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人口迁移.pptx,共(45)页,4.95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d3c38096a5899bc1809cfe2fdc1791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章第2讲人口迁移地理内容索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备
考指导•通过对人口迁移材料的分析,判断区域人口空间变化,并分析原因•通过探讨人口迁移及其影响,提升人地协调观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筛查]知识点1人口迁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2.分类按
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3.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2)人文因素。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②其他因素:政治、军事、
文化等因素。易错辨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一定是经济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巩固]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
图。读图,完成第1~2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
D.乙、丁答案:1.D2.A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20—34岁的年龄段,说明是劳动力人口的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第2题,注意题目要求具有明显相关性的人口迁移。读图可知,人口迁移数量较多的是中青年人
口,其次是0—9岁的婴幼儿和少儿,可以推断是父母携子女进行的迁移,其他年龄段之间的相关性不大。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知识筛查]1.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方向从欧洲到美洲、大洋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到西欧、北美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2.国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
害、战乱等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2)工业化以后(1949年以来)。时间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原因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表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吸引大量内陆人
口迁入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巩固]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
、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河北人口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人口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人口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D.广西人口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答案:1.A2.D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解析:第1题,
坐标图中横坐标表示户籍人口,纵坐标表示常住人口。图中斜线左上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这些省级行政区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斜线右下的省级行政区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图中①
和②总人口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和河南省符合。①在斜线以上,表明经济发达,人口以迁入为主,为广东省;②在斜线以下,表明经济欠发达,人口以迁出为主,为河南省。同理可推断出③为贵州省,④为上海市。根据所学知识把四个省级行政
区与其简称一一对应,A项正确。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第2题,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因素引起的自发性迁移,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一般遵循就近迁移原则,人
口迁移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省级行政区流向较近的经济发达地区。河北省人口主要流向较近的京津地区;安徽省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湖南省人口主要流向较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主要流向较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D项正确。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
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1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整合构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影响举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水源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
和规模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区的人口迁移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因素影响举例土壤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伯明翰、
大庆、攀枝花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而吸引人口迁入自然灾害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饥荒或生态恶化迫使人们背井离乡环境难民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影响举例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20世
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工潮”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交通和通信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时间距离,减小迁移困难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社会因素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大学生外出求学、“科技移民”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
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迁移到父母所在城市,老年人迁移到子女所在城市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3)政治因素。因素影响举例国家政策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合理进
行三峡移民战争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到邻近的国家西亚、北非的大量难民迁往欧洲政治变化政治独立,国家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知识拓展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能力形成点1能力
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对城镇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为城镇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居住小区,促进了郊区城镇化的发展。(3)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城镇的职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相应学段的师资力量。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真题剖析](2020天津卷,8~9)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跨省流入
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万人)。读表,完成下列各题。省级行政区2000年排名2010年排名广东1505121501浙江369211822上海31338983江苏25447384北京24657055福建21564326天津73122997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
点2能力形成点2省级行政区2000年排名2010年排名山东103102118新疆14171809辽宁104917910内蒙古551514411河北931114012云南116812313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
点2(1)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
发达,出行方便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第(1)题,据表格数据分析,东部经济地带跨省流入人口数量较多,西部较少,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均衡,A项错误;表中东
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区2010年流入人口数量较2000年均在增加,说明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B项正确;表中数据显示,西部经济地带中新疆流入人口数量大于云南,C项错误;据表中数据计算,在直辖市中,上海流入人
口数量增长最多,但天津流入人口增速最快,D项错误。第(2)题,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差距,广东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D项正确。尝试
解答:(1)B(2)D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训练突破](2020江苏卷,23~24改编)下图为1982—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第1~2题。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
21.1982—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①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先升后降②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持续下降③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④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
减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①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②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③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④中西部地区经
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答案:1.C2.B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1982—2005年上升,2005—2017年下降,①正确。中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地区流动
人口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②错误。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③正确。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是1982—1987年较快,1987—1990年较慢,1990—2008年增长最快,之后增长率下降,④错误。C项正确。第2题,全国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人口流动,
但人口流动的规模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①错误。各地户籍政策放开,会促进人口流动,但不一定向大城市集中,主要是向东部地区集中,②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③正确。2014年之后流动人口数量减少,应该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对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④正确。B项正确。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整合构建]1.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由旧大陆到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整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
2.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真题剖析]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1)1995年美国
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
形成点2解题思路:第(1)题,人口净流入=流入人口-迁出人口。据图分析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状况,东北部(25+30+60-50-40-160=-135)为人口净流出区,南部(150+160+160-60-100-100=210)为人口净
流入区,中西部(80+100+40-75-160-30=-45)为人口净流出区,西部(50+75+100-25-80-150=-30)为人口净流出区,因此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第(2)题,对比2010年和1995年人口迁移图可知,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
移数量减少,迁移规模减小,但无法判断美国本土人口数量的变化;2010年中西部地区依然是人口净流出区,所以未出现向中西部大量回流的现象;2010年南部和西部地区都是人口净流入区,所以净流入的地区增多。尝试解答:(1)B(2)
C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训练突破](2023山东卷,3~5)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
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此完成第1~3题。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1.下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A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
相比,市辖区()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A.经济规模B.经济发展趋势C.人口规模D.人口职业构成CB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2010—2
020年该地级市市辖区人口增加,但增幅较小;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减少,减幅较大,总人口明显减少(流出地级市的人口数量较多)。因此人口流动情况为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少部分流向市辖区,较多人口流出该地级市,而市辖区流出该地级市的人口应少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图中箭头粗细可以表示人口流动量的大小
,①图符合题意,A项正确;②图市辖区流出该地级市的人口多于其他县级行政区流入市辖区的人口,会造成市辖区人口减少,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③图和④图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流入市辖区的人口远高于流出该地级市的人口,会造成市辖区人口增幅较大,流出该地级市的人口数量较少,不符合题意,C、D两项错误。能
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第2题,该市的市辖区相对于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增加,而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大规模减少,说明市辖区经济比其他县级行政区发展更好,有一定的拉力,促使部分青壮年劳动力
人口迁入,而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市辖区劳动人口比重增加、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减小、老年人口比重降低。其他县级行政区总人口远大于市辖区人口,市辖区老年人口数量应小于其他县级行政区。C项正确。第3题,该市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大量外迁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少,而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
虽然比其他县级行政区高,但与市辖区以外的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拉力较弱,故导致本市人口大量外迁,所以出现此种人口迁移格局的主导因素为经济发展趋势,B项正确。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素养对接]我国的农民工现象情境设置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比较特征第一代
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情况文化特征及家庭背景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以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就业情况打工的主要目的、工作期望、劳动供给决策为家庭,求生存;收入比种田多即可;绝对收入比较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
城市居民的工作比较特征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思考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
要动因的异同点。答案: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素养提升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在减缓。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大城市,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示意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读图,完成第1
~2题。1.图中资料显示2008—2015年()A.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超过本地农民工B.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逐渐加大C.本地农民工数量超过外出农民工数量D.本地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2.形成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A.生态环
境质量改善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C.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增多D.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1.D2.D解析:第1题,图中只有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无法对比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收入;本地农民工数量没有超过外出农民工数量
;本地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D项正确。第2题,影响农民工外出还是在本地务工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务工潮倒吸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地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农民工在内地的就业机会增多,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