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4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1.436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4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4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4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4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共(5)页,51.4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b52431551a3d7c1ac70e1959329f4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规范练14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表示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三个条件下同全国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一宣言表明(

)A.国共两党决定联手共御外侮B.中国共产党希望放下分歧以联合抗日C.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D.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具有大局观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表示愿意联合任何武装部队共同抗日,说明中国共产党希望放下分歧共同抗日,故选B项;题干材料

只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不能体现出国民党的态度,排除A项;1933年国共两党并未实现合作,排除C项;1937年进入全国抗战时期,排除D项。2.1937年的某报纸报道:“我们应该向上海全体居民……在这种比卷入世界大战的城市更为恶劣、恐怖

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致敬……今天数百万的中国人团结一致,热情高涨地支持中国士兵……”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国军民的民族救亡精神D

.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全面抗战答案:C解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与题干时间“1937年”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国共合作抗战,不能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以及“今天数百万的中国人团结一

致,热情高涨地支持中国士兵……”,可知这应该是淞沪会战,题干材料能够体现出中国军民抗日救亡的精神,故C项正确;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排除D项。3.全国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工业在炮火中艰难地向西南地区大规模迁移,包括机械、化学、电器、钢铁、纺织工

业等。据统计,内迁工厂在1938年至1940年的生产总值达14586万元,平均每厂内迁后产值累计为473568元。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A.使得国民政府不再消极抗战B.为抗战胜利提供精神支撑和物质保障C.迫使日本取消了“以华制华”策

略D.保证近代工业体系的独立与完整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企业的内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据此可知,其重大意义在于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物质保

障,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企业内迁并没有迫使日本放弃“以华制华”策略,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并没有建立独立完整的体系,排除D项。4.中

共中央曾在某次会议上决定:“针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当前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与消灭敌人,配合友军战略作战,保存与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这一决定()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适应了

中国形势的变化C.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D.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针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当前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与消灭敌人,配合友军战略作战,保存与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37年的洛川会议,“配合友军”是出自抗日战争的需要,适应了中国形势的变化,故选B项;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排除A项;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粉碎

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排除C项;七七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排除D项。5.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陕北南泥湾开荒种地。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

7万石(1石约等于60千克),上缴公粮1万石。该事件()A.推动中央苏区的经济好转B.为百团大战提供有力支持C.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D.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陕北南泥湾开荒种地,进行大生产运动,并取

得重大成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中央苏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A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排除;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至次年1月,与

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大生产运动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与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关系不大,排除C项。6.(2023山东济南2月调研)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提出的具体时期应是()○它在

政治上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帝国主义和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反对把中国社会造成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它在经济上是把帝国主义者和汉奸反动派的大资本大企业收归国家经营,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同时保存一般的私人资本主义的企业,并不废除富农经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民族

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它在政治上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帝国主义和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同时保存一般的私人资本主义的企业,并不废除富农经济”,可知这种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是毛

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即1940年提出的,即全民族抗战时期,故选C项。7.1943年,《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指出:“对于妇女文化的政治的教育,应通过生产方式去进行。”随后,华北地区任丘县南关确定了

“生产学习两不误”的方针,寿阳县的妇女冬学还规定“青年妇女主要以文化为主,壮年妇女要以政策、土改、生产、婚姻和时事政治为主”。上述方针政策意在()A.巩固根据地的民主建设B.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C.大力提升妇女

的政治地位D.增强抗战救国的社会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妇女工作,增强对妇女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意在增强抗战救国的社会力量,故选D项;题干材料并未提及让妇女参政,没有体现

根据地的民主建设,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对妇女进行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意在增强抗战力量,并不是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劳动者,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培养妇女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与妇女政治地位无关,排除C项。8.下表是晋察冀边区7个县的村代表和县议员的统计。其中,地主、富农、商人在

当地总人口数中仅占9.9%。这说明边区政府()阶级构成在村代表中的比例在县议员中的比例工人和贫农49.2%35.5%中农37.9%51.6%地主、富农、商人12.9%12.9%A.民主的渐进性B.领导权产生变化C.民主的广泛性D.落实“三三制”原则答案:C解析:边区政府的阶级构成丰富,既

有工人和农民等无产阶级、地主阶级,也有商人等资产阶级,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而不是渐进性,故A项错误,C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出“领导权的变化”,故B项错误;“三三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的

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题干材料未体现“三三制”原则,故D项错误。9.1945年10月,某外国军事评论家曾撰文:“当时中国的情形,许多人认为绝望,易以他国处此,必早已崩溃,而中国人毫不失望。此种精神,证明中国为联合国主义的堡垒。”该文()A.认为中国抗日

战争的优势明显B.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潜在的力量C.说明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法宝D.强调抗日战争已具有国际意义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45年10月……此种精神,证明中国为联合国主义的堡垒”,可知该文章赞颂的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

争中所显示出的斗争精神,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国际意义,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材料“当时中国的情形,许多人认为绝望”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B项,排除;题干材料未涉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排除C项。10.下图是1947年5月4日,东

北解放区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的邮票。票面上描绘了一把斧头斩断锁链,左右印刷了宣传口号“打破专制枷锁,争取民主自由”。此邮票反映了()A.政协协议得到有效贯彻B.辽沈战役取得重大突破C.人民反对专制求民主的诉求D.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票面上

描绘了一把斧头斩断锁链,左右印刷了宣传口号‘打破专制枷锁,争取民主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邮票反映了人民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诉求,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内战爆发,政协协议被国民党撕毁,故A项错误;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与题干时间“1947年5月4日

”不符,故B项错误;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故D项错误。11.1948年,晋察冀豫边区政府召开华北金融贸易会议。会议指出,由于物价飞涨,贷款任务难以保本,所以,银行要做到暂时少亏本,逐渐不亏本,可实行实物信贷和贷款折实等业务,以实现公私两利。这种做法()A.意在推

动晋察冀豫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开展B.为人民政府接管大城市做了探索C.导致市场在边区政府调控下决定资源配置D.落实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会议指出,由于物价飞涨,贷款任务难以保本,所

以,银行要做到暂时少亏本,逐渐不亏本,可实行实物信贷和贷款折实等业务,以实现公私两利”,可知会议的作用在于通过实物信贷稳定物价,这种做法为人民政府接管大城市做了有益探索,故选B项;当时土地改革已经开始,排除A项;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体现的是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当时史实不符,排除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于1949年,排除D项。12.1949年4月至5月参加“丹阳培训”的干部,统一使用、系统学习的主要文件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

。据此推知,“丹阳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国共和谈B.渡江作战C.接管城市D.防腐拒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根据题干材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

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即将转入城市,城市管理迫在眉睫,故C项正确;此时国共和谈已经破裂,排除A项;1949年5月,渡江战役已经结束,排除B项;D项不符合题干材

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

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的自由权利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材料二保证一切抗日人民

(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政权建设方面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参考答案:(1)变化20世纪30年代:

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地主、资本家等反革命分子参加政权。20世纪40年代: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证地主、资本家等一切抗日人士的人权,吸收其参加政权。(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保障了各抗日阶层

的民主权利,有利于抗战胜利;巩固了边区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积累经验。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山东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是在战工会成立后逐步展开的。1942年5月,省战工会颁布法令:公私租佃土地,均须实行二五减租(减租25%);减租后按约交租,不得预收地租或收取押

租。抗战前借款,年利率超过15%者,减为15%,低于15%者照原约。债务人付息还本一倍者,停息还本,付息达原本二倍以上者,债务消除。随着减租减息运动的全面开展,山东抗日根据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纷纷参加各类

群众组织,截止到1944年,山东根据地参加农会、工会、青会、妇会和儿童团五大群众组织的成员达到4042089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6.55%。根据地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中上层开始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趋向对我依靠,并积极参加民主与经济事业。游击区人民

人心向我,地主回家,难民灾民内逃、根据地壮丁出口现象基本克服,根据地人民及民主秩序较前安定”。——摘编自陈国庆《试析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作出合理的解释。参考答案:合理的解释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说明运动实行的背景。角度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角度二: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角度三: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2)指出运动的特点。角度: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3)探讨运

动的影响角度一:从提高农民积极性的角度作答。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调动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角度二:从团结地主共同抗日的角度作答。照顾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角度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力量,为民主革

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答一个角度即可)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