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2 页
  • 大小 7.643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9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pptx,共(62)页,7.64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e5b4d6e75ae35220cd446ae00da3df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六章第2讲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地理内容索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备考指导•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的意义•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辩证认识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筛查]知识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1)原因:国家为了解决国内

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②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实现区域共同发展。②促进基础设施等建设。③兼顾多种影响和多方利益:资源跨区域

调配在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会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2.西气东输(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

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

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的钢铁、建筑、建材等产业

的发展潜力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巩固]读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示意图,完成第1~2题。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中段折向北部,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A.缓解晋、陕两省的能源

短缺状况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D.改善陕甘宁地区的环境2.下列关于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修建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

准B.我国东西方向的铁路建设已能满足西气东输的需要C.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D.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使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答案:1.C2.B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

知识点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中段折向北部经过的地区为陕甘宁气区,此区天然气丰富,C项正确,A、B两项错误;输气管道的铺设可能会对途经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D项错误。第2题,西气东输主要使用管道运输,

铁路建设与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无直接联系,故选B项。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2产业转移[知识筛查]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①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市场: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③政策: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知识点

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2.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向国外转移产业,推动东亚、东南亚持续、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产业转

出区时期主要产业承接区转移产业类型日本20世纪60年代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纺织等工业20世纪70年代钢铁、化工和造船等产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

西亚等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产业经济较发达地区21世纪以来中国中西部地区,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2)其他类型产业的转移。随着科技的发展,转移的产业除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

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在内的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的资本密集型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3.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意义。通过产业转移,可以把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巩固](2022山东卷,10~12)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

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第1~3题。1.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品质C.降低生

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答案:B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2.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3.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A.设计咨询B.展览销售C.金融保险D.

专业物流答案:2.D3.D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解析:第1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我国东部沿海服装企业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但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是因为国内生产技术水平比东南亚高,“自带原材料”有利于保证产品优良

的品质,从而保证市场的稳定,B项正确;加工时间与“自带原材料”无关,A项错误;“自带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C项错误;“自带原材料”的目的不是加强文化交流,D项错误。第2题,考查服装企业携手相关企业“走出去”的目的。我国东部沿海服装企业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

企业共同“走出去”,可以迅速在国外组建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提高服装生产效率,D项正确;相关企业的技术与服装企业的技术并不一致,无法促进自身技术更新,A项错误;企业“走出去”有利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但这不是主要目的,B项错误;携手相关企业“走出去”

的主要目的与共用当地基础设施无关,C项错误。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第3题,考查产业的配套服务部门。我国东部沿海服装企业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但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产出成品后,需要将产品运往欧美地区,因此需要在东南亚配套专业物流,

D项正确。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整合构建]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

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

调出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角度对资源调入区对资源调出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增加收入,扩大

就业,带动地区城镇化发展生态环境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3.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西

气东输。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①西气东输一线。a.管道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b.西气东输一线是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供气源,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②西气东输二线。a.管道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与境外的中亚管道连接,南至广州,主要目标市场是华南地区,并通过支干线兼顾华北和华东市场。b.主气源为中亚,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③西气东输三线。

a.西气东输三线将中亚天然气和新疆煤制天然气输往东南沿海地区,可有效缓解我国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天然气供需紧张的矛盾。b.西气东输三线的主供气源为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补充

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西电东送。①基本概况。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

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级行政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②输电线路(主力电源)。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

成点2(3)南水北调。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①三条线路的比较。调水方案东线中线西线调水线路长江下游扬州江都→京杭运河→山东与天津丹江口水库→北京、天津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为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渭河平原

供水可调水量、水质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调水方案东线中线西线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过黄河后顺势自流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

北低,可自流输水地形复杂、工程艰巨,可自流输水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可利用京杭运河河道,工程量小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但需开挖河道,工程量大;涉及搬迁人口,占用耕地多地形复杂,工程量大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a.有利影响:缓解北方、西北部分地区的用水短缺状

况,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b.不利影响:中线和东线使沿线和调入区次生盐碱化加剧;长江中下游流量减少,影响水质,泥沙淤积加重。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真题剖析]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能力

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1)甲、乙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点。与乙地相比,甲地水质(填“好”或“差”),可调水量(填“大”或“小”)。(2)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

填“增加”或“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季,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填“增大”或“减小”)。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长江支流——汉江的上游,沿线人口及工农业较乙地少,水质较好,但是水量较小。第(2)题,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增加,夏季上游地区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挟带泥沙量多,库区淤积量大,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尝试解答:(1)好小(2)增加夏减小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训练突破]2019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输煤管道——神渭输煤管道实现了主体贯通。该项目设计每年从陕北往关中输

送优质原煤1000万吨。神木首端场站将50米以下的洗混煤破碎至6毫米以下,按照51%至53%的配比制备成水煤浆,再通过5座加压泵站,将其输送至关中城市泵站。该输煤管道要求坡度极小。下图为神渭输煤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题。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1.该输煤管道要求坡度极小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水煤浆的全程流动速度B.缩短工程管线长度C.预防停运时水煤浆堵塞管道D.减弱对冻土的破坏2.该项目的运行对渭南的主要有利影响是()A.解决煤化工优质煤成本高的难题B.促进其产业结构的升

级C.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煤炭资源D.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答案:1.C2.A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析:第1题,提高水煤浆的流动速度需要增大坡度;煤管道的坡度与工程管线长度关联不大;煤管道要求极小的坡度是预防在停运时煤浆流速变慢

使水煤浆出现脱水沉淀的现象而堵塞管道;图中水煤浆运输过程中无冻土。第2题,该项目是利用管道向渭南地区运输水煤浆,可以解决该地煤化工优质煤成本高的难题;该项目的运行是对煤炭运输方式的改变,不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该

项目主要是从神木向渭南输送水煤浆,因此不是利用渭南地区的煤炭资源;该项目运输的能源依然是煤炭,并没有改善能源结构。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产业转移[整合构建]1.产业转移的原因(1)根本原因:获取最大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

,如下图所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市场、政策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劳动力因素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市场因素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

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政策因素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从产业转移的类型来看,资源密集型工业由靠近能源地和原料产地,向市场和交通优越地转移,如钢

铁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2)从产业转移的顺序来看,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再转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3)从

生产要素的流动规律来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方法技巧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的思路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

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入手,对比分析承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如下。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3.东亚、东南亚的部分产业转移过程时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21

世纪以来产业转出去国家或地区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部门纺织等钢铁、化工、造船等家电、服装、汽车、电子等服装、制鞋、家电等转移原因劳动力价格高世界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劳动力成本上升,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

2能力形成点2时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21世纪以来产业承接区国家或地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劳动力成本低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

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真题剖析](2020全国Ⅲ卷,1~3)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

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A.创新技术B.拓

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C.销

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尝试解答:(1)D(2)C(3)A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其影响。第(1)题,读图可知,虚线代表调整前,实线代表调整后,对比可得,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生产厂家仍保留在甲国,而技术含量较低的

组装厂转移至乙国,所以A、C两项错误;在调整前,汽车企业的市场就已经面向乙国,调整并不是为了拓展市场,B项错误;乙国缺少零部件生产厂家,前期汽车主要从甲国进口,所以经济水平低,组装劳动力成本低,且两国间签订了贸易协定,贸易关税成本

较低,所以组装厂转移至乙国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D项正确。第(2)题,该产业布局模式会增加零部件的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成本,选择在邻国之间,是为了缩短运输距离和降低运输费用,C项正确。消费习惯影响市场布

局但不影响生产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生产成本,所以应把组装厂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组装厂不涉及研发。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第(3)题,产业布局调整后,甲国不再组装汽车,而主要在乙国组装,然后从乙国进口,所以进口量增多

,出口量减少,A项正确,B项错误;市场没有变,还是甲国和乙国,所以销售量基本不变,生产量也不会增多,C、D两项错误。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训练突破](2020山东卷,11~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

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读图,完成第1~

2题。注:图中字母代表汽车价值链中的总部、研发、制造、销售环节。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研发水平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

业D.提高生产效率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答案:1.B2.A能力形

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析:第1题,据材料“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可知,第一阶段“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产需要。B项正确。第2题,产业转移中最先转移的是技术含量低的环节。读图可知,在第二阶

段,首先向江苏转移的是P,因此P为制造。在第三阶段,V也向江苏转移,应该是汽车在江苏制造之后,再在江苏进行销售,因此V为销售。数量和位置一直没有变化的是N,应该是总部。K的数量和在上海市的位置有变化,但没有扩张到江苏,说明是

研发。A项正确。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答题建模]地理开放性问题答题模板思维模型1.辩证评述非此即彼,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既可支持,也可反对,但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如2020年全国Ⅲ卷第37(4)题: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2023年浙江卷第2

7(3)题:有专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你的理由。[解答策略]首先要表明态度,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说明理由。若赞同应该从“有条件这么做”和“这么做有好处”两方面探讨;

若不赞同应该从“不适宜这么做”和“这么做带来的问题”的角度论证。误区警示要把握辩证评述类试题的命题意图,若答成“片面”“适当发展”“既赞同也不赞同”,就完全偏离了答题方向。在表达理由时,观点应是正向的,要顺着前面的观点答,不能逆

向、混答,也不能采用“反证法”。2.选择角度答案多元,可替代性强,为自主选择提供了开放空间。如2023年福建卷第19(3)题:研究表明,P处北侧附近未遭受海水入侵。如果不考虑构造因素,若为科考队员,在野外可以寻找哪些方面的证据并论证该观点(列举两方面)。2023年全国乙卷第37(4)

题: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解答策略]慎选角度,巧拿高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这样论据会更充分,要点会更全面,得分率会更高。3.多维联系高考试题中大量考查了诸如“产生的影响、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说明其意义、作出评价、指出×××

的合理性、指出×××的作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以地理要素间的多维联系为主线,其结论多为“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果多因”的逻辑分析。这些问题看似开放,实则有所限定,限定条件往往隐含在题目提供的图文信息中,对综合思维水平的要求较高。

[解答策略](1)厘清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果及因或由因及果,深入浅出表达清楚。(2)整合材料中隐含的重要信息,联系题目设问及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深入分析,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简洁达意。模型应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991年博茨瓦

纳在索瓦(如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后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

观点并说明理由。套用模型开放性设问,同意、不同意均可,但要依据区域特征和材料中的信息,给自己的观点找到科学的证据。若同意,需结合当地发展纯碱生产的不利条件作答,如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若不同意,

则要结合当地发展纯碱生产的积极意义作答,如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规范解答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不同

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型迁移下图示意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甲、乙两个灌溉农业区的名称,并从自然角度分析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2)有人提议兰州市应大力

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答案:(1)甲:河西走廊,乙:河套平原。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2)同意。交通便利,水能资源充足,周边有镍、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或不同意。冶炼技术相对落后,远离

东部市场,可能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地名、黄河流向及山脉的走向可知,甲处是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乙处是内蒙古河套平原。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共同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等方面

进行分析。第(2)题,是否同意兰州市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意的理由主要从原料、能源、交通等工业区位条件分析。不同意的理由主要从工业区位条件中的环保、市场、技术方面分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