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1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6.994 KB
  • 2024-09-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1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1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1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1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x,共(4)页,26.99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e6e4886cb4796da3cbbe26174324f2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点规范练11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

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经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故A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自救,并非发展民族经济,故B

项错误;清末新政并未触动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可知清政府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2.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曾表示,“中

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表明孙中山()A.萌发民生主义思想B.主张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C.借鉴苏俄革命经验D.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作为目标答案:

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强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萌发民生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实

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目标,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可知当时俄国还没有发生十月革命,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3.尚明轩在《孙中山传》中指出,1905年到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的成员中,出身可考者

有379人,其中留学生和学生为354人,达到93%以上,官僚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师、医生8人,这两类各占2%多一点,资本家、商人、贫农等为数极少。据此可知,影响中国同盟会人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是()A.思想解放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社

会地位D.阶级属性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在中国同盟会的成员中,留学生和学生占据93%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留学生和学生思想解放程度高,易于接受新的革命思想,故A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地位、阶级属性都不是影响中国同盟会成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排除B、C、

D三项。4.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或自己领导地方宣布独立,或协助革命党人建立军政府,或促使旧官僚反正。立宪派的这些行为()A.表明其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B.推动了立宪运动的顺利进行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D.影响了民国初

年政局的演变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中立宪派的行为并不能说明其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排除A项;辛亥革命中,立宪派的行为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还助推了袁世凯对辛亥革命果实的篡夺,影响了民国初年政局的演变,故选D项,排除B项;“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说法过于绝

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5.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一种是顺水推舟,

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A.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B.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C.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D.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武昌起义后,农村士绅大多持

反对、观望或投机革命的态度,这是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的结果,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6.辛亥革命期间,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有学者称之为“廉价革命”。这一革

命形式()A.增加了反封建斗争的难度B.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C.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导致了后来军阀割据的局面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多数省份以‘和平光复’的形式脱离清政府而成为革命政权”,可知多数省份仅

在形式上脱离清政府,本质上依旧是原先的旧式封建政权,带有专制割据的色彩,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后来反封建斗争的难度,故选A项;袁世凯的逼宫措施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覆灭,排除B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努力成果,排

除C项;军阀割据局面是袁世凯去世之后出现的,并非辛亥革命时期,排除D项。7.1911年11月7日,上海《民立报》刊登“北京专电:北京已为大汉光复,清帝藏匿使馆”,11月29日又刊登“北京专电:袁世凯已被侠士刺死”。这说明当时()A.舆论为革命制造有利因素B.民主共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C.清王朝统治面临土崩瓦解D.报刊报道的事件都未加以求证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立报》所刊登的“北京已为大汉光复,清帝藏匿使馆”“袁世凯已被侠士刺死”均为虚假消息,但这些虚假消息在民众中的传播,有助于为革命党赢得民心,为革命制造有利因素

,故A项正确;B、D两项表述过于夸大,排除;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此时清朝统治即将结束,排除C项。8.有学者说:“在古代,中国实行的是神权政治。辛亥革命后,除了袁世凯准备称帝时祭过天,国家元首已经取消了这种活动。此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这么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

民全体’。”该学者意在强调()A.辛亥革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B.民主共和理念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C.军阀割据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D.辛亥革命确立了新的政治“合法性”模式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出现的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政治

已基本上脱离了神权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使主权在民的权利合法性原则得以肯定,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9.据下表可知,民国初年()1913

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成分人数(人)民族资产阶级12职业革命家28政党领袖17自由职业知识分子157新政府官员73原清朝廷官员86士绅65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

障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涉及众多阶层,有原清朝廷官员、士绅、民族资产阶级、职业革命家、新政府官员、自由职业知识分子以及政党领袖,体现了中华民国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故C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

体现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只体现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涉及众多阶层,没有体现出权力制衡,故B项错误;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0.(2023河北保定月考)下表是近代中国出现的革命与改良的“赛跑

”。由此可知,两者都()革命党的革命救国清政府的改良自救1894年兴中会成立1901年宣布实施“新政”1905年同盟会成立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镇南

关起义1907年成立资政院筹备处1911年黄花岗起义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武昌起义1911年第一届内阁成立A.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B.满足了资产阶级的需要C.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D.是民族矛盾的集中体现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党的活动加速了革命进

程,同时清政府的自救改良活动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助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A项;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并没有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排除B项;清政府灭亡的直接因素是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排除C项;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阶级矛盾,排除D项。11.(2023广东梅州

一模)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理念广为传播,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

展。”这一现象说明()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

涌澎湃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他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的政治生活迅速发展,使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运动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故选B项;题干材料与三民主义的社会作用无关

,排除A项;民国初年的主流思想不是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民国政党政治”是否获得成功,排除。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

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摘编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

人还要可怜。——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三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摘编自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的史实。(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哪些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

伟大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史实: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2)变化:辛亥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辛亥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看法。(3)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之

职权如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三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

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第三十条立法以人民选举之议员,组织立法院行之……第三十一条立法院之职权如左:……对于大总统有谋叛行为

时,以总议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提起弹劾之诉讼于大理院。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员一人赞襄之。——《中华民国约法》(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中华民国约法》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法律

文件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变化:由内阁制到总统制;总统的权力由小变大;议会的权力变小。(2)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华民国约法》破坏了民主共和政体;总统权力过大,为袁

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创造了条件。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