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十单元《人间词话》十则 (1) 含解析.docx,共(5)页,71.93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44a4e35219b07d4b42dfeaffc8b7c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理解读者修养与作品解读之间的关系,增强提高个人修养重要意义的认识。2.理解王国维“境界”的内涵及其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初
步形成运用“境界(意境)”来分析古代诗文(部分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教学重、难点:领会“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三、教学方法:在启发基础上讲授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熟读课文,回顾“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导入新课。二、知人论世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
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
《红楼梦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
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2、《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
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三、学生自读课文,概
括课文所选的十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具体分析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
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包含三层含义: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
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2.除了以上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实现情景交融。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成全诗诗眼,说说“绿”字怎么
好?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总结:诗词境界是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画面.第二则从什么角度谈“造境”“写境”的?二者有何区别于联系?明确:从创作方法的角度
;“造境”是“虚构之境”,“写境”是写实之境,二者相互渗透,意即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写实(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两层含义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
“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
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第三、四则谈论什么问题?第三则阐述了几层意思?明确: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三层,例举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者的观物方式,二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别。例:《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
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讨论思考:怎么体会“泪眼”一句、的“有我之境”?“泪眼”句:无限伤春。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对月
伤情,泪眼问花,花儿也飞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都报以冷漠。反映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女子无人同情的怅然若失之态,所以移情到景上。迁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无我之境)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融化在碧玉,丝绦这美好的意象之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我之境)故国
沦亡,“花溅泪”“鸟惊心”是作者“感”和“恨”情感迁移的结果。从第四则看,“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高下之别吗?明确:二者的创造虽有难易之别,但其所创造的“宏壮”与“优美”的美感,不必强分高下。朗读第五、六则,什么是有境界?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明确:境界是真景物、真感情,情景交融;例证法。本文多次提到“境界”,其内涵一致吗?应该怎样理解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涵?明确:不一致。第一则的“境界”,是总说。2—6则的“境界”或“境”依次是说“艺术世界
”“情”“景”“情景交融”等,可见,“境界”内涵不尽相同。但就作者感受、读者审美角度看,崇尚真切、情景交融是其主要内涵。四、作业自选一篇学过的诗词或文章,从“境界”的角度写一篇赏析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附录:《学生课外预
习参考诗词选》(此材料上课前印发给学生作预习的参考。上课时尽量要求学生从这里找出例证。)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
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扬州慢·淮左名
都》[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
蓉浦。《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
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雨巷》[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荷塘月色(选段)》[朱自清]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
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定风
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
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
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