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docx,共(7)页,118.4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e1bc090ea2e018678881e7371497f5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南省太康一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
玉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A.起源最早B.多元一体C.分布广泛D.延绵不断2.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
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C.王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诞生3.近年热播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
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4.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既中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
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5.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A.诸侯争
霸导致社会转型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6.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的.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
.宗教色彩较为浓厚7.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8.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
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9.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强调官吏的“正己”是“正人”的先决条件,并从自身做起,“择其善者而从之”,可以说是“清官”出现的雏形。这说明孔子为政的思想是A.把宗族关系作为基础B.以道
德原则治理国家C.官员考核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10.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主张A.小国寡民B.无为而治C.以德治民D.不与人争11.唐朝后期
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
据局面的形成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12.“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A.建安文学再现社
会真实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13.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A.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B.汉代经济制度后代所推崇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D.政
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14.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1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③社会安定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
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拥有雄才大略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
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填:通“镇”,安定。)之。请立诸子,唯(唯:表示希望,敬词。)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后属:后裔,后代。)疏远,相攻击如仇雠(雠:“仇”的异体字,
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公:公家的,国家的)赋税重赏赐之,甚足(足:能够,可以)易制。天下无异意(异意:反对的势力与意图),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树兵:创设引起战争的条件)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根据材料,概括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主张有什么不同?秦始皇采纳了哪一主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实行这一
政策的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措施是把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紧密相结合。即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有
条件的地方)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为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的实现。材料二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办法是扩大耕地。为此,中国古代开展了“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斗争……战国时期,对丘陵、平地
、低洼地三种类型的土地已有所利用。到汉代,种植业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沼泽地已基本上垦辟治理为农田。汉以后,北方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加上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南方地区农田的垦辟扩大也出现了新形势。——材料一、二摘编自《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1)根据材料一,
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2)简述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
袭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材料二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河西走廊和漠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
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合,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摘编自
钟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
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
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1.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2.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3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封弥(糊名)4.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殿试誊录5.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南北分卷6.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年)八股文定型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
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2)据材料二,概
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