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529.722 KB
  • 2025-01-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docx,共(14)页,529.72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95c27805f7fc852762a62e4491dcf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命题人:常平复核人:李建军一、单选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A的浓度从12molL−降到10.8molL−需2

0s,那么反应物A的浓度由10.8molL−降到10.2molL−所需的反应时间()A.等于10sB.大于10sC.小于10sD.无法判断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①221H(g)S(s)HS(g)K+②222S(s)O(g)SO(g)K+则反应③22

22H(g)SO(g)O(g)HS(g)++的平衡常数是()A.12KK+B.12KK−C.12KKD.12K/K3、己知+12H(aq)+OH(aq)2HO(l)57.3kJmol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L1molL盐酸和-11L1molLHNaO

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B.-131L1molLCHCOOH溶液和-11L1molLHNaO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C.含240.5molHSO的浓硫酸和-11L1molLHNaO溶液反应放出

热量为57.3kJD.-11L0.5molL稀硫酸和-121L0.5molLB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4、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1E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EEH−=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升高温度

,不影响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使用催化剂使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12ΔΔHH的是()A.222122222H(g)O(g)2HO(1)Δ2H(g)O(g)2HO(g)ΔHH++B.221222S(g)O(g)SO(g)ΔS(s)O(g)SO(g)ΔH

H++C.212221C(s)O(g)CO(g)Δ2C(s)O(g)CO(g)ΔHH++D.221222H(g)Cl(g)2HCl(g)Δ11H(g)Cl(g)HCl(g)Δ22HH++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

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碳酸钙高温分解B.22Ba(OH)8HO与4NHCl的反应2232SO(g)O(g)2SO(g)+2EC.灼热的炭与2CO反应D.甲烷在2O中的燃烧反应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3FeSCN溶液中

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②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③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④棕红色2NO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⑤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⑥由()()22HgI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A.②

⑤⑥B.①③⑤C.①②⑥D.②③④8、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323Cl(g)2NH(g)6HCl(g)N(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232vClvNHv(HCl)vN、、、表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2v(HCl)vN=B.()33v(HCl)vNH=C.()()223vClvN=D.()()323vNH2vCl=9、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11(

A)0.4molLminv−−=B.11(B)1.2molLSv−−=C.11(D)0.4molLminv−−=D.11(C)0.15molLSv−−=10、在一个不传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23N(g)3H(g)2NH(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反应速率223NHNH:

:1:3:2vvv=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相同状况)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⑥()()232NNHvv=正逆⑦单位时间内3molH—H键断裂参加反应,同时2molN—H键也断裂参加反应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⑦

11、已知反应:①22211H(g)+O(g)HO(g)Δ2H②22221N(g)+O(g)NO(g)Δ2H③223313N(g)+H(g)NH(g)Δ22H则反应322272NH(g)+O(g)2NO(g)+3HO(g)

2的ΔH为()A.1232Δ+2Δ2ΔHHH−B.123Δ+ΔΔHHH−C.1233Δ+2Δ+2ΔHHHD.1233Δ+2Δ2ΔHHH−12、常温常压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kJ,用400mL51molL−KOH溶

液吸收生成的2CO,恰好完全转变成正盐,则充分燃烧1mol25CHOH所放出的热量()A.QkJB.2QkJC.3QkJD.4QkJ13、已知相关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共价键H-HC-HC-CCC键能/kJ∙mol-14364133446

14则的ΔH为()A.+120kJ/molB.+46kJ/molC.-120kJ/molD.-46kJ/mol14、一定温度下,把2.5molA和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s)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同时生

成1molD,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60%B.C.2v(A)()3vD=逆正,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6∶51

5、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体系在平衡状态时3SO的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B.反应2232SO(g)O(g)2SO(g)+的C.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BCKK、,则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16、在恒

容密闭容器中,由CO合成甲醇:23CO(g)2H(g)CHOH(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B.该反应在1T时的平衡常数比2T时的小C.CO合成甲醇的反应为吸热反应33222CHCHCHCH+H−→2.5mol

B110.2molLs−−x4=2232SO(g)O(g)2SO(g)+vv正逆0HBC=KK()()32CHOH(CO)HcKcc=D.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1T变到2T,达到平衡时()()23HCHOHcc增大17、下图是不同物质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的有关图象,下列对有关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对22I(g)H(g)2HI(g)+达到平衡后,在0t时刻充入了一定的HI,平衡逆向移动B.图2:该图象表示的方程式为2AB3C+C.图3:对2A(g)+B(g)C(g)ΔH<0,图中1212TTpp,

D.图4:对X(g)+3Y(g)2W(g)ΔH<0φ,可表示X的百分含量18、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23Ng+3Hg2NHg92.4kJmolH=−,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22NH、和3NH的量),反应速率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1t时刻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表示平衡混合物中3NH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56ttC.图中3t时刻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D.在23tt时间段,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2N的浓度不变19、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

浓度为0.4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y<zC.C的体积分数降低D.B的转化率提高20.将固体4NHHS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432NHHS(s)NH(g)+HS(g),22HS(g)H(g)+

S(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1-122cH=0.5molLcHS=4.0molL,,则第一步的平衡常数为()A.16B.18C.20.D.25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21.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增加F

e的质量,正反应速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2)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3)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2N使体系压强增大,正反应速率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N使容器的容

积增大,正反应速率____,逆反应速率_____。2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若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反应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2

)若改用40mL0.55mol/L24HSO溶液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3)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

液的密度都是31g/cm,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通过以下数据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实验次数起始温度1t/℃终止温度2t/℃24HSO溶液NaOH溶液平均值126.2

26.026.129.5227.027.427.232.3326.025.825.929.2426.426.226.329.8(4)上述实验结果与Δ=57.3kJ/molH−相比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

温度后直接测定24HSO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2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乙醇燃烧生成2CO和液态水时放热QkJ。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23Fe(s)4HO(g)FeO(s)4H(g)++2.若适量的2N和2O完全反应,每生成23g2NO需要吸收QkJ热量,则表示2N和2O反应生成2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4、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0~4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B)=_________。(3)第4min时,正、

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填“>”、“<”或“=”)v(逆)。(4)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升高温度B.恒温恒压下充入HeC.使用催化剂(5)有2mo

lB生成时,放出QkJ的热量,则该反应达到图中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①等于0.2QkJ②小于0.2QkJ③大于0.2QkJ25、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9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

1.00.60.4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H__(填“>”“<”或“=”)0。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

率-1-1(A)0.003molLsv=,则6s时c(A)=___________-1molL,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

____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

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2、答案:D解析:3、答案:A解析:4、答案:B解析:5、答案:A解析:6、答案:A解析:=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A正确;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B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C错误;催化剂对反应的始态和状态无影响,只改变活化能,则对反应的烩变无影响,D错误。7、答案:B解析:8、答案:A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D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x=4,故B正

确;C.B为固体,气体的质量为变量,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12182.55++=,故D错误;故选:D。11、答案:DH12EE−1.510060%2

.5=解析:在D点时欲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同一温度下,需增大的质量分数,即反应向正向进行,故vv正逆,A错误;温度越高,的质量分数越小,平衡左移,正反应是放热反应,0H,B错误;B、C点的温度不同,则BCKK,C错误;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

中通入氦气,使容器容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D正确。12、答案:D解析: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322CHOH=(CO)HcKcc,A项错误;由图像可知在2T温度下反应先达到平衡,反应速率比1T温度下快,则有21TT,从图像的纵坐标分

析可得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C项错误;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1T变到2T的过程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2Hc增大,而()3CHOHc减小,达到平衡时()()23HCHOHcc增大,D项正确。13、答案:C解

析:A.图1,如果在0t时刻充入了一定的HI,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v正应与平衡点相连,故A错误;B.从图象可知到1t时刻,A的浓度减少:(2.01.2)mol/L0.8mol/L−=,B的浓度增加0.4mol/L,C的浓度增加1.2mol/L,达平衡时。反应

物和生成物共存,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B+3C,故B错误;C.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先达到平衡,由2112ppTT,,压强越大平衡正向进行,C的百分含

量增大,图像符合,温度越高,C%含量减小,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图象符合,故C正确;D.由方程式看出,温度升高,平衡将逆向移动,X的百分含量将增大,图象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未正确理解“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达到化学平

衡状态的标志是平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当外界条件一定时,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含量不变,则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①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⑥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⑥是达到平衡的标志。恒容条件

下,对于3SO3SO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反应,③是达到平衡的标志。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④不是达到平衡的标志。②⑤是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⑦中忽略了1mol氨气分子含有3molN—H键。本题

选C。15、答案:D解析:A.1t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图中1t时平衡正向移动,3t时平衡逆向移动,5t时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混合物中3NH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23tt,故B错误;C.3t时

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故C错误;D.23tt时间段,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2N的浓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

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D项正确。17、答案:C解析:18、答案:D解析:19、答案:D解析: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体积减小,活化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

B.温度升高,更多分子吸收能量成为活化分子,反应速率增大,活化能不变,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使更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酸和碱反应不需要外界做功的条件下就能发生,说明它们已经处于活跃状态,因此活化能接近0;故D正确。

故选:D。20、答案:(1)×(2)×(3)×(4)×(5)√(6)×解析:21、(1)答案:环形玻璃搅拌器解析:(2)答案:不相等解析:(3)答案:56.8kJ/mol解析:(4)答案:abc解析:22、答案:(1)不变(2)增大;增

大(3)不变;不变(4)减小;减小解析:(1)Fe为固体,因此增加Fe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2)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体系中各气态物质的浓度均增大,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3)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2N使体系压强增大,体系中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不

变。(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N使容器的容积增大,体系中参与反应的各气态物质的浓度均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23、答案:(1)3A(g)2B(g)(2)110.025molLmin−−(3)>(4)AC(5)①解析:2

4、答案:1.()()()()32223/22CHOHlOgCOgHOl++1725.76HkJmol−=−2.()()()2222?2NgOgNOg+167.8HkJmol−=+解析:25、答案:1.(C

)(D)(A)(B)cccc;<2.0.022;0.09;80%;80%3.C4.2.5解析:1.因反应中的物质都是气体,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其(C)(D)(A)(B)ccKcc=;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值减小,说明升高温

度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0H。2.-1-1(A)0.003molLsv=,则6s内A减少的浓度-1(A)(A)0.018molLcvt==,故剩余的A的浓度为-1-10.20mol0.018molL0.022molL5L−=;A减少的物质

的量为0.018-1molL5L0.09mol=,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也为0.09mol。设830℃达平衡时,转化的A的浓度为-1molLx,则:A(g)+B(g)C(g)+D(

g)起始浓度(-1molL)0.040.1600转化浓度(-1molL)xxxx平衡浓度(-1molL)0.04-x0.16-xxx有:1.0(0.04)(0.16)xxxx=−−,解得x=0.032,故A的转化率-1-10.03

2molL(A)100%80%0.04molL==;由于容器的体积是固定的,通入氩气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不移动。3.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气体的密度都不变,故A、B错;不论是否达平衡,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物质的量都相等,故D错。4.反应”C(g

)+D(g)A(g)+B(g)”与”A(g)+B(g)C(g)+D(g)”互为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1200℃时,C(g)+D(g)A(g)+B(g)的12.50.4K==。26、答案:(1)24224222MnO5HCO6H10CO2Mn

8HO−++++++(2)1.0;保证反应物草酸浓度改变,而其他条件不变(3)两实验中紫色溶液均褪色,但②褪色更快(4)111molLmin60t−−(5)反应生成的硫酸锰起催化剂的作用解析:(2)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①③可探究草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实验时要保证溶液总体积相同,才能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草酸的浓度改变,则(2.01.0)mL1.0mLxV=−=。(4)由方程式可得关系式:42242KMnO~5HCO,则4.0mL0.011molL−酸性4KMnO溶液和2.0m

L0.11molL−草酸溶液反应时,草酸过量,消耗草酸的物质的量为13450.01molL410L110mol2−−−=,则反应速率()4311224110mol1610LHCOmolLminmin60vtt−−−−==。获得更多资源

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262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