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共(17)页,64.13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1315c1310e3d553d8c59bba1816109f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2020.1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
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你与朋友刚刚听了一场演讲,虽然你觉得演讲不是太坏,但在与别人讨论后你会发现,自己似乎接受了这样的想法:该演讲几乎是垃圾。或者本来你认
为这场演讲不是太好,讨论之后,却觉得这简直就是最精彩最伟大的演讲。②这种情形在生活中最常见不过了。你和你的朋友都不太喜欢这个演讲,但是你们的理由都非常微小。可所有的理由汇集在一起,就有足够的证据让你觉得你实际上很不喜欢那场演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群体成员都极力地将观念表达得比真实的感受还
要极端一点,以引起其他人的关注。这样一来,如果你得出每个人都不大喜欢某场演讲的结论,你就会试图表达出自己更极端的观点,让大家认为你非常机敏。如果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这样的话,群体观点极端化将在所难免。③无论在生活中的现象还
是心理学家的实验中,群体的讨论使群体原来支持的意见,讨论后变得更加支持,而群体原先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变得更加反对,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变得极端化。群体讨论使群体的态度倾向于朝两极方向运动,原来赞成的更加赞成,原来反对的越发反对。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称为群体极化现象
。④群体极化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群体极化使一个群体更加谨慎还是更加冒险取决于全体初始的倾向。如果全体人在一开始倾向于谨慎,那么结果就是更加谨慎,反之,则更加冒险。⑤群体讨论之所以导致冒险
偏移,其原因在于:第一,群体的责任扩散。在群体讨论和群体决策中,个人的责任得到扩散,个人对其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下降,即使说错了或决策错误,责任是大家的,平分到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就增强了人们决策的胆量。促使人们选择风险更大的决策。
第二,群体内的舆论压力。在群体当中,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舆论评价的影响,如果个人谨慎,有可能会被别人嘲笑为胆小鬼,正是出于此种考虑,个体大多会有意无意地偏向冒险。⑥反过来,谨慎偏移更多地出现在官方的决策当中,这是因为:第一
,自我保护心态。冒险总是意味着风险,而谨慎可能更为安全,因此多数人出于自我保护,更愿意偏向谨慎的决策。第二,决策内容与自己的相关性。如果决策与自己的利益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决策会趋于更加保守,毕竟这是自己的事情。反之,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人们会更加冒险,因为无论结果怎样。自己都不会有太多的
损失。⑦群体极化的后果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极端,从而无法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更易造成错误的决策和行为。群体极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对疫情产生的超乎实际的恐惧。各种民间传言的力量、私下的讨论使人们对疫情严重性的认识更加强烈了,由
此造成集体的恐慌。⑧谈到群体极化现象时,不能不关注一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其渐渐成为人们包括学生认识各种事物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变得格外重要,但是计算机并不总是带给人们积极的影响。在这
样虚拟的空间中,网民通常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和对极端观点的免疫力。(节选自刘儒德主编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在日常生活中,群体极化现象并不鲜见,它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B.无论是在生活中的现象还是心理学家的实验中,群体的讨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变得更加极端化。C.群体讨论之所以导致冒险偏移或谨慎偏移,其原因在于群体的责任扩散和群体内的舆
论压力。D.在官方决策过程当中,多数人更愿意偏向谨慎、保守的决策而非冒险的决策,因为冒险总是意味着风险。这是出自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列举日常生活的情形,并分析出现这种
情形的原因,引出本文的中心议题“群体极化现象”。B.文章在分析“群体极化现象”时,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并从“谨慎偏移”和“冒险偏移”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具体原因。C.文章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因果论证法,第七自然段采用例证法,共同论证了“群
体极化现象”的相关情况。D.文章结尾指出“谈到群体极化现象”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说理更加完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你得出每个人都不大喜欢某场演讲的结论,你就会试图表达出自己更极端的观点,让大家认为你非常机敏
,这样群体观点极端化就在所难免。B.群体极化的后果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极端,从而无法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必将造成错误的决策和行为。C.当前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肆虐,人们谈“疫”色变,世界各国疫情的实际情况让人们对其严重性的认识更加强烈,从而造成了集体性的恐慌。D.当今社会的学生受网络的影
响是巨大的,而网络中的群体极化使得其中的观点往往走向极端,因此有必要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和对极端观点的免疫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20年2月3日,全
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以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数据显示,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如考勤签到、会议沟通、项目管理/协助、在线审批等)。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特定场所,居家办公等远程办公
模式并未像国外发达地区一样得到较好的发展,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目前中国在线办公软件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互联网企业,以办公软件作为其他业务的廉价获客渠道,这种类型软件相对简单,覆盖面广,但不深入,如钉钉、企业微信等;一
类是专业在线办公软件,功能深入,但较为单一,如CRM系统。(摘编自《疫情防摔下全国近两亿人开启居家办公模式》)材料二:在家办公不是没有好处,比如,没有太多协同性的工作,理论上完全适合在家办公,对北上广深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来说,
还节省了大量通勤的时间。理论上,没有了上班的仪式感,人会在潜意识里变得放松,适度的放松,或许也会提高效率。但也会怕,怕的是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这些会成为思想的病毒,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在家办公为什么会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因为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信息不对称。在家办公,
你和公司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公司没法全面掌握你工作的过程,只能100%地根据结果来“评价”你是否努力,前者可能导致你过度放松,后者则会导致你过度紧张和焦虑。在家办公,要么是工作对家庭和生活的进一步挤压,要么是“散事”对工作的入侵。你需要在
这两者之间做出取舍和平衡,这也意味着,在家办公并不会比正常上更轻松。工作是有短期、长期明确目标导向的,而家庭和生活则不然——家,是一个放松、舒适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太多琐碎任务的场景,这个场景,天然和工作不兼容。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
和“工作”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摘编自《在家办公:当职场人的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三:远程办公看似很诱人,但是实际操作却面临许多挑战。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
比如,可以带回家和独立完成的灵活工作,相对来说容易安排远程办公;工作日程固定、要求相互依赖和人与人交流的工作,比较难以安排远程办公。对于员工个人而言,也因人而异。相对来说女性承担较多的家庭职责,对远程办公的需求更大。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不希望在工作时间离群索居,一些人害怕因远程办公而被孤
立。缺少规划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员工,参与远程办公可能会出现工作拖延问题。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在远程办公和协同办公的软件应用方面,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字节跳动的“飞书”等都是典型
代表。来自企业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员工打消对远程办公的顾虑。对于规划意识不强的员工,要通过考勤、打卡、验收等方式使其增强时间观念。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
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除了企业,一些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也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的办公方式。特别是同疫情防控直接联系不大的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灵活办公来减少员工通勤和接触,避免由此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摘编自《防疫时期的灵活办公应该如何安排》)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降低集中办公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我国76.8%的企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B.目前我国在线办公软件主要有互联网企业所供软件和专业在线办公软件,两者各有优
劣。C.信息不对称会让在家办公的人出现过度紧张和过度放松的状态,而这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利于工作。D.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党政部门也可如企业这样做,采取远程办公方式,这样有利于减少员工接触。5.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企业居家办公等远程办公模式的发展不如国外发达地区,这是因为中国企业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B.在家办公的人既要顾及单位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是否满意,也要顾及没有公司的监督
是否会导致自己过于放松。C.家庭和生活的场景天然和工作相矛盾,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D.不同的人群有着各自的具体情况,他们对居家办公的需求也不同,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6.请结合材料,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
远程办公的挑战。(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牵风记(节选)徐怀中“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
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重新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
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有!”“有!”台下齐声揭露。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鬼子兵。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
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
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一
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
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高兴得迫不及待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啊哟天哪!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
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做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
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好!”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
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
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向话了。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
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那天独立第九旅举办的军民同乐晚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涵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
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讲”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
。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一号
”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跟跑过
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地!”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時中。(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士的发难
,团长的训斥,老乡们的感叹,为后面女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场并演奏蓄势,情节上跌宕起伏。B.小说对团长齐竞的语言描写精彩传神,特别是队前训话和吟诵诗句两处,前后形象判若两人,对比鲜明。C.文中描写汪可逾的音乐演奏很有艺术特色,如“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等句,
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D.画横线的句子一方面概括小说的写作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由军民同乐的晚会写到严峻的战争局势。8.《牵风记》是战争题材的小说,为何要对女主人公汪可逾的演奏进行详细描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二、古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25分)【一】请回顾相关知识,完成9~13题。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周围的)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依靠)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反抗)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听见)C.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搁”)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敲击)D.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埋怨)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边际)10.下列各项中,前后两个语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且臣少仕
伪朝,历职郎署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D.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11.下列各项中,翻译有错..的一项是(2分)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我)想要苟且顺从个人的感情,但是(我的)报告申诉却不被允许。我进仕为官(不能)退居奉刘(不得)的处境,实在是很狼狈。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东边的狗对着
西边叫,客人越过厨房参加宴会,鸡在厅堂上栖息。C.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你)因为什么缘故深入思考,行为高出于世俗,让自己被放逐呢?D.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遗憾自己的心愿有什么不能完全实现,粗鄙浅陋沦没在世人之中,而且文章不能表现在后人面前。12.以下选项
中与《红楼梦》内容不符..的一项是(2分)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句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宝玉。B.“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首判词是在暗示迎春的悲剧命运
。C.宝玉看望将死的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D.秦可卿死后,尤氏这时偏偏卧病不能理事,因此王夫人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13.请补充完整下面这句话的内容。(2分)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李嬷嬷曾骂▲“忘了本的小娼妇”“装狐媚子哄宝玉”,后被▲劝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鸣机夜课图》记蒋士铨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
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
,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
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赵秦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又十载,归。卜居于
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妇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铨年二十有二,未尝去母前。以应童子试,归铅山,母略无离别可怜之色,旋补弟子员。明年丁卯,食廪饩(lǐnxì,国家粮仓中的粮食,特指由官府供给粮食);秋,荐于乡,归拜母,母色喜。依膝下廿日,遂北行。
每念儿,辄有诗;未一寄也。明年落第,九月归。十二月,先府君即世,母哭而濒死者十余次,自为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痛,闻者无亲疏老幼,皆呜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也。己巳,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能图人状貌。铨延之为母写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
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呜呼!自为蒋氏妇,尝以不及奉舅姑..盘匜为恨;而处忧患哀恸间数十年:凡哭母、哭父、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寡妇的代称)欠一死耳,何乐为!”铨跪曰:“虽然,母志有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可乎
?”母曰:“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鸣机夜课,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铨于是退而语画师。乃图秋夜之景:虚堂四敞,一灯荧荧;高梧萧疏,影落檐际;堂中列一机,画吾母坐而织之,妇执纺车坐母侧;檐底横列一几,剪烛自照,凭画栏而读者,则铨也。阶下假山一,砌花盆
兰,婀娜相倚,动摇于微风凉月中。其童子蹲树根捕促织为戏,及垂短发、持羽扇、煮茶石上者,则奴子阿同、小婢阿昭也。图成,母视之而欢。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以请求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与人为善者。(有删节)14.下列对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B.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C.先府君苟有
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D.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府君,一指旧时对已故者的敬称,多用
于碑铭文字。文中即是蒋士铨对他已逝父亲的敬称。亦指后代沿用的汉时对郡相、太守的尊称。比如《孔雀东南飞》“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中的“府君”就是指太守。B.戚党,指悲伤哭泣的乡人。“戚”有忧愁悲伤意,比如“于我心有戚
戚焉”;“党”有“乡党”的意思,即同乡人。C.夏楚,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D.舅姑,公婆或岳父母。古时男性常娶母亲兄弟的女儿为妻,因而叫他的岳父为舅;而对他妻子来说,他母亲是她的姑母,因而叫她的婆婆为姑。由这样
的夫妻关系形成的对双方父母的称呼可以统称舅姑。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名为“图记”,却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某幅图画的说明文字。作者并没有简单陈述作画缘起,也没有着力阐发画面内容,而是借图发挥,
记录了母亲四十余年平凡而又感人的经历。B.全文通过母亲出嫁、育儿、相夫和近期生活的描述,突出了母亲作为贤妻、慈母的崇高美德,抒发了他对母亲的挚爱之情。C.蒋母一生悲苦,最大的寄托就是教导唯一的儿子蒋士铨成才。她八十多岁时,蒋士铨请画师为她画像留念,希望再现当年鸣机夜课的情景。D.本文叙述事件平淡质
朴,不加铺叙夸饰,少用感情浓烈的词语;着重细节描摩,语言对话、神态动作,如历历在目,生动形象。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4分)(2)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
,为之略,以请求诸大人先生之立言而与人为善者。(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8~19题。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岑参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②幕,翩翩去
若飞。【注】①安史之乱期间,裴判官落入叛军手中,逃出后,欲重归河阳幕府。②嫖姚:汉代名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此处借指李光弼,点题“再归河阳幕府”。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从国难起笔,感慨局势艰危,而朝中却罕有忠义报国
如裴判官之辈。B.“胡尘”借指叛军,此处“误落胡尘里”是说裴判官不幸落入叛军手中。C.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D.全诗充满了对守节不移、忠义报国之人的赞美之情,读来慷慨豪壮,感奋人心。19.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李密《陈情表》中,极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是:▲,▲。(2)王实甫《长亭送别》中,描绘枫林颜色,形象暗示离人伤悲的语句是:▲,▲。(3)司马迁《报任安书》中,重复提及左丘
和孙子,详尽说明他们论著原因的语句是:▲,▲。(4)故士穷不失义,▲。(《孟子·尽心上》)(5)不伐己功,▲。(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三、语言文字运用与名著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小题。在
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去成就事业。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默默承受
。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的。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孩子未成年时
,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子女和父亲▲。21.下
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B.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C.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
,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D.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浪迹天涯隐
忍不发无懈可击亲密无间B.东奔西走隐忍不发十全十美亲密无间C.东奔西走忍辱负重无懈可击如胶似漆D.浪迹天涯忍辱负重十全十美如胶似漆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
温和。B.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C.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D.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
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24.根据下面微信群的对话内容,请你为村委宣传栏拟写一则活动报名须知。要求:语言准确、得体,内容完整(标题与落款省略),不超过80个字。(6分)懂得开花的树:亲!南粤古驿道定向徒步越野大赛
要在我们村举行了。哇塞,既能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又能领略古村落的魅力!水哥:这么时尚的运动大赛,我们这里早就应该有了!时间?时间?懂得开花的树: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今年10月29日开赛,你想参加的话,就要在9月29日当天到村委报名。小灰灰:我身体单薄,又没有方向感
,到时候怕跑不到终点啊!懂得开花的树:比赛分竞赛组和休闲组。报名那天先参加体能测试并分组。竞赛组要穿越山林20公里!体力差的,就参加休闲组吧,挑战5公里即可。竞赛组冠军有5万元奖金哟!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①▲,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就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但也只有他们自己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网络评论区里,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②▲,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路见不平
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③▲,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其实真正的“键盘侠”,还是注重一个“侠”字,而不是“键盘”,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分割的。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
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
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根据上
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2020.10)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群体讨论之所以导致冒险偏移或谨慎偏移”混淆概念,原文是说“群体讨论之所
以导致冒险偏移,其原因在于群体的责任扩散和群体内的舆论压力”。故选C。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
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就离不开”说法绝对,结合“谈到群体极化现象时,不能不关注一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其渐渐成为人们包括学生认识各
种事物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变得格外重要,但是计算机并不总是带给人们积极的影响”分析,原文为“谈到群体极化现象时,不能不关注一下计算机网络”。故选D。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
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A项,结合文本内容“如果你得出每个人都不大喜欢某场演讲的结论,你就会试图表达出自己更极端的
观点,让大家认为你非常机敏。如果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这样的话,群体观点极端化将在所难免”分析,选项内容缺少“如果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这样的话”的条件。B项,偷换概念,结合“群体极化的后果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趋于极端,从而无法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更易造成错
误的决策和行为”分析,原文是“更易”而不是“必将”。C项,“世界各国疫情的实际情况”错,原文是“各种民间传言的力量、私下的讨论使人们对疫情严重性的认识更加强烈了,由此造成集体的恐慌”。故选D。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
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我国76.8%的企
业在此期间尝试了新型的在线办公软件”分析有误。从文中“76.8%的新春居家办公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的信息可知76.8%并不是所有企业数而是指在家办公者。故选A。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
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A项,因果分析不当,原文“大众对居家办公模式的认知相对片面”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远程办公的重要性。C项,“这就意味着无论怎样调和,都不可能达到自由自在地在家办公”表达绝对,根据文中“只有处理好额外的任务和工作’,才能愉快地在家办公的信息可知,将家庭生活
场景与工作处理好了是能在家里愉快地办公的。D项,“企业不希望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在家进行办公”分析有误,不是“企业不希望”而是性格开朗和合群的人自己不希望在家工作。故选B。6【答案】①企业要评估适合远程办公的人员和工作,
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②企业要为在家办公的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③企业可以运用一些技术,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
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本题要求分析“企业应如何应对来自远程办公的挑战”,相关内容主要在材料三:“并非所有人员和工作都适合远程办公,企业需
要制定远程办公的实施政策和推行标准,评估哪些人员和工作适合远程办公”“远程办公主要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工作,企业要为员工配备相关技术支持,使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对于规划意识不强的员工,要通过考勤、打卡、验收等方式使
其增强时间观念。企业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增强“在场感”,用企业文化使员工有归属感和存在感,避免因为远程办公而感到孤立”。据此分点表述即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
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
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7【答案】C项,“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是正
面描写汪可逾的古琴演奏的效果。8【答案】①汪可逾所演奏的美好音乐与残酷的战争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掲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的主旨。②与后文二十世纪末战史编写小组到太行山根据地重访的内容相呼应,突
出了汪可逾演奏古琴曲的意义,这次演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人们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自信的体现。③一面写战火纷飞、电报讯号往返交错的战争局势,一面写吟通诗句、弹奏古琴的军民同乐晚会,使小说在写实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浪漫
主义气息,更具吸引力。9【答案】C。A项,“周”意为“围绕”;B项,“逋”意为“拖延”,“听”意为“允许”;D项,“际”意为“关系”。10【答案】B。前句是定语后置,后句没有。A项,都是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前句省略介词“于”,后句省略宾语“我”;C项,都是判断句,前者判断身份
,后者判断原因;D项,都是被动句,前者语意被动,后者以“为……所……”表示被动。11【答案】D。“没世”意为结束一生。12【答案】D。向贾珍推荐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人是宝玉。13【答案】袭人;王熙凤。14【答案
】A。语意是:父亲如果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15【答案】B。戚党,指亲族。这里的“党”有辈、类的意思,“戚党”即有
亲戚关系的一类人;“乡党”指同乡的一类人。另,“于我心有戚戚焉”中的“戚”不作忧愁悲伤讲,“戚戚”指心动的样子。16【答案】C。不是蒋母八十多岁,而是画师八十多岁。“鸣机夜课”不是蒋士铨提出的,而是他母亲提出的。17(1)【答案】母亲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张氏,拿
纺纱织布、刺绣缝纫等事情教导她,完全像教导我(小时候读书)一样。(2)【答案】我恭敬地查核我母亲一生辛勤劳苦的事,写下这篇概略的记叙,来请求著书立说、鼓励人们行善的大人先生们(据此写出完善的文章来)。【参考译文】我的母亲姓钟,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门望族,排行第九。她在小
时候和几个哥哥一起跟着我外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侠爽,爱结交朋友,喜把财物施舍给别人,散给人家许许多多金钱,使得家里箱柜里东西都一空如洗。家中常常宾客满座,我母亲拿下金玉首饰,换了钱办酒席,席上酒菜丰盛,毫不
减色。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了穷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同族人,个个赞她贤慧。由于这样,我父亲能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亲和我寄放外祖父家靠他们生活。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每天传授我《四书》几句。苦于我年幼不能拿
起笔,母亲于是削竹枝成为细丝把它折断,弯成汉字的书写笔画,拼起形成一个字,抱着我坐膝盖上教我认字。已经认识,就把这个字拆掉。每天教我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着竹丝来拼所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就停止。到了六岁,母亲开始让我拿笔学写字。我外祖父家素来不富
裕,经历了几年的灾荒,收成不好,生活格外窘迫。那时候我和年幼的仆役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于纺织刺绣,她所做的绣件、织成品,叫年幼的仆役带到市场上去卖,人们总是抢着要买。所以我和年幼仆役从来衣冠整洁,不破不烂。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让我坐
在她膝下读书。母亲一边手里操作织布,一边口里教我断句。我读书的声音,轧轧织布的声音相互间杂。我松懈了,她就稍微的拿戒尺打我一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让我怎么去见你的父亲!”到半夜里,天气非常寒冷,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
读;我读得疲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不久,母亲摇我,说:“应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不久,又让我读书;直到头遍鸡叫,才睡觉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
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
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母亲生病,我总是坐在她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我,常常一句不说,很悲伤的样子,我也很伤心地依恋着她。我曾经问她:“娘,您心里不快活吗?”她说:“是不快活。”“那么怎么能让娘高兴呢?”她说:“你能把读的书背
给我听,我就高兴了。”于是我就背书,琅琅的书声,和药罐煎药水沸声和在一起。母亲微笑着说:“你看,我的病好些了!”从此,母亲生病的时候,我就拿了书在她床边读书,这样,她的病就会好。我十岁时,父亲回家来了,过了一年,父亲带着母亲和我,一起出门,到过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
湖南、湖北好多地方。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每次审理有关人命的重案,母亲总是拉着我立聋他桌子前面说:“您不要忘记
,您还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就频频点头。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放过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所以,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过了十年,我们回乡,在
鄱阳县定居下来,我那时将近二十岁。第二年,娶妻子张氏。母亲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教她纺纱织布、刺绣缝纫,像教我小时候读书一样。我生下二十二年,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有一次,因为要应童子试,回到原籍铅山,向母亲告别,她一点也没有舍不得我离开
的神情。后来我考中了秀才。第二年是丁卯年,领到了廪膳生的生活补贴费;秋天,中了举人。回来拜见母亲,母亲脸上现出了高兴的表情。在父母身边住了二十天,就到北方去。母亲每次想念我,总写诗,但是一首也不寄给我。第二年我考试落第,九月份回家。十二月份,父亲去世。母
亲哭得死去活来十几次,自己写了祭文祭父亲,共有一百多句,辞句真诚衷婉而沉痛,听到的人不论是亲疏老幼,个个嗓音哽塞、哭不成声。这一年,母亲四十三岁。南昌的老画师来到鄱阳,年纪八十多岁,满头的白发长过两耳,能够画人的相貌。我请他来给我母亲画幅小
像,因此,我请示母亲,画像左右怎么安排景物,又问她:“娘用什么来娱乐,把这些画上去让娘高兴。”母亲伤感地说:“唉!自从我到蒋家来做媳妇,常常把赶不上侍候公婆认为遗憾;到今天,在忧愁和痛哭里过了几十年:哭娘、哭爷,哭儿子、哭女儿短寿死去,现在又哭丈夫了!我欠缺的只是一死,有什么高兴的啊!”我
跪下说:“尽管如此,娘有没有想到什么高兴的事情却还没有得到的,望您同意画在这图像上,行不?”母亲说:“只要我儿子和新娘子能够勤勤恳恳,不就可以了吗?在布机声里夜里教你念书,我老太婆的愿望就够了,其他还有什么乐趣
啊!”于是,我从母亲处退出来,去把她的要求告诉了画师。画师就画了幅秋夜的景色:堂屋里四面空敞,中间挂盏明亮的灯;屋外一株高大的梧桐,树影落在屋檐上;堂屋中间排一座布机,画我母亲坐在机上织布,我妻子坐在母亲
旁边摇纺车,在微风和清凉的月光下摇动。画好了这张图,母亲看了,非常喜欢。所以,我特地把我母亲勤劳的一生,写了这篇概略的记叙,为的是请求著书立说、鼓励人们善行的大人先生,据此写出完善的文章来。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主动请缨
出使,深入敌营不辱使命”错误,应是用苏武持节归汉的典故,赞扬裴判官像苏武一样,坚守气节,矢志不降。C错误。故选C。19【答案】(1)颈联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分别时不顾风雪,策马奔驰的画面。(2)这样写渲染了裴判官
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突出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颈联
“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写了我与裴判官卷帘望山,举杯对饮,上马时激起的雪花打到衣服上。“雪沾衣”渲染了裴判官出行时环境的恶劣;结合尾联“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可知,突出了裴判官归心迫切,急于重返前线杀贼的爱国者的形象。20【答案】(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2)晓来谁
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4)达不离道(5)不矜其能2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
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更进
一层的“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这段话中心话题是说“父亲”,CD项的“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排除CD项;而B项逻辑顺序不对,应当是先说“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再
进一步说“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排除B项。故选A。2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
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走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到处活动。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据语境“去成就事业”,应选“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克制忍耐而不表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语境中无“屈辱”之意,应选“隐忍不发”。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语境无“严密”之意,应选“十全十美”。亲密无间:关系非常亲近密切,毫无隔阂
。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语境强调没有隔阂,应选“亲密无间”。故选B。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
成分。A项,语序不当,“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两句的主语都是“他”,因此“虽”应移到“他”后面。B项,“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句式杂糅,可以删掉“产生”。D项,中途易辙,“子女而言”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下面却开
始说“中国的父亲”的事,或成分残缺,在“子女”前面加“对”;语序不当,“往往”应移到“父亲”后面。故选C。【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
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4【答案】南粤古驿道定向徒步越野大赛将于10月29日在我们村举行,比赛分竞赛、休闲
两个组别,竞赛组冠军奖金5万元。有意者可于9月29日到村委报名,报名当天进行体能测试并分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是拟写一则活动报名须知,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活动的名称、时间、要求,要注意从以上几个角度拟写即可。本次活动的名称
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徒步越野大赛;时间是9月29日到村委报名、10月29日在我们村举行;活动的内容要求:比赛分竞赛、休闲两个组别,竞赛组冠军奖金5万元。将以上几个重点内容把握住,最后要注意试题中的字数要求。25【答案】①而在网上发表“
个人正义感”的人群;②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侠客;③绝不会是评论区里义愤填膺。【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
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语段大意是,解释键盘侠的含义。第一处根据“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推断,应该是“而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
的人群。第二处承接“对各类网事件评头品足”,后句“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此处应是“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侠客”。第三处根据“真正的侠客是……”“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推断,应该是“绝不会是评论区里义愤填膺”。26【答案】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