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9.583 KB
  • 2024-09-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共(9)页,29.58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ba4fe6178bdb2ef0964b8ebebc21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秋期高2023级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

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陀、吴亮、张柠、李云雷、於可训等评论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近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的小说新作。“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对个人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社会运转体

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飞扬,也很难产生真正的大师。”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评论家跨界写作小说,尽管仍局限于文学内部,尽管大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事实上,这群人写小

说有改变现有文学生态的雄心,他们认为大部分作家都盯着日常项事,写家长里短,于是想另外做出一个“样本”。力图恢复现实主义传统,并非张柠一个人的选择,评论家李陀写《无名指》要处处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着来,因为他想“回到十九世纪”,像托尔斯泰那样

把现实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以抚摸的质感,且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房伟和出版社签订了一个长篇历史小说合同。房伟写历史小说,同样有自己的明确诉求,他说正因为很多作家放弃了历史题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阵地都已让位于网络作家,他想改变这个现状。此外

,这些年,作家围受新历史书写影响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远离了历史本身,房伟说:“我看中国历史小说越看越不满意,而我自己因为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所以我动手一试。”(摘编自《众多批评家写起了小说,是传统的回归,还是图一时热闹?》)材料

二: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

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之外,也隐含着读者对既有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随着社会、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一

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路遥在准备

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

现象,虽然钱锺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

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也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

,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

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出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围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

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

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材料三:批评家写小说经常写成丑闻,可还是忍不住。在这个问题上,我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状态,不把话说死。应该

说,纯粹的小说对每个批评家都构成一个诱惑。不要说批评家了,不都那样吗?很多相声观众,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也能上去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都忍不住啊。批评家写小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当然,永远有例外,也没一个规律说批评家一定写不好小说。(摘编自《在南京三天两夜|李敬

泽“看来看去”,又与谁秘密交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评论家跨界写小说,是因为不满于现有文学生态,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或写真正的历史小说。B.李云雷认为,评论

家写小说有很多困难,除了对非专业领域知之较少外,还受文学本身的局限,但仍值得尝试。C.“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识使得人们对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跨界写小说存在着某种担忧。D.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这是小说难写的主要原因,也是读者质疑批评

家写小说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房伟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照应了材料二中批评家写小说在生产环节有优势的论点。B.批评家拥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高度的自觉性。C.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没有先天优势,因为此时他已不再是普

通读者的代表,而是一位作家。D.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这三个环节中,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文学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得读者在对批评家创作小说质疑的同时也充满期待。B.有些批评家写小说爱炫技,

但如果对文学理论处理得好,并不影响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喜爱。C.文学评论一般是专业人士看的,没有必要像普通作品一样接受普通读者的检验。D.李敬泽认为评论家写小说就像观众上台说相声一样,是件很冒险的事,他不认可这种行为。4.材料二论证上有哪些特点?5.你是否看好批评家写小说?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的看法。(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炭河(节选)韩振远铁锁觉得才睡了一会儿就被摇醒了,迷迷糊糊的,还想在炕上再赖一会儿,马上又感到不对。平常,喊他起床的是妈,等到他洗完脸,走出家门时,爹要么下河还没回来,要么打着很响的呼噜还没睡醒。铁锁

爹是个艄公,到河里跑船经常一月半月不回家。铁锁记得,昨晚睡觉时,爹明明还不在家,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声音急迫,像出了什么大事。他坐起来,揉揉眼,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爹朝他背上狠狠拍了一巴掌,有点儿疼,他便彻底醒了

,眯眼坐起来。爹说:快穿衣裳,跟臭蛋请假。铁锁嘟囔:请什么假?爹说:涨河了,捞炭。在爹说这话时,兴奋得像一匹昂扬的叫驴。铁锁以前听爹说过捞炭,也跟着兴奋起来,一蹬腿穿上短裤,跳下炕要洗脸。爹说:洗啥脸,一会儿下了河有你洗的。快去,跟

你师傅请假。月色水一样在巷里流淌,微微有点风,真凉快,也不知几点了。铁锁出了门。爹光着膀子,和铁锁一样只穿条齐膝短裤,拉辆平车,也出了门。爷俩没走几步,巷里到处响起狗吠声,叫得人心慌,接着渐次响起吱呀呀的开门声,一个个晃动的人影全都急匆匆往河边赶。师傅家在村口,去

河边正好路过。铁锁紧跑几步,把爹落在后面,啪啪拍师傅家的破门,没等拍开,爹拉着平车过来了,喊:拍门环!铁锁就把手高高举起,使劲拍,清脆的门环撞击声在月色中响起来,飘落到巷两头。里面终于有了响动,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带着睡意,还带着几分嘶哑,全然没有了上课时的威严与洪亮。谁呀?铁锁怯怯地说:师傅,是我。门吱一声开了,师傅光光的肚皮从门缝里闪出来,带着一股酸臭汗味。师傅问:是铁锁,什么事,把门敲得山响?铁锁懦懦的,觉得为这事好像不应该请假,像

上课时回答不了提问一样:师傅,我请假。师傅问:出了什么大事?等不到天明吗?才四点多。铁锁说:我爹让请假。师傅急了,问:这娃,到底什么事?铁锁说:涨河了,爹让我跟着下河。铁锁说完,师傅一愣神,眼睛发亮,问:涨什么河?炭河吗?铁锁说:爹让我下河捞炭。师傅说:铁

锁,你要上学,不能去。爹还没走,站在黑暗处,接着铁锁的话,瓮声瓮气:臭蛋,涨炭河了,水大得很,满河都漂着炭块子。碰得船帮子咚咚响,我跑了几十年船,还没见过这阵势,这是老河给咱带财哩,能不捞吗?师傅又一愣神,说:你刚锚船上岸吗?这回还是去潼

关?爹说:这一趟可费劲了,刚出了禹门口,船就在干滩上搁了三天,过了蒲州,又搁了三天,干等着涨水,蚊子能把人咬死。铁锁这才明白爹是刚从河里上来,看见涨了炭河,还没喘口气,马上又下河捞炭,十几天没好好睡觉,也不

知爹累不累。师傅好像又愣了神,说:你是要铁锁跟你去吗?爹说:半大小子,能帮上忙了。师傅说:铁锁不能去。爹说:臭蛋,听我的,让铁锁去,几年才能涨一回炭河。爹已经拉着平车朝河那边走了,铁锁望了师傅一眼,跑过去跟上,没走几步,就听见脚步声响,又有人急着朝河边赶。臭蛋是师傅的

小名,村里老年人都这么叫。铁锁从不把臭蛋叫臭蛋。什么时候都叫师傅,他知道这么叫也不对,正规的叫法应该是老师,可是,爹和长辈们都这么叫,铁锁觉得这么叫也没什么不好,就跟着这么叫了。村小学共十三个学生,臭蛋给他们上课第一天,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三个字:刘满强。说:

这是我的名字,我叫刘满强,你们都熟悉,原先是种地的,你们陈老师调走了,一时来不了新老师,支书说了,让我先凑合几天,要不把你们课误了。臭蛋是老高中生,肚里墨水不少。臭蛋说他凑合几天,结果却一直这么教着,黄河沿岸苦,老师都不

愿意上这地方来。铁锁总觉得臭蛋不像个老师,没脾气,管不住学生,和村里别的汉子没什么区别。星期天,或者放了暑假、寒假,一样去地里干活。臭蛋做庄稼活经常被老婆骂得头也不敢抬。铁锁想着师傅,不觉得和爹拉开了距离,一朵

云彩掩住月亮,爹的光脊梁隐在了黑暗中,只听得空平车在土路上颠得砰砰响。下了坡,路的一旁是一条通到黄河的沟,另一旁是土崖,月光把崖上面那棵老柿树照出了阴影,像个人踮起了脚尖朝河那边望。听妈说,这叫官崖。

下河的男人出去时间长了,女人都会攀到官崖顶朝河里望,男人一天不回来,女人就一天也不间断地上到崖顶望,有的女人流着眼泪,一站就是一天。昨天,铁锁还看见妈心急火燎地攀上去过,铁锁望着站在崖顶的妈,感觉妈也变成了那棵弯曲的老柿树,朝河里倾斜。现在,爹总算回来了,却没在家里待上一会儿,又心急火燎地

下河。爹是被河里的炭催的,什么都不顾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爹朝他背上狠狠拍了一巴掌”,表现出“爹”作为艄公,壮实有力,也反映出“爹”对铁锁稍显粗暴。B.“巷里到处响起狗吠声,叫得人心慌”,暗示村里人听到涨河消息后兴奋急

切的心情,都准备赶往河边捞炭。C.铁锁爹面对涨河,一再要求铁锁向师傅请假,体现了他的重利轻教;而师傅反对铁锁去河中捞炭,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D.从“你们陈老师调走了,一时来不了新老师”“黄河沿岸苦”等

句可看出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利于主题的表现。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通过铁锁被“爹”叫醒的情节来设置悬念,并与后文“铁锁这才明白爹是刚从河里上来”相照应,使情节完整。B.小说插叙了有关师傅的几段文字,介绍

“臭蛋”成为铁锁师傅的始末,表现出乡村教师的朴实和崇高。C.小说语言朴实自然,适合表现乡村主题。“兴奋得像一匹昂扬叫驴”等描写生活气息浓郁,使人物形象更生动。D.小说标题“炭河”既是小说的特定环境,也是事件的起因。小说通过主人公铁

锁的讲述,展示出一幅乡村生活画面。8.小说三次写到师傅臭蛋“愣神”,在人物塑造上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的9.有人评论说,这篇小说很有美感,请结合选文从人物、环境、情感三方面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

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

、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

,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节选自贾谊《

论积贮疏》)相关链接: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

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

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B.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C.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D.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

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及其学派的核心思想反映在《管子》一书中。B.天下,古代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西周经

过分封,天子名义上拥有天下。C.国,古代分封给诸侯的土地称国,如齐、中山、东周等,与邦同义,不等同于现代所说的“国家”。D.疏,是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往往表达对于国家治理的意见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也是此文体。12.下列对原文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积贮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重要论文。B.《论积贮疏》第三段从国家存亡高度说明不积贮的危害,从反面论证积贮的重要。C.《论积贮疏》一文紧紧围绕“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中心论点,

引古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有条不紊,令人信服。D.《论贵粟疏》一段提出“以粟为赏罚”的具体措施,层层推进;逐层深入,论述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②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14.原文和相关

链接体现了积贮贵粟的哪些意义。三.诗歌阅读(共1小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

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

有我之景,情景很好地融为一体。B.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C.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叙事抒怀。D.这首

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真切动人。16.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

部分。(1)《过秦论》中“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然派良将精兵驻守要害之地,控制天下。(2)《蜀道难》中想象鸟兽难以逾越来映衬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3)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

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手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借月烘托离别之情。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语段,完成各题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

。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①,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

苍老,身体里也装着一卡车的疲惫。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渐饱满。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冽……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地等待着圆满的凋落。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

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②。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反复、比拟B.比拟、排比、反复C.比喻、比拟、排比D.拟人、比喻、夸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银杏树上累累白果,幸福而疲倦地等待着自然的

凋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2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一

民意测评机构对某地青少年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情人。的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调查对象调查项目城镇青少年乡村青少年更喜欢过传统节日58.3%70.1%更喜欢过西

方节日41.7%29.9%(1)分析上表的调查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国务院规定,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联系上表的调查结果,谈谈你对国务院这一举措的看法。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

求写作。“脱发秃头年轻人”“90后踏入中年”“97年油腻男”“佛系青年”“积极废人”“低欲望动物”……近来,网络上兴起一股青年自嘲、颓废、丧气、焦虑之风,有人受其熏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于是本该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变成了死气沉沉、不愿奋斗的“青年大叔”,变成了丧失成功欲的“丧系

青年”。针对上述材料指出“丧系青年”及其表现,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