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1002.98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195be1466bfbfb52b1c0df0c25603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
张“节俭”,说明他们都主张()A.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B.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C.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D.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从思想的主张可以看出孔子对人际交往提出了规范,老子对道德提出了要求,墨子对生活品行提出了要求,都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没有涉及社会秩序,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墨子对节俭和奢侈的
态度,没有涉及孔子和老子的态度,排除C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但并非孔子和墨子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2.图1、图2为不同朝代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分布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A.地方行政制度出现重大变革B.部分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C.闭关自守政策执行更为严格
D.改土归流实施范围有所扩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图1中天津三卫、宣府镇、山海卫等城市设置
偏重于军事性质,图2中这些城市名称变为天津府、宣化府、临榆,更加侧重于行政,这说明部分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图1是应是明朝,图2是清朝,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排除A项;图1到图2的变化不能反映闭关自守政策的情况,排除C项;改土归流主要是在西南地区实
行,排除D项。故选B项。3.1906年10月,出使归来的考察大臣戴鸿慈、端方上奏指出:各国导民善法,拟请次第举办,曰图书馆、曰博物院、曰万牲园、曰公园。此后,兴建图书馆、博物院、公园被正式纳入清末新政改革范围。这说明()A.西方城市建设
开始影响中国B.公共设施落后状况得以改善C.公共设施建设为政府所关注D.清末城市建设侧重中西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906年(中国)。戴鸿慈、端方等人关于兴建公共设施的建议得到清政府认同,且公共设施建设被正式纳入清末新政改革范围,这说明公共设施建设为政府所关注,C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不能推知1906年是西方城市建设影响中国的开始,排除A项;公共设施落后状况得以改善材
料体现不出,排除B项;清末城市建设会有中西融合的痕迹,但这并不能说“侧重”,排除D项。故选C项。4.1923年12月,李大钊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劳动者不过是一个资本家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个劳动者不及一个资本家,那可加到千个,倘使能够再加到万个,终有平衡的可能了”,并展示了
如下示意图。在此,李大钊主张()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改良现有社会制度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加强工人阶级团结【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3年(中国)。根据材料
“一个劳动者不过是一个资本家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个劳动者不及一个资本家,那可加到千个,倘使能够再加到万个,终有平衡的可能了”结合图片可知,李大钊主张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终究能够战胜资本家,D项正确;中共在1923年中共三
大上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李大钊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并非主张改良,排除B项;李大钊意在强调工人阶级团结合作,没有强调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5.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提出了“中立富农”的政策。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
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一土地政策()A.与抗战时期政策相一致B.符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性质C.旨在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D.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
,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保留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因此,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D项正确;1950年的土地政策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相比,已经不是简单的“双减双交”政策了
,排除A项;1950年的土地改革与计划经济无关,排除B项;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1950年,政务院颁布《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对商标申请、审查、注册等内容进行了规定。1954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对所有未注
册商标进行登记,于1957年推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实行商标全面注册的意见》。这些做法()A.旨在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B.促进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展开C.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D.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
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商标的注册,这有利于的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C项正确;这一时期市场经济正逐渐退场,排除A
项;材料内容与三大改造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不能促进三大改造的展开,排除B项;这一做法是政府在规范经济的运行,而非强化干预,排除D项。故选C项。7.1954年10月,毛泽东在与尼赫鲁交谈时指出:“我们所有东方人,在历史上都受过西方帝国主义国
家的欺侮……因此,我们东方人有团结起来的感情,有保卫自己的感情。”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国会议员访问团时指出:“我们两国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一个国家压在我们的头上。”这说明毛泽东()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关系B.注重稳
定中国周边环境C.努力构建反美国际战线D.主动营造新型大国形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材料涉及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日本外交活动时毛泽东讲话,日本与印度属于中国周边国家,说明毛泽
东注重稳定中国周边环境,B项正确;多边外交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形成的,排除A项;材料两个国家中涉及日本,当时日本外交上唯美国马首是瞻,不可能是反美国际战线,排除C项;“新型”不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时代特
征,排除D项。故选B项。8.如下表是1949-1956年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表(单位:亿元)。该变化的出现是得益于()时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生产总值326384420484510535575610A.农
业生产关系变革效果显著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顺利完成D.农业生产实现全面机械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1956年(中国)。根据材料“1949-1956年间中
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表”可知,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建国以后我国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1953年又开始对农业实行改造,这些生产关系的变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值呈现上升趋势,A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开始
于1978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的时间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建国初期我国才开始实行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全面实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1971年,周恩来指示外交部,搞外交不是坐“冷板凳”,而是“热板凳”,要积极、主动地与外界接触,自己给
自己创造条件,开展外交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与亚非拉、欧洲、北美等地区的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体现中国()A.积极履行大国责任B.注重膝邻友好关系C.外交方针与时俱进D.
打开了外交新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1年(中国)。材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主动与各国接触、改善外交关系,并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中国外交的积极主动性,并未直接体现中国积极履行大国责任,排除A项;材料提到中国与亚非拉、欧洲、北美等地区的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不仅仅是“注重睦邻友好关系”,排除B项;新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C项。故选D项。10.1964年,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20世纪
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这反映了()A.西部大
开发促进了三线建设B.国际形势影响我国工业布局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D.我国国际地位获得极大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
威胁,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二、三线,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地区,因此从材料可知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
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等新兴:工业城市,西部地区工业得到发展,这反映了国际局势对我国工业布局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信息是三线建设促进了西部发展,不是西部开发促进三线建设,排除A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才实行,时间不对,排除C项;题意是三线建设的工业成就,并不能证明我国国际地位极大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1981年出版的名为《做新时期的好儿童》的宣传画。该作品()
A.讴歌了新时代工业化建设热情B.鼓励儿童为巩固政权而奋斗C.折射出科教强国观念受到重视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1年(中国)。据图片上文字“做新时期的好儿童
作未来科学的主人”及儿童手里的“科学画报”等信息可知,宣传画强调科学的作用,所传达的是科教强国观念受到重视,C项正确;新时代的工业化建设与图片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巩固政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仅凭该图片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排除D项。故选C项。12.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作出调整(如表)。这一调整旨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包括结盟国家和不结
盟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A.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挑战B.构建协调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C.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D.创造相对有利的经济建设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
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判断,并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作出调整,且在内容中主要内
容是不与任何国家结盟且不针对第三国,在维护和平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立场,表明其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南南合作是指与发展国家的合作,中国此时的外交针对的是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
而非仅指发展中国家,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处理与是世界各国关系的原则,并非特指大国关系的处理,排除B项;睦邻友好指解决的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而材料中的内容涉及的不仅是周边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3.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将社队企业改称
乡镇企业,强调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要求给予积极引导和必要的支持。这一做法旨在()A.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D.建立多元化所有制形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
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84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国家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是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探索,C项正确;A项是农村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A项;B项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排除B项;材料是政府重视发展乡镇企业,未涉及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
C项。14.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新时代的中国()A.致力于构建中华文化圈B.在全球化发展中更
具有了影响力C.积极推动地区和平稳定D.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健康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
据材料可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实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积极主动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谋求建立公平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中国更具有了影响力和推动力,B项正确;中华文化圈在唐朝已经形成,排除A项;“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当前的中国外
交更加着眼于全球治理,而不是地区,排除C项;“一带一路”“亚投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已经突破了亚太经济合作的范畴,在领域、地理范围上更加广泛,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制定的各相关法律进行了修改、合并和编纂,如:1998
年修正的《收养法》、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2017年的《民法总则》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A.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旨在全面继承中国现存法律成果C.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D.系统整合了现有的民事法律法规【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目题和影响题。时空范围是21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制定的各相关法律进行了修改、合并和编纂,这表明其系统整合了现有的民事法律法规,D项正确;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于2010年,与题干中的2020年不符,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的是对之前法律的修改、合并和编纂,而非全面继承,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
居于基础性地位的是宪法,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下图是明清时期乡村社会治理空间结构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乡村治理明清时期的乡村治理中,县级政府和乡绅在乡村治理中都承担一定职责和角色。乡绅主导的地方组织与县衙官员代表的皇权相互影响,共
同作用于乡村社会,最终基层社会确立了以乡绅为主体的治理体系,从而出现自治化倾向。乡绅在乡村治理中既是皇权的维护者,也是乡村在皇权统治下的屏障,最终与统治阶层达到高度的默契实现乡村的稳定秩序。县级政府为了实现权力的渗透进行社会治理,一方面借助乡绅的力量进行统治,另一方面也在抑制地
方的权力。这样以乡村空间为载体,县级政府、乡绅阶层和乡民彼此相互影响,通过不同空间行为进行权力的争夺和博弈,以达到稳定和治理乡村的目的。——摘编自程朋飞、刘云刚《明清时期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机制》的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所示明清时期乡村社会
治理的特征加以阐释。【答案】阐释:明清时期的乡村社会治理形成了县级政府、乡绅阶层、乡民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确立了以乡绅为主体、官民共治的治理体系。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代表皇权专制的县级政府通过森严的保甲制度、乡里制度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乡约,加
强了对乡绅和乡民的控制与统治。乡绅作为皇权的维护者从县级政府获得政治权力,代表皇权参与乡村治理,通过乡规民约、儒家伦理道德和礼乐制度,加强对乡民的治理,主导乡村事务的管理。乡民通过缴纳赋税服从县级政府的统治;通过地缘、血缘关系,依托宗法制度,依附于乡
绅主导的地方组织。这样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县级政府、乡绅阶层和乡民为载体,以乡绅阶层为主导的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时期三位一体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使中央的权力(皇权)逐步延伸到乡村,有利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稳固了封建统治;也使乡村社
会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乡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详解】阐释:解读材料图表可知,明清时期的乡村社会治理形成了县级政府、乡绅阶层、乡民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根据材料“最终基层社会确立了以乡绅为主体的治理体系”,可知确立了以乡绅为主体、官民共治的治理体系
。根据材料“乡绅主导的地方组织与县衙官员代表的皇权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乡村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代表皇权专制的县级政府通过森严的保甲制度、乡里制度和具有法律效力的乡约,加强了对乡绅和乡民的控制与统
治。根据材料“乡绅在乡村治理中既是皇权的维护者,也是乡村在皇权统治下的屏障,最终与统治阶层达到高度的默契实现乡村的稳定秩序。”可知乡绅作为皇权的维护者从县级政府获得政治权力,代表皇权参与乡村治理,通过乡规民约、儒家伦理道德和礼乐制度,加强对乡民的治理
,主导乡村事务的管理。根据材料“县级政府为了实现权力的渗透进行社会治理,一方面借助乡绅的力量进行统治,另一方面也在抑制地方的权力。”可知乡民通过缴纳赋税服从县级政府的统治。根据材料“这样以乡村空间为载体,县级政
府、乡绅阶层和乡民彼此相互影响,通过不同空间行为进行权力的争夺和博弈,以达到稳定和治理乡村的目的。”可知通过地缘、血缘关系,依托宗法制度,依附于乡绅主导的地方组织。这样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县级政府、乡绅阶层和乡民为载体,以乡绅阶层
为主导的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时期三位一体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使中央的权力(皇权)逐步延伸到乡村,有利于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稳固了封建统治;也使乡村社会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乡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特点是注重百姓在基层治理中的
自主性、注重基层协商中的道德理性、注重道德感化方法与强制性法规的互补以及注重统合处理基层各类事务,它注重道德教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村民自治,同时能够有效地综合治理各类乡村事务。乡约接续了古代社会崇德尚贤、扶危济困、养民安民、息讼罢争等乡治传统,在宋明乡村社会的治理中取得
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现代中国的基层协商治理可以从乡约的乡村治理模式中获得启发,并接续古代乡里社会传承下来的治理习俗与文化心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当代中国具体的基层乡村治理模式。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约
问题”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
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
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
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
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答案】(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改革,谋求自强。(2)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
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要求:能够结合清政府的立场、举措等进行评
价,史论结合)【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的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根据材料“形成
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得出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路矿权利。根据材料“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得出在对华争夺中,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清政府进行新政等
改革,谋求自强。【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
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得出这些举措反映了清政府为挽回利权所作的努力。清政府在订约时力争修改,维护自主权利,以及利用英法矛盾,成立专门机构,筹划开办矿业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抵制了列强的侵略,推动
了中国近代矿业的发展。这些举措属于对不平等条约中的补救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主权和利益。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为配合国家三线建设,自1965年开始,全国一二线地区的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下表为山东802厂的
厂史。1966年,位于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创建了802厂,共7个生产车间,全部分布于山坳里,主要生产高爆炸药“黑索金”。机关、军代表、供销、消防队、邮局、银行、后勤、医院、车队、托儿所、学校、商店、文化楼、露天电影、广播电视等一应俱全。1971年,改称“国营鲁光化工厂”。1979年至1982年,生产开
创历史新高,效益稳步攀升,进入辉煌期。1984年开始,鲁光化工厂由生产军工产品转向生产民用硝酸的等。1992年,化工厂整体搬迁至山东临沂市区。2006年,企业负债累累,濒临破产。2007年底,国营山东鲁光化工厂整体改制为临沂鲁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
大的专业生产硝酸及硝酸盐产品的企业之一。——摘编自《国营山东鲁光化工厂(802)与三线建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802厂的变迁”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
合;条理清晰)【答案】示例:802厂的变迁体现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论述:802厂的设立是为了配合国家的三线建设,而且802厂中相应配套设施和机构完善,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1978年改革开放后,802厂的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开创历史新高,效益稳步攀升,进入辉煌期;1984年
开始,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802场转向民用产品的生产,迎合了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1992年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802厂进行了整体搬迁。21世纪初,802厂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体现了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阵痛;经过改制,802厂得到新
生,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硝酸和硝酸盐产品的企业之一。综上论述可知,802厂的发展变迁实际上体现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1966-2007年中国。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802场的变迁实际上体现了新中
国的经济发展特点。结合新中国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深化经济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根据材料“1966年,位于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创建了802厂,……全部分布于山坳里……。机关、军代表、供销、消防队、邮
局、银行、后勤、医院、车队、托儿所、学校、商店、文化楼、露天电影、广播电视等一应俱全。”可知,802厂的设立是为了配合国家的三线建设,而且802厂中相应配套设施和机构完善,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1979年至1982年,生产开创历史
新高,效益稳步攀升,进入辉煌期”可知,1978年改革开放后,802厂的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开创历史新高,效益稳步攀升,进入辉煌期。根据材料“1992年,化工厂整体搬迁至山东临沂市区。”可知,1992年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8
02厂进行了整体搬迁。根据材料“2006年,企业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可知,21世纪初,802厂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体现了我国经济转型期阵痛。根据材料“2007年底,国营山东鲁光化工厂整体改制为临沂鲁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硝酸及硝酸盐产品的企
业之一。”可知,经过改制,802厂得到新生,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生产硝酸和硝酸盐产品的企业之一。综上论述可知,802厂的发展变迁实际上体现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联邦德国、苏联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
趋势的——严鹏《简明中国工业史(1815—2015)》根据材料,分别概括1950—1976年中国与以上四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动趋势,并加以解释。【答案】日本:1950—1972年,中日贸易总额较低,1972年后,中日
贸易总额快速增加;联邦德国:1950—1972年,贸易总额较低,1972年后,贸易总额增加;苏联:1950年至1960年,中苏贸易总额较高,1960年后,呈下降趋势;美国:1950年至1972年,中美贸易极少,1972年后
,中美贸易呈增加趋势。解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敌视、封锁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有限,苏联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日本、西德、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处于低位;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苏关系悉化导致中苏贸易额
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明显增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