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PDF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120 M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pdf,共(5)页,1.120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d2dfd16f0f5edc3041dd4f862915a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3月“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高一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1.【答案】A【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强酸性,能腐蚀大多数金属,也能和岩石中的CaCO3发生反应,但不能和玻璃反应,所以符合条件,故A正确;B.氨水属于弱

碱,和金属不反应,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不能腐蚀较不活泼金属,如Cu等金属,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D.卤水其主要成份为氯化镁、氯化钠和一些金属阳离子,和大多数金属不反应,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故选A。2

.【答案】B【解析】A.汽车尾气中的NO主要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气缸内高温环境下生成的,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不仅可以漂白纸浆,还能杀菌消毒,故B正确;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是铵盐和硝酸盐可作为肥料,不能吸收空气中的NO和NO2,氮的固定为氮气转化为含

氮化合物的过程,故C错误;D.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能与SO2反应生成CaSO3,再被氧化为硫酸钙,则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但CO2不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故D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Ⅷ族包含8、9、10共3个纵列,因此元素周期表

虽然共18个纵列,但共16个族,A错误;B.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B错误;C.第七周期0族元素为118号,则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ⅥA族,C正确;D.第ⅠA族的元素包括H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H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错误;故选C。4.【答案

】C【解析】铝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浓硫酸与Al发生钝化,可鉴别;浓硫酸可使白纸变黑,稀硫酸不能,可鉴别;浓硫酸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脱水变成黑色,稀硫酸使其变红,可鉴别;浓硫酸可使胆矾晶体变为白色,稀硫酸不能,可鉴别;常温下铜片与稀硫酸、浓硫酸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C。5.【答案】D【

解析】①稀氢氧化钠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加热不产生氨气,错误;②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成二氧化氮、水、氧气,所以硝酸一般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正确;③NO和O2迅速反应生成NO2,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

在,错误;④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是因为浓硝酸将铁氧化而“钝化”,错误;⑤蔗糖属于有机物,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变为碳(变黑),同时放热,浓硫酸将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因此会膨胀,体现了浓

硫酸的脱水性、强氧化性,错误;⑥S易溶于CS2,因此可以用CS2清洗残留硫粉的试管,正确;故选D。6.【答案】D【解析】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

aOH溶液反应,应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应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应为Cl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Cl<Si<Al,故A正确;B.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CH4比SiH4稳定,故B正确;C.高温下Al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与铁,故C错误;D.配置的溶液体积不等于1L,故D错误;故选D。7

.【答案】C【解析】Na2O2为淡黄色,NaHCO3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由题中图示知A、B、C、D分别为Na、Na2O2、Na2CO3、NaOH,据此回答;A.由上分析可知,C为碳酸钠,故A正确;B.D为NaOH,易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反应,则应密封保存,故B正确;C.A为Na,与氧气反应可生成Na2O或Na2O2,故C错误;D.Na2O2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故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Fe(OH

)2、Fe(OH)3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Fe(OH)3和NaAlO2与过量酸作用分别生成FeCl3、AlCl3,所以溶液中NH4+浓度减小,Fe2+浓度

减小,Fe3+浓度增大,由于加入氢氧化钠,所以Na+浓度增大,则几乎不变的阳离子是Al3+,故C正确。故选C。9.【答案】A10.【答案】B【解析】由实验可知,①中发生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②中观察到Cu剩余,则硝酸完全反应,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

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以此来解答;A.①中发生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B.实验①中发生反应3C

u+8H++2NO3-=3Cu2++2NO↑+4H2O,假设①中加入8molHNO3,则产生2molNO,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6molNO3-生成6molNO,故B正确;C.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

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硝酸的氧化性强,故C错误;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A.溶解得到的溶液及洗涤烧杯2~3次的洗涤液均需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B.“操作2

”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起着引流的作用,故B正确;C.由图可知,所配溶液的体积为100mL,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10.6g16g/mol=0.1mol,所配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0.1L=1mol/L,c(Na+)=2c(Na2CO3)=2mol/L,故C

正确;D.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水的量不足,溶液体积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D错误;故选:D。12.【答案】D【解析】A.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或自然环境中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①不属于固氮反应,故A错误;B.反硝化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氧气是常见氧化剂,因此

不需要氧气参与,故B错误;C.据题意知反应④是铵根离子被氧化成亚硝酸根和一氧化二氮,离子方程式为:4NH4++5O2=2NO2−+6H++N2O+5H2O,则每生成1molH2O共转移4mole−,故C错误;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3−

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氮的循环,故D正确;故选D。13.【答案】B【解析】A.向溶液乙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证明滤液乙中存在铁离子,但由于上一步加入了氯气,无法证明原矿石样品中存在Fe3+,故A错误;B.向溶液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滤液甲中存在铁离子,则原

矿石样品中存在Fe3+,故B正确;C.滤液乙中不一定含有Fe3+,所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不一定会出现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D.题中信息和反应流程都无法确定矿石的成分,故D错误;故选B。14.【答案】B【解析】A.该溶液可能是酸

式盐,比如硫酸氢钠,故A正确;B.结论应该是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但可能是氢氧化钾(属于碱,不属于钾盐),故B错误;C.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使溶液显酸性,故C正确;D.硫酸钡不溶于盐酸,亚硫

酸钡溶于盐酸,由现象可知部分Na2SO3被氧化为Na2SO4,故D正确;故选B。15.【答案】B【解析】解:①二氧化氮和氧气、水能反应生成硝酸4NO2+O2+2H2O=4HNO3,根据方程式知,氧气剩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

体积为氧气总体积的14,二氧化氮全部参加反应,所以混合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58,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58;②二氧化氮和水能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气体减少的体积是二氧化氮的23,二氧化氮占混合气体的1

2,所以试管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13,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3;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氮气和水不反应,所以混合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12,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2;④氯气和二氧化硫、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Cl2+SO2+2H2O=2HCl+H2SO4

,且这两种物质极易溶于水,根据方程式知,这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没有气体剩余,所以水充满整只试管;故选B。16.【答案】(12分)(1)由于氮分子内两个氮原子间以共价三键结合,断开该化合键需要较多的能量,所以氮气化学性质稳定。(2分)(2)2NH3+

2O2N2O+3H2O(2分)(3)①BCD(2分)②NaNO3(2分)(4)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分)B(2分)17.【答案】(16分)(1)Fe2O3(1分)(2)Al

O2−+CO2+2H2O=Al(OH)3↓+HCO3−(2分)漏斗(1分)(3)Al2O3+N2+3C2AlN+3CO(2分)(4)平衡气压,使溶液能够顺利滴下(2分)减小滴加NaOH溶液产生排气量的实验误差(2分)使装置恢复至室温(2分)使a、b液面相平(2分)(5)82.0%(2

分)18.【答案】(15分)(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分)(2)6.3(2分)(3)①品红溶液褪色或品红红色褪去(2分)②B(2分)③BaSO4(2分)(4)B(1分)(5)有黄色沉淀生成(2

分)2H2S+SO2=3S↓+2H2O(2分)19.【答案】(12分,每空2分)(1)①分液漏斗(2分)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遇明火可能爆炸(2分)②4CuSO4+PH3+4H2O=H3PO4+4H2SO4+4Cu↓(

2分)(2)①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2分)减少洗涤晶体时的溶解损失,快速干燥(2分)②BF(2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4071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