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练案19 鉴赏现当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x,共(9)页,28.67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9db61a582b4b4765eaa8911ee410c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练案十九鉴赏现当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壮士心①臧克家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突然睁大眼睛,战鼓在催他,(深夜里木鱼一声又
一声)跨出门来,星斗恰似当年,铁衣上响着塞北的朔风。前面分明是万马奔腾,他举起剑来嘶喊了一声,从此不见壮士归来,门前的江潮夜夜澎湃。1934.1.11注这首诗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日军践踏华北、窥视中原,中国社会正处于危
急关头。1.诗歌的第一节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出两组。(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题。我是一条小河冯至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
儿编织成你的花冠。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一九二五2.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3.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二、强化练(一)阅读下
面的诗歌,完成4~7题。黄河落日李瑛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涡终于落下了辉煌地、凝重地沉入滚滚浊波淡了,帆影远了,渔歌此刻,大地全在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倔强的陡峭的土壁蒿艾气
息的枯黄的草色只有绛红的狂涛长空下,站起又沉落九万面旌旗翻卷九万面鼙鼓云锣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颤动的大地竟如此惊心动魄醉了,洪波亮了,雷火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历史已成废墟草滩,爝火
峥嵘的山,固执的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如血的残照里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一个字一个字像余烬中闪亮的炭火和浪尖跳荡的星星一起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闪烁(选自《新诗》2012年第3期)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中“染红”一词赋予太阳动态美,同时暗示时间的流逝,语言极为传神。B.“辉煌地、凝重地/沉入滚滚浊波”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沉入黄河的壮美景象,营造了雄浑的氛围。C.“远了,马鸣/断了,长戈”写第四节所描述
的历史风云已经远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D.“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闪烁”中,“闪烁”的不仅有星星还有唐诗,形象地写出了唐诗的辉煌灿烂。5.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等了五千年”以等待的时间之长衬托这一刻的
重要性,同时为后文描写黄河落日的壮美作铺垫。B.“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固执的/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通过实写眼前之景,表达诗人对山河的热爱之情。C.“一个字一个字”运用反复的手法,说明唐诗字字珠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唐诗的礼赞之情。D.诗歌第二、四节均以四个结构相似的二字词语起
首,音韵和谐,给人以回环往复之感,耐人寻味。6.诗人为什么要以《黄河落日》为题?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7.诗歌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如何描绘景色的?请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11题。文本一太阳
吟①闻一多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太阳啊
——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太阳啊,奔波不息
的太阳!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底方向?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
格外凄凉。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往后我看见你时
,就当回家一次;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注①作于诗人192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文本二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整体性质的一个符号,并未取得与抒情主人公平等的地位。曾经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闻一多抛弃了这个传统,他将“太阳”从宇宙中抽取出来,在
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宇宙对于太阳,倒仿佛是它难以返回的“家乡”,这种取象、立象方式,无疑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一大开拓性贡献。8.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太阳“刺得我心痛”,诗人清晨醒来,怨恨太阳惊扰了自己的乡梦,让自己陷入苦痛之中。B.“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
身秋了罢?”诗人身在异国,遥想北京秋天的景象,凸显对家乡的思念。C.“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诗人把太阳视为同病相怜的知己,向它倾吐自己内心的苦恼。D.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诗人由物悟理,有了太阳的慰藉,
便觉他乡是故乡。9.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十二节,每节三句,一韵到底,有整齐的建筑美和和谐的音乐美,给人以极大的震撼。B.“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巧妙地运用反问,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游子心情,增强了感染力
。C.“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视觉与听觉、静与动、实与虚的完美结合。D.“六龙骖驾”“神速的金乌”以远古神话再现太阳的风采,丰富了诗歌意象,拓展了诗歌意境。10.如何理解“我的家乡不
在地下乃在天上”的含义?11.文本二说诗人将“太阳”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诗歌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答案:1.参考答案①热烈的梦境与凄凉的江庵;②壮士叱咤风云的当年和孤身独栖的现实。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从诗歌中找到对比的双方,然后分析得出答案。
第一节“江庵的夜和着青灯残了,壮士的梦正灿烂地开花,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灯光开出了一头白发”主要有两处对比,一是梦境和现实的对比,现实中壮士身处“江庵”,而梦境“正灿烂地开花”;二是壮士梦中形象和现实境况的对比,如梦中的
壮士“灿烂”“开花”,是说曾经的壮士叱咤风云,而现实中的壮士只能“枕着一卷兵书,一支剑”,已是白了一头发。2.参考答案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人比作小河,然后以其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路程为抒情线索。解
析本诗的标题是《我是一条小河》,诗歌从始至终都把情感寄托在“小河”上,所以“小河”自然而然就成了抒情的线索。诗歌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柔波荡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路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
愁中见执着。诗歌借“小河”和“影儿”之间自然的联系写出两心的相印相随,构思十分新颖。3.参考答案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无情的大海”的狂风恶浪,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
了裙裳”,暗示了封建顽固的黑暗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虐杀,有力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解析诗歌中将人拟作物来写: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将姑娘比作“影儿”,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据此,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即可。4.C解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错误,这两句诗只是在客观描述历史的风云变幻,没有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反思。5.B解析B项,“实写眼前之景”错误,这里的景物描写是虚写,主要表现的是黄河流域
的沧桑巨变。6.①“黄河”和“落日”是本诗主要描绘的意象。②“黄河”气势磅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落日”具有厚重、沧桑和可再现的特点。诗人借这两个意象表达对中华民族的礼赞。7.①运用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黄河的不同凡响,颇有震撼力。②“凝思的树,严肃的鹰/倔强的陡峭的土壁”运用拟
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日时黄河周围环境的寂静。③“九万面旌旗翻卷/九万面鼙鼓云锣”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河的非凡气势。8.D解析“便觉他乡是故乡”说法错误。诗人说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的意思是,太阳已经不再是世界的旁观者,
它本身也由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组成,带着东方和西方的气质与修养,当然,也必定包含着“我家乡”的属性。因此,这是诗人将心目中的故乡凝聚成某种精神的化身投射到了太阳身上,而并不是“便觉他乡是故乡”。9.C解析“实与虚的完美结合”说法错误。“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诗人把太
阳引为同病相怜的知己,开始向它倾吐自己的种种烦恼,细细地讲述着自己对美国社会的感受,都是虚写,没有实写。10.参考答案①“不在地下”指诗人有乡而不能回,“在天上”指诗人将太阳当作故乡。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
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解析从诗句的内容上理解,这首诗写于诗人在美国留学期间,结合诗歌最后两节分析,诗人离乡万里,但想到“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因此“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诗人将太阳认作“家乡”,像
崇拜家乡一样崇拜太阳,这是诗人将心目中的故乡凝聚成某种精神的化身投射到了太阳身上。“不在地下”指诗人有乡而不能回,“在天上”指诗人将太阳当作故乡。从诗句的情感上理解,诗人说自己的家乡“在天上”,也就是将太阳看作了家乡;说“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
一次”,这是诗人将浓厚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外物上的表现,反映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刻骨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11.①诗人以太阳为抒情对象,不再单纯将太阳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元素;②
诗人将太阳拟人化,把太阳视为使者、知己等,使太阳具有独立的个性和活泼的生命;③运用第二人称,以呼告方式与太阳平等对话,直接倾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