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2)页,124.08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b7dbff6bd296e6b291ef4f2414989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南省太康一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
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A.起源最早B.多元一体C.分布广泛D.延绵不断【答案】B【解析】【详解】在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玉龙,说明这些地区的文化具有相似性,不同地区存在相类似的文化,充分说明了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不同地区
都出土玉龙,体现的是多元一体的特征,ACD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2.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
,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主要涉及了地方行政体制、法律和城市的出现,这些都是早期国家的特点,所以这些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早期国家的诞生,D项正确
;这些材料反映的是早期国家的诞生,而非阶级的产生、世袭制的确立和王的出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3.近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
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其中的奖励军功,即在前
线打仗的士兵,如果立了军功,就会赐给田宅和爵位,该措施激发了士兵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士兵的战斗力。所以说“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故C项正确。A、B、D三项中的将领、武器和战略战术均非主要原因。4.2019年7月6日,中
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既中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B.正处于旧石器
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良渚文化已经有
了阶级的区分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故答案为D;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流域,良渚文化在长江流域,A错误;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时期时代,B错误;秦朝才建成君主专制国家,C错误。5.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
“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题意中并未体现出社会转型的内容,故排除A项;“桓叔好德”并不能说明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故排除C项;根据“晋侯封桓
叔于曲沃”、“曲沃三代封君”可知贵族政治并未瓦解,故排除D项。根据“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可知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B。【点睛】曲沃桓叔(公元前802年─公元前731年),姬姓,名成师,谥号桓,排行为叔。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春秋时期
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桓叔死后,经过儿子曲沃庄伯、孙子晋武公的数十年努力,最终曲沃消灭苟延残喘的晋国公室,重新统一晋国。6.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
明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宗教色彩较为浓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可知,商王借助神权巩固王权,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商王权力集中程度,
排除A项;分封制出现在西周,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神权和王权的结合,而非宗教色彩,排除D项。故选B项。7.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
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
材料“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8.考古工作者在河
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出现了
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反映出当时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D项正确;诸侯使用天子才能用的礼器,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瓦解,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崩溃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B项;仅此一个现象不足以说明奴隶制等级制度遭到颠覆,排除C项。故选D项。9.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
政以德”的主张,强调官吏的“正己”是“正人”的先决条件,并从自身做起,“择其善者而从之”,可以说是“清官”出现的雏形。这说明孔子为政的思想是A.把宗族关系作为基础B.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C.官员考核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
解析】【详解】孔子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故B项符合题意;把宗族关系作为基础是夏商西周时期,材料中孔子为政的基础是道德教化,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无关,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老子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主张A.小国寡民B.无为而治C.以德治民D.不与人争【答案】B【解
析】【详解】“治大国如烹小鲜”借烹饪告诫统治者不要过度干扰民众生活,是无为而治的主张,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小国寡民”生活状态的追求,A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德治,并且“以德治民”是儒家学派的思想,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的信息,D项错误。【点睛】老子的思想有朴素的辩证法,认为
事物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11.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可知民户
可在现居住地交纳赋税,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这说明国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A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与两税法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两税法只征收地税和户
税,使税制得以简化,并非更加繁复,排除C项;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因为并不能巩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A项。12.“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
极浪漫主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的A.建安文学再现社会真实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答案】D【解析】【详解】社会形势不同导致的文学风格也出现差异,说明社会变迁会影响文学创
作,故选D;建安文学属于艺术创作,并不是对社会真实的再现,排除A;B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唐朝没有出现七国叛乱,排除C。13.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
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实行的盐铁官营的专卖制度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这是历代政府重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冶铁煮盐业管控的体现
,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并非以汉武帝为榜样,也不是推崇汉代经济制度,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与富商大贾间的矛盾,C项错误。14.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
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5世纪”“洛阳”“礼义富庶,人物殷阜
”,联系所学,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繁荣,D项正确;隋朝建立于581年,时间不符,A项错误;南朝偏安江南,而洛阳是北方城市,B项错误;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士族制度受到冲击,“北民南迁”,士族制度在
江南得到发展,C项错误。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③社会安定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同时北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与技术。再加上社会安定,因此得到开发与发展,①②③C项正确;南方生产工具并不比北方先进,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6.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
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拥有雄才大略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的成功原因是顺应了民族融合发展的趋势,D正确;ABC不属于
根本原因,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填:通“镇”,安定。)之。请立诸子,唯(唯:表示希望,敬词。)上幸许。”始
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后属:后裔,后代。)疏远,相攻击如仇雠(雠:“仇”的异体字,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公:公家的,国家的)赋税重赏赐之,甚足(足:能够,可以
)易制。天下无异意(异意:反对的势力与意图),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树兵:创设引起战争的条件)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西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根据材料,概括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主张有什么不同?秦始皇采纳了哪一主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答案】不同: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郡县制的主张。原因:分封制导致了秦秋战国时期战乱;郡县制有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法家思想的影响;秦国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解析】的【详解】不同:根据材料“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填:通“镇”,安定。)之”可归纳出王绾主张张实行分封制;根据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
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公:公家的,国家的)赋税重赏赐之,甚足(足:能够,可以)易制”可归纳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采纳了李斯郡县制的主张。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优缺点、法家思想的影
响及历史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措施是把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紧密相结合。
即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有条件的地方)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的实现。材料二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办法是扩大耕地。为此,中国古代开展了“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斗争……战国时期,对丘陵、平地、低洼地三种类型的
土地已有所利用。到汉代,种植业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沼泽地已基本上垦辟治理为农田。汉以后,北方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加上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南方地区农田的垦辟扩大也出现了新形势。——材料一、二摘编自《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2)简述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答案】(1)特点: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用地体系。(2)现象:出现与山、水争地的现象。原因: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生产工具的
改进为开垦土地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增加粮食产量的传统方法是扩大耕地面积。【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得出精
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根据“具体措施是把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紧密相结合”得出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根据“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的实现”得出形成完整的用地体系。(2)现象:根据“中国古代开展了‘
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斗争”得出出现与山、水争地的现象。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生产工具的改进为开垦土地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增加粮食产量的传统方法是扩大耕地面积。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袭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
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材料二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河西走廊和漠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
合,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摘编自钟
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匈奴对西汉构成严重威
胁。(2)影响:巩固西北边防,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推动边疆各族的发展与融合;沟通了中外联系,加强了中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一“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
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可推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并根据汉武帝经略西北的目的,结合所学可突出匈奴对西汉构成严重威胁。【小问2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二“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
体系。”可推出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材料二“与之相配合,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可推出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根据材料二“还设
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可推出推动了边疆各族的发展与融合,沟通了中外联系,加强了中外交流;根据材料二“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可推出对
后世影响深远。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
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
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1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2.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3.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封弥(糊名)4.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殿
试誊录5.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南北分卷6.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股文定型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答案】(1)异:选拔人
才的标准不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科举制以才能才能为标准;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九品中正制的方式是举荐,科举制的方式是考试。同: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2)基本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
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的时代感。(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解析】【小问1详解】异:根据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后
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可得出,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科举制以才能才能为标准;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同,九品中正制的方式是举荐,科举制的方式是考试。同:根据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唐代……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可得出,都是选拔人才的制度;根据材料一“……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
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可得出,工商业者都不在举荐或考试之列。【小问2详解】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二“1.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2.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4.宋真宗景德
二年(1005年)殿试誊录……”,可得出,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根据材料二“……3.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封弥(糊名)4.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殿试誊录……”,可得出,严谨公平、择优录取;根据材料二“……5.明宣宗宣德二年(14
27年)南北分卷……”,可得出,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根据材料二“……6.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股文定型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可得出,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根据材料二可知,科举制从隋炀帝时期的设立,经历唐、宋、明、清的变化,带有
较强的时代感。【小问3详解】影响:根据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根据材料三“……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根据材料三“……科举选官制度
,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并结合所学可得出,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
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