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讲 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PPT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5 页
  • 大小 5.070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讲 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讲 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讲 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1讲 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x,共(55)页,5.07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73665e62f26d9d4ea9a1c606a5f2a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章第1讲常见地貌景观与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内容索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运用

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备考指导•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和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影响•地理实践力:观察家乡地貌,认识常见的地貌特

点,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筛查]知识点1常见地貌类型1.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物质溶于

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2)常见类型。①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②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顶部常见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石笋等。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

点2知识点3知识点32.河流地貌(1)不同河段的地貌特征。河流上游:因流水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流中下游:因河流堆积而形成冲积平原,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河口:河流入海或入湖处,泥沙淤积,多发育三角洲。(2)河曲与

牛轭湖。河道呈“S”形弯曲,主要分布在地势平缓的地区。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3.风沙地貌(1)概念及分布。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2)常见类型

。①风力侵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和雅丹等地貌。②风力堆积地貌:沙丘,其常见形态为新月形。沙丘分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特别提示新月形沙丘因状如新月而得名。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4.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

貌。(2)常见类型。①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分布在岩石海岸。②海岸堆积地貌:常见类型有海滩、沙坝。海滩按沉积物颗粒大小分为砾滩、沙滩、泥滩。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巩固](2023新

课标卷,7~8)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右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第1~2题。知识点1知识

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1.形成莲花盆需要()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

条件是()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BB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莲花盆位于薄层水中,与洞壁不相连,盆内有与盆沿平行的一圈或多圈环形起伏,形态就像水滴在池中溅起的层层涟漪凝固了。这说明形成莲花盆需要

有水自洞顶不断滴落,而非沿洞壁缓慢渗出,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如相对静止的薄层水,③错误,④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形成浅

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项正确。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不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A项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

富的泥沙对形成该喀斯特地貌没有明显的直接作用,C、D两项错误。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点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筛查]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主要表现形式。①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a.含义: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

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②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③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b.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2.外力

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①风化作用。a.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过程。b.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c.影响:产生的松散

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②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③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④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

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作用。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3)作用特点。①不同地区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②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知识点1知识点1知

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温馨提示图解各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巩固](2023新课标

卷,9)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

物主要来自()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D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解析:根据材料“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可知

,细颗粒物不是由基岩风化形成的,A项错误;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流水搬运作用弱且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项错误;冰川搬运作用是冰川随重力下滑并搬运冻结在冰块内的岩石碎块的过程,该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往往大小不一、棱角分明、

杂乱无章,与材料中的细颗粒物不符,C项错误;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推断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风力搬运,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项正确。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点3岩石圈的

物质循环[知识筛查]1.过程体现(1)三大类岩石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2)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2.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2)沉积

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3.物质循环过程(1)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B喷出岩、C沉积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熔化、d冷却凝固。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巩固]黄山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

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景观。读图,完成第1~2题。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1.图1中岩石的形成过程对应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2.“妙笔生花”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喷出—地

壳抬升—冰川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C.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答案:1.C2.B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判断图1中的岩石是花岗岩。读图2,沉积物经④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甲(沉积岩)。沉积

岩经①(变质作用)形成乙(变质岩)。变质岩经②(熔化)形成丙(岩浆)。岩浆经③(冷却凝固)形成丁(岩浆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的一种,所以其形成过程对应图2中的③环节,C项正确。第2题,“妙笔生花”景观的形成,先是岩浆侵入地

壳,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花岗岩露出地表,最后受外力作用形成此景观。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合构建]1.内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

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形成了断裂带或褶皱山脉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

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火山、熔岩高原等地貌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

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物)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挟带沙粒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

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

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堆

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

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滨海地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方法技巧1.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

风坡,如下图所示。(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所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1)不同

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沙侵蚀地貌和风沙堆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能力形成点1

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地貌不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为冲积平原等,下游为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③风沙

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等地貌。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真题剖析](2020天津卷,4~5)下图所示地

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

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题思路:第(1)题,图中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应该是沉积岩;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

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岩石被侵蚀形成;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降水较多,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项正确。第(2)题,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变化,因此最直接的

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A项正确。水平拉张会导致裂谷出现,水平挤压会导致岩层弯曲形成褶皱山脉,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地貌,B、C、D三项错误。尝试解答:(1)D(2)A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训练突破]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

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第1~2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

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答案:1.B2.C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析:第1题,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推测山前平原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

成。第2题,该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断流期间失去水源,土壤干燥,风力侵蚀作用增强,导致风蚀洼地增多。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整合构建]1.三大类岩石的形

成类型形成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玄武岩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成为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的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

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

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数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①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②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③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作用(高温

、高压)变质岩④各类岩石熔化岩浆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真题剖析](2020全国Ⅰ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

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

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题思路:本题以学术情境为载体,从地质原因、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重点考查了运用内、外力作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答题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

定设问方向,流水侵蚀对相对平缓的玄武岩台地造成的影响;二是运用流水侵蚀作用的相关知识对图文信息进行解读,平缓的台地在流水侵蚀作用下,会变得破碎、起伏加大,形成沟谷、山地等,台地面积萎缩。第(2)题,解答的关键是审“设问”。设问中“根

据侵蚀程度”可解读为玄武岩形成时间不同,受侵蚀程度也不同;形成时间越早,侵蚀程度越大,地表起伏越大(平面越小)。第(3)题,解答需要的逻辑思维是该区域山体的存在有两个条件:一是侵蚀切割未尽(残留);二是喷出岩浆未将山体覆盖(残留)。能力

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尝试解答:(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

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

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训练突破]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

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析:甲处为花岗岩,是由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产生的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A项错误;由花岗岩侵入上部砂岩岩层可知,花岗岩形成于该砂岩岩层之后,而该砂岩岩层形成于断层后,B项错误;岩浆活动会导致周

边岩石因温度、压强变化而变质,乙处位于岩浆岩附近,因此形成变质岩的可能性大,C项正确;丙处位于石灰岩层,其溶洞多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而不是岩浆活动造成,D项错误。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常考图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常见图形判读方法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的判别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如下图所示。判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的方法:(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因此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2)岩

浆岩和变质岩都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都能转化成变质岩,因此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3)三大类岩石在地下深处熔化,形成岩浆,因此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地质作用的判别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图出发,明确示意图中各箭头表示的地质作用

,然后推及其他变式图。指向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的箭头表示冷却凝固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变质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表示熔化。以上变式图中,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熔化。典型例题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②B.③C.⑦D.⑨(2)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解题思路:第(1)题,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③。第(2)题,在岩石

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只有岩浆能够形成岩浆岩;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都能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熔化,能形成新的岩浆。尝试解答:(1)B(2)A对点训练图1为某地玄武岩石柱林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代表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

第1~2题。1.玄武岩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2中数码直接相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A解析:第1题,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凝固形

成的,故选B项。第2题,根据图2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形成喷出岩的地质作用是冷却凝固作用,与①相关。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