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9)页,1.46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cf2f9b419d4bf4374edbd0c23a65e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吴起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
开发2.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A.火电B.水电C.核电D.风电【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所有的箭头均是源自于梯级开发,梯级开发发展了航运、养殖,也得到了水电,可以使用水能开发耗能行业,同时也解决了洪涝和农
田灌溉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所以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D正确。故选D。【2题详解】田纳西河是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能源方面主要是水电的开发。同时再结合流域内的资源发展火电或核电。水电开发成本低、规模大,是该地区最先
开发的电能,B正确。故选B。【点睛】梯级开发就是对于一些落差大的河流采取修建多个拦河大坝和水库,使水流趋于平缓,梯级开发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实施梯级开发分段修水库,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
通航;水库建成后可以起到防洪、发电的作用。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3.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
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4.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1~2月B.4~5月C.9~10月D.11~12月【答案】3.D4.C【解析】【3题详解
】从图中看,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A错误;田纳西河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B错误;从气温和降水看,该地为亚热带的湿润气候,C错误;从图中看,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受到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D正确,故选D。【4题详解】该地降水夏秋少
、冬春多,根据题意,“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即选择9-10月较合适,C对;1-2月、11-12已经进入雨季,时间不合适,AD不对,4-5之后雨季结束,防洪压力不大,B不合适。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
知识,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知识,能根据图示信息进行推断气候特征,进一步分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在生活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罗西老人,在回想20世纪30年代的生活时说:“山上几乎是光秃秃的,空气污染很严重,土地上快要长不
出庄稼了,每年都要防范洪水,人们的生活几乎难以为继。”读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5.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当
时田纳西河流域每年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量大B.地形起伏大C.植被遭到破坏D.炼铜业的发展【答案】5.A6.C【解析】【分析】【5题详解】矿产资源丰富明显不属于河流特征,④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丰富,故水量丰富,但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水系发达
,支流较多;而该流域内地形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形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故选A。【6题详解】据材料信息“山上几乎是光秃秃的,空气污染很严重,土地上快要长不出庄稼了,每年都要防范洪水,人们的生活几乎难以为继”可知,当时田纳西河流域每年洪水泛滥的根本原
因是植被遭到破坏,故选C。【点睛】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进行描述。据报道,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预计发展水田约87万公顷,其中新增水田约44万公顷,改善水田约43万公顷。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7.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
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日照时间长B.纬度低,生长期长C.可开垦荒地多D.灌溉水源充足8.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A.以水稻种植为主B.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C.水利设施完善D.科技水平高9.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
植区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当地A.地势平坦,地广人稀B.水稻种植历史悠久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答案】7.C8.B9.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发展差异。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可开垦荒地多,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与珠江三
角洲相比,三江平原以小麦种植为主;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水利设施不如珠三角完善;科技水平不如珠三角高。三江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
【7题详解】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可开垦荒地多,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所以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选C正确。【8题详解】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以小麦种植为主;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水利设施不如珠三角完善;科技水平不如珠三角
高。选B正确。【9题详解】三江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选D正确。读“我国东北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0.限制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
件是()A.土壤B.热量C.地形D.水源11.对图中信息分析合理的是()A.该地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B.该地区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C.该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低D.该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经营方式相同【答案】10.B11.B【解析】【10题详解】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农业发展过程
中最大的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B正确。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东北地区河流众多,灌溉水源较充足,因此,土壤、地形和水源均不是限制条件,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东北地区有水稻
的分布,但不是我国水稻主产区,A错误。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B正确。东北地区农业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C错误。我国东北为国营农场,美国为私人农场,经营方式并不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光照
、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验12.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
下降B.沼泽地开发,湿地保护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答案】A【解析】【详解】题中主要描述了东北地区肥沃的土壤,但是,随着东北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土壤肥力在逐渐下降,已经成为东北土地利用中不容忽视
的一个问题。据判断A正确,故选A。13.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地区将建设全国性的()A.商品粮基地B.商品棉基地C.乳畜业基地D.牧业基地【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的棉花主产区不在东北,故不能建成全国性的商品棉基地;乳畜业需要广阔市场
的支持,东北不适合;东北以农业为主,不适宜建成牧业基地;东北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基地。故选A。左下图为沪宁杭工业区示意图,右下图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4.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
利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④⑤⑥15.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A.铁矿资源缺乏B.劳动力短缺C.科技水平较低D.市场狭小【
答案】14.C15.A【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③水陆交通便利;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煤炭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⑤城市人
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故答案选C。【15题详解】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煤炭资源丰富;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
不利因素是铁矿资源缺乏,故答案选A。【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和不利因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16.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区域分别是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和德国鲁尔工业区,两区域共同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因此应对的共同措施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所以选
B。【点睛】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第二产业即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以及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区域现有产业结构不同、发展背景不同,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不同。如鲁尔区原有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因此其调整方向是增加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而我国珠三角原有产业结构中轻工业、高技术工
业比重大,因此其调整方向是在重工业基础较好的广州等地发展石化等重工业。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下面小题。17.鲁尔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
是:()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降低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18.进过改造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甚至于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
,减轻污染B.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D.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答案】17.C18.B【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传统工业区的改造。【17题详解】从三角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①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
分别约为:65%、15%、20%;②点的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数值分别约为:39%、31%、30%,因此可得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C正确。故选C。【18题详解】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
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海边有便利的水运条件,可以降低原料、燃料的运费,B正确。故选B。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9.有关图中工业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C.世界性钢铁过剩D.生产结构复杂20.图中工业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
表现有①发展新兴工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④重视发展第三产业A.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19.D20.D【解析】【19题详解】图示地区为鲁尔区,鲁尔区是以钢铁、煤炭为主的重工
业区,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煤炭地位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单一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生产结构复杂不是经济衰落的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20题详解】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
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拓展
交通,完善交通网;⑤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植树造林,营造绿色空间,优化美化环境。①②③④均正确。D正确。故选D。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读“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1.该区域工业化对城
市化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22.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B.人口过度密集C.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D.工业过度密集【答案】21.B22.C【解析】【21题详解】读图,该区域工业化对
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第二阶段,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B对。第一阶段工业化水平低,影响小,A错。第三阶段工业化速度减慢,城市化水平上升,不能体现促进作用,C、D错。【22题详解】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降低,城市化
快速发展,体现了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C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占主要地位,A错。第三阶段人地关系协调,不会出现人口过度密集问题,B错。工业化水平降低,工业不会过度密集,D错。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
城,其内部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很大差异。下面甲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江苏省各区域城镇化水平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3.苏南城市化水平最高,主要得益于()A.对外开放B.小商品经
营C.矿产开采D.大城市扩散24.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长江三角洲()A.水热条件好B.劳动力廉价C.土地租金低D.科技水平高25.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A.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B.工作重心放在城
镇规模的扩大上C.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D.过多强调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26.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②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工
业化与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④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及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23.D24.D25.A26.D【解析】【2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苏南地区城市化是因为大城市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
推动城市化;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依赖对外开放的政策,发展外资企业,带动城市化;温州模式主要小商品经营,私营企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东北地区是随着资源的开发,促进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故该题选D。【24题详解】珠三角纬度比长三角低,雨季长,水热条件更好,故A错误;珠三角比长三角发展较晚,经济发展水平稍
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故BC错误;长三角历史悠久,经济和科技水平比珠三角高,故该题选D。【25题详解】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全面,一些地区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导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
化;一些地区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工作重心放在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其他建设项目的推进上,导致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其次是生环境问题,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环境污染严重。此外,江苏省的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
一步完善。本题要求选择不包括项,故选A。【26题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数目变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密度增大、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等),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与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及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中国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
,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云南德宏模式的推进动力是边贸发展。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
,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东北模式是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的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云南德宏模式是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27.工
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是日本工业化率变化曲线,日本工业
增加值呈现增加趋势B.②是中国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够协调C.③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比日本轻D.④是日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当前日本城市化速度快于中国【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特点。【详解】日
本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达70%以上,故图中①曲线是日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④是日本工业化率变化曲线,日本工业增加值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当前日本城市化速度慢于中国,A、D错。②是中国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够协调,B对。③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变
化曲线,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比日本严重,C错。故选B。【点睛】28.近几年“滴滴打车”在中国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互联网+交通”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GIS与GPSB.GPSC.RSD.数字地球与RS【答案】A【解析】
【详解】手机打车软件需要确定乘客和出租车的位置,需要利用GPS定位,司机终端需要利用GIS进行线路规划,故A正确,BCD错。29.下图为某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超强台风的卫星云图。读图,回答下题。图示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了()A全球定位系统技术B.卫星遥感技术C.地理
信息系统技术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空间定位和导航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主要功能,A错误。气象局获取卫星云图是使用了遥感技术,而对卫星云图的图像处理和分析
等是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系统,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利用卫星监测和获取地表影像资料,属于遥感的主要功能,C错误。数字地球
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D错误。故选B。30.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
市水域面积D.为商业网点选址【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详解】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优选城市中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区作为商业网点选址的参考,故D正确。其他各项与这两个图层叠加的信息的关联度不大。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二、综合题(40分)
31.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山脉,甲代表地形区,乙代表河流名称,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甲所示高原位于我国的____(三大自然区)。(2)乙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是由于甲地区存在着严重的____(环境问题)。其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为____、____。(3)人口
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如下图所示:①人均耕地减少②破坏植被③需要更多劳动力④土地退化从①~④中选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填序号)A____;B____;C____;D____。(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1)东部季风区(2)水土流失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遇水容易崩解;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峻。(3)①;②;④;③(4)耕地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更加干旱;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河流含沙量增加,床
抬高,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解析】【分析】本题围绕黄土高原区域进行考查,较基础。要求熟练掌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其水士流失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解答时注意关联图的解答的关键是“因果关系”分析。【详解】(1)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乙几字形分布,判断为黄河,
则甲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2)乙河为黄河,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是由于黄河的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由于气候、地形、土壤、地理位置等原因而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其具体原因有:
降水强度多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地处地形、气候等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滑坡、場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3)根据图示,人口增长直接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增大,A对应①;人均耕地减少会促使人们去破坏植被,开垦耕地,B对应②;水
土流失加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地退化,进一步导致农业单产减少,C对应④;人们继续开垦荒地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进-步导致人口继续增长,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故D对应③。(4)黄土高原水士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进行分析,对地形、土壤、河流、植被等都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对
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表土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造成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水士流失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到黄河下游地区,流速减慢使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使下游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增加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32.(12)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试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为什么还要建火电站和核电站?(3)田纳西河流域主要的交通
运输方式是什么?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有哪些?【答案】(1)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丰富,河流水(径流)量大。(4分)(2)流域内水、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火电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不稳定,发展火电和核电,可以
弥补河流枯水期发电量的不足。(4分)(3)水运(河运、内河航运)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水量不稳定(4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丰富,河
流水量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2)田纳西河流域内水、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火电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该地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不稳定,发展火电和核电,可以弥补河流枯水期发电量的不足。(3)田纳西河流域主
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水运或河运、内河航运。限制水运发展的因素是地形、流量。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水量不稳定。影响航运发展。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水能丰富的原因,能源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方式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辽中南工业区曾经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完整的工业生产链。2013年,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加上工业区国企过多、规模过大等,传统产业开始停滞不前,GDP出现断崖式下跌。而近些年来,辽中南城市群的传统工业出现新的生机。《辽宁日报》某记者说:“辽宁好像
是曾经优秀的三好生辍了学,复读后再努力向前追赶。”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分布图。(1)分析造就辽中南工业区“曾经优秀”的区位条件。(2)分析辽中南工业区“辍学”的原因。(3)说明近些年辽中南工业区“努力追赶”采取的措施。【答案】(1)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水陆交通便
利;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任答2点可得满分)(2)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占用土地面积广;污染严重;重化工业占比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钢铁市场产能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任答2点可得满分)(3)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重化工
业比重,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任答2点可得满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分析】本题以辽中南工业区的衰落及复苏为
材料,考查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难度一般。【详解】(1)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传统工业区的代表,是建立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辽中南地区有阜新和锦州地区的煤炭、鞍山和
本溪的铁矿石,辽河油田的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有京哈线、沈大线等铁路经过,且有大连等港口,交通便利。辽中南地区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由于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
所以辽中南曾经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2)辽中南工业区“辍学”的原因主要从其产业结构、环境、新技术革命等角度,结合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辽中南为我国的传统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体,是建立在当地煤炭、铁矿石、石油等丰富的自然资
源基础上的,随着资源的开采,原料消耗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传统重工业对于土壤、大气、水体等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从产业结构看,以资源型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随着一些新兴产钢国家的兴起,世界钢铁市场产能过剩,加之以微电子
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兴工业部门不愿意到环境质量较差、土地价格高的地区布局,使得辽中南工业区出现衰落。(3)辽中南工业区为了重新振兴采取的措施,结合鲁尔区的整治措施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一样存在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的不合理问题,同时,环境污染
严重,耗能较高,土地租金高等限制了其发展。针对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问题,应当降低传统重化工工业的比重,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调整工业布局,将部分运输量大的向交通更加便捷的港口地区搬迁。针对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应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适当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发展节能技术,减
少资源消耗。针对土地租金高的问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多措并举实现传统工业区的重新振兴。【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