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PDF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529.271 K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pdf,共(3)页,529.27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a6bafc1e5786e6aefacc8ad96c3c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3月“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三校高一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命题学校:龙泉中学命题人:周燚审题人:刘穆庭王玉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思想主张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A.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B.选拔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C.推行不别亲疏的严刑峻法D.施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2.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时期内容出处北魏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

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魏书·食货志》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隋书·食货志》唐朝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

,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册府元龟》A.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C.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3.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因此唐太

宗采取了()A.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B.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C.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4.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

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5.据史书记载:“……官制分北、南院,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以上现象出现在()A.辽朝B.西夏C.金朝D.元朝6.右图为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中的《湖州府郡城图》,其绘制只注重呈现与政治、宗教、备

荒、教育相关的公共建筑,尤其突出府县街署,很少标注集市、街坊等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绘制方式在明代方志地图中十分普遍。由此可知,明代方志地图的绘制()A.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B.服务于政治管理的需求C.强调政治功能忽略实用价值

D.反映出城市经济的凋敝7.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省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

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C.刺激民众忧患意识产生D.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8.1914年,袁世凯在祭孔告令中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

极——国纪民彝,赖以不坠。”(辛亥革命以来)“纲常沦丧,人欲横流,几成为土匪禽兽之国”。袁世凯此说意在()A.扭转社会不良风俗B.恢复儒家伦理纲常C.极力污蔑辛亥革命D.为复辟帝制做准备9.《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儿子打他的父亲,应砍掉他的手。父亲无力偿还债务时,不仅

可以将自己的奴隶,也可以将自己的家庭成员送给债主抵债,父亲有权力但没有义务去赎回这些家人。由此可见,古代两河流域地区()A.家庭父权拥有绝对的权威B.债务奴隶是奴隶的主要来源C.法律的审判相对公平公正D.通过法典保护成年男子的权益10.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右图),分别体现

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窈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A.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B.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C.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11.亚历山大东征后,在

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希腊文明的传播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作

出决定性贡献D.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自古以来频繁12.赫梯人是历史上最早大量铸造并使用铁器的部族。公元前14世纪中期开始,埃及和赫梯不断进行战争。在和赫梯人接触的过程中,埃及人学会铁器的铸造和使用。约公元前13世纪初期,埃及进入了铁器时代。这种现

象表明古代战争是()A.政权更替的根本原因B.文明扩展的方式之一C.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D.民族交融的主要原因13.1251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王室自营地哈维尔庄园中,庄园公共事务由村民组成的陪审团处理,1380年起庄园的警察、检验员由村庄民众选出,1465年庄园的佃户还获得庄园内个人案件

诉讼由庄园法庭处理、禁止外面的官员干涉哈维尔事务的王室特许状。这说明()A.庄园成为中古英国的基层单位B.英国王权复兴的趋势有所逆转C.英国庄园具有一定的基层自治D.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度逐渐提升14.如图是12-15世纪欧洲大学数量变化图,这一变化说明当时欧洲()

A.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B.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C.社会转型的趋势明显D.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15.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

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C.阿拉伯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D.阿拉伯人充当沟通东西文化的角色16.据《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倭

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拾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次年,小野妹子再度来访,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炀帝依然不快。这反映了日本()A.大化改新后国力增强B.希望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C.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注重外交策略的灵活调整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地方行政制度](14分)材料一分封制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商代,甚至更早。周文王联合周围的许多诸侯国和部族灭商建周。为了笼络前朝遗民,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商的统治中心区:为了防止叛乱发生,他分封的主要是同姓贵族。周统治者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赐给受封的诸

侯,诸侯有权将封地内的土地和居民再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同时,各诸侯必须服从、臣服于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在周天子需要时调集自己的军队供周天子差遣。这样以分封制为基础,周朝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同时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

结构。材料二春秋初期,秦、楚、晋等大国都已设有县。县最早设在这些大国的边境地区,诸侯往往在征战中灭掉一个小国,就在原来的行政区内设县。因此县是直属于国君的统治地区,常常是国君到边境上处理军国大事或重大问题的地方,也就是说这时的县具有边防重镇的性质。这些县里

的贵族和"国人"都被编制成军队,军队的长官也就是县的长官,叫作"县尹",或者尊称为"县公",就是一个县军队的统帅。秦统一后,郡县制开始推行到全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川宝《探寻"封邦建国"到郡县制的演变的奥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时期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并分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推行县制的原因。(6分)18.[儒学与伦理教化](14分)材料一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既仕,须奉公勤政,

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炫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

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

,“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其家族的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6分)19.

[东西方交流](12分)材料一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公元前1世纪)汉朝与罗马帝国就有了经济上的往来。公元2世纪以后,罗马对中国汉朝丝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丝绸成了罗马市场上的畅销商品。史学家马塞利阿努斯说:“以前丝绸只适用于贵族

,而今已普及于社会各阶层,甚至于社会的最下层。”——郭小红《古罗马向东方的探索与丝绸之路》材料二(大秦)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后汉书·西域传》材料三1940年法国学者马勒莱发掘越南南部古海港奥克·艾奥遗址,认为其为东西海上交通的中继站。发掘出的中国物产包括西汉的规矩镜、东汉三国时期的八凤镜等,罗马特产包括

152年和161-180年发行的罗马金币,这些金币以及罗马或仿罗马式金银装饰品、安敦尼王朝风格的雕像,表明2世纪中后期是罗马帝国与东方交往的高潮时期。(1)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两国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据

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愿望长期未能实现的原因,指出公元2世纪两者的交流出现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流产生的影响。(4分)20.[人类文化的交流传播](12分)材料人类的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

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

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这说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如果一定要讲究文化的“纯正性”,

那么反而会因世世代代近亲交配而有退化淘汰之虞。今日世界在急剧地缩小,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不断交往,已势必将汇合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请你摘取材料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合理,做到有理有据。获得更多

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