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0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练习) 论述性文本阅读6.考点针对练 拓展认识.docx,共(4)页,134.76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cb8437ac448ea81124041f4760520d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二论述性文本阅读九、(2017贵阳)现代文阅读。(14分)“科学”就等于数理化?郑腾飞在很多人眼里,“科学”就等于数理化:是深奥难懂的公式,是稀奇古怪的仪器,是刺鼻难闻的试剂……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把“科学”变成了几门
自然学科及其知识的组合。我不否认“科学”应该包含这些学科和学科知识,但我不认为就只是这些。当人们称某一观点、原理、研究或做法是“科学的”,一定不仅仅指它们发现了或表达了某种知识,而是想说明它们包含着某种特殊的优点或特殊的可靠性。究竟是什么如此特殊呢?这需要我们对“科学”这个概念进一
步研究。我想,“科学”应该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最底层是科学精神,包括好奇心、勇于尝试、独立思考、能体会学习的乐趣、面对困难有勇气坚持下去等等。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好奇心。探索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回事,感受新发现带来的趣味和惊喜,同时遇到各
种问题和考验,反复思考,不断尝试,直到又有新的发现。这样,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发展至今。我想,这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原动力应该就是“科学”中最特殊的那个元素,是金字塔最坚实的根基。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上面一层是科学的认知方
式,我们可以理解为科学方法。这有三个要素:事实、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事实”是指所有科学结论都要建立在确凿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科学是富有想象力的,但不是胡思乱想,必须立足于客观事实。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做实验发现客观事实,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去发现一些不容易观察到的事实,比如地铁是怎
么开动的、地底下也有动物、小鸟不全住在树上等。“逻辑”是连接事实依据与科学结论之间的桥梁,也就是事实能否支持结论。严密的逻辑不仅能帮助人们在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避免许多问题。“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很中性的词
,没有“否定”这个意思,而是指不迷信已有的结论,不固守现有的成果,对客观事实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谨慎的探究,学会提问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举个例子:问:干冰和普通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观察事实)答:干冰会冒烟,普通的冰一般不冒烟。问:干冰冒烟的原因是什么?(
逻辑推论)答:温度很低。问:桌子上的菜冒烟,也是这个原因吗?(反思探究)问:冒烟的东西还有哪些?这两种冰还有哪些不一样?(观察新事实)……总结一下如何提问。问事实:发现什么?有什么不同?问原因:A一定
会导致B发生吗?还有其他原因吗?问可能:还有其他可能吗?这些问题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但这样的过程,会让人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并会有发现和创新。“观察事实——逻辑推论——反思探究——观察新事实”这个循环过程构成一个完
整的科学思维体系,目前来看这也许是人类最为成功的认知世界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去探索世界,得到的结论才有可靠性。金字塔最表层是人们最容易看到的——探索的结论,即科学知识,就是各学科(不仅是自然学科)的知识,考点针对训练2数理化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而且,我们不能拿着这些知识就行了,而要运用它们开
始新的探索,这个就不再多说了。另外,有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DNA,我不这样认为。无论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学则须疑”表达的批判性思维,还是“学而时习之”提出的反复探究实证,都传递着华夏先人对于“科学”最朴素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如果没有孜孜不倦的
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确实很难有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成就。当然,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和发展,这本身也是面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科学态度。(原文有删改)1.作者把“科学”比成一座金字塔。请用文中的四字短语标注下图金字塔①②两层的相应内容。(4分)2.请根据上下文简析文章为何写“干冰”。
(3分)3.下列句子的含义与文章内容无关的一项是(2分)()A.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马及时《王几何》B.“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
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梁启超《敬业与乐业》C.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D.不论是研究自然
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4.对于“‘科学’就等于数理化”这个观点,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创新就等于标新立异”,你对此有何见解
?请用下面的句式进行逻辑严密的表述。(5分)句式:有人认为“创新就等于标新立异”。我(表明观点)……(阐述理由)……【注】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十、(2020原创)现代文阅读。(1
3分)荣誉感是不忘初心的动力①荣誉如金,历久弥新,不同时期,初心不让我们忘记来时的路,荣誉激励我们更加努力。②荣誉的背后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是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可谓英雄,
可歌可泣,在平凡岗位做出贡献的也可称英雄,英雄是一种精神,是一个符号,融合了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代都弥足珍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我觉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
祸福趋避之”的大义凛然,“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志豪情,“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伟大情怀,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光辉。“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深藏功名60余载的张富清老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3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我要在有生之年,坚决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做到哪里,党叫我做啥,我就做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他不变的初心。③荣誉的背后是坚持不懈的执着,是坚定不移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对事业无怨无悔的坚守,为民族复兴拼
搏奋斗始终不改的赤子之心。历经了22年的风雨,“天眼”终于向世界睁开,然而就在运行将满一年、首批成果即将出炉时,72岁的南仁东却悄然离去,这位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天眼”、被尊为“中国天眼之父”的老人,再也看不到这一切。南仁东24年专注做一件事,将FAST变为现实,他当初选择为后人建造超
级望远镜是为了荣誉?70岁高龄的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是为了荣誉?他的荣誉不仅仅是“时代楷模”的称号,而是“一眼万年”的发现。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有德,科学治沙的探路人,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兴场富民,从一寸、一米
、一亩,形成今天万亩绿洲,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王有德带领职工群众以难以想象的吃苦精神,在荒漠上留下了一个个踏实坚定的绿色足印,创造了人间奇迹。他们的荣誉不在于奖励,而在于生存,体现在人与
自然环境的抗争上,正是敢为人先的精神,才生动书写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绿色篇章,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⑤要正确对待荣誉,长期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中,就可能被荣誉冲昏头脑,忘记初心。要对荣誉充满尊重与敬畏,才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既不被荣誉带来
的压力压垮,也不因获得荣誉而狂妄自大。带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勇往直前、英勇奋斗。(节选自2019年09月30日“人民网”,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指出荣誉感和初心之间的联系,点明文章观点,引起下文。B.
文章大量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论据充分而有力,说服力极强。C.本文采用分总式结构,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D.要正确对待荣誉,只有对荣誉充满尊重与敬畏,才能拿得起、放得下。2.
下列选项不是本文论据的一项是(3分)()A.张富清老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B.南仁东,24年专注做一件事,“天眼”终于向世界睁开。C.王有德,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才有了今天的万亩绿洲。D.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的“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3.结合上下文,请你仿照第②③段首句的句式,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3分)句式:荣誉的背后是……,是……4.请分析下面材料中“中国的脊梁”的含义,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张富清、南仁东、王有德
三人是否能被称之为“中国的脊梁”。(4分)【链接材料】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4参考答案及解析考点针对练九、1.(4分)①科学精神②科学方法2.(3分)文章以干冰为例,把干冰与普通冰进行比较,向读者阐释了如何学会提问,以此强调学会提问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方法。3.(2分)B【解析】B项句子所说的只是一个人的
职业态度的问题,与本文的内容无关。故选B项。4.(5分)参考示例:有人认为“创新就等于标新立异”,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解。“创新”是指灵活运用知识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谨慎的探究,从而获得新发现。而“标新立异”是为了表示与一般不
同,提出的新奇主张很可能是随意的、不科学的。因此,两者不能划等号。(句式运用完整而合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严密、语意连贯、语言通顺即可)十、1.(3分)C【解析】分析全文可知,本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C项“分总式结构”
的表述有误。故选C项。2.(3分)D【解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位于选文第④段,这句话是用来形容王有德带领群众团队治沙的成就,并非本文论据。故选D项。3.(3分)示例:荣誉的背后是无私奉献的朴实,是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做隐姓埋名人、
干惊天动地事的无我境界。4.(4分)“脊梁”指脊背、脊柱,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我认为张富清、南仁东、王有德三人都能被称为“中
国的脊梁”。他们三人在面对国家与个人时,选择了国家,并始终为之拼搏付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推动了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