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答案.docx,共(1)页,13.98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ca95e714a40fed3f68bd7e446e6f0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0.DABCDCDBCA11-20.BDBCDCBAAB21-30.DBDAABDCBB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
1.(共28分)(1)(本小题共12分)基本主张:主张“农商皆本”: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批判封建君主专制,(6分)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拜金逐利,追求个人享乐的社会风气。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文化专制政策下传统
观念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6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2)(本小题6分)特点:高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旗帜;借助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力量(或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从反对封建神学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体系,是一个逐步深人的过程:勾画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6分,答出其中任
意三点即可)(3)(本小题10分)不同影响:中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西方: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10分)32.(12分)示例
一:观点: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高潮选出的过程。(3分)论证: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明确提
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以此为先导,学习西方成为近代的思想主流。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地主阶级弹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行“中体西用”的文化主张。同时,洋务派就是否学习西方科技的问题同顽固派进行了论战,冲击了传统
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中体西用”思想的弊端。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深刻反思。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推动了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9分)示例二:观点: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前后相继,不
断发展的过程。(3分)论证: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汇聚成一股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主张变法维新。同时,维新派与顽固源围绕要不要维新变法等问题进行了论战,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
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使孙中山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抵御侵略。挽教危机。他吸收西方进步理论融合中国传统思想,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失败,使激进的民主主主义者认识到不但要进
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