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6.40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7b3adbcb2d7f8b21cd9ec9536caee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年级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天体,各种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组成天体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属于天体有()①哈雷彗星、流星体②月球、星云③天空中飘动
的云④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可观测宇宙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C.地月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D.银河系
→河外星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答案】1.B2.B【解析】【1题详解】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统称天体,属于天体的是哈雷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恒星;天空中飘动的与、待发射的航天飞机是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
误。故选B。【2题详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正确;地月系属于行星系统,选项中属于等级最低的天体系统,可观测宇宙是等级最高天体系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级天体系统,ACD错误。故选B。【点睛】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通称
天体,天体多种多样,但不是孤立存在的,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3.图示①②③④四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4.小行星与八大行
星的共同点是()A.都具有大气层B.都绕太阳公转C.都发出可见光D.都有卫星【答案】3.D4.B【解析】【3题详解】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质量最大,根据图中小行星的位置可判断①是金星、②是地球、③为火星、④为木星、⑤是土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
题详解】小行星与八大行星的共同点是都绕太阳公转,B正确;行星是不能自行发光的,C错误;小行星体积、质量小,没有卫星,没有大气层,A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木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方式之一B.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物理量是波长C.太阳常数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D.太阳
辐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6.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图中乙区,该区域是()A.红外区B.可见光区C.紫外区D.微波区【答案】5.A6.B【解析】【分析】【5题详解】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物理量是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只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
十二亿分之一。BCD错误,太阳辐射是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球最主要的热源。A正确。故选A。【6题详解】图中甲区为波长较短的紫外区,乙区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丙区为波长较长的红外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
中在乙区可见光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相关知识,以概念为主,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结合谚语,完成下面小题。7.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A.生产能源B.生活能源C.光热资源D.地
壳运动的动力8.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B.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C.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D.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昼夜变化小的能源【答案】7.C8.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7题详解】“鱼靠水
、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故选C。【8题详解】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正确;太阳辐射只有22亿分之一的能量到达地球,C错误;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昼夜变化大的能源,D错误。
故选B。【点睛】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等。2020年6月21日,21世纪最美日环食上演。大部分太阳被月球的影子遮住,只剩下一圈金边儿,称为“金边环食”。下图示
意日环食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人类用肉眼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的太阳活动类型是()A.耀斑B.太阳黑子C.太阳风D.日珥10.太阳活动增强时()A.地球各地可见绚丽极光B.海底输油管道工作将中断C.卫星信号可能受到干
扰D.航空电子设备全部损坏【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太阳外部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日冕、色球、光球;其中光球层温度较低,亮度较高,人们肉眼可见,色球层、日冕层亮度较小肉眼不可见;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色球
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珥,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极光只发生在高纬度地区,A错误;海底输油管道不受太阳活动干扰,B错误;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电离层,卫星信号可能受到干扰,被削弱或中断,C正确;航空电子
设备可能会部分损坏,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耀斑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的故事。在该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左右深度的
地下城中。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B.位于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上部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D.上层为硅镁层,下层为硅铝层1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甲为岩石圈B.乙为地幔C.丙为岩浆源地D.地核最厚【答案】
11C12.D【解析】【分析】【11题详解】地下城的深度是5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地下城所在的圈层是地壳。横波、纵波能够传播,AB错误。地壳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地下城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C正确。地壳
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从图的数据可知,甲为地幔层,A错误。乙为外核,B错误。丙为内核,C错误。地核的平均厚度约为3400千米,是最厚的一层。D正确,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的构成。解题的关键是记忆具体的数据。读2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14.地理环境中的生物圈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C.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D.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答案】13.D14.C【解析】【13题详解】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图中的山峰及岩石,体现了岩石圈;图中的河流及流水,体现了水圈;图中的植被,体现了生物圈;图中大气及云层,体现了大气圈,因
此图片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为4个,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生物圈的生物通过生命活动影响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且占有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因此生物圈是最活跃且不独自占有空间的圈层,C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
及其所在的生存环境的总称,A错误;生物圈中生命活动程度不同,因此是一个不规则的圈层,B错误;生物圈由生物及生存环境构成,主要成分为氮和氧的是大气圈,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
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下图为地质年代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②—⑥代表的地质年代依次是()A.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B.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C.古生代、元古宙、中生代、太古宙、新生代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①蕨类植物时代②被子植物时代③裸子植物时代④藻菌时代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
→①→③→②【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解】根据所学,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读图地质年代划分图可知,①是冥古宙,②是太古宙,③是元古宙,④是古生代,⑤是中生代,⑥是新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由早到晚,元古代出现藻类植物、古生代后期出现蕨类植物、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新生代出现被子植物,④→①→③→②正确,故选D。【点睛】从时间来讲,地质年代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
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在某些地形区,流淌的河流,随着时间推移
,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7.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18.牛轭湖多形成于A.河流源头B.峡谷河段C平原地区D.河流上
游【答案】17.B18.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流水侵蚀作用。【1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推移,河流愈来愈曲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图片中由④到①,河流愈来愈曲,到③,河流截弯取直,到②,牛轭湖形成。因此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④①③②,B项正确。【18
题详解】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侵蚀作用中侧蚀作用相对较强,凹岸不断受到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愈来愈曲,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因此,牛轭湖多形成于平原地区,C项正确。下左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
堆积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A.堆积作用B.水蚀作用C.风蚀作用D.风化作用20.类似该堆积体地貌多分布于()A.狭长山谷底B.平原边缘处C.河流出山口D.河流入海口【答案】19.A20.C【解析】【19题详解】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模拟地形具有一定坡度;
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模拟河流携带泥沙;读图可知,当沙子从书滑落到桌子上时,由于坡度变小,沙子堆积在桌子上,模拟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而非水蚀作用、风蚀作用、风化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图示实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成因,冲积扇多分布于河流出山口,C正确;狭长
山谷底河流以侵蚀为主,A错误;平原边缘处不会形成扇状堆积体,B错误;河流入海口多发育三角洲,D错误。故选C。【点睛】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河流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以谷口为
顶点呈扇形,洪(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吉林B.新疆C.四川D.上海22.形成该景观的主导作用是()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答案】21.
B22.D【解析】【21题详解】的“魔鬼城”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最可能位于新疆,B正确;吉林、四川、上海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流水作用较强,风力作用较小,雅丹地貌分布少,ACD错误。故选
B。【22题详解】图示区位于西北干旱区,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B、C错误;图示“魔鬼城”、风蚀蘑菇等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沙丘、沙垄等是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A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点睛】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统称为风
成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风成地貌分布。下图是某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小组拍摄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3.该地貌名称是()A.沙丘B.洪积扇C.三角洲D.冲积平原24.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答案】23.A24.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23题详解】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读图可知,该地
貌名称是沙丘。是由于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A正确,洪积扇位于河流山前出山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BCD错误,故选A。【2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该地貌名称是沙丘,是
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C正确;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D错误;流水堆积常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及冲积平原等地貌;流水侵蚀主要形成沟谷地貌,据此判断AB错误,故
选C。“喀斯特地貌”一词是岩溶地貌的代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许多典型的自然景观并由此衍生出灿烂的文化。下图中左图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梯田”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的形成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冰川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26.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
供了资源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25.D26.D【解析】【25题详解】白水台钙华景区是我国最大的冷泉型淡水泉华台地之一,其形成是由于大气降水通过玉席谷向斜构造及北西侧的断层构造向下渗透并接受来自深部地层的CO2补给,尔后岩溶地下水径流至白地盆边缘受到三叠系碎
屑岩的阻挡呈带状出露于地表,CO2自水中逸出造成pH升高,CaCO3过饱和而发生沉淀,形成形态极其优美的钙华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是流水淀积作用形成的,D正确;钙华地貌不是由冰川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ABC错误
。故选D。【26题详解】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D符合题意。梯田减小坡度,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
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下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该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海水侵蚀D.冰川侵蚀28.下列地貌景观成因与图示景观相同的是()A.离岸堤B.石芽群C.风蚀柱D.海蚀崖【答案】27.C28.D【解析】【27题详解】“南天一柱”位于南海海岸,是海浪侵蚀而成的海蚀柱,风力侵蚀作用
主要形成风蚀蘑菇或风蚀洼地,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形成沟谷或瀑布,冰川侵蚀作用主要形成冰斗、刃脊、角峰等,C正确,ABD错误。故选C。【28题详解】图示景观是海浪侵蚀形成的,离岸堤是海水堆积地貌,A错误;石芽群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形态的
一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错误;风蚀柱是风力侵蚀而成的,C错误;海蚀崖和海蚀柱都是海浪侵蚀而成的,D正确。故选D。【点睛】海浪侵蚀一般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柱、海蚀崖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刃脊、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和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流水侵蚀一
般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流水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和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风力侵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等
。下图为我国第四套人民币10元背面图为珠穆朗玛峰(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该山峰在地貌类型上属于()A.峡谷B.角峰C.峰林D.火山30.形成珠穆朗玛峰的外力作用主要为()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答案】29.B30.C【解析】【29题详解】该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在地貌类型上属于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B对。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山谷地貌,A错。峰林是石灰岩被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C错。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D错。故选B。【30题详解】形成珠穆拉玛峰的外力作用为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地貌有角峰、U形谷,C对。风力作用主要在干旱地区,A错。流水作用主要是河
流产生的外力作用,图示区冰雪覆盖,B错。海浪作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D错。故选C。【点睛】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类型包括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海浪作用、冰川作用。二、综合题
(共40分)3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___,B____,C____,E____。(2)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
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液态水⑤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F__
__、【答案】(1)①.水星②.海王星③.地球④.土星(2)①.⑥②.⑦③.④④.⑧⑤.②⑥.①【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
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的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距离,太阳系统八大行星分别是A水星、H金星、C地球、G火星、F木星、E土星、D天王星、B海王星。【小问2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A对应⑥;日地距离适中,加上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
使得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所以E对应②,B对应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从而吸引大气分布在地球外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D对应⑧;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形成的重要条件,所以F对应①,C对应④。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
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1)简述钟
乳石的形成过程。(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答案】(1)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
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
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解析】【分析】该题以喀斯特溶洞形成过程为北京材料,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
结果。【详解】(1)钟乳石属于流水淀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为: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
成钟乳石。(2)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包括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等方面。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中碳酸钙沉积释放二氧化碳;洞外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3)溶洞中
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从地下水开采、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降水减少等方面回答。如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地下水开采增多;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地表植被的破坏,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导致地下
水位下降。【点睛】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