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45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7.464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45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45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45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45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Word版含解析.docx,共(4)页,27.46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e109b15bbc947d7f325a1df0f272d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规范练45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和西亚、中亚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B.西汉政府严

格限制出境商旅C.汉朝政府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置使者校尉领护”,可知汉武帝在西域设专职官员,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C项正确。2.19世纪,德国学者李希霍

芬首次将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从根本上说明丝绸之路上()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

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答案:C解析:“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上商业贸易繁荣,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C项正确;A、B两项表

述不全面,故排除;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3.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的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赐给当地的君王。这一系列活动()A.改变了明初

实施的海禁政策B.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C.彰显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D.推动了明朝经济走向繁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的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赐给当地的君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

下西洋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郑和下西洋增强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没有改变海禁政策,排除A项;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消耗了大量财富,并且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难以推动明朝经济走向繁荣,排除D项。4.考

古学家在今中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不但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而且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

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帝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不但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而且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可知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东亚风

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中西交流主要依赖海上交通,排除B项;题干材料“俑的形象不但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不能说明中国与东罗马帝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D项。5.新航路开辟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沿岸一带收购香料,每年大约2100吨。在直通印度

的航路被发现以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亚洲香料就剧增到7000吨左右。上述材料反映出()A.新航路开辟以后国际分工形成B.欧洲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C.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葡萄牙在殖民掠夺中地位凸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

“从地中海沿岸一带收购香料,每年大约2100吨。在直通印度的航路被发现以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亚洲香料就剧增到7000吨左右”,可知贸易范围从地中海沿岸扩大到亚洲,香料数量增加,可见贸易范围和规模都有扩大,故选C项。6.新航路开辟前,

欧洲对外贸易主要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贩运东方的奢侈品;新航路开辟后,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一转变()A.预示着工业资本的崛起B.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C.使商人获得贸易主导权D.推动了蒸汽动力的普及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资本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而崛起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和“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故选B项;贸易方式的转变不能说明

商人获得了贸易主导权,故排除C项;蒸汽动力的普及是在工业革命开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7.《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记载:“(1889年的福州)工匠不能替他的工人谋得职业,这些工人在过去茶叶上市时,总是忙于装修茶箱和茶盒……现在只有一半人是运茶所必要的……这些人

成为目前可能发生的骚乱的根源。”这一现象()A.促使传统经济模式开始解体B.说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C.反映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下降D.推动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9年福州茶叶工人的生存环境较恶劣,一半以上的工人难以就业,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近代中国经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冲击,中国的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使得茶工面临困境,故选C项;1840年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小农经济就已经开始解体,排除A项;根据茶工的困境不能判定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且此时的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B项;此时无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茶工的困境不

能推动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排除D项。8.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人奴隶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这主要是因为()A.生产技术的革

命性变化B.洲际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大量种植……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可知新航路开辟后

,洲际之间经济往来较多,甘蔗种植数量增多,由贵族奢侈品变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故选B项;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开始于工业革命,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经济发展会拉大贫富国

家之间的差距,排除D项。9.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自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土甚至借高利贷,却又因为经营不善而经常无法偿还。这种现象反映了()A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C.传统经济关系已经崩溃D.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贵族以奢侈品的多寡显示身份高低,可知封建等级制受到冲击;借高利贷,却经常无法偿还,可知封建贵族经济实力衰

落,这种现象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走向衰落,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的局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材料中的现象不能反映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排除A项;“传统经济关系已经崩溃”的表述太绝对,排除C

项;材料未涉及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10.1700年,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盛大的舞会时曾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惊艳全场。这说明()A.西方文化中出现了“中国热”B.中式服装更适合舞会的需要C.路易十四意在突

出至尊地位D.中法文化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路易十四……曾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表明西方文化中出现“中国热”,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将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中

式服装更适合舞会需要的结论,故B项错误;路易十四穿中式服装,坐八抬大轿,是“中国热”的表现,不能体现出路易十四意在突出至尊地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涉及中国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未涉及法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11.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

,此时饮茶仅局限于上层社会。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人

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B.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C.英国本土茶叶种植的扩大D.饮茶文化的引入和推广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以来以全球贸易为核心的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使全球商品贸易的规模逐渐扩大,从而导致茶叶在欧洲的市场供应不断增多,促进了茶叶在欧洲市场的推广,故选B项;工业革命时

期工人阶级受到了严重的阶级剥削,工人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大幅提高,排除A项;英国茶叶主要来自对外贸易,排除C项;“此时饮茶仅局限于上层社会”说明饮茶文化在英国的存在先于茶叶的推广,排除D项。12.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世界范围

的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据记载,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这一状况()A.缩减了英国的海外市场B.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C.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D.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答案:

D解析:19世纪后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银行家从中获取金融利润,这一状况没有缩减英国的海外市场,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故B项错误;19世纪后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而不是用于更

新本国的技术,导致英国逐渐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故C项错误,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泉州、番禺

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

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

之路》材料二1567年明穆宗批准,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中国凭借当时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一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内地为腹地,以中国澳门为中转港的明朝“海上丝银之路”。以中国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中国

澳门—印度果阿—葡萄牙里斯本;中国澳门—日本长崎;中国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中国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摘编自戴建兵、王晓岚《中外货币文化交流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

”兴盛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明朝“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相比的不同之处。“海上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海外贸易的传统;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

济水平逐渐超越北方。(2)不同之处: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中转贸易兴盛(中国澳门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大循环形成。积极影响:促进了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作物传入中国

并得到推广;西方文化传入,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陆羽所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朝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从茶道思想上看,理学思想的兴盛使得

儒家的内省观念进一步渗透到茗事之中。一些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北宋的开封社会安定,市民富庶,文

化昌盛,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升华提供了文化元素和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的高度。——摘编自王惠《惠言识礼》材料二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

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就茶文化而言,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早在唐朝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来往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饮茶需求。宋朝的饮茶文化影响到日本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

,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民族语言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摘编自《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宋朝茶文化“传承升华”的“文

化元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及意义。参考答案:(1)元素:茶道精神的传承;市民文化的需求;宋朝理学的发展;儒、佛、道思想的相互渗透等。(2)特点:丝绸之路是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的传播与中华文化圈相联系;茶文化的传播和宗教文化相交融。意义:传播

中华文化,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