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共(8)页,488.51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243adfe008c3c952ddfb5af1e2d8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共7页山西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上册一二三单元命题人:闫佩艳审核人:赵乾凤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
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
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
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
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了《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
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随着岁月的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
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河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
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
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高二(期中)语
文试题第2页共7页材料二:《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春皇汉式,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年年
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两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
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儿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
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
词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B.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担负历史使命。C.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
英雄主义气概。D.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出其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为“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体现了他对革命斗争的激情。B.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C.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了前进的动力。D.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
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高超的指挥才能。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3分)A.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B.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C.敌军
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D.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5.请简要梳理分析材料一的行文结构。(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鼠疫(节选)加缪里厄
的妈妈像平常一样静静地靠在客厅一角的椅子上,她喜欢在做完家务后来这里歇着,只剩一小团高二(期中)语文试题第3页共7页黄光微微闪烁在马路延伸的尽头,给深夜增添了一丝温暖。里厄的母亲静静坐着,望着窗外那空无一人的街。忽然她开口问道:“街灯会
随着这场鼠疫一盏一盏熄灭掉吗?”“应该是的。”“哎,要是这样的话,冬天该多凄清啊!真希望能在那之前摆脱掉这场瘟疫。”“嗯,我也希望如此。”里厄附和道。听到里厄开口,母亲的视线转了过来然后凝视着他的额头。里厄
意识到自己疲惫的脸色引起了母亲的担心,这段时间的劳累让他瘦了很多。“白天不顺吗?”“没,和往常没什么不同。”和往常没什么不同!意思是来自巴黎的新型血清效果比第一批更差!死亡人数的统计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中。当天的会议上,疲惫不堪的医生提出:想要预防肺鼠疫的口对口
传染必须要采用新的举措,省长批准了这项提议。其实他也不知道做什么是最好的,和往常一样,没有人知道这次会有什么效果。这时传来了门铃声。里厄朝母亲笑了笑,便开门去了。光线昏暗,里厄看到一个披着灰衣、狗熊模样的人
站在灰暗的楼梯台前,那是塔鲁。里厄站在安乐椅后,示意塔鲁坐在书桌前。他们两人中间隔了一个电灯,除此之外,房间里再没有别的光源了。“我听说省政府准备搞一个市民救助组织,每位身体素质不错的男性都得参与进来。”塔鲁说。“情报搜集得不错呀。只是这组织能不能建成还不一定呢,大家意见很大,省长下不了
决心。”“那如果采取自愿的形式呢?”“已经试过了,没什么成效。”“我的想法是超过政府,自行组织一个志愿防疫队。其实政府已经无法顾及我们了。我的朋友遍布很广,我和他们可以作为队伍的先期主力。”“我是肯定不会拒绝你的邀请的。我们现在急需专业人员打下手。我会帮你去省政府提议的。他们现在也没有
别的什么更好的办法,应该不会拒绝的。只不过……”里厄顿了下,清了清思绪,“只不过,您也知道,这是件有生命危险的工作。我一定得问清楚了。您是否已经真的下定决心了?”塔鲁起了起身,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重新坐下,发丝在灯光下微微闪光。“那您是否
信仰耶和华?”这并不算突兀的问题,可里厄没能马上开口回答。“我并不信仰他,不过这什么也说明不了。”塔鲁没有说话,只是倚在凳上笑了笑。“我想用问题来回答您的问题。”里厄轻轻一笑,算是同意了:“这确实是您的风格,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嗯。我想说的是,里厄,你明明就是一个拥有奉献精神的
人,但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信耶和华呢?”里厄的脸依然处在灰暗之中。他告诉塔鲁,如果他相信耶和华是万能的,那可能就不会费力去干这些事了。其实,没有谁真的至死不渝、全心全意地信仰耶和华,大家内心深处都不相信有这样的耶和华存在。所以,里厄觉得自己正在逐渐接近真理
,起码是这一点的真理:不要屈服于外界客观事物。里厄抬头望着塔鲁,塔鲁噘起嘴吹了个口哨。“我知道你肯定会觉得我口气太傲了。不过我没有骗你,这点骄傲是我仅剩的东西了。我根本不清楚最后会发生什么,更不清楚以后的路会走向何方。我现在所能看到的
都是患病的人,我必须先赶快把他们治好。至于思考什么的,等病治好了再说吧,那时候我也自然会去想。没什么比治病更要紧的了。我所能做的就是保卫他们。”“可是,我还是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这场瘟疫的。”“就像您所说的那样,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失败。”塔鲁没有答话,默默看了里厄很久,接着站起身往
门口走去,每一步都显得不轻松。里厄见状,马上起身走上去送他。楼道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楼梯口处的灯不知怎么不亮了。高二(期中)语文试题第4页共7页还有一个小时就到凌晨了,此时城里除了点细微的动静和远处救护车的声响、安静得让人
有些发毛。里厄把车发动,塔鲁也钻了进来。“塔鲁。我告诉您,您做这个事业有三分之二的概率会丧命。明天还是来我这打疫苗预防一下吧!”“医生,其实您也不是不知道,这是没说服力的。在一个世纪之前,波斯有座城市也染上了鼠疫,结果您也知道,除了那个日夜给尸体擦洗的人,没有一个人活了下来。”“他只是运气
好,躲过了三分之二的死亡率。不过,我们确实要重新研究下这个问题了。”里厄的音量瞬间降了下来。车已经驶入了郊区,这里的街灯还是亮着的,但路上空无一人。(有删改)【注】耶和华,基督教崇拜的上帝。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开篇描写了里厄妈妈在家中静静地坐着这一静谧的画面,与下文交代鼠疫的严重状况形成反差。B.文中重复出现“和往常没什么不同”,写出了鼠疫四处蔓延、日趋严重,难以控制的现状。C.省长“也不知道做什么是最好的”,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政府官员的不
作为和民众的茫然无措。D.塔鲁提及波斯的鼠疫,实际上是以调侃的口吻来解释自己的选择,展现其性格的幽默与乐观。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塔鲁“那您是否信仰耶和华?”这一问题,既回答了里厄“
是否下定决心组织志愿防疫队”的问题,也引出下文对里厄奉献精神的剖析。B.“塔鲁噘起嘴吹了个口哨”,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对里厄医生关于“耶和华”的回答的质疑,但也从侧面衬托出里厄医生的伟大。C.小说主要采用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里厄
与妈妈的对话巧妙地交代了鼠疫的状况,而里厄与塔鲁的对话则让读者看到鼠疫下人们的价值选择。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既有利于多角度展现鼠疫时期的社会图景。也便于冷静客观地再现里厄医生的内心世界。8.小说首尾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9.在《鼠疫》这篇小说中,
鼠疫象征着人类生活中可能面对的战争、灾难、瘟疫等困境。请结合节选部分分析小说的丰富主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0分)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开宝中,以《尚
书》擢第..,调补将陵尉。太平兴国八年,太宗召坦等谓曰:“诸子生长深宫,未知世务,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汝等皆朕所慎简.,各宜勉之。”乃以坦为益王府翊善。坦性木强固滞。王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
召宾僚乐饮,置酒共观之。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是时,太宗亦为假山,闻而毁之。王少逸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上
尝诫之曰:“元杰知书好学,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邪”顷之,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太宗日使视疾,逾月不瘳,甚忧之,召王乳母问状,乳母曰:“王本无疾,徒以姚坦高
二(期中)语文试题第5页共7页检束,居常不得自便,王不乐,故成疾。”上怒曰:“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因命捽至后苑,杖之数士。召坦慰谕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
朕必不听。”王薨.,改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他日因事得对,上以其旧人,召升殿与语。坦言及故府,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坦退,上谓侍臣曰:“坦在宫邸,不能以正理诲谕,事有微失,即从而扬之,此卖直取名耳。”景德初,求补郡,俾知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
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二年,卒,年七十五。(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
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B.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C.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D.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
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第,是指科举考试及第。科举考试及第在古代还可以说登科、登进士第。B.“汝等皆朕所慎简”中的“简”的意思,与《出师表》中“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的“简”意思不同。C.薨,是死的一种说法,一般针对皇帝的高等级的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大臣。D.判,官制用语。即以他官兼代某职,称判某职或判某职事,以高位兼掌低职曰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太宗认为皇子们生长在皇宫中,不谙世事,需要有德行的贤士加以教导,于是选择姚坦等人担任教导皇子的职务。B.益王耗费巨资建成假山,召集宾客置酒观赏,只有姚坦觉得这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太宗听闻后责令益王毁掉了假山。C.益王的
随从唆使益王诈病不上朝,想以此赶走姚坦,却被太宗察知。太宗非但没有责怪姚坦,反而惩治了始作俑者。D.姚坦在益王去世后仍然说益王的坏话,并标榜自己敢于直言,这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与嘲讽。皇上认为他是在沽名钓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4分)王少逸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15.文中说姚坦的性格“木强固滞”,你认为是什么意思?这一性格特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3分)(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13分)高二(期中)语文试题第6页共7页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3分)(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2)张若虚的《春江花
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3)《将进酒》以乐观自强的口吻,肯定自我人生的诗句是“,”。(4)《江城子》中“,,。”写
妻子死后诗人自己形象的变化,未老先衰,狼狈不堪,感情深沉悲痛而又无奈。(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6)《老子》四章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夸耀的人都给
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
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②,有人
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③,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17.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
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
梦想”演讲比赛。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黄河流域各地
普遍出现的剪纸窗花中,在安塞农民的图画里……不同地域、不同材质的民间艺术品,大家都地采用了花卉意象。从田野作业汇集而来的样品看,似乎是共时性的共振;沿着历时性的脉络,这里有着凝聚性的共同源头吗?在每个民族
文明初萌时期,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特定的某些意象抒发情怀,这些意象一经确立便是一种文化原型。花卉就是有着这种原型的民间艺术,其原型乃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图腾之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吟诗予以历史性定位;“华山玫瑰燕山龙”,意即华山花卉图纹是在燕山龙之前我们民族最早的文化图腾。古来“
华”“花”两字,相通且可互换。他认为花卉图纹可能就是华族(新石器时代活跃于此地的华胥氏——伏義女娲之母)得名的由来,从此花卉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标识。一个花的图纹,便串联高二(期中)语文试题第7页共7页起我们民族数千年不曾改易的文化记忆链条,这是英雄佩花、逢
喜戴花的欢乐点缀,这不正是有着数千年的谱系性的花卉根脉?花之意蕴源远流长,,融于血脉,成为我们不思量自难忘的集体记忆。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约而同穷源溯流哪里根深蒂固B.不约而同追根溯源岂止根深蒂固C.不谋而合追根溯源哪里根深叶茂D.不谋而合穷源溯流岂
止根深叶茂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每个民族在文明初萌时期,都会选择某些特定的意象情不自禁地抒发情怀B.每个民族在文明初萌时期,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某些特定的意象抒发情怀C.在每个民族文明初萌时期,都会选择某些特定的意象情不自禁地抒发情怀D.在
每个民族文明初萌时期,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某些特定的意象抒发情怀21.下列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华”“花”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如上层楼外的“平坐”(
露台)。B.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C.这天孩子们要放雄黄炮,还要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涂一个“王”字。D.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
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
私家车司机接受了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监控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广大网友呼吁取消处罚。交警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特事特办,马上取消了对私家车司机的处罚。在这支共同谱写的救助生命的“爱”的协奏曲中,私家车司机、网友、急救车司机和交警,谁最值得你崇敬?请综
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