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6)页,1018.58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fd5a4e6e8458b52d59575d5021556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开学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9小题,每题4分,共计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机械运动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B.研究机械运动时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C.任何情况下原子一定可以被看做质点D.研究“神舟七号”绕地球的运动,它不能被看做质点【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机械运动研究物体位置
的变化,A正确;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B错误;在研究原子的构成时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研究“神舟七号”绕地球的运动,能被看做质点,D错误;故选A.考点:质点;参考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和质点的概念,能否被看做质点不是由物体大小和形状决定的,注意不是小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C.“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这里的“早”和“等了很久”均指的是时间D.第2s末和第3秒初是同一
时刻【答案】D【解析】【详解】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指时刻,8分指时间间隔,故A错误;B.5s内是指5s的时间,在4s末到5s末是指1s的时间,故B错误;C.“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这里的“早”指时刻,
“等了很久”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D.第2s末和第3秒初是同一时刻,故D正确。故选D。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B.同一地点重的物体的g值大C.g值在地面附近的任何地方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答
案】A【解析】【详解】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故选A。4.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
放大的思想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D.当物体的运动时间Δt趋近于0时,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合外力
恒定,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控制质量恒定,研究加速度和合外力的关系,故用到了控制变量法,A正确;B.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
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故B正确;C.质点是将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故属于理想模型,C正确;D.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
用了极限思维法,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
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42m/svt=+,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加速度为2m/s2B.初速度为4m/sC.前3s内,位移为24mD.在3s末,瞬时速度为12m/s【答案】C【解析】【详解】A
B.由速度表达式可知,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2m/sv=,加速度大小为24m/sa=,故AB错误;CD.前3s内,物体的位移为20124m2xvtat=+=3s末,物体的速度为1014m/svvat=+=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
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它沿斜面滑下的距离是()A.2LB.22LC.4LD.(2-1)L【答案】C【解析】【详解】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为v,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一半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位移为x,根据速度位移
公式有22vaL=2()22vax=解得4Lx=故选C。7.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3段位移,在这3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3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3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A.1∶8∶27;1∶2∶3B.1∶8∶27;1∶4∶9C.
1∶2∶3;1∶1∶1D.1∶3∶5;1∶2∶3【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212xat=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22axa==;又前3s的位移减去前1s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22211(12)1422
xaaa=+−=;又前6s的位移减去前3s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22311(123)(12)13.522xaaa=++−+=;故x1:x2:x3=1:8:27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11xvt=,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22xvt=,在第三段位移的
平均速度333xvt=,故123::1:4:9vvv=;故选B.【点睛】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8.根据机动车的运动情况,绘制如右图21xtt−图像,
已知机动车质量为31.510kg,其在水平路面沿直线行驶,规定初速度0v的方向为正方向,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为41.510N。则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1秒末机动车牵引力功率为41.810WB.机动车的初速度为20m/sC.机动车的加速度为8m/s2D
.机动车在前3秒的位移是24m【答案】B【解析】【详解】ABC.由图像设2xt与1t的函数关系式为21xkbtt=+整理可得2xktbt=+由运动学公式2012xvtat=+知上式中020m/skv==,加速度28m/sa
=−,故B正确,C错误。1秒末机车的速度1012m/svva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1PFv=解得到43.6W10P=故A错误;D.机车做减速运动经时间002.5svta−==所以前3秒的位移2025m2vx
a==−故D错误。故选B。9.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速度的平方(v2)与位移(x)的关系图像。则这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2m/s2C.3m/s2D.4m/s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式2202tvvax−=得2202tvvax=+结合图像可知加速度8125228a−=解得a=1m/s2故选A。二、多选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6分,共计18分,)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
32xtt=+(式中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B.物体在第2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4mC.物体在0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m/sD.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为15m/s【答案】CD【解析】【详解】A.根据232xtt
=+对比(各物理量均选用国际单位制单位)2012xvtat=+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03m/sv=加速度24m/sa=故A错误;B.物体在第2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2221322232m9mxxx=−=
+−=−B错误;C.前2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2132m42m14m2x=+=在0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27m/sxvt==故C正确;D.第3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03343m/s15m/svvat=+=+=故D正
确。故选CD。1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C.物体某时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时,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一定很大【答案】BC【解析】【详解】A.物体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还可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错误;B.根据vat=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B正确;C.物体某时刻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例如火箭刚点火的瞬间,加速度很大,而速度为零,C正确;D.根据vat=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很
大时,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很大,还与时间有关,D错误。故选BC。12.一物体自t=0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20mB.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17.5mC.
物体在4s末离出发点最远D.在4~6s内,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答案】AB【解析】【详解】A.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11(52)55120m22x=++=故A正确.BC.0~5s,物体
沿正向运动,5~6s沿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1525m17.5m2S=+=()故B正确,C错误;D.在4s-6s内,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卷Ⅱ(非选择题)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2小题,共计16分,)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0.1sT=。(1)求Av=___________m/s;(2)并求出=a___________。【答案】①.0.1②.212.7m/s【解析】【详解】(1)(
2)[1][2]B、C、D三点的速度分别为27.60m/s1.38m/s20.1Bv==60.307.50m/s2.64m/s20.1Cv−==105.6027.60m/s3.90m/s20.1Dv−=
=根据上述数据画出小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A点速度为纵轴截距0.1m/sAv=加速度为223.500.1m/s12.7m/s0.3vat−===14.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
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为31310st−=,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32110st−=,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80cm。请完成下列填空:(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结果如图乙所示,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mm;(2)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
小为________m/s;(3)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4)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m/s;(5)遮光条从第一个光电门到挡住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答案】①.3.
0②.1③.3④.5⑤.0.4【解析】【详解】(1)[1]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遮光条的宽度为3.0mmd=。(2)[2]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111m/sdvt==(3)[3]遮光条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223m/sdvt==
(4)[4]滑块做匀加速运动,则有22212vvaL−=,其中80cm0.8mL==,解得:25m/sa=(5)[5]滑块做匀加速运动,则有21vvat=+,解得:0.4st=四、解答题(本题共计2
小题,共计25分)15.为提高通行效率,许多高速公路出入口安装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如图,一辆小轿车以v0=20m/s的速度驶入ETC通道前的减速带,小轿车在减速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后以v=6m
/s的速度匀速驶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t0=1s识别车载电子标签,但自动栏杆并未抬起,司机立即匀减速刹车。已知从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为9m,不计小轿车的大小及司机的反应时间。求:(1)ETC通道前的减速带长度;(2)要使小轿车不撞杆,司机匀
减速刹车的加速度的最小值。【答案】(1)26m;(2)6m/s2【解析】【详解】(1)小轿车在减速带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有0112vvxt+=代入数据,得126mx=(2)小轿车在天
线识别电子标签的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0xvt=若小轿车刚好不撞杆,规定小轿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2220axxv−=−代入数据,得2/s6ma=−负号表示小轿车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要使小轿车不撞杆,司机匀减速刹车的加速度的最小值为26m/s。16.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正前
方x0=80m处的乙车正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甲车从静止出发,以a=4m/s2的加速度追赶乙车。求:(1)甲车追上乙车所用的时间;(2)甲车追上乙车时,甲车的速度大小;(3)甲车追上乙车前,与乙车之间的最大距离。【答案】(1)10s;(
2)40m/s;(3)98m【解析】【分析】【详解】(1)设甲车经过时间t追上乙车,刚追上时甲车的速度大小为v2,追赶过程中甲车的位移大小为x1、乙车的位移大小为x2,对乙车x2=vt对甲车x1=212at由位移关系有x1=x2+x0解
得t=10s(2)甲车追上乙车时,甲车的速度大小v2=at解得v2=40m/s(3)当甲车的速度与乙车的速度相同时,它与乙车之间的距离最大,则所需时间为03svta−==此时乙车已经行驶的位移大小x2′=vt
′=12×3m=36m甲车已经行驶的位移大小21118m2xat==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ax=x2′-x1′+x0解得△smax=98m五、选修3-4部分(本题共计2小题,共计15分)17.如图甲所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振源
A、B相距8m。t=0时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图乙为A的振动图象,图丙为B的振动图象。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t1=0.4s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m/sB.两列波的波长
都是4m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D.t2=0.7s时刻B点振动经过的路程为40cmE.t3=0.9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答案】ADE【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图得振动周
期为0.2s,故110m/s2ABlt==v故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m/s,故A正确;B.由2mvT==故B错误;CD.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振动方向相反,中点C为振动减弱点,故C错误,D正确;E.0.8st=时刻
向右传播的波传到B,再经0.1s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故E正确;故选ADE。18.如图,高度为l的玻璃圆柱体的中轴线为MN,一束光以入射角45°从M点射入,在侧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1)该玻璃
的折射率;(2)这束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时间.【答案】(i)62n=(ii)32ltc=【解析】【分析】(1)画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结合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公式求解折射率;(2)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距离,根据t=x/v求解时间.【
详解】(i)如图,光线从M入射时,在P点刚好发生全反射,设玻璃的折射率为n,全反射临界角为C,由()sin45sin90nC=−,又1sinCn=代入数据可得:62n=(ii)设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为v,时间为t,由()cos90ltvC=−,又cvn=可得:32ltc=获
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