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含解析.docx,共(15)页,499.5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faab1948bb4a6fc05f2fd4defe02d2b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9.283.89~6.11mmol•L-1钾3.233.50~5.50mmol•L-1钙2.812.02~2.60mmol•L-12019级高二上学期理科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值:100分时长:
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细胞生活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B.内环境三个主要组分中,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最多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血浆pH值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2.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
A.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B.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C.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3.“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
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②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4.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
体内最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是()A.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D.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导致局部肿胀5.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或促进消化吸收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为调节中枢,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D.
若A代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a代表寒冷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6.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人和婴儿产生尿意的部位不同B.成年人和婴儿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置不同C.排尿与憋尿过程都依赖神经递质的作用D.排尿反射是经后天学习建立的条件反射7.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B.膝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D.
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8.图I表示人体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突触,其中Gly与突触后膜结合,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图II表示兴奋传来后突触1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降低突触1中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会导致动作电位上升B.图II中发
生ab、bc段电位变化时,离子的运输均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协助C.Gly作用于突触2的突触后膜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都将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9.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并冲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
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D.跑步冲刺过程中下丘脑、脑干也参与了调节10.下列各组疾病,都是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A.色盲和软骨症B.侏儒症和肢
端肥大症C.呆小症和白化病D.新冠肺炎和甲亢11.如果图中方框表示细胞,请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叙述有几项()a若图中细胞为肾上腺髓质细胞,则①可为神经递质,④可为肾上腺素b若图中细胞为垂体细胞,④可能是促性腺激素,则其会
调节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c若④为胰高血糖素,则③过程需要依赖②结构的流动性d若④为胰岛素,则其形成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的参与A.一项正确B.两项正确C.三项正确D.全部正确12.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经图中
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经图中过程②进行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雌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B.GnRH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雌激素的靶细胞包括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D.雌激素对Kp神经元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其激
素含量13.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具有微量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C.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D.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14.下列关于酶、激素、抗体、
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酶、抗体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分泌蛋白B.激素、酶、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一样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C.激素和酶一样能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D.题中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的物质有激素
、抗体、神经递质15.人剧烈运动中,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使散热加快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机体大量耗氧,导致机体产生CO2过多,刺激下丘脑的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加快,加快排出CO2
,维持体内气体平衡。C.机体血糖大量消耗、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快速补充D.机体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乳酸积累刺激神经系统,产生酸痛感觉16.机体进食辣椒后,其中的辣椒碱引起人
体相关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辣椒碱A.据图分析,汗腺分泌活动加强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B.据图分析,汗腺分泌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汗液分泌量增加后,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以减少尿液的排出D.内啡肽分泌增多后,促使机体进食更多辣椒属于正反馈调节17.关于动植物体内产生
的激素,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动植物激素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C.动植物激素都由特定器官产生,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D.在动植物体内,除作用部位,其他部
位检测不到激素的存在18.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B.效应T细胞都来源于胸腺中的造血干细胞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不会发生免疫识别与攻
击D.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19.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艾滋病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
免疫缺陷病20.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细胞裂解性杀伤(如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如图2)两种途径。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蛋白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的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Fas
(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处理前血浆中HIV相对含量1月后血浆中HIV相对含量2月后血浆中HIV相对含量实验组4.624.524.31对照
组4.624.624.65B.癌变的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较高,所以容易逃避T细胞攻击C.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一般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D.穿孔素蛋白分子与某种链球菌表面抗原非常相似,这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21.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增加“磷酸氯喹”作为治疗药物。其实早在新冠肺炎之前,科研人员对“磷酸氯喹”进行了治疗艾滋病的研究。科研人员将艾滋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磷酸氯喹(实验组
),一组使用没有治疗效果的“模拟药剂”(对照组)。下表为部分实验数据。结合实验数据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HIV病毒逆转录所需模板、原料、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B.HIV病毒最初入侵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C.处理前测定血浆中HIV相对含量是与药物处理后形成对照D.实验数据
初步说明磷酸氯喹的干预能够抑制HIV病毒的增殖22.2018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P·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以表彰其在癌症疗法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肿瘤细胞为了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在自身
表面产生了一种被称为“PD-L1”的蛋白,这个蛋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结合,就会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从而放过肿瘤细胞,任其疯狂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胚芽鞘中的生长素
经主动转运进入琼脂块B.乙图单侧光照射导致琼脂块的左侧生长素低于右侧C.若丙图左侧给予单侧光照,α的数值无明显变化D.琼脂块1、2、3所引起的α角大小关系是1>3>224.为探究植物激素X对植物向光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
,设置四组实验,甲组不做处理,乙组施加一定浓度的激素X,丙组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丁组用激素X+生长素处理.四组均给予相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如左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θ),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激素X通
过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影响茎的弯曲生长B.激素X可能会抑制与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C.激素X与生长素对茎的弯曲生长具有拮抗作用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激素X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25.芸苔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影响如图1
所示,图2为0.14mL·L-1芸苔素内酯处理时,嫁接处愈伤组织(指原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的比例均值,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处理组对照组A.T细胞攻击自身体内产生的癌变细胞属于自身免
疫病B.图中所示过程人人生来就有,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PD-1抑制剂类药物,如PD-1抗体,可以减弱PD-1蛋白的功能23.某同学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
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如丙图),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芸苔素内酯是植物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油茶内存在的分解芸苔素内酯的酶使其作用时间受限C.
芸苔素内酯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体现了其作用的两重性D.芸苔素内酯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比例从而提高嫁接苗成活率任氏液成分含量(g/L)NaCl6.5KCl0.14CaCl20.12NaHCO30.2NaH2PO40.01葡萄糖2.02,4-D(mg/L)+6-
BA(mg/L)诱导率(%)褐变率(%)1.0+0.5002.0+0.510062.53.0+0.51001001.0+1.0002.0+1.010087.53.0+1.010010026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
度的关系,那么正确的是()A.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B.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C.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点对应的浓度,则
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浓度D.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为d点对应的浓度27.以南方红豆杉的幼茎为外植体,探究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褐变(褐变会使愈伤组织失去分裂和分化能力,甚至导致死亡)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无法获得的
推论是()A.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褐变率与两种激素的浓度比值、浓度高低均有关B.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率与两种激素的浓度比值有关,与浓度高低无关C.高浓度的2,4-D容易导致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发生褐变D.在6种组合中诱导脱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2,4-D2.0mg/L+6-BA0.5mg/L2
8.下列关于教材实验或模型构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不适合选择丛生或蔓生的草本植物B.应用标志重捕法对酵母菌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C.数学模型的形式有公式和曲线等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既有物理模型又有概念模型2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
确的是()A.调查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密度分别为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同种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种间竞争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喜鹊种群的年龄组成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30.下列描述中反应的是种群数量
特征是()A.道路两旁每隔两米种植一棵行道树B.蚂蚁集中分布在撒落有糖水的区域C.每立方自来水中含有3个大肠杆菌D.跳蝻均匀分布在草地上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31.(10分,每空2分)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
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
发挥功能的部分有。(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
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32.(10分,每空2分)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据图回答:(1)胰岛素降血糖的具体功能是,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细胞血清iPSCDB7MEF免疫组77828空白组1089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
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选填“加强”或“减弱”)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最终,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33.(10分,每空2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②综合表中全部数
据,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
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③④依次填的是。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34.(10分,每空2分)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
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作用的微量的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4)在实验I中,对A
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抑制,实验III、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2019级高二上学期理科生物期中考试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CBDCBCDBCDDD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ACD
ADCADBBBDC31.【答案】(1)NaHCO3、NaH2PO4(2)细胞失水(3)传出神经、效应器(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32.【答案】(1)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神经递质(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
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加强偏高33.【答案】实验一:①高于②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合理即可)实
验二:细胞C、B(顺序不可颠倒)预防和治疗癌症34.【答案】(1)调节(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1【答案】C答案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
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A错误;B、和组织液、淋巴相比,血浆蛋白质含量较多,B错误;C、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正确;D、血浆pH值不仅受细胞代谢的影响,还
受外环境影响,D错误。故选C。2【答案】B【分析】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体温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它的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线粒体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不属于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C、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相关,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D、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故选B。3【答案】C【解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①是毛细血管,
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红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血红蛋白改变导致⑥红细胞形态改变,A正确;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使图中液体②组织液增加,引
起组织水肿,B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发生在③中,C错误;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②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4【答案】B【分析】据表可知
:葡萄糖高于正常值,钾低于正常水平,钙高于正常水平,据此答题。【详解】A、表格中血糖高于正常值,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可使血糖继续升高,A错误;B、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由于血钾低于正常水平,所以细胞中钾离子外流的量增加,故神经细胞膜静息
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正确;C、血液中钙离子高于正常值,会出现肌无力,而血钙过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C错误;D、根据表格数据不能判断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导致局部肿胀,D错误。故选B。5【答案】D【分析】本题以概念图为情境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神经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需要对选项的
各生理过程掌握熟练才可。【详解】A、在血糖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不能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A错误;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都代表传出神经,B错误;C、水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渴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因此若
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时,A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且此处不会形成渴觉,C错误;D、若A代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a代表寒冷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加产热),D正确。故选D。6【答案】C【分析】在中枢
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排尿初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成人大脑发育完善,婴儿大脑没有发育完善,不能控制排尿中枢。【详解】A、
成年人和婴儿产生尿意的部位相同,都是大脑皮层,A错误;B、成年人和婴儿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置相同,都是脊髓,B错误;C、排尿与憋尿过程都需要多个神经元参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需要依赖神经递质的作用,C正确;D、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C。7【答案】B【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
式是反射,反射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详解】反射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故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A选项正确;反射活动,在反射弧各部位都只能单向传导或传递,B选项错
误;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后,能够形成动作电位便会产生神经冲动,C选项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B。8【答案】C【分析】分析图
1可知,兴奋由突触1传导至突触后膜后,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因此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兴奋由突触2传导至突触后膜后,突触后膜不兴奋,因此Gly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图2表示兴奋传来后突触1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详解】A.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内流的结
果,因此降低突触1中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会导致动作电位降低,A错误;B.图2中发生ab、bc段电位变化时,除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外,其他离子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Gly作用于突触2的突触后膜时,Gly与突触后
膜结合,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膜外仍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但是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C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将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C。9【答案】D【解析】A、听到发
令枪声起跑是后天学习、训练得来的,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B、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B错误;C、小脑负责身体的平衡、动作准确性,与起跑反应的快慢
程度无关,C错误;D、跑步、冲刺过程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等参与,脑干的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也参与,D正确。故选D。10【答案】B【分析】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
,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分泌过多会患甲亢。【详解】A、色盲是遗传病,软骨症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
、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A错误;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肢端肥大症是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正确;C、呆小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而白化病是遗传病,C错误
;D、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导致,甲亢是甲状腺分泌过多导致,D错误。故选B。11【答案】C【解析】a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若图中细胞为肾上腺髓质细胞,则①可为神经递质,④可为肾上腺素,正确;b若图中细胞为垂体细胞,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可能是促性腺激素,则其
会调节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正确;c若④为胰高血糖素,则③过程为胞吐,需要依赖②结构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d若④为胰岛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形成过程不需要溶酶体的参与,错误。故选C。12【答案】D【分析】Kp其靶器官由图可
知应为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1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综合上述分析,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详解】A、雌激素的分泌由下丘
脑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产生相应的激素作用于性腺,体现了分级调节,而雌激素的增多可以抑制Kp神经元1和促进Kp神经元2,体现了分级调节,A正确;B、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C、雌激素的靶细胞包括Kp神经元1
和Kp神经元2,C正确;D、雌激素对Kp神经元的作用效果取决于雌性动物是否处于排卵期,D错误。故选D。13【答案】D【分析】1、激素作用特点:①微量、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动物激素及化学本质:(1)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①垂体分泌的
激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②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固醇类激素:雌激
素、雄激素、孕激素。【详解】A、酶可以在非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激素不可以,只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A错误;B、激素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B错误;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有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有些不是蛋白质,并非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错误;D、胰岛素是蛋白质
,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不能口服,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胰岛素的作用;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注射的方式使用,也可以口服的方式使用,D正确。故选D。14【答案】D【解析】胞内酶不会分泌到细胞外,神经递质不一定是蛋白质,A错误;酶起催化作用,不是信号分子,B错
误;激素属于信号分子,不能直接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C错误;激素、抗体、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迅速失活,酶可以反复使用,D正确。15【答案】C【分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人有氧呼
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不是在大脑皮层,A错误;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C、机体血糖大量消耗、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
解,升高血糖,C正确;D、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C。16【答案】D【分析】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图示中下丘脑参与下的汗腺分泌活动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
张以增加散热,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B、图示中汗腺分泌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不存在分级调节,B错误;C、汗液分泌量增加后,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以减少尿液的排出,C错误;D、机体进食辣椒后,内啡肽分
泌增多,促使机体进食更多辣椒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17【答案】A【分析】动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是大分子的有机物。而植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为小分子有机物。它们的功能是相同的,即都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故需要消耗能量以及载体的协助,A正确;B
、动物激素中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B错误;C、植物没有专门产生激素的器官,动物激素才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C错误;D、动物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植物激素往往分布广泛,只是发挥作用的部位含量较多,D错误。故选A。
18【答案】A【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
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A正确;
B、效应T细胞是由T细胞分裂分化产生,而造血干细胞存在骨髓中,B错误;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需要考虑免疫排斥反应,C错误;D、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不接受抗原的刺激,D错误。故选A。19【答案】C【分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
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
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错误;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可嫩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
损,胰岛素分泌不足,B错误;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正确;D、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风湿性心脏病是自身免疫病,D错误。故选C。20【答案】D【分析】据图1分析,效应T细胞产生穿孔素,
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出去,穿孔素能损伤靶细胞膜,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据图2分析,效应T细胞上的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上的Fas(死亡因子受体)特异性的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详解】A、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为胞吐,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
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癌变的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较低时容易逃避效应T细胞的攻击,B错误;C、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核基因相同,故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可以共存于一个细胞中,只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Fas的基因和Fa
sL的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C错误;D、穿孔素蛋白分子与某种链球菌表面抗原非常相似,这可能会引起与某种链球菌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可能会攻击正常效应T细胞,使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D正确。
故选D。21【答案】A【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宿主细胞内,以自身的核酸作为模板、宿主细胞内的氨基酸、核苷酸等作为原料,合成病毒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病毒侵入初期,机体会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大部分病毒。根据表格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病毒含量对比可知,磷酸氯喹
能抑制HIV病毒的增殖。【详解】A、HIV逆转录的模板是自身的RNA分子,原料、能量均由宿主细胞提供,A错误;B、HIV病毒最开始侵入人体时,在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B正确;C、在药物处理前,测量血浆中HI
V含量的目的是与药物处理后形成自身前后对照,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C正确;D、根据实验结果,磷酸氯喹处理的实验组在1月及2月后血浆中HIV含量下降,“模拟药剂”处理的对照组在
1月及2月后血浆中HIV含量基本不变,因此磷酸氯喹的干扰能抑制HIV病毒的增殖,D正确。故选A。22【答案】D【解析】A、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说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不是自身免疫,A错误;B、图中显示的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C、PD-1和PD
-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D、据图显示,注射对抗PD-1分子的抗体,可以减弱PD-1蛋白的功能,激活被抑制的T细胞,从而效治疗恶性肿瘤,D正确。故选D。23【答案】C【分析】甲图中: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的生长素会发生横向运输,右侧浓度较高;乙图中:尖端插入
云母片,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故2和3中生长素含量相同;丙图中:左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左侧生长速度快,故出现向右弯曲生长。【详解】A、甲图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经扩散进入琼脂块,A错误;B、乙图尖端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故2和3中生长素含量相同,B错误;C、丙图无尖端,不能感
受光刺激,若丙图左侧给予单侧光照,α的数值无明显变化,C正确;D、琼脂块1、2、3所含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1>2=3,故所引起的α角大小关系是1>3=2,D错误。故选C。24【答案】A【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据图分析可知,添加激素X的乙组抑制植物的向光生长,添加生长素的丙组促进植物向光生长,激素X和生长素同时添加的丁组的弯曲生长介于乙组和丙组之间。
【详解】据图可知,激素X可能通过抑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影响茎的弯曲生长,A错误;激素X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B正确;甲和乙组对照,说明激素X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甲
组和丙组对照,说明生长素能增加植株的向光性反应,因此,激素X和生长素对茎的弯曲生长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实验施加一定浓度的激素X,没有以激素X的浓度作为自变量进行探究,不能说明激素X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25【答案】D【分析】1.植物
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2.识图分析可知,图1中用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处理油茶芽苗砧嫁接苗,
与对照组(芸苔素内酯浓度为0的一组)比较,嫁接苗的成活率都比对照组高,因此说明了芸苔素内酯对嫁接苗成活的促进作用。分析图2可知,用0.14mL·L-1芸苔素内酯处理时嫁接处愈伤组织比例均值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芸苔素内酯可通过提
高愈伤组织比例从而提高嫁接苗成活率。【详解】A、芸苔素内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不是植物分泌的,A错误;B、芸苔素内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故油茶内不存在分解芸苔素内酯的酶,B错误;C、题图显示芸苔素内酯对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表现出了促进作用,
没有表现抑制现象,因而并未体现两重性,C错误;D、由于芸苔素内酯处理后愈伤组织比例提高,因此可以推测芸苔素内酯可通过提高愈伤组织比例从而提高嫁接苗成活率,D正确。故选D。26【答案】B【分析】生长单位长度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则说明长的越快。生长素的作用具
有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一样。植物器官的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双子叶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的敏感性。图中曲线Ⅰ所代表的植物或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详解】因为根与茎相比较根比茎对生
长素更敏感,因此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不可能代表根,A错误。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的敏感性,根据曲线可知双子叶植物在低浓度生长素下长的快,B正确。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分布的多长得快,向光一侧
分布的少长的慢,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点对应的浓度,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不可能是b点对应的浓度,因为b点虽然浓度高,但生长单位时间需要的时间长,即长得慢,C错误。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分布的多,远地侧分布的少,因此当将植
物体水平放置,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应该大于远地侧浓度,D错误。27【答案】B【分析】结合题干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组合的2,4-D和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褐变的影响,实验自变量为2,4-D和6-BA的不同浓度组合,因变量为愈伤组织诱
导率和褐变率,共设置了6组。【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组合,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褐变率存在差异,说明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褐变率与两种激素的浓度比值、浓度高低均有关,A正确;B、由表格中第2、3、5、6组(较高浓度
)诱导率均为100%,只有第1组和第4组(较低浓度)诱导率为0,说明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诱导率与两种激素的浓度比值无关,与浓度高低有关,B错误;C、比较第1~3组,或第4~6组,在6-BA浓度一定的情况
下,褐变率随2,4-D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高浓度的2,4-D容易导致红豆杉幼茎愈伤组织发生褐变,C正确;D、在6种组合中,第2组(2.0+0.5)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且褐变率较低,为诱导脱分化的最佳激素组合,D正确。故选B。28【答案】B【解析
】A正确;对酵母菌计数时,不能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数学模型可用曲线图、公式等方式表示,可以很好地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以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模拟活动结束
后,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涉及到语言的描述,属于概念模型,D正确。29【答案】D30【答案】C31.【答案】(1)NaHCO3、NaH2PO4(2)细胞失水(3)传出神经、效应器(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解析】(1)根据内环
境中的酸碱缓冲对能调节血浆的酸碱平衡,由任氏液的成分可知任氏液中的NaHCO3、NaH2PO4能维持酸碱平衡。(2)如果提高任氏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那么任氏液的浓度会高于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内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去水分,从
而影响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的代谢活动。(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神经中枢已被破坏,传入神经发挥作用需要神经中枢,坐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故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
的变化有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从而使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能被水解,使腓肠肌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即腓肠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
乙酰胆碱释放,那么坐骨神经上的兴奋就不能传到腓肠肌,使腓肠肌一直处于舒张状态;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从而影响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坐骨神经上的兴奋不能传到腓肠肌,从而使腓肠肌一直处于舒张
状态,综上可知三种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肉毒杆菌毒素、箭毒。32.【答案】(1)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神经递质(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加强偏
高【解析】(1)由图示可知,胰岛素受体(InR)被激活后引起了多方面的变化,例如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变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2)胰岛素受体被激活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同时还抑制了
炎症因子的释放,而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胰岛素受体被激活后可以促进GLUT的功能,同时抑制了炎症因子的释放,而炎症因子能抑制GLUT的功能,所以当胰岛素对胰岛素受体的激活能力下降后,不仅会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也
减弱,即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作用加强。GLUT被抑制后,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也下降。该类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弱,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33.【答案】实验一:①高于②抗iPSC的抗体可以
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合理即可)实验二:细胞C、B(顺序不可颠倒)预防和治疗癌症【解析】(1)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iP
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明显高于空白组,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②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的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③综合表中数据,实
验结果表明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在实验二中,由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而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可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2)为了验
证iPSC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实验组的实验流程是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提取小鼠的T细胞;小鼠皮下注射DB7→1周后皮下形成肿瘤→1天后注射免疫小鼠体内的T细胞到血液中,3周后检测实验结果发现小鼠皮下的肿瘤体积缩小。(
3)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34.【答案】(1)调节(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解析】(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实验组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叶片,故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
中培养的原因是排除营养液中得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实验处理有:用细胞分裂素处理B叶片、不处理A叶片,且不同插条上保留的A叶片数量不同。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减缓。受到抑制;实验I中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代替细胞分裂素处理A叶。(4
)实验Ⅱ、Ⅲ、Ⅳ结果显示,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