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8月暑期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99.612 KB
  • 2024-09-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8月暑期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8月暑期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8月暑期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8月暑期综合训练(三)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11)页,99.61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d7782517d768a78fbb5a6013f33e87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孟津一高2022届高三暑期历史综合训练三一、单选题1.1940年德国轰炸英国伦敦时,首相丘吉尔在鼓励英国人民抗战时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时斯大林同样提出“效法中国”。这反映出,中国抗战()

A.支援了欧洲战场B.促进了抗日联盟的形成C.产生了楷模效应D.完全地改变了国际形象2.图1所示是一幅名为《势如破竹》的时事漫画,发表于1911年11月的《神州日报》上。该漫画的寓意是()A.革命思想蓬勃发展B.清廷统治土崩瓦解C.反帝统一战

线形成D.资产阶级力量重组3.周武王在牧野战胜商纣王以后,商朝的庶民贵族等候在郊外,隆重欢迎武王进入商都。武王一进入商都,即命南宫括发放鹿台的财宝、分发巨桥的粮食,以赈济贫弱百姓。这一举措意在()A.强化周王的天下共主地位B.削弱殷商的潜在势力C.确

立贵族的世袭政治特权D.实现政权的顺利转移4.十七、十八世纪时苏州的布号十分发达,它大量收购农村的织布,并对所收购的棉布进行最后的加工一漂布、染布,每一布号所产的棉布都有自己的标志。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苏州民间商业资

本活跃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C.近代生产关系已经萌芽D.区域经济各具特色5.图1漫画《力主迁都》反映的是民国元年的时事政治。漫画中左下方穿西装的"孙氏"正用一根绳子,拴住右上方以天安门为表征的"北京",拼命往南拽。对该漫画主题解读最合理的是()A.孙中山着力防范旧官僚势力B.南

京临时政府与清王朝对峙C.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群众基础D.革命党人重在逼迫清帝退位6.英国组阁政党一旦在大选中失利,便被迫践行“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的原则自动辞职,并由其政治对手上台执政。基于自身体会,反对党领袖狄士累利曾说:“

我相信,没有政党,代议制政府难以存在”。这主要表明英国()A.下院控制内阁以掌握行政权B.政党竞争推动政府良性运行C.首相控制多数党获得立法权D.两党交替执政造成政局动荡7.“雅典民主政体把它的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

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材料中的观点表明雅典的民主()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B.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C.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8.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

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运河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质上说明了()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B.京杭大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C.建设都城防御体系的急迫性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9.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交换手段扩大的结果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点已毫无疑义。”马克思指出的“交换手段扩大”导致()A.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B.商

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C.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D.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10.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

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11.汉代官员审理案件时,除了依据

客观犯罪的事实,还着重考察行为者的动机是否与儒家道德相符合,如不符合,必须严惩;如符合,虽犯法也可以从轻论处。这种做法()A.确立了儒学统治地位B.扰乱了司法审判秩序C.杜绝了以往严刑酷法D.增强了法

律伦理色彩12.清代中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其中最大的票号是平遥人雷履泰开设的“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材料可用于论证()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C.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13.1871年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医疗、养老、意外事故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规定没有犯罪记录、没有酗酒闹事等不良记录、行为端正的人才能享受社会福利

。俾斯麦政府实施这种政策主要是为了()A.增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力量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C.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暴力革命D.提高公民素质,刺激经济发展14.古希腊史诗《奥德赛》记载,勇士奥德修斯在比赛中被人恶意指责是贪婪的商人,而不是竞技者。奥德修斯凭借其出众的演说和投掷石饼的能力,有力地

驳斥指责者,最终确立了他的社会地位,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据此可知,古希腊()A.商人身份受普遍歧视B.民众理性精神强烈C.阳刚与口才受到重视D.民主政治高度发达15.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包括台湾)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

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A.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B.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的状况C.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D.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16.宋朝时,蔡襄的《荔枝谱》载:“福州种植最多,延施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处,一家之

有,至于万株。”陈舜俞的《都官集》载:“种橘大姓,不复计树若干,但云有几亩。”由此可知,宋朝()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B.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C.农业出现了规模化生产的趋势D.已经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17.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媒介计划”,如“欧

洲电视电影节”“视听尤里卡计划”“无疆界欧洲”等,目的就是“在联盟内部消除购销及发送接受视听产品中的一切壁垒”。欧洲各国的“媒介计划”()A.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B.消除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推动了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D.进

一步增强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18.20世纪50年代,东柏林修建了对称排列、围合式风格的建筑;而西柏林则建造了象征“民主”“自由”的、无规则排列的、自由矗立的建筑群。东西柏林不同的城市规划()A.体现美苏冷战下的竞争思维B.是不同经

济发展模式的共存C.体现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融合D.深刻影响周边居民价值观念19.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已普遍出现,最著名的是《一统路程图记》。该书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夷、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人们外出时可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

和沿途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休闲旅游之风盛行B.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C.社会服务体系完善D.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20.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也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

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力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21.有研究发现,公元前8世纪以后,希腊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多山而贫瘠的土地成片得到开垦与深耕,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事务。据

此推知()A.希腊城邦实行小农经济B.冶铁业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地区C.古希腊农产品种类丰富D.农业推动希腊城邦政治的发展22.有学者指出,公元前6世纪的梭伦改革虽然极大地增强了政治平等,鼓励公民群体的大部分积极参与政治,但我们不应想当然地认为,这种平等充分扩展到了所有公民。这是因为梭伦改革()

A.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础B.否定了次等公民的政治权利C.维护了贵族的统治地位D.依据财产多寡分配政治权利23.16世纪时,意大利流行这样的说法:“一个坏的灵魂裹在一个美丽的躯体内是罕见的,因此外在美是内在美的真正体现。”同时期法国出版

的一些著作中也主张男子应该体格魁梧,粗壮结实。这些观念()A.反映出男性地位的崇高B.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出现C.否定了因信称义的主张D.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24.圣西门指出,19世纪初的法国社会主要由“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组成,未来的理想社会应该由工人、企业主、科学家、艺术家等“劳动者”

共同来创造。该思想()A.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B.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道路C.对阶级结构的变化认识不够清晰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25.1927年底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领导人认为原因之一是当时苏联落后分散的小

农经济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提供的商品粮供给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判断()A.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转型B.促使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废除C.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26.有学者说,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

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此观点意在强调()A.冷战是美苏实力均衡的结果B.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C.美苏顺应了和平时代的潮流D.美苏在冷战中能够自我克

制27.一位近代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领域都有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A.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B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D.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28.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一直深信,中国在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的是一条最适合自身发

展的道路。”该道路的特征是()A.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B.发挥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作用C.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D.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二、材料题29.“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似乎最有可能成为乌托邦的施事者。”国家在社会生活中

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国家关注的领域国家采取的主要行动结果医疗卫生国家出资实行强制,性免疫计划;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政府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

少;预期寿命增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教育通过公共拨款普及高中教育,通过资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教育的提高带来创新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福利通过直接

付款、扶持教育和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穷人的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保险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材料二在20世纪的前3/4左右的时间里,国家似乎是社会的唯

一塑造者。国家在教育、卫生、福利、保险计划等方面承担了更多责任,为此消耗了比例巨大的国家预算。一方面对自由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又要调控日益复杂的社会,因而(国家的)社会政策必须在两者之间加以平衡。政府规划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包治百病的良方,但实质上这就意味着

向公共权力交出部分的个人自由。国家管制限制了商业效率,而公有制则挫败了产业的活力;官僚体制似乎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福利规划剥夺了生活的热情。一旦承揽了社会福利责任,政府再也无法开脱,否则就会疏远选民,导致公民的卫生保健或福利保障遭受破坏。对许多国家来说,职工养老金已经成为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以

上材料均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述评国家为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国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

世纪的后1/4时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作出的政策调整。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中"19

11年"及漫画中的斧头劈竹等信息可知,该漫画主要是强调在辛亥革命的打击下,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故选B项;漫画反映的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而非革命思潮,故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主要矛头指向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没有体现出反帝主张,故

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内部力量的分化与重组,故排除D项。3.答案:D4.答案:A5.答案:A解析:“孙氏”是孙中山,漫画《力主迁都》描画了孙中山先生一人奋力牵引整座北京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对袁世凯有利。清帝退位后,为了防

止袁世凯独裁专制并限制其权力,南京方面提出迁都之议,要求袁到南京宣誓就职。但袁世凯势力主要在北方,实不愿迁都南京,因此常以种种借口迟迟不肯南下就职。防范旧官僚势力与材料中“拼命往南拽”即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相符,故选A项;对峙,与材料中“拼命往南拽”不符,当时清帝已经退位

,排除B项;“拼命往南拽”是该漫画主题,而非多少人拽,排除C项;在袁世凯逼迫下清帝已经退位,且逼迫清帝退位是推翻帝制,而非“往南拽”,排除D项。6.答案:B7.答案:C解析: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是作者的担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B、D两

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将“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他们可能不具有国家管理者的专长,可能不具有“真知灼见”,可以体现雅典民主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C项正确。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材料“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

米粮,运河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反映了大运河在南粮北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隋至北宋的南北方经济态势可知,此时国家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京杭大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只是材料

的表面现象,与题干“实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建设都城防御体系”,故C项错误。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工资和地租跌价”和“工业利润增多”指“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

变化都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故A、B两项错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在工业革命期间,故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题目材料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出现了经济条

件论、政治条件论、自然条件论等多种解释,研究趋于全面和深入,故B项正确;A项错在“只能有”,排除;题干中传统观点和后来的研究都没有提及对其他国家的观察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排除C项;D项说法本身错误,

前后虽然研究角度存在差异,但不能作可信度的比较,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法治与教化。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汉代司法注重考察动机是否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这种做法增强了法律的伦理色彩,有利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故选D项;儒学统治地位

确立的标志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故排除A项;这种做法只是在司法审判时注重了儒家伦理道德,并未扰乱司法审判秩序,故排除B项;这种做法只是增强了司法伦理色彩,与是否实行严刑酷法没

有直接关系,且选项表述绝对化,故排除C项。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票号”(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信用机构)应运而生,金融领域的新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商业信用良好,因此材料可以论证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故选A项;

社会分化与金融领域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金融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故排除C项;清代沿袭前代遗留下来的货币制度,货币类型以白银和铜钱为主,依然为金属货币,未发生根本变化,故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德国的福利政策。根据材料可知,俾斯麦政府建立社会

福利制度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且社会保障注重个入品行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选B项;材料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容克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与否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没有体现防止暴力革命,故排除C项;社会福利对于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不大,也未涉及“经济发展”的内容,故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由材料信息“奥德修斯凭借其出众的演说和投掷石饼的能力,有力地驳斥指责者,最终确立了他的社会地位

,完全打消人们的疑虑”可知,古希腊阳刚与口才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双季稻得到推广,这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的状况,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生产范围拓展,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双季

稻得到推广,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C项排除。双季稻的推广与自然环境、栽培技术等密切相关,与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排除。16.答案:C解析:材料“福州种植最多……至于万株”“种橘大姓,不复计树若干,但云有几亩”说明,当时荔枝、橘子等作物的种植在

某些地区规模较大,体现了农业出现规模化生产的趋势,故选C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唐朝时,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已经出现,“开始出现”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农产品的规模化

生产,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D项。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欧洲各国协同推出了一系列“媒介计划”,这有利于加强欧洲各国的文化认同,从而增强欧洲人民的集体归属感,故选D项。二战后欧洲人已经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错误,排除

B项;推动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是欧盟的成立,排除C项。1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东西柏林修建了风格完全不同的建筑,这是美苏冷战对抗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反映,故选A项。19.答

案:B解析:题干信息指出了明代的这本著作绘制了全国的主要交通路线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并记载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治安情况,这足以说明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对商人进行长途贩运贸易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从而促进了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A项错在“盛行”,显然不符合史实。社会

服务体系包含多方面内容,题干只反映了某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D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实行廷议制度的目的。根据材料秦朝能够参加廷议的人员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可知是为了扩大统治集

团的基础,故选C项;多人廷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的独断裁决,故排除A项;让博士参加廷议不是为了制约丞相,故排除B项;让博士参加廷议是赋予儒生议政职能而非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故排除D项。2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得

土地得到开垦,许多人凭着土地拥有权获得公民权,这说明农业生产的进步推动了城邦政治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体现不出希腊城邦的农业生产模式,推不出A项结论;材料未涉及古希腊以外地区的情况,得不出“最早出现”,排除B项;仅

由材料无法推知古希腊农产品种类是否丰富,排除C项。22.答案:D解析:据“但我们不应想当然地认为,这种平等充分扩展到了所有公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寡分配政治权利,公民之间的政治权利并不平等,故选D项;题干论述的是梭伦改革的不足,A项是其积极意义,与题干

主旨不符,排除;次等公民的政治权利较小,但并未被否定,排除B项;梭伦改革削弱了贵族的势力,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3.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意大利和法国流传的这些观念均指向对人的

外在躯体特征的重视,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特征,故选D项;材料强调外在特征,据此推断不出男性地位的高低,排除A项;启蒙思想强调理性,材料中对此并未涉及,排除B项;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及天主

教会的权威,材料未涉及对宗教的态度,C项错误。24.答案:C解析:19世纪初,已经是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社会结构逐渐变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而圣西门的“劳动者”中虽然有实业家和无产者,但并没有将他们对立起来,这说明他的思想对工业革命时期的阶级结构的变化

认识不够清晰,故选C项。25.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苏联领导人认为粮食收购危机是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这就为改造生产关系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指明了方向,新经济政策中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措施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这一判断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转型,此后农业集体化运动快速兴起;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1936年,C项与材料时间明显不符;材料主要涉及农业发展,D项不符合主旨。26.答案:D解析:材料中学者认为,从冷战

期间两个超级大国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这一角度看,冷战时代是“漫长的和平”时代,这是美苏在冷战中保持克制的结果,故选D项;尽管冷战时期美苏实力相对均衡,但材料并非强调此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冷战使世界局势处于不稳定之中,“有利于”表述有误,排除B项;冷

战虽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但这并非美苏有意顺应和平潮流,而是彼此制衡的结果,排除C项。27.答案:A解析:根据“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领域都有成就”“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位科学家是牛

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A项正确;B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排除;C项指的是伽利略,故排除;D项指的是量子理论与相对论,排除。2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学者反对任由经济发展而不加以调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在国家的主导下,我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故B项正确。A、C两项与“50年代早期”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70年代后半期之后”的史实不符,排除。29.答案:(1)国家为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主要在教育、医疗卫

生、福利、保险等方面。这些行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进步。(2)国家承担社会责任是必要的;消耗了大量预算;牺牲个人自由;限制商业效率和产业活力;扼杀个人主动性,剥夺生活热情;不具可持续性

;要在满足自由和调控复杂社会(问题)之间取得平衡。(3)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福利),减轻政府责任;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加强自由竞争;推动私有化;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解析:第(1)问设问词为“述评”,需先述后评,即先归纳国家为承担社

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再对这些行动进行评价。观察材料一“国家关注的领域”一栏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国家为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主要在教育、医疗卫生、福利、保险等方面;评价可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结果”一栏并结合所学福利国家的意义,从缓解社

会矛盾、提高人口素质等角度入手。第(2)问,据材料“国家似乎是社会的唯一塑造者”得出是必要的;据材料“消耗了比例巨大的国家预算”得出消耗了大量预算;据材料“自由的需求……调控日益复杂的社会……必须在两者之间加以平衡”得出要在满足自由和调控复杂社会

(问题)之间取得平衡;据材料“向公共权力交出部分的个人自由”得出牺牲个人自由;据材料“限制了商业效率……挫败了产业的活力”得出限制商业效率和产业活力;据材料“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剥夺了生活的热情”得出扼杀个人主动性,剥夺生活热

情;据材料"政府再也无法开脱……成为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并结合所学得出不具可持续性。第(3)问,根据材料“20世纪的后1/4时间”即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然后结合所学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