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0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练习) 论述性文本阅读1.考点针对练 观点把握.docx,共(4)页,116.08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ba4c91a6041e7f7d04420fc08ae80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二论述性文本阅读一、(2019贵阳)现代文阅读。(13分)如何欣赏音乐?艾伦·科普兰每个人都会根据各自的能力来听音乐,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三种不同的层次上来听音乐的:感官层次,表达层次,纯音乐层次。我把这个过程机械地拆分开来,这唯一
的好处是便于分析。听音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觉得好听,这是感官层次。音乐有一种强大而原始的感染力,对每个正常人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比如,此刻你正读着这篇文章,如果有人在钢琴上轻轻弹奏一曲,房间里的氛围会顿时不一样。在这个层次听音乐,就只
是听而已,不用任何思考,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着其他事情,对于音乐完全可以心不在焉,不少自认为合格的音乐爱好者沉溺于这个层次。然而,音乐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它诉诸感官的愉悦程度。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这就是听音乐的第二个层次,也就是表达层次。不过,这可是个难题:
要用语言来解释某一音乐作品表达的含义,准确无误,还要让每个人都满意,只有老天爷才知道这有多困难。但是,我们谁都不能否认音乐具有“表达”的力量,每个音符背后都有某种意义,作品总有想要言说的内容。这就是下面简单的问答:“音乐有意
义吗?”“当然有。”“你能用语言把这个意义说清楚吗?”“不能。”人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不会满意,他们总希望音乐有一个具体的意义:如果音乐能让听者的联想越熟悉、越明确,比如,一列火车、一场暴风雨、一个曼妙的舞姿……对他们来说,这样的音乐就越富
有表现力。一位胆怯的女士曾向我坦陈,她担心自己的音乐欣赏力有严重缺陷,原因在于她听音乐的时候没法联想起某种明确的事物。这当然是把重点搞错了。要我说,一首乐曲无法变成简单而明确的解释或联想,它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境会引发不
同的感受:或安详宁静或朝气蓬勃;或懊悔不迭或心满意足;或暴怒或喜悦……它可以用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来表达人类最微妙的情绪和感受,甚至传递任何语言都无法言说的意义。假定你很幸运,能用很多词汇来确切地描述你“听懂”的某一音乐,而且你很得意
于自己的描述。但这并不能保证别人会满意,别人也不需要满意。重要的是,每个人对同一首乐曲的理解会不同。就连经典作品,每次重新听的时候,你的感受很可能也会不同。我的意思是说,音乐的确可以表达某种意义,但欣赏音乐不是喋喋不休的解释。听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触动,能体验音乐本身的魅力,
这是最重要的。听音乐,能够________,这就到了第三个层次,纯音乐的层次。的确,除了令人愉快的乐音和所能表达的意义之外,音乐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中。一般来说,普通听众不太能达到这个层次,当然,专业音乐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区别也在于此。但
他们的误区在于,经常全神贯注地陷入琶音①和断奏②,以至于忽略了乐曲更为深刻的层面。我觉得,提高对乐曲的理解比克服纯音乐层次的坏习惯更为重要。不过,如果人们能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能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脉络,能听出旋律、节奏等要素,就会在纯音乐的层
次上慢慢听出门道,这对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是没有任何坏处的。最后,我再重申一遍,为了便于分析,才把欣赏音乐分成三个层次。实际上,人们不会只在某个单一考点针对训练2层面上听音乐,而是各个层面相互联接、相互融合的。从某
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的听众在同一时刻既能进入音乐也能超脱音乐,既能欣赏音乐也能品评音乐。只有当你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去听,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欣赏音乐。可是,读再多这样的文字也无法代替音乐本身带给你的体验。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多听,要广泛涉猎,对经典作品反复听,听莫扎
特,听巴赫,听贝多芬,听斯特拉文斯基③等等。我想,不仅音乐,每一种艺术的欣赏都应如此吧。(原文有删改)【注释】①琶音:一种专门的音乐技巧。②断奏:钢琴的基本弹奏法之一。③莫扎特、巴赫、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都是著名
的音乐家。1.下列对标题的回答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A.听音乐不能只沉溺在音乐带来感官愉悦这个层次。B.听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要能产生明确而熟悉的联想。C.听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触动是最重要的。D.懂得一些音乐的
专业知识对深入理解音乐有好处。2.下列选项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来欣赏音乐B.有意识克服从琶音、断奏听音乐的误区C.听懂音乐曲式的原理和作家的思想脉络D.知道旋律、节奏等要素不一样的
表现力3.文章末段谈到“每一种艺术的欣赏都应如此”。请根据此段内容,就“如何欣赏艺术”这个话题,用下面句式作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证合理。(3分)欣赏艺术,最重要的是……,而不是……。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要……。4.下面是鲁迅《社戏》中与音乐有关的
句子。请比较本文与该句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4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鲁迅《社戏》二、(2019浙江温州改编)现代文阅读。(14分)____________“道义世界”与“机器
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艺术世界”。艺术在“心”“物”之间。由心透到物,而后有艺术之发现。譬如音乐,弹琴吹笛,都要物质。即如唱,也要用嗓子,嗓子是人身一机器,也是物质。然而唱出声音中有心,要由心发出的声才能感动人。就听音乐的人来说,受感动的是我的心,并不是我
的耳朵。乐声跑进了我的心,不仅是跑进了我的耳朵,才能使我摆脱物质世界的一切,而得到一个艺术境界,使心安乐。中国人生活上的最长处,在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纵使吃饭喝茶,最普通最平常的日常人生,中国人也懂讲究。所谓讲究,不是在求吃得好、喝得好
,不是在求饭好、菜好、茶好、酒好,而更要是在一饮一食中有一个“礼”。中国古人讲的礼,其中寓有极深的3艺术情味,惜乎后来人不能在此方面作更深的研求与发挥。即在饮膳所用的器皿上,如古铜、古陶、古瓷,其式样、其色泽、其花纹雕镂乃至其他一切,皆是一种极深的艺术表现。直到
今天,此等器物几乎为全世界人类所宝爱。然而其中却寓有一套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寓有中国人心的一种极高造诣,这些都超出于技术艺能之上。别人虽知宝爱,却不能仿造。科学上所发明的机器,作用大,但可仿造,而且一学便会。发明机器诚然要极高的心智,而制造机器则
仅是一项技术,在机器中,也并不能寓有人的个性,即是说心生活并不在机器中。至于艺术便不然,凡属艺术品,必然寓有人之“个性”。纵使模仿的艺术,依然还见有个性。使用机器,不要个性;欣赏艺术,则仍寓有个性。所以机器世界人在
外;艺术世界人在内。机器无生命;而艺术有生命。要学绘一幅画,要学拉一张琴,须得把自己生命放进去。因为它是艺术,需要从人的心灵里面再发现。每一件艺术即是一人生。须能欣赏艺术,才能创造艺术。“艺术”与“人生”紧贴在一起。这是艺术世界与机器世界之大不同所在。机器世界是偏“物”的;艺术世界是偏“心”的。
机器世界在“改造”自然;艺术世界则在自然之“心灵化”。心灵跑进自然,两者融合为一,始成艺术。天地间有高山大水,这是天地间一大艺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人的德性和自然融合,成为一艺术心灵与艺术人生。中国文化精神便要把外面大“自然”和人的内心“德性
”天人合一而艺术化,把自己生活投进在艺术世界中,使我们的人生成为一艺术的人生,则其心既安且乐,亦仁亦寿。中国人的亭园布置,只在家里庭院的一角落,辟出了一个小天地,一花一草,一亭一阁,莫非艺术境界。画一幅山水花鸟挂在
房间,只是一株垂柳、一双飞燕、一只渔船,也便如这个艺术世界就在身旁。中国人总要把你整个日常人生尽量放在艺术境界中,而使你陶醉,而使你不自觉。(选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有删改)1.请选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A.艺术在“心”“物”之间B.艺术世界可以使你陶醉C.如何才能做
到生活艺术化D.机器世界与艺术世界的区别2.议论文中很多时候都会讲究语言的准确严密性。下列哪一项能体现这一特点(3分)()A.然而唱出声音中有心,要由心发出的声才能感动人。B.直到今天,此等器物几乎为全世界人类所宝爱。C.至于艺术便不然,凡属艺术品,
必然寓有人之“个性”。D.机器世界是偏“物”的;艺术世界是偏“心”的。3.以上文字选自钱穆的讲稿,请为其选择一个标题,并结合内容简述理由。(3分)A.生活艺术化B.机器和艺术4.阅读文中画线句“心灵跑进自然,两者融合
为一,始成艺术”,你可以联想到《湖心亭看雪》中的哪个句子?这种“联想”的阅读方法,如何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选文?请具体阐述。(5分)4参考答案及解析考点针对练一、1.(3分)B【解析】由第②段最后一句“音乐的价值并不等同于它诉诸感官的愉悦程度”可知A项正确;B项“听富有表现力的音
乐要能产生明确而熟悉的联想”与第⑧段“原因在于她听音乐的时候没法联想起某种明确的事物。这当然是把重点搞错了”以及第⑨段“一首乐曲无法变成简单而明确的解释或联想”意思不符;由第⑩段“听者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触动,……这是最重要的”可知C项
正确;由第⑪段最后一句“不过,如果人们能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这对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是没有任何坏处的”可知D项正确,故选B项。2.(3分)A【解析】A项“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来欣赏音乐”与第⑪段“音乐存在于音符和对音符
的处理方式中”意思相符,故选A项。3.(3分)欣赏艺术,最重要的是广泛接触艺术作品,而不是只读理论文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4.(4分)本文论述欣赏音乐的三个层次,意在引导读者学会欣赏音乐;《社戏》节选的句子描绘了“我”听横笛时的内心感受,意在表现月夜行船的美
好心境。二、1.(3分)C【解析】由第①段“……还有一个‘艺术世界’”可知,本文是围绕“艺术”论述;由第②段中“使‘生活艺术化’,便也是一种心生活”及第④段中“使我们的人生成为一艺术的人生”可知,全文是围绕“生活艺术化”展开的。
分析选项只有C项符合,故选C项。2.(3分)B【解析】B项中的“几乎”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故选B项。3.(3分)示例:A.本文围绕“生活艺术化”展开论述,从日常生活的讲究、机器和艺术的区别
、人与自然融合为一等方面,阐述在“机器世界”之外,怎样获得一个“艺术世界”。以“生活艺术化”为题,能够让读者更加明晰本文的观点。B.因为本文提出“机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艺术世界”,通过分析二者的区别,阐述如何做到生活艺术化。以“机器和艺术”为题,能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比较二者的不同,从而理解作者的
写作意图。4.(5分)示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中天人合一的画面,让我更加理解心灵和自然融合为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种联想的阅读方法能帮助我与文中的观点产生共鸣,
引发我反思自己的阅读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