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7.622 KB
  • 2024-10-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docx,共(6)页,27.62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b10b7fc34ec42148c1d350c1076af2b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概念、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家发现证明了中微子振荡现象,揭示出中微子无论多小都具有质量,这是粒子物理学的历史性发现,这一发现表明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来自实践的意识不一定是正确的,

②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错在“取决于”;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答时排除错

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2.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两个观点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

①不符合题意;“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正确;“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辩证法,“好花还需绿叶衬”也体现了辩证法,③不符合题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竭泽而渔”强调

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体现了形而上学,④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所以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两大阵营。3.A【详解】②④: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①:具体科学发展是哲学的基础,①说法错误。③: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说

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4.A【详解】①②③⑦符合题意,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都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⑤⑥⑧不合题意,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

变,上帝创造世界,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选:A。5.A【详解】②选项中,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的表述错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③错误。题目中,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新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以发

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表明了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的指导。故①④选项入选。选A。【点睛】全面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来

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第一,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第二,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

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一,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第二,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第三

,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6.C【详解】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中首次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说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①符合题意。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②说法错误。③:相比于2005年,此次测量的数据来源更为丰富、数据量更大,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航空与峰顶重力测量等多种数据,说明实践决定认识,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符合题意。④:主客

体条件的限制决定认识具有反复性。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7.B【详解】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故①不选。②: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故②正确。③:“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待世

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③正确。④: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8.A【详解】①②:根据天体运行的规律,计算出火星探测存在的“窗口期”,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推测未来,意识的主动

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①②符合题意。③:“人们就能获得相同的认识”表述绝对,③排除。④:获得对天体运行的规律性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造福人类,④排除。故本题选A。9.B【详解】①④: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之时,满

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诗词是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考查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①④符合题意。②:诗词的内容是客

观的,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存在,②说法错误。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诗词是诗人在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创作,但不一定是真实反映,因此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B【详解】①④: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出台乡村促进法,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①④正确。②:意识不能直接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②错误。③:出台该法是基于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促进作用,并且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③错误。故本题选B。11.C【详解】①:导演除

还原战争的情景,还通过刻画在恶劣作战环境中战士们团结相惜、师徒间互为对方着想等小细节,展现那群“可爱的人”的深厚感情以衬托战争残酷,体现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未体现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②不符合题意。③:意识直接改造

了物质世界说法错误,③错误。④:电影《金刚川》取材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体现电影内容源于现实生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A【详解】①③:材料中,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①③符合题意。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说法错误。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以客观规律为前提,不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④说法错误。故

本题选A。13.D【详解】②③: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人作为实成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②③入选。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④:材料没有体现出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

认识能力,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4.D【详解】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发现来源于实践,①错误。②④:有关研究人员表示,新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是宇宙学领域的重大进展,说明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对真理性认识的追求

是永无止境的,②④符合题意。③: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伴而行,相伴而行不等于相互包含,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③错误。故本题选D。15.C【详解】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故①错误。②④:深

圳人民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才能展现出更加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要将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反对安于现状,故②④入选。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故③

错误。故本题选C。16.B【详解】①③:“奋斗者”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能够海试成功,创造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说明科学家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奋斗者”号海试成功离不开前人的实践,①③正确。②: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错误。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不等于大脑,④错误。故本题选B。17.D【详解】①③: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①③正确。②: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科学理论、认识出发

。②说法错误。④:脱贫攻坚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不是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8.A【详解】①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是绝对运动的

,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①②符合题意。③:人在红尘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染其心”可能存在,排除③。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19.B【详解】①③:根据材料中图片以及“相同

的处境,不同的心态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这说明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也说明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

斗志,①③正确。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②错误。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材料未体现,④说法与题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20.C【详解】②④: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这需要系统优化,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治理,统筹全局,

加强碳中和治理的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故②④入选。①:立足于实际,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①错误。③:要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关键要素,故③不选。故本题选C。21.B【详解】②③:材料表明

通过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适合朱鹮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使朱鹮得到保护和繁衍,故②③入选。①:自然事物的联系即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①错误。④: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动性活动,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就是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不是不能发挥作用,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22.D【详解】①: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①错误。②: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②排除。③④:

疫情来袭,导致了很多人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医护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机关干部成了门卫、保安成了哲学家等,这启示我们联系是普遍的、多样性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3.C【详解】①:由题意得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指出了两者的区别,所以,①与题意无关。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但题目并不涉及“新事物”,②与题意无关。③:积累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

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这需要我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③符合题意。④:我们在尊重事物发展的过程的基础上,必须要有作为,要在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所以,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4.C【详解】

①:立足关键部分说法错误,应当是立足整体,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①排除。②③:2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万余秒关键技术试验,2万多次地面试验……终于迎来长征五号的“重生”,这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

引起质变,②③符合题意。④:试题限定唯物辩证法角度,而“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属于认识论范畴,不符合试题规定性,④排除。故本题选C。25.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没有涉及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

最大化,①排除。③: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合理较优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故③不选。②④: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世界各国人民要携手抗疫,早日驱散疫情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这说明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实现整体最优目标,故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26.①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认识。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要坚持实践和认

识的辩证统一。要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分析】本题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唯物论、认识论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

力。【详解】本题考查“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一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

析。“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指的是唯物论与认识论。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教育引导

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进行分析。【点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方法论

(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7.(1)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振兴传统工艺,要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尊重工艺发展的客观规律。②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正确意识对物质发展的促进作用。振兴传统工艺,离不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指导。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振兴传统工艺,既要解放思

想,大胆改良,又要求真务实,遵循工艺发展的客观规律。(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和方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经历了千百年的艰苦

开拓,中华文化得以传播海外,日益精彩。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累积,才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分析】本题以我们要大力继承、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发

展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详解】(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振兴传统工艺。解答时首先明确本题知识限定是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属于措施类题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生可

先回顾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根据材料信息,实现传统工艺的振兴,必须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遵循工艺发展规律,挖掘传统文化,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考生可从把发挥主观能动

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我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有些传统工艺中的“绝活”,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我国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振兴传统工艺,离不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指导。考生可从坚持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正确意识对物质发展的促进作用角度进行具体分析。(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简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知识逻辑答题,根据设问中的中心词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考生可先回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从发展的普遍性角度分析:发展具有普遍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容和方式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角度分析:事物发展的前

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经历了千百年的艰苦开拓,中华文化得以传播海外,日益精彩。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正是有许许多多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累积,才成就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辉煌。【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

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28.(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今世界是

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国必须加强团结,守望相助,凝聚合力,共战疫情。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战胜疫情不仅需要物资、医疗技术的合作,也需要情感的支持、精神的鼓励。③整体处于统率地位,要立

足整体,推动事物的发展。各国要从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大局出发,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努力,共度时艰。(2)答案示例:世界和平角度:守望相助、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协作是战胜疫情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村。振兴中华角度:携手奋斗

,振兴中华;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必有你我。个人成长角度:刻苦攻读、实现目标;坚守中国心、增长报国本领。【分析】本题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催生若干新的文化现象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

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

,分析在寄语文化中“彰显了中国人民投桃报李的情谊,也表达了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共战疫情的美好期盼”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

现实意义角度思考。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寄语文化“彰显了中国人民投桃报李的情谊,也表达了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共战疫情的美好期盼”加以分析。当

今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国必须加强团结,守望相助,凝聚合力,共战疫情。战胜疫情不仅需要物资、医疗技术的合作,也需要情感的支持、精神的鼓励,各国要从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大局出发,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努力,共

度时艰。(2)本题设问指向请你从世界和平、振兴中华和个人成长的角度,各拟一条寄语。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寄语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设计既

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在整体上,设计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

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

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