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37 修辞与句式 Word版含解析.docx,共(4)页,25.44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9803e8c8c3db244bf707e2c1544e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练案三十七修辞与句式一、对点练1.下列诗句中,与“楼台遗迹留丹火”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A.秋高鹰隼傍霄搏B.九流争赴水萦蟠C.几处溪山存旧物D.江汉回波散翠澜2.下列句子修辞使用恰当且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的一项是()A.周围群峰壁列,在山脚下仰望,蓝天夹在群峰之间,好
像一朵梅花悬在头上。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C.东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D.茶楼老板摇着头对老主顾说:“‘茶钱先付’,说出来都烫嘴。”3.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提供的角色中任选两个各续写一句话
,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大国工匠,求极致敢创新,精雕细琢打造国之重器。可选角色:驻村干部快递小哥环卫工人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山光水色,榆柳桃李,暮钟鸣幽人隐,古代诗人崇尚闲适的田园生活。
材料:雄浑悲切傲岸乌江怨湘竹泣孤烟直长河美苍松挺荷花洁西风昏鸦边关黄沙古道残阳雪中红梅大漠胡杨石间劲竹5.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前后连贯的短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是植根于民间自然而辽阔的文化土壤,融汇学院派中不乏特立独行的优良资源
,始终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放眼世界和人类未来,对中国本源天道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融汇的开创性工作。6.请将下面画线的句子改写为一个长句,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老屋,是世纪的“三朝元老”,是季节的
忠实守望者;在其百年的存续过程中,从未奢望用斑斓的色彩点缀世界,只是平实自然地白描年华;于是它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子孙的尊重,其魅力仅仅在于无论生活曲线的振幅有多大,始终信守“平平淡淡才是真”。7.请将下列
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协调的排比句。俗话说:“江山也要文人捧。”文学作品捧红景点的例子数不胜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竟使绍兴城的菜地和民居成为名胜古迹,天天游客如云;兰亭,原是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4千米的兰渚山下的一座普通小亭,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名
闻天下;南京的秦淮河,则因有了俞平伯、朱自清的同题散文而名声大噪。像这样由语文而促进旅游新产品开发的事例不胜枚举。二、强化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供皇家狩猎。“塞罕”是蒙古语,意为“美丽”。
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美丽的绿色高岭,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改变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虽,但历史遗迹比比皆是。三代塞罕坝人,五十多年,始终如一地坚持奋斗,今天的塞罕坝变成了草的家园,变成了花
的世界,变成了林的海洋……今天的塞罕坝成为人们心中的,草原,花儿竞相绽放,“千里松林”再现,空气清新,骏马奔腾,……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物是人非极乐世界一望无垠熙熙攘攘B.时过境迁世外桃源一望无垠
游人如织C.物是人非世外桃源一览无余熙熙攘攘D.时过境迁极乐世界一览无余游人如织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B.由于
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C.由于乱砍滥伐和连年山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D.由于乱砍滥伐和连年山
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塞罕坝已经改变了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D解析A项,“秋高”为主谓结构,与之对应的“楼台”则是名词。B项,“争赴”为动词,
与之对应的“遗迹”为名词。C项,“几处”不能与名词“楼台”对应。故选D项。2.D解析A项,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夹在群峰之间的蓝天”,喻体是“梅花”,“蓝天”与“梅花”无相似点,比喻不恰当。B项,在崎岖山路上急步猛冲的感觉与踩在棉花上的感觉不能构成比喻,且“踩在棉花上”一般形容
无力、沉重、疲惫的状态,绝无轻快之感。C项,“万道霞光”所强调的特点是“放射性”,“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表现不出这个特点,这两者之间不能构成比喻关系。3.示例驻村干部,促民生谋发展,砥砺前行建设美丽乡村。快递小哥,
穿大街走小巷,风雨无阻服务千家万户。环卫工人,冒严寒顶酷暑,披星戴月维护城市卫生。4.示例边关黄沙,大漠胡杨,孤烟直长河美,古代诗人赞赏雄浑的边塞风光。西风昏鸦,古道残阳,乌江怨湘竹泣,古代诗人品味悲切的家国情怀。石间劲竹,雪中红梅,苍松挺
荷花洁,古代诗人讴歌傲岸的人文精神。5.答案示例①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是对中国本源天道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挖掘、融汇的开创性工作。②它植根于民间自然而辽阔的文化土壤,融汇学院派中不乏特立独行的优良资源。③它始终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放眼
世界和人类未来。解析本题可以先找出长句的主干“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是……的开创性工作”,然后把修饰限制成分合理地转变成两个互不包含的短句即可。6.答案示例世纪的“三朝元老”、季节的忠实守望者、从未奢望用斑斓的色彩点缀世界的老屋在其百年的存续过程中只是平实自然地白描年华。解析解答
此题时,要先选定能够作为主干的句子。经过分析可知,“老屋只是平实自然地白描年华”可以作为变换后长句的主干,然后将其他内容分别作为“老屋”的定语和“白描”的状语即可。7.答案示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这座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的普
通小亭名闻天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绍兴城的菜地和民居成为天天游客如云的名胜古迹,俞平伯、朱自清的同题散文使南京的秦淮河名声大噪。解析题干要求将画线句变换为句式协调的排比句,首先选择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句
子,如第一句“……(文章)使……(地名)……”,选好范例,其后两句仿写。三个例子应按由古到今的顺序排。8.B解析“物是人非”,景物依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塞罕
坝随着时代变迁,由“美丽”变为了荒原,应选“时过境迁”。“极乐世界”,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可获得光明、清净和快乐,摆脱人间一切烦恼。“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此处不涉及佛教内容,应选“世外桃
源”。“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事物简单或平淡无味。此处说草原辽阔无边,应选“一望无垠”。“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
的线一样,密密麻麻。此处说来塞罕坝旅游的人多,应选“游人如织”。9.C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应在“乱砍滥伐”前面添加“由于”;二是“遭到了……严重”搭配不当,将“破坏严重”改为“严重破坏”;三是“改变了人迹罕至
的荒漠高原”搭配不当,将“改变”改为“变成”。10.参考答案①“变成了草的家园,变成了花的世界,变成了林的海洋”,三个分句句式整齐一致,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气势。③突出了塞罕坝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塞罕坝人奋斗与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解析“变成了草的家园,变成了花的
世界,变成了林的海洋”,三个分句都用了“变成了……的……”的句式,整齐一致,构成排比。表达效果上,排比句式的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表达内容上,凸显“草的家园”“花的世界”“林的海洋”,“草—花—林”突出了塞罕坝从荒漠变为世外桃源的巨大变化,而这正是三代塞罕
坝人五十多年始终如一地坚持奋斗的成果,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塞罕坝人奋斗与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