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共(9)页,29.1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8ec2be67106a1497a15bb55bd9654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武汉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教师:高二语文组审题教师:高二语文组考试时间:2024年6月27日考试时长: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835年9月,达尔文
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在研究达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达尔文也因此受到了启
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
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种,其中13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体长7-12cm不
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据考证,这14种达尔文雀是在过去的100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实现,人们很难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进行自然选择和进化方面的研究。然而,达尔文雀提供了自然选择的最好范例。(摘编
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材料二: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正如达
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想观察对象。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月底至9月初,
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
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拉克在第一本书中依据野外观察和标本测量数据对“达尔文雀”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并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阐述种间以及种内变异上
。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受到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备自然选择上的适应性的影响,拉克在“达尔文雀”身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认为上述差异主要是在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当中发挥作用,即同种的雌
鸟主要通过喙型来识别同种的雄鸟。而生活在大达夫尼岛的甲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由于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而被认为可能是杂交的产物。在回到达丁顿会堂学校又教了一年中学生物之后,拉克开始为军方工作,主要是与其他科学家一道为刚刚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提供智力支持。在这期间,生态学上一项
名叫高斯原理②的理论引起了拉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他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结论。他明确地指出竞争导致了“达尔文雀”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产生了已知的14个种和它们形态各异的喙。以地雀①为例,在同时有大、中、小地雀的岛上,3种鸟喙的大小都不重叠,对应着取食大小不同
的种子。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拉克的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
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揭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稍显遗憾的是,拉克的新书更多提供的还是一种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有限。比如,尽管他指出了对食物资源的竞争是主要的演化驱动力,但却没有
提供大、中、小地雀在取食种子大小上是如何分化的例证。又如,他指出了对于同域分布的种群而言,生殖隔离是最后形成物种的关键一步,却没能说清楚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了生殖隔离的实现。这些遗憾被开始于34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对“达尔文雀”的研究,研究者们手中的工具
从达尔文时代的猎枪,到拉克的望远镜,再到后来的雾网和录音机,发展到了今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对于“达尔文雀”的认知,既有最初达尔文的慧眼未识珠,也有拉克两本著作之间观点的骤然转变,更有另一个研究团队42年的荒岛坚守。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逻辑
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摘编自Robbi《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注:①地雀:达尔文雀的一个类群。②高斯原理:又称竞争排斥,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
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1.下列关于“达尔文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尔文雀”在体形和羽毛颜色上存有相似的特征,但它们并非属于生物学上的同一种。B.如果“达尔文雀”的喙部形状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C.受主流观点影响,拉克认为“达尔文雀”喙型差异主要
在种间生殖隔离中起作用。D.受高斯原理启发,拉克提出,食物资源竞争,导致“达尔文雀”的喙型变得不同。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启发达尔文得出结论:这些带回的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被描述过的新种。B.“达尔文雀
”性情温顺且易于接近,这有利于研究者进行野外观察以及标本采集工作。C.《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主要阐述了“达尔文雀”种间以及种内的变异。D.在取食方式上产生的分化降低了“达尔文雀”之间的竞争程度,使多种“达尔文雀”可以在同一环境共存。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达尔文雀的进化历程,说明达尔文雀的演化并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B.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这是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C.拉克通过细致的野外观察和认真的室内研究,掌握了翔实的资料,撰写完成两部
关于“达尔文雀”的学术专著。D.目前科学家已开始使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来进行研究,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4.根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雀”命名的缘由。5.综观“达尔文雀”的研究历史,其中呈现出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回家梁晓声周秉昆从郑娟手中接过楠楠的骨灰盒,紧紧抱在胸前,泪如雨下。“楠楠,楠楠,爸的好儿子,爸没去接你……”他泣不成声。周蓉朝周聪使了个眼色,周聪要从父亲手中接回骨
灰盒。周秉昆不松手。周聪小声说:“爸,妈更需要你抱抱她。”秉昆这才松开了手。的周聪将骨灰盒轻放在靠墙的长方桌上时,秉昆已将郑娟抱在怀中了。郑娟的脸贴在周秉昆胸前,呜呜哭得像个孩子。周蓉周聪互相看看,都流下眼泪。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
住院了,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现在,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
欣慰……”郑娟在大学里为周楠举行的追思仪式上说。周蓉、冬梅和周聪,他们都想为郑娟写好讲话稿,让她事先背下来。郑娟问:“需要我说很多吗?”亲人们说不用,又不是演讲,几句就行。如果她实在不想说什么,其他亲人也可以代替讲话。郑娟说:“
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周聪说:“妈,你如果想好了说什么,最好先说给我们听听。”郑娟却说:“不用,妈又不是小孩子。”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周蓉为她做翻译。她刚说了前两句,周蓉便猜
到她接下来会怎么说。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亲人们完全放心了。周蓉的英语口译水平是一流的,表现也无可挑剔。参加追思仪式的师生们为她们鼓掌,那是不同寻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们的真诚破例了。事后,有电视台
和报社记者要采访。他们对周蓉郑娟姑嫂二人很有兴趣,两人中,一个是举止优雅、学养深厚的学者,而另一个是粗服乱头、笨拙淳朴的家庭主妇。他们认为很有新闻点,值得深度报道,但都被亲人们拒绝了。于是,竟有小报怀疑,除了母亲可能是真的,其余四位所谓亲人可能都是中国有关部门的人员冒
充的。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伸
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平静地说:“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情和怜悯的,是不是?”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冬梅也想不出更
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郑娟说:“那我考虑考虑。我太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周蓉们便都离开了她的房间,到了冬梅的房间。周聪说:“姑,大娘,自从我和我妈都有了工作后,我妈就再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
她对钱的认识一向有限,够花就知足,你们真得从长远方面引导引导她。”周蓉说:“你先出去,我和你大娘商量一下。”周聪走出房间后,周蓉说:“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冬梅也是个从小就没有金钱概念的人,她提醒说:“要不你再去给她讲讲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周蓉说:“看来有必要。”她回到郑娟的
房间,郑娟已躺在床上了。周蓉坐在床边,绕了几个话题,开始谈到美元与人民币汇率。郑娟流下泪来,她说:“姐啊,你比我这个妈还强,你还在法国见着了楠楠一次。可我……楠楠发了重誓,他爸不出狱,他就不回国,他相信他爸。我那么多年以来,日盼夜盼,终于盼到
他爸出狱的一天了,也终于盼到全家团圆的年头了,可见着的却是……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楠楠小时候的样子,不闭眼睛困得头痛,一闭眼睛楠楠就在我眼前,想跟我说话似的……姐啊,你跟我说的事,现在入不了我的脑子啊!”听她那么一说,周蓉默默地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
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周蓉和冬梅互相看看,都没说什么,默默点头而已。于是,周蓉按郑娟的意见,在报上发了一则简短声明,结果引起了更多记者的采访请求。当记者们赶到周家人的住地时,他们已乘上了回国
的班机……(节选自《人世间》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文本二: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平民区为背景,以周志刚一家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21世纪初,小说刻画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奋斗历程,他们中有的子承父业努力打
拼辛劳谋生,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了社会精英,其性格命运虽不同,但始终恪守勤劳坚忍、自尊自强、正直善良、珍爱友情、乐于助人的伦理道德,做一个好人是他们的信仰或者信念。(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注】文本一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周楠,公费留美学生,学成即
将归国,却因为见义勇为而被人射杀;郑娟,周楠母亲;周秉坤,周楠养父;周聪,周楠弟弟;周蓉,周楠姑姑;郝冬梅,周楠伯母。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子能成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带给
母亲的欣慰以及自身的坚强,让郑娟在追思会上表现得镇定克制,赢得了亲人的敬佩。B.追思仪式结束后,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想要采访,是因为他们怀疑除了母亲是真的,其余四位亲人可能都是假身份,这很有新闻点。C.
周聪希望周蓉和冬梅能从长远方面引导自己的母亲,既是出于他对郑娟为人处世的了解,也是出于对母亲未来生活的关心。D.郑娟决定舍弃补偿金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认为儿子的性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先写郑娟
回国后的悲痛脆弱,后写其回国前的坚强镇定,制造了波澜,形成反差,增强了表现力。B.小说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突出了郑娟的善良和坚强。C.小说运用对比、衬托的方式,写周家人在抚恤金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借此展现了人性的真实和丰富。D.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准确传达
出角色的思想情感,让读者更好地融入其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8.郑娟最后拒绝了金钱上的补偿,做出这样的选择在前文有多处铺垫,请找出相关内容。9.文本二认为《人世间》“做一个好人是他们的信仰或者信念”,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
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
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节选自《国语•晋语》)材料二:(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比为
县吏,无所择避。或曰:“心难而行易②,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答曰:可效放者,莫过孔子。孔子之仕,无所避矣。为乘田委吏,无於邑③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舜耕历山,的若终不免;及受尧禅,若卒
自得。忧德之不丰,不患爵之不尊;耻.名之不白,不恶位之不迁。世能知善,虽贱犹显;不能别白,虽尊犹辱。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节选自《论衡•自纪篇》)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注】①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宜,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②心难而行易:心怀高远而行为随便。③於邑:愤懑之意。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
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起也A将亡B赖子存之C非起也D敢专承之E其自桓叔F以下G嘉吾子H之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实,实质,与《种树郭橐驼传》
中“不抑耗其实而已”的“其实”意思不同。B.行,行为,与《归去来兮辞》中“感吾生之行休”的“行”意思相同。C.耻,以……为耻,与《石钟山记》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的“鸣”用法不同。D.归,归附之意,与《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A.栾武子没有很多田产,也没有完整的祭祀礼器,但是他能够行德遵法,声名远播,故而荫及子孙。B.由于叔向对自己的态度真诚,直言不讳,韩宣子深解其义,对叔向的祝贺由不解到欣然接受,由衷感
激。C.王充性格淡泊、不贪图富贵。他主张学习孔子,因为孔子出仕,做小官不挑选官职,做高官无骄傲自满之色。D.“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孔子强调实现“仁”更需要自我修养和实践,不能指望别人帮助。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14.三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如何“修身”?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作答。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叶梦得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他虚年59岁时,闲居卞山,登亭述怀,写下了这首词。1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一句紧扣题中“绝顶小亭”,“缥缈危亭”,表
明亭在绝顶,地势高峻,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B.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呼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C.“万里”形容所见之广远,“烟浪”喻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何日能收复。D.人虽老,但
仍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莫学”展现诗人纵有壮志,但无奈孤独寂寞的颓废情绪。16.有评论者认为,“梦得此词,波澜跌宕,曲尽其妙”。请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观点。(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其
他植树者不能按照种树需求植树,他们植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给树培的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两句话
直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离骚》中用猛禽不与凡鸟同群来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归去来兮辞》中,写白云漂浮出山
头,鸟儿飞累就会回巢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绵绵的春
雨彻夜淅沥,清晨卖花声里透出淡雅的春意,写得形象而又深致。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光这个神奇的东西,因为光,我们能去感受这个斑斓的世界。光有着A的色彩,而其中最为神奇,就要属绿光了。尽管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到处都能看到绿色,但是
植物的绿色又的的的属于反射光,植物本身并不是绿光源。仔细想想才B,生活中真的几乎看不到自然界的绿色光源。那么,为什么在生活中看不到绿色光源呢?(甲),最常见的一类,在我们的日常经验里确实是偏红偏黄的,比如篝火、蜡烛、
太阳、白炽灯等等。这类光源有个共同特点,都通过高温使得物体发光。(乙)。我们知道,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是与温度有关的,温度低的就偏红,温度高的偏蓝。在我们日常能接触到的物体中,各种火焰(比如篝火、蜡烛)温度只有几百度,白炽灯温度超过2000度,太阳温度也不过五六千
度。所以火焰的颜色都是通红的,白炽灯就是昏黄的,而太阳就是带一点点黄色的白了。即使是加热到超过1万度,那么看到的颜色将是偏蓝色的,而非绿色。也就是说,如果依靠加热物体来发光,那么无论如何都不会看到绿色的光线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光源绝大多数都是偏红偏黄的原因了。不过肯定有
人提出异议,火焰也有五颜六色的呀,我们节日里看到的焰火是各种颜色都有的。①是的没错,②因为这里的光就不是黑体辐射的光了,③而是焰色反应,④各种金属在高温灼烧下,⑤其离子激发,从而发出特定颜色的光来。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焰色反应,比如钠的明亮黄色,铜的明亮绿色等,都是很有特征的。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
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2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得出的结论是否有充足的论证?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当今世界局势纷纭变化,分歧增多。我们有时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排斥,我们是否还希望坚定地走向世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