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docx,共(26)页,5.92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333800d8a8ef26398a610bada2095c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福州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五号”未
到达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嫦娥五号”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穿过是()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臭氧层;电离层;对流层C.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D.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嫦娥
五号”是月球探测器,飞往月球过程中,始终位于地月系,地月系包含于太阳系、银河系,而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星系,嫦娥五号不属于河外星系,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2题详解】地球大气层由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而“嫦娥五号”在返回地
面的过程中从高空返回地面,会依次穿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河外星系
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下图是“某校地理考察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
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城市位于()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横断山区4.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A.海拔高B.多阴雨天气C.距海远D.植被丰富【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年太阳
辐射总量最高的城市是①拉萨,拉萨是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青藏高原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重庆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B正确;重庆市海拔不如拉萨高,A错误;距海远近影响降水,从而影响太阳辐射,但
重庆和拉萨均距海较远,距海远近对两地的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植被是下垫面因素,对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小,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纬度越
低,太阳辐射越强。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煤矸石是一种与煤层伴生的黑灰色岩石,下图为煤矸石中的植
物叶片化石。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煤炭形成主要依靠地质历史时期的()A.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B.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D.被子植物和原核生物6.除煤炭外,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能源有()①石
油②水能③地热能④风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
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故煤炭形成主要依靠地质历史时期的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6题详解】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①符合题意;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
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故水能、风能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②④符合题意;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③不符合题意。故①②④正确,故选D。【点睛】地热能是由地
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A.满月B.上弦月C.新月D.下弦月8.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
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日食、大潮B.日食、小潮C.月食、大潮D.月食、小潮【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正值月到中天,是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据所学可知,满月与太阳此升彼落,月到中天半夜,A错
误;上弦月正午月出,月到中天在黄昏,B错误;新月与太阳同升同落,中午时到中天,看不到月亮,C错误;下弦月半夜月出,清晨日到中天,故D正确。故选D。【8题详解】清晨6点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此时在地球上是看不见月球的是朔月;月球处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此
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可能发生日食现象;此时日月对地的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
,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廿二、廿三))→残月→新月(初一)。2022年1月14日汤加发生火山喷发,巨大云团冲天而起,云团顶部高度达20km。中国星“海丝一号”对汤加首都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观测
。下图示意汤加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汤加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10.汤加火山喷发产生的巨大云团最可能()A.减弱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C.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增强地面辐射【答案】9.B10.B【解析
】【9题详解】岩浆一般认为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岩浆来自上地幔,B正确,排除ACD。故选B。【10题详解】汤加火山喷发产生的巨大云团分布在地球大气层中,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没有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ACD
错误;云层增厚会增强大气逆辐射,B正确。故选B。【点睛】大气受热过程: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大气主要通过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起增温作用。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
辐射相反,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
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右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
此处布局了()A.住宅区B.公园C.商业区D.农田13.“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增强C.空气对流减弱D.水汽蒸发加快【答案】11.D12.B13.C【解析】【11题详解】读图,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北
京市大致在11月—次年1月热岛强度最大,说明此时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2题详解】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说明①处气温较周围区域低。住宅区、
商业区地表硬化,不会形成“冷岛”现象,A、C错。公园中的绿地、水面升温较慢,可能形成“冷岛”,B对。农田分布在城外郊区,不在市区内,D错。所以选B。【13题详解】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因气温较低,故空气对流减弱,C对;年降水量会减少,A错;热量交换会减弱,B错;水汽蒸发将减慢,D错。所以
选C。【点睛】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
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这种“冷岛效应”在干旱地区的湖泊(包括水库)、绿洲地带普遍存在。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下图(图5)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下列四个时段中,为岳阳陆风最小的时段是A.2时~3时B.5时~6时C.13~14时D.15时~16时15.图中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A.5:30~6:30B.8:30~9:30C.
13:30~14:30D.17:30~18:30【答案】14.A15.B【解析】【1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故岳阳吹东风时为陆风,读图可知,2时~3时的陆风风速距平为0.4米/秒,5时~6时的陆风风速距平为0.6米/秒,13时~14时的湖风速距平为1.0米
/秒,没有陆风,15时~16时的风速距平为0.8米/秒,没有陆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陆风的风向是东风,湖风的风向是西风。结合图中信息,图中风速距平曲线在8:30~9:30时
由东风转为西风,即从陆风转湖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湖泊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形成以一昼夜为周期的湖陆风,夜间风从陆吹向湖,白天风从湖吹向陆。由于湖风的调节,湖滨地区夏季白天气温偏低,冬季偏高。湖泊面积愈大,湖
水愈深,湖泊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周围陆地的影响愈明显。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用水矛盾突出,政府提出“藏水入疆”的设想。下图为“藏水入疆”工程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藏水入疆”起止地区的水体分别主要参与A.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C.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D.陆
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17.“藏水入疆”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下渗B.蒸发、蒸腾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答案】16.A17.D【解析】【16题详解】藏水主要来自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源头,这些河流都是外流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藏水入疆”的终点主要是中国内陆干旱
地区,河流主要参与陆上内循环,因此A正确。故选A。【17题详解】“藏水入疆”工程是将西藏的河流水调往新疆,因此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D正确。故选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A.30.5‰
B.31.5‰C.32.5‰D.33.5‰19.图中影响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20.在等盐度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答案】18.B
19.D20.A【解析】【18题详解】P岛位于等盐度线31‰与32‰之间,盐度应该位于31‰—32‰之间,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19题详解】若在长江口沿南北方向作一直线则可以看出: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两侧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
是最小的,主要是径流稀释了海水的缘故,D正确;降水、暖流、寒流不是影响该海域等盐度线向外海凸起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20题详解】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河流径流量减小,入海口盐度变大,和同纬度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变
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A正确;5月、7月、10月河流径流量高于2月,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在外海或大洋,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
受河川径流的影响;2、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3、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送别角(40°30′S,174°41′E)是一处
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下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物理风化C.冻融风化D.海浪侵蚀22.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A.海蚀崖、海蚀柱B.海滩、滩涂
C.潟湖、海积阶地D.沙坝、沙嘴【答案】21.D22.A【解析】【21题详解】该地位于新西兰,终年温和多雨,物理风化作用和冻融作用影响小,B、C错误;送别角位于新西兰沿海地区,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地貌,风力侵蚀作用对送别角的塑造影响较小,A错误,D正确。所以选D。【22题详
解】海滩、滩涂、渴湖、海积阶地、沙坝、沙嘴等都属于海积地貌。送别角为海浪侵蚀地貌,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象鼻”与沿岸岩层相连处会断裂塌陷,使“象鼻”变为海蚀柱,沿岸成为海蚀崖,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岬角同时
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海蚀拱桥的拱桥发生崩落,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叫做海蚀柱。海蚀柱下部经侵蚀变细,形成形似蘑菇的海蚀柱,即海蚀蘑菇石。2019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
坛发布“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榜单,作为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胜地的桂林位列第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4.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是()A.①B.②C.③D.④2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
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溶洞、地下河、峰丛C.天生桥、石林、溶蚀洼地D.石钟乳、石笋、石柱【答案】23.C24.D25.D【解析】【23题详解】①漓江风光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②象鼻山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③峰林是地面喀斯特地貌,
④地下“森林”是地下喀斯特地貌,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所以选C。【24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溶蚀作用形成的;④是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5题详解】④为地下
喀斯特地貌,包括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等,D正确;石芽、漏斗、的落水洞、峰丛、石林、溶蚀洼地为地面喀斯特地貌,ABC错误。所以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
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黄河乾坤
湾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下图为乾坤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若要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最适宜的方式是()A.站在河岸边眺望对岸B.站在河岸高地观察水面C.自上游向下漂流D.无人机遥感观测该处27.图示河流中A河滩成因是()A.自高地向水面流
水下切侵蚀B.自该处向河流上游溯源侵蚀C.上游挟带泥沙在凸岸沉积D.下游顶托的泥沙在凹岸沉积【答案】26.D27.C【解析】【26题详解】若要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需要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需要利用无人机遥感辅助观察,D正确;站在河岸边眺望对岸、站在
河岸高地观察水面只能观察到局部地区,AB错误;自上游向下漂流不能宏观观察地貌,C错误。故选D。【27题详解】当河流流经“S”形河湾时,凹岸水流速度较快,侵蚀作用明显,凸岸水流速度较慢,堆积作用明显,上游挟带泥沙不断在凸岸沉积,枯水期或者河床发
生偏移,一部分河床和堆积体出露水面形成河漫滩,故C正确,D错误;下切侵蚀是指流水向下的重力冲刷,让河道越来越深,A错误;溯源侵蚀发生在源头,河水不断流动,冲刷河床,河床变低,并且向源头方向延伸,B错误。故选C。【点睛】乾坤湾形成的“
S”形大转弯,犹如黄河巨龙怀抱其间的“阴阳鱼”。从空中俯瞰,就像一个“S”形大弯道盘伏于此,犹如金光闪闪的巨龙在群山中腾空而起,有着“中华龙之源”的美誉。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区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8.图中甲地
地带性植被类型()A.荒漠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29.甲地植被的典型特征是()A.叶子生长季成细刺,根系发达B.叶片宽阔,秋冬落叶C.温暖季约3~4个月D.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答案】28.D29.B【解析】【28题详解】根据图中位置可知,甲地位
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长城一线以东,符合北方地区的范围,故其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29题详解】叶子生长季成细刺,根系发达说明植被具有明显的耐旱性,不符合落叶阔叶林植被的特征,A错误
;落叶阔叶林也称夏绿林,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故B正确;落叶阔叶林生长季即温暖季达4-6个月,冬季寒冷并延续3-4个月,故C错误;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符合热带雨林植被特征,D错误。故选B。【点睛】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最常见
森林类型。因其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为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要求有雨量充沛的4-6个月的温暖生长季和持续3-4个月的非严寒冬季。最热月的均温为13-23℃,最冷月的均温为-6℃,年降水量为500-1000mm,且多半分布在温暖季节。“海绵
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加以利用。读下左图“某地景观图”和下右图“雨水花园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0.左图中()A.下沉式绿地可增加下渗B.建筑物能促进水汽输送C.集雨
池能减少地下径流D.透水砖能增加地表径流31.雨水花园所具有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缓解洪涝和利用雨水C.保护生物种群数量D.降低局地的大气湿度【答案】30.A31.B【解析】【30题详解】下沉式绿地地势较低,容易汇聚水流,能
增加下渗,A正确;城市的建筑物以水泥混凝土为主,降水时会减少下渗,晴天时减少水分蒸发,所以建筑物不会增加水汽,且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指的是大气环流等对空中水汽的输送,B错误;集雨池会留滞地表径流,增加水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C错误;透水砖会增加水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A。
【31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下渗的雨水导出流走,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
内涝的频率和程度,B正确;提供园林观赏景观不是核心功能,对保护生物种群数量的作用不大,由于植被增加,会增加局地的大气湿度,故排除ACD选项。故选B。【点睛】“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地面下渗、减
少地表径流、蒸发加大。“海绵城市”能吸水,说明能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从而最终导致城市的地表径流减少。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
标。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深度(cm)N(mg/kg)P(mg/kg)Na(mg/kg)Mg(mg/kg)0128340301020912654510508428356832.该地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A.NB.PC.
NaD.Mg33.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A水土流失加剧B.表层土壤肥力下降C.地下水位下降D.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多【答案】32.C33.B【解析】【32题详解】由表中各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变化可知,N、P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比深层大,淋溶程度不大,排除ABD;Na由表层到深层含量逐
渐升高,说明淋溶作用转移程度最高,C正确。所以选C。【33题详解】水土流失是外力作用导致土壤营养物质及土体的减少,而淋溶作用是土体内部物质的迁移,两者关系不大,A错误;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使得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微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降低,B正确,D错误;地
下水位变化会影响土壤的淋溶作用的强弱,C错误。所以选B。【点睛】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黏粒、有机质、易溶盐、碳酸盐和铁铝氧化物等)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
土壤中普遍存在这一过程,在淋溶过程中,土壤物质可能会经过溶解、化学溶提、螯合和机械淋移等作用。淋溶作用导致土壤上部的物质流失和淋溶层的形成。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
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面积较大的原因是()A.降水较多B.山地坡度较陡C.岩
石裸露D.流域面积较大35.贺兰山东麓中、南段洪积扇堆积物以砾石为主的主要原因是()①风化物粒径较大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大③河流较长④植被覆盖度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6.贺兰山东麓南部耕地主要分布于洪积扇边缘的原因是()A.光照充足B.水分条件好C.热量条件好D.昼夜温差大【
答案】34.D35.A36.B【解析】【分析】【3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其他洪积扇处的河流相比,甲处河相对较长,山地相对高度较低,流域面积较大,河流携带的泥沙较多,洪积扇面积较大,D正确。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均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均多,但甲地地形
抬升不明显,甲地降水不如东部其它地区多,A错误。甲地所处山地坡度较缓,B错误。由材料“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可知,甲地裸露的岩石较少,C错误,故选D。【3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洪积扇的砾石主要是河流从中上游携带而来,说明河流中上游地区风化物
粒径较大,多以砾石为主,①正确。结合图形可知,贺兰山东麓中、南段山地相对高度较大,河流短小,河流携带砾石的能力强,把大量砾石从中上游携带而来,②正确,③错误。河流能携带砾石到达下游,说明上游植被覆盖度差,固土固沙能力差,砾石易被侵蚀搬运到下游,④错误,故选A。【36题详解】从题
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除了甲地洪积扇外,其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颗粒物较大,地表水在此下渗,洪积扇边缘由于地势较低,扇顶下渗的水在此出露形成泉水,水分条件较好,B正确。贺兰山东麓南北部纬度差异不大,光照条件、热量条件相差不大,A、C错误。贺兰山东麓南北部同属温带
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从扇顶到扇缘颗粒物逐渐减少。扇顶处颗粒物大,土壤缝隙大,地表水易下渗,不适宜发展农业
,扇缘处由于颗粒物较小,又有泉水溢出,耕作条件较好,成为绿洲区。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7.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38.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右图中()①增大②增大③减小④减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37.D38.B【解析】【37题详解】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
,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①、③表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①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①正确、③错误;②、④表示的是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②表示白天的海风,④表示夜晚的陆风,故②错误,④正确。①④正确,所以选D。【38题详解】大气受热过程图中,①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反射作用,即④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①减少,①、④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③减弱,③正确;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②增大,②正确。②
③正确,所以选B。【点睛】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
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
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森林植被破坏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减少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
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39.B40.D【解析】【39题详解】森林植被破坏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变化不大,①不符合题意;植被破坏后,下渗
作用减弱,坡面径流增加,②正确;植被破坏后,绿色植物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分在该地停留的时间变短,蒸发(腾)量减少,故③正确;植被破坏之后,水分的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故④错误。所以选B。【40题详解】如果森林植被恢复后,则下渗作用增强,下渗的水会顺着不透水岩层流向乙河流,则甲河流水减少,
乙河流水增加,排除AC选项;植被恢复后,蒸腾作用增强,河流水资源总量减少,排除B选项,D正确。所以选D。【点睛】大气降水到达林冠后,受到截留作用影响,雨滴继续下落受到阻碍。林冠截留的水,一部分附着在林木表面被蒸发到大气中,很少一部分
被叶和树皮直接吸收,其余沿着树干流向地面。据资料统计,针叶林截留量比阔叶林截留量要多。通常降水强度越小,降水量越少,被截留的降水的比例越大。林区地表积累一定厚度的枯枝落叶,下部又有结构良好的土壤和发达的根系,因此森林增加了对水
源的涵养能力。由于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和蓄积,减缓了降水转变为径流的速度,调节了径流的季节分配。因此森林可以拦蓄洪水径流,减少洪水灾害。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40分)4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实习。下图是“他们观察后绘制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实线”—”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____。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较缓慢,是因为中游段坡度____。(2)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沿线的剖面图,
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I处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3)该小组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观察四周时,上述两位同学
能否都被看到?____(能/不能)【答案】(1)①.②.小(2)①.②②.鞍部(3)不能【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形类型的判断、河流的位置和流速判断、可视性判断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
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河流发育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绘图如下:由于该小河上、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水流慢。小问2详解】沿着DE方向是两个正对山峰之间的低
地,其中DI、EI是两个山峰延伸出来的山脊线,交点位于I地,且为正对山脊的最低点,符合剖面图①;沿着GH方向是两个正对山谷的高地,其中GI、HI是两个山谷延伸出来的山谷线,交点位于I地,且为正对山谷的最高点,符合剖面图②。I地是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洼部位,故其是鞍部。【小
问3详解】连接图示CD和DE,在CD之间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有一山脊,故不能看到C处同学,而DE之间为鞍部的低谷,故能看到E处同学。故上述两位同学不能都被看到。42.大连某高中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春季到大连大黑山,
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地理实践活动,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从左图中获知____因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但土壤的形成因素还包括____、地貌、生物、时间和人类活动。
(2)学习小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麓(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答案
】(1)①.成土母质②.气候(2)①.淋溶层②.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3)该地区枯枝落叶较多,生物量多;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较慢;降水量较小,淋溶作用较弱;有利于养分在土壤中积累,因此该地区耕作业区土壤肥沃。【解析】【分析】本题以“土壤形成与地
理环境关系”的地理实践活动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土壤形成的地理要素、土壤剖面分层、土壤肥力高的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成土母质,除此之外,还有气候、地貌、生物、时间、人类活动等共同影响土
壤的形成。成土母质即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生物的生长过程中会促进岩石的风化,补充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
因素。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地貌通过坡度、高度、坡向等影响土壤的形成。气候影响岩石风化的速度,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则土壤层越厚,土壤分化越明显。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合理的农业生产活
动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退化等。【小问2详解】土壤的淋溶层位于土壤的腐殖质层和淀积层之间,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山麓地带性植被应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大连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其
森林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小问3详解】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植被生长旺盛,枯枝落叶较多,生物量多;纬度较高,尤其冬季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较慢;降水量较小,淋溶作用较弱,养分元素流失较少;有利于养分在土壤中积累,有机质含量高,因此该地区耕作
业区土壤肥沃。43.下面左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村落的梳式布局方式,右图示意该村落的剖面。某校师生暑期研学时,发现该地天气炎热,村落中宅院与巷道排列规整,能够较好地通风散热。(1)在左图中用画出夏季最大风频的风向____,该风向为____。(2)在右图中画出夏
季晴天午后微风环境下的局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说明绘制理由。【答案】(1)①.②.东南风(2)夏季晴天午后宅院温度较高,气流上升;池塘、林地温度较低,气流下沉,分别与宅院形成热力环流。【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村落的梳式布局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季风环流、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主要考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村落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该图给出了指向标的方向,根据指向标画出东南风即可。绘制风向如下:【小
问2详解】夏季晴天午后微风环境下该地的局地热力环流受地面热力性质的影响,宅院(比热容小)在夏季的午后升温较快,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夏季午后的池塘、林地(比热容大)升温较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
成高气压区;风由池塘、林地吹向宅院,分别与宅院形成热力环流。如图所示: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
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1)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2)用画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3)甲、乙、丙、丁四个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____海域,该
海域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答案】(1)丁海域受陆地(冬季风)影响较小,且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2)(3)①.丁②.径流③.洋流【解析】【分析】本题以小黄鱼洄游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洋流的分布及性
质、洋流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读材料的综合思维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丁海域位于我国东海,纬度较低,水温较高,且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距大陆较远,受陆地(冬季风)影响小,水温较高。【小问2详解】小黄鱼3月初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分析
如下:小黄鱼是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随水温变暖启动,甲乙丙三个产卵场,丙纬度最低,水温变暖最早,小黄鱼先从丁越冬场到丙产卵场,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北行,到达乙产卵场,然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向北到达甲产卵场产卵,由于小黄鱼洄游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到达最北的甲产卵场时,水温也
正好适合。如图所示:【小问3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位于钱塘江入海口,乙地位于长江入海口,甲地位于沿海地区,三海域入海径流较多,而丁地远离海岸,陆地径流影响小;丁地受暖流影响较大,升温明显,蒸发量较大,暖流使流经海区的
盐度升高,甲乙丙三地受沿岸寒流影响,寒流使流经海区的盐度降低。综合以上叙述四个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丁海域,主要影响因素是径流和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