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03.695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docx,共(8)页,103.69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b57aac7dc225c36cba92042230cc7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东周初期,齐孝公领兵攻打鲁国,鲁僖公派展喜去犒劳齐军。展喜说:“从前周公、齐太公均是周朝股肱之臣(周王的亲戚),两人协力辅佐成王。成王赐其盟约:世世代

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你现在出兵鲁国,把先君放到了什么位置啊?”齐孝公于是领兵回国了。据此可以得出A.齐国的军事实力明显强于鲁国B.亲缘关系仍然影响着政治关系C.宗法制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D.争霸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2.《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

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承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A.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B.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C.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D.君主懦弱

致秦朝二世而亡3.公元964年春,宋太祖赵匡胤为宰相赵普置副,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兼任参知政事,不宣布诏令、百官朝会不领班、不掌印、不升政事堂。这表明宋初参知政事的设置A.改变了宰相位高权重的地位B.有利于中枢机构日常政务的处理C.形成“二府三司”行政体制D.使宰相

数量不断增多分散了相权4.哈利法克斯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激烈的党争中因态度超脱,不参与任何政党而被称为“骑墙者”,并以此为傲。他宣称:“国王可以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而两党终归要合二为一,共同效忠国王”。这表明英国A.政党政治尚未形成B.内阁集体负责尚未形成C.

两党制度形同虚设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5.有学者认为,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实现了君主制和议会制的妥协,一方面维护了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议会选举,使容克资产阶级的执政地位合法化。同时,

联邦制也较大程度上容忍了各邦的分离主义和自决权。该学者意在说明1871年德国确立的政治体制A.与英国政治体制有根本区别B.掩盖了众多的矛盾和隐患C.是依据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D.保留了大量军国主义残余6

.有学者指出,俄国临时政府“犹如一头“倔牛',自始至终不去解决包括除政权组织问题之外,诸如布尔什维克党人在革命之初便提出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推至遥遥无期的立宪会议。据此可推知,临时政府的做

法A.激发了俄国民众的民主意识B.削弱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C.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D.有利于巩固二月革命的成果7.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的基督教狂热和义和团的反基督教狂热,“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却大体一致。太平天国封王,义和团奉

旨造反”,大闹京师,不仅反“洋教”,而且对戊戌维新反攻倒算。该学者意在说明A.两者在本质上都不利于现代化B.义和团盲目排外愚昧无知C.二者都是西学在中国的异化D.太平天国推动了文化更替8.虽然从形式上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受到共产国际的极大影响,但其反映的诉

求却完全是中国的,现阶段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这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A.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确立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D.尝试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下图为1928年至1937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侧面反映出()A.毛泽东革命道路论断的正确性B.日本侵华对中发展的破坏C.“工农武装割据”的日益发展D.国民党对中共政策不断调坚10.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

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表明A.“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B.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C.基层民主选举开始实行D.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11.1932年11月,中国第一大刊《东方杂志》以“新年的梦想”为题向社会征文。这些征文中多次提及“民族”“阶级”“帝国主义”“日本”“计划”等关键词。这次征文活动A.引发了社会阶级结构变化B.推动了各界政治立场趋同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12.如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会议时间与会国数量会议通过的文件1961年9月25个《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1964年10月42个《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1973年9月75个《经济合作行动纲领》A.使联合

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B.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C.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D.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13.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模式呈现出霸权治理衰落、多极治理兴起、网络化治理出现的状况,同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不得不

与非政府组织等协调关系共同参与全球治理。这种变化()A.源于两极格局解体的冲击B.反映了世界全球化的趋势C.旨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地位14.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干支历的岁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

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皇权仪式加强B.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主体C.重农抑商一直推行D.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5.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

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16.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

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17.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

始松动的的B.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18.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

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19.1987年6月,邓

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B.中

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20.1953年3月,中日双方达成日侨回国协议。1955年3月,中国派出贸易代表团访日,中日双方签署民间贸易协定,两国的贸易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这反映了A.中日关

系实现正常化B.中日两国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C.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践D.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21.《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人阶

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2.190

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

”。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2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

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A.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B.历史

进步的基本趋势C.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D.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24.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

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25.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

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26.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A

.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27.《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

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28.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

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29.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

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为了提高边区政府的参选率C.开创了新型民主政治模式D.提升了中国政府的民主程度30.美国费城制宪会议的部

分代表提出了一系列立宪设计的规范性原则:不能做自己利益的裁判者;以野心对抗野心;控制和利用党争;减少制度挑战良心的机会;限制政治决策的范围等。这些原则旨在A.支持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B.运用理性追求理想政治C.赞同实行分权制衡

的政治体制D.调和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湘军施行“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曾国藩挑选统领,统领挑选营官,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士兵。曾国藩一般是从同乡、师生、友

朋、同学中挑选将领及幕僚,他手下将领同样如此。曾国藩热衷于向士兵灌输儒家思想。他以礼义忠信为本,制定严格的军事纪律。湘军待遇远优于绿营军。营官每月工资是50两银子,这个工资水平相当于朝廷从一品的高官。湘军在编制方面,以营为基本单位,分为水、陆两师,装备火器与

冷兵器各半。火器中洋枪洋炮部分外购部分自主制造。——据王盾《湘军史》等材料二民国倾覆,军阀混战,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武装之基础。1924

年1月,黄埔军校正式建立。军校主要设政治、教授、教练等部。政治部主管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教授部和教练部(后合并为教育部)分管军事学科和术科的教学与训练。一批苏俄专家直接参与军校的筹建和顾问工作。1924年,黄埔

军校教导团成立。教导团效法苏俄红军,实行党代表制度。军校规定所有员生均需加入国民党,学员必须同时受军纪和党纪的约束。军队党化,破除了过去军队私有化的许多弊端,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及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摘编自张海鹏

《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湘军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及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建军思想与湘军的不同之处。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五四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1917年年初到1

921年年底的五年之间,不过我们也不应把“五四”时代严格限定在这几年之内,有些民族思想和新思潮早在1915年就已经成形(如下表所示)。这一时期恰恰是中国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历史内涵复杂而丰富的历史之变期。时间事件1915.5“中日民四条约”签订1915.9《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底“中华帝国”建立;反袁护国运动1916年底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1917年夏张勋复辟1917.8护法运动开始1917.11十月革命1918.11一战结束;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1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5五四运动爆发1919.6上

海“三罢”斗争;拒签《凡尔赛和约》1920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共产党成立——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五四时期历史之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

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