艺术节,演出红色剧目,留存红色文化

历史记忆。D.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宣传爱国主义思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它随着中国革命进程的加深逐渐丰富和发展。B.出于砥砺初心、激活革命文化生命

力、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等,国家对传承红色文化日益重视。C.革命文化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D.嘉兴南湖的红船拥有特殊历史地位及象征意义,孕育出了独特的“红船精神”,是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上述材料

围绕着一个话题来展开,请结合文本分析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是什么?(6分)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哨兵北舞(节选)曾剑绿皮列车终于摆脱京城的喧嚣,钻出夜色,钻进晨雾,在莽莽丛林间穿行。韩泽中觉得,这

趟驶向军营的列车,将是他辉煌人生的开始。列车把他们带到一个小县城,他们换乘汽车,辗转到一个小镇。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军营生活:站军姿,走队列,跑步,周而复始,亦步亦趋。一个月后,韩泽中被一辆“勇士”接走。山路漫长,车行颠簸,“勇士”

钻出大山,进入一片江湾,远远地,一抹红色跳入眼帘,那是飘扬在哨所塔楼上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骤然把他一路颠落的力气召唤了回来。欢迎仪式,其实就是自我介绍。“我叫韩泽中,来自山东临沂。”“简历上说你是在读大学生,哪个大学?”“北舞。”他说。“‘北舞’是哪里?”一个老兵

问。“北京舞蹈学院。”他的声音极轻极细,好像来自那儿,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啊!”老兵们发出感叹。他们恍然大悟,难怪这么瘦弱,这么白净。第二天清晨,韩泽中到哨所的第一班岗。真枪实弹,双人双岗。班长将自己与他排在同一班,不知

是关切,还是不放心。不过,这不重要。国旗如此之近,就在头顶飘扬。他觉得这是世上最醒目最好看的国旗。离国界线只一步之遥,两道红漆画的线,上面是齐腰高的不锈钢栅栏。他,一个舞者,抬腿就能过去,但他不能,他是战士!夜班岗如期而至,哨所的夜是寂静的,只有江声被风吹送过来。一只壮实的军犬伴在他身

旁,隔一段时间,它会摇晃一下尾巴,巡视一圈,然后重回哨位。他怕荒废了专业,偷偷练功,他不能大张旗鼓地练,这里只有哨兵,没有舞者。他站得没有刚开始那么笔直了,腰有些松懈。哨长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午饭后,哨长带着他上了山。荆棘丛生的山路,又陡又窄,韩泽中虚汗直冒,几次不留神,脚下一滑差点滚落下去

。他们走了很久,直把头顶的太阳走到西边去了,才到达山顶。这里是一个废弃的瞭望哨,哨长讲起一个叫沈海洋的兵。十四年前,沈海洋与另一个战士被分到这里。无水无电、条件艰苦。后来同伴被抽调去边防团,得再派一个人上山,沈海洋申请让

妻子余香义务当哨兵。余香支持丈夫,辞掉了工作,一守就是六年,韩泽中问哨长,你说的是咱们班长沈海洋?哨长说,是他。现在科技发达,设了电子监控,“夫妻哨所”成了历史,但它像一座灯塔,在这边地上闪亮着。回哨所的路上,韩泽中一直在回想,他说不

清是哪一步促使他走进军营,像是偶然,像是一时冲动,更像是冥冥中的必然。第一学期专业课考核,同学说他秀气,建议他男扮女装,跳一段“贵妃醉酒”。他当时没想太多,只是想挑战一下。他成功了,收获了鲜花与掌声。然而,喜悦太短暂,同学们随后喊他“韩媚娘”。他们并无恶意,但他听着刺耳。那个夜晚,敏感而脆弱的他一

夜未眠,天亮后,去食堂,路旁的征兵标语攫住了他的心:“想成为男子汉吗?到军营去!”就是在那一刻,他萌发了从军的想法,而且那么强……但,这好像又不是最初始的缘由。他记得,小时候爷爷常指着电视上国旗护卫队说,你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从“夫妻哨所”回来

后,韩泽中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他学习控制情绪,让自己变得阳刚沉稳;他开始主动工作,从细小工作开始。这里是雪的故乡,大地有三四个月被白雪覆盖。那晚大雪,他站在岗亭外,一动不动,一股来自体内的力量告诉他,战胜严寒其实是战胜自己。

他就那么笔挺地站着,上级察看视频,以为是假人,来电责问,哨长说,是真人呢,是我们的韩泽中在站岗。上级说这么冷的天可以进岗亭,提高警惕就行。可韩泽中不进去。他觉得这样的时刻,哨兵岗位是不平凡的。他站得笔挺。边防急需驾驶员,哨

长让韩泽中去学。“可是,我晕车。”他怯声道。“学完汽训,就不晕了。”哨长说。那是一段紧张的日子,让他自己都不解的是,他竟然无数次想念那个让他寂寞得落泪的哨所。回到哨所,已是第二年春天,他的肌肉强壮了,还长高了两厘米。没有比这身材更适合跳舞的了,他骄傲地想。他依然站岗,偶尔巡逻时,他驾驶“勇士

”,穿行在林海间。果然,他不再晕车了。一切都在改变,他身上已有老兵的味道了。那张脸黝黑,比刚入伍时棱角更分明。先前嘴唇上不易觉察的汗毛,已全然成了黑色的胡须。细嫩光洁的双手也粗砺了,骨节变大,但他觉得用这样

的手向国旗敬礼,更神圣。他比以前成熟了,哨长和班长都这么说,他自己也这么觉得。天黑下来,他来到哨位,持枪上岗。以前,他习惯遥望北极星;现在,他的目光总被边境线上家家户户的点点灯火吸引。他想,正是因为他们的守卫,它们才那么恬静地亮着。(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全篇叙述视角灵活,借不同视角转换来展现边地环境的艰苦,更展现了哨所官兵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的美好品质。B.小说注重环境描写,既展现了边境独有的风光,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阔大的舞台,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是我们的韩泽中在站岗”,“我们的”一词,表现出哨长消除了对韩泽中的诸多误解,对他站岗态度十分认可。D.小说使用了很多简短的句式,节奏鲜明生动,既符合军营生活简单作风硬朗的特色,又能加快故事情节的推进。8.本文以“哨兵北舞”为标题,有何作用?(6分)答

:9.小说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回荡着青春的旋律。请结合文本,从“青春的价值”角度谈谈作品的意蕴。(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丘和,河南洛阳人,后徙家。少重气侠,闲弓马,长乃折节..自将

。仕周开府仪同三司。入隋为右武卫将军,封平城郡公,历资、梁、蒲三州刺史,以宽惠著名。迁天水郡守,入为左御卫将军。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遂拜交趾太守。抚接尽情,荒憬安之。炀帝崩,而和未知。会隋骁果自江都来

,乃审隋亡,和即陈款归国,而岭峤闭岨,乃权附铣。铣平,遂得归。诏李道裕即授和交州大总管,爵谭国公。和遣士廉奉表请入朝,诏其子师利迎之。及谒见,高祖为兴,引入卧内,语平生,欢甚,奏九部乐飨之除左武候大将军。和时已老,以稷州其故乡也,令为刺史以自养。寻除特进。贞观十一年卒,年八十六,赠.荆州总管,谥

曰襄,陪葬献陵。有子十五人,行恭为知名。行恭有勇,善骑射。大业末,与师利聚兵万人郿城,人多依之,群盗不敢窥境。后原州奴贼围扶风,太守窦琎坚守,贼食尽无所掠,众稍散归行恭。行恭乃率其众,与师利迎谒秦王于渭北,拜光禄大夫。累从战伐,功多,迁左一府骠骑,锡劳甚厚。从侯君集平高昌

,封天水郡公,进右武将军。高宗立,迁冀陕二州刺史,致仕。卒,年八十,赠荆州刺史,谥曰襄,陪葬昭陵。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发无虚镞,贼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马进太宗,步执长刀,大呼导之,斩数人,突阵

而还。贞观中诏斫石为人马,象拔箭状,立昭陵阙.前,以旌.武功云。(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

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B.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C.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

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D.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贼骑追及/流矢著太宗马/行恭回射之/11.下列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折节,古人常用来表示“降低身份,屈已下人”之意;有时则指“强自克制,改变初衷”。B.赠,又可称为“追赠”,是指我国古代专门用于对已故的官吏及其亲人追封官职的称呼。C.阙,原指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可引申为朝廷;也可指陵墓前的

石牌坊。D.旌,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帜,后来泛指旗帜,可引申为表扬之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丘和文武兼备,政绩卓著。作为北周、隋、唐三朝

重臣,历任多处地方官。隋时,他以宽厚惠爱对待百姓,在荒远地区的安抚和治理上,他立下很大功劳。B.丘和深孚众望,显赫一时。他用卓越智慧和坚定意志得到数位君主信任;唐高祖在他朝见之时,为他起身,并将之引入卧室

之内,足见对他的倚重关爱。C.丘行恭出身将门,富有勇力。隋朝大业末年丘行恭和丘师利聚集兵马万人,据守郿城以自保,当地百姓多来依附,就连原州太守窦琎也前来投奔并归顺他。D.丘行恭生前尊贵,死后荣耀。行恭和他的父亲丘和一样,他生前功多业伟,得到很高的官位和很大的封赏,死后也受追赠,并享有陪葬于帝

王陵寝的恩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业末,海南苦吏侵,数怨畔。帝以和所莅称淳良,遂拜交趾太守。(5分)译文:(2)和时已老,以稷州其故乡也,令为刺史以自养。寻除特进。(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赠怀素草书歌(节选)李白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

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形式上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比较自由。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

乳交融。D.“书题遍”交代了怀素书法出神入化的原因是他的坚持不懈、刻苦练习。15.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节选部分)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以作为本诗确为

李白所作的佐证。(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中“,”二句,诗人说掩面哭泣是因为同情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表现了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2)曹植曾

发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的感慨,感叹岁月就像天地一样没有终点,而人的寿命之短就像早上的朝露。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3)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自成风格,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宣纸和书法双双列入、一体对待。宣纸耐久性强、润墨性好。国

画大师刘海粟赞其“纸寿千年,墨韵万变”,诚非虚言。宣纸的“寿命”在一千年以上,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宣纸的润墨性可大大丰富绘画的表现形式,不仅可皴擦

勾斫,也能泼墨渲染。在画山水的时候,“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尤为明显,浓墨乌而鲜艳,淡墨淡而不灰。书法家们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无论是作的草书,还是一丝不苟的篆楷,都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尤其对于行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绝配,根本不可能由其他纸

张可以替代。(),中国的书画能形成富有深厚民族艺术特色的面貌,宣纸。17.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独领风骚老化一气呵成功不可没B.独占鳌头风化一蹴而就善莫大焉C.独占鳌

头老化一气呵成善莫大焉D.独领风骚风化一蹴而就功不可没18.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尤其行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绝配,根本不可能由其他纸张可以替代。B.尤其行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绝配,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纸张可以替代。C.尤其对于行

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绝配,根本不可能由其他纸张替代。D.尤其对于行书狂草、古隶大篆,与宣纸更是绝配,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纸张替代。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毫不

夸张地说,宣纸离了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B.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一旦离了宣纸,艺术的妙味便无从表达C.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宣纸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D.毫不夸张地说,宣纸一旦离了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妙味便

无从表达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菟丝子是一种典型寄生的植物。菟丝子的寄生会造成作物减产,①:一是菟丝子深入宿主,获取生长所需的一切;二是缠绕在宿主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②?这就不得不说说它

的神奇武器——吸器,菟丝子通过吸器完成寄生。菟丝子除了从寄主转运营养,③。这样看来,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菟丝子窃取寄主的营养,但是也能帮寄主除去病菌。①②③21.请对下面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

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来,老年人口已从1.31亿升至2.49亿。但由于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人口素质大幅上升等因素,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当前,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转型,老年人力资源开

发潜力巨大,健康寿命的延长对老年人口经济的参与提供了基本保障。各种公共政策在有力推动老龄产业发展,这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配角综合征”为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年报

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领导者,但

不想承担那么多。”在某村庄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小林说,“在我看来当配角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担子没那么重,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种成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学科试题答案1.C【内容

理解】(孔子的思想对构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非常重要)2.B【论证分析】(文中引用《易》,有论证“变则通”思想的历史来源的作用。)3.D【分析推断】(A,“变则通”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B因果不成立,C在实行中出现问题而遭人

批评讥讽”是变革发展思想,而并非“损益”)4.A(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意,其它三项都不是)5.B(B项,“推动经济发展”并不是国家对传承红色文化日益重视的原因)6.①材料一侧重介绍“革命文化”的概念、发展及其重要意义。(2分)②材料二侧重介绍红色文化遗存

保护须回归历史本真,传承红色基因,激活革命文化的生命力。(2分)③材料三以传承“红船精神”为例,谈如何让革命文化焕发时代光彩。(2分)7.C.(哨长并没有对他误解,此句话透对韩泽中的着关爱和自豪)8.答案:①人物上,交代主人公有“哨兵”和“舞者”两种身份

,通过他身份的转变,真实生动地展现其蜕变过程,暗示他的成长变化,丰富了人物形象;②情节上,暗示出主人公的在军营中的历练和成长的情节;③主题上,“北舞”有双关意味,可象征韩泽中在北方哨所这个人生舞台上尽展青春风采,表现青年应将理想融入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时代主题;④效果上,“哨兵”和

“舞者”身份存在强烈反差,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可酌情给分。)9.(6分)①引导青年学会责任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时代主题中;②勉励青年不懈奋斗,在艰难困苦中锤炼刚健勇毅的意志品质;③鼓励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不断成

长成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可酌情给分。)10.D(3分)【试题分析】初,从讨王世充,战邙山。太宗欲尝贼虚实,与数十骑冲出阵后,多所杀伤,而限长堤。与诸骑相失,唯行恭从。11.B(3分)【试题分析】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

追封官爵。12.C(3分)【试题分析】不是窦琎来投奔,而是贼寇食尽,无处抢掠,贼寇众人渐渐离散归于丘行恭。13.(1)大业末年,海南地区苦于官吏侵凌,百姓多次因怨恨而叛乱。炀帝因丘和治政以淳良宽厚著称,便授予丘和为交趾太守。(苦:苦于,以……为

苦;畔:叛乱;所莅:治理地方政务;拜:授予;句意1分)(2)丘和当时已年老,因为稷州是他的故乡,(朝廷)命他就任刺史来怡养自己。不久,授予他为特进。(以:因为;以稷州其故乡也:判断句;省略主语:“朝廷”;寻:不久;句意1分)【参考译文

】丘和是河南洛阳人,后来迁居到郡。少时重义任侠,娴熟射箭和骑马,长大后才自我约束。出仕于北周,为开府仪同三司。入隋后任职右武卫将军,封为平城郡公,历任资、梁、蒲三州刺史,治政以宽大慈惠闻名。升任天水郡太守,入朝为左御卫将军。大业末年,海南地区苦于官吏侵凌,百姓多

次因怨恨而叛乱。炀帝因丘和治政以淳良宽厚著称,便派丘和任职为交趾太守,他尽情安抚接纳,由此荒远之地区得以安定。炀帝去世,而丘和不知。遇到隋朝骁勇果敢的士卒从江都过来,才知道隋朝已亡,丘和随即陈请归顺国

家(唐朝),但由于山岭闭阻,便暂且依附(萧)铣。萧铣被平定后,才得以归朝。下诏李道裕前往授予丘和交州大总管之职,封为谭国公。丘和派高士廉奉表奏请求入朝,下诏由其子丘师利前往迎接。到朝见之时,高祖为他起身,引入

卧室内,话说平生,极为高兴,演奏九部乐曲慰劳他,授职左武候大将军。丘和当时已年老,因为稷州是他的故乡,朝廷命他就任刺史以自怡养。不久,授予他为特进。贞观十一年去世,时年八十六岁。追赠荆州总管,谥号为襄,陪葬于献陵。丘和有十五个儿子,其中丘行恭最为知名。丘行恭富有勇力,善于骑射。大业末年,与丘师利

集聚兵马万人守卫郿城,人们多来依附,群盗不敢窥视其境。其后原州奴贼包围扶风,太守窦琎坚守其城。贼寇食尽,无处抢掠,其众渐渐离散归于丘行恭。丘行恭便率领其众,与丘师利一道在渭北迎见秦王,被授为光禄大夫。多次随同征战,因功多,升任左一府骠骑,所受赏赐甚厚。后随侯君集平定高

昌,被封为天水郡公,升任右武候将军。高宗即位后,升任冀、陕二州刺史,不久离休。去世时年龄为八十岁,追赠荆州刺史,谥号为襄,陪葬于昭陵。起初,随从征讨王世充,会战于邙山之上。太宗想要试探贼军的虚实,亲自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出

阵后,杀伤很多(贼兵),但却困于长堤(被长堤所困)。与诸骑相互走失,唯有丘行恭跟随其后。贼骑追至,流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马,丘行恭回射敌骑,箭无虚发,贼骑不敢近前。然后下马拔箭,将自己所乘之马进奉太宗,手执长刀步行,

喊着为太宗开路,连斩数人,方才冲出敌阵返回大军。贞观年间,下诏雕刻石人石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状,立在昭陵大门两侧的高台上,用来表彰他的武功。14.D(D项,对最后两句理解有误。最后两句以夸张之词强调当地民众喜爱怀素的草书。)15.①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

强烈的感情。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这些内容都能佐证本诗是李白所作。【赏析】此诗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

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先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总体感受。说怀素坐在绳床上,乘着酒兴,大笔如同扫帚一般,上下挥舞,一会儿就书写了数千张纸。这富有夸张色彩的诗句形象地显示出怀素草书酣畅流利,书写速度极快。接着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具体感受。怀素草书时而如疾风骤雨飒飒到来,令人震惊,时而如漫天飞雪,

缓缓飘落,茫茫一片,急缓交替,富有飞动感。怀素站起身来,面向墙壁,挥笔书写,一行只几个字,字字大如斗,仿佛听到神惊鬼叫的声音,只见笔划字势如龙腾蛇行。左盘右蹙像长空闪电,那形状如同楚汉相争,攻取退守,犬牙交错的鏖战。这巧妙的比喻,

生动地表现了怀素草书,俯仰进退,左顾右盼,急缓交替,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最后作者盛赞怀素草书的创新成就。说怀素草书将湖南七郡家家屏障书题遍,显然是夸张之词,无非是强调当地民众喜爱怀素的草书。总体来看,这首诗运

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又喜欢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符合李白诗作的风格特点。16.(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7.A【试题分析】

根据前文“中国书画艺术”及语段末尾“中国的书画能形成富有深厚民族艺术特色的面貌”,“独领风骚”更合语境,且与上文“自成风格”呼应。“风化”是在大气条件下,岩石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老化”指高

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性能逐渐变坏,以致丧失使用价值,根据语境,这里应该用“老化”。草书的风格更适合用“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形容做事;“善莫大焉”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功不可没”意思是功劳极大,不可抹灭。语段强调的是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巨大意

义,选“功不可没”更合适。18.B【试题分析】(C项和D项滥用介词“对于”;A项杂糅,可把“由”改为“有”或删去“可以”。)19.C(语意上,应为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无从表达妙味,排除A、D;语法上,B项偷换主语)20.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2分)②菟丝子是怎么实现寄生的呢(2

分)③也能转运寄主的病菌(2分)21.中国老年人口增长(1分),但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2分),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63136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