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docx,共(8)页,35.06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a01f10b38bc70457606328c6732d0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佛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历史答案及说明1.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良渚古城遗址,能阐明其通过了考古证实,距今时间、地域、历史时期和文明程度等相关历史要素的,属于历史解释范畴,D选项符合题意;具体针对良渚古城的地点、范围和表现进行介绍的,
属于历史叙述,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
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3.A【解析】解题时紧扣题干中关键信息“周朝”“部落政治”等,据此可知应该是西周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据此可知应该是分封制的推
行,取代了原来禅让制下的局面,故A项正确,C项排除;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权力划分的原则,不属于地方制度,故B项排除,实行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西周时期,故D项排除。4.D【解析】公元前771年,西北的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
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5.A【解析】据材料“《史记·殷本纪》合于殷
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可知,《史记·殷本纪》与殷虚甲骨文者记载相符的有百分之七十,《史记·楚世家》记载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这说明甲骨
文、金文可以印证《史记》,A正确;甲骨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B说法错误;据材料“《史记·殷本纪》合于殷虚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逆、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可知,考古资料印证了司马迁的记述,C说法错误;D说法偏颇。6.D【解析】根据材料孟
子主张天下统一,墨子认为天下百姓与天子相同,只有在统一后才会处于相同的国家内,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也是维护国家统一,故选D项;君主专制是法家主张,排除A项;仁政是儒家思想主张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以德治国是孔子主张,排除C项。7.B【解析】根据材料“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
的那块土地上面”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对自己有限的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才能养活一家人,故答案为B。材料没有讲到手工业方面,排除男耕女织,A错误。材料强调有限土地上投入全部精力,没有讲到是否能自给自足,C错误。土地私有是土地所有制形式,不是农业
生产特征,D错误。8.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最有成效,这是秦国消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秦国地处西陲,地理位置不比六国优越,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的国家还有楚国、燕国等,故B项错误;秦朝没有置身于诸
侯纷争之外,故C项错误。9.A【解析】据所学可知,秦国是边陲小国,在当时被其它诸侯国视为“夷狄之国”。据材料“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中,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昔日的“夷狄之国”统一成为中原的霸
主,这体现了秦国的封建化,也是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A正确;B不是料主旨;材料主要是“夷夏”观念的变化,C、D与材料无关。10.C【解析】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故答案为C项;“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
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排除B项;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国同治,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排除D项。11.D【解析】由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
现,故选D。如果A项正确,后来的行省制则无需出现,故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无法根除,排除C。12.A【解析】秦始皇强调“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方今
水徳之始……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的意图是通过五行相克理论为秦朝建立寻找合法性,故A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歌功颂德,故B错误;材料信息和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统治、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也无关,故CD错误。13.A【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先秦时期,卿大多是爵位的象征,到秦汉时期,卿除去爵位象征之外,又增加了“官职”的含义,这体现出从秦朝开始,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这属于政治模式演进的范畴,故选A项;“卿”的含义由“爵位”向“官职”演进,不涉及等级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在秦汉时期,是贵
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进的过程,这一时期官僚政治并没有达到成熟,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卿”的内容变化,反映出贵族政治的弱化,而不是发展,排除D项。14.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世纪早期一般指公元前200年到公元
前170年左右,故A项错误;公元前2世纪晚期一般指公元前130年到公元前101年左右,故B项错误;公元前3世纪早期一般指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70年左右,故C项错误;公元前3世纪晚期一般指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01年左右,故D项正确。15.A【解析】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它不可能记载东汉初年刘秀建汉的历史,A项正确。BCD均在《史记》记述历史范围之内,但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6.C【解析】据材料“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
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可知,汉武帝时期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表明了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C正确;无为而治是汉初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统治思想
是董仲舒的新儒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制建设”,B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没有涉及“开疆拓土助力汉赋传播”,D错误。17.C【解析】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
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故答案为C项;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的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排除A、B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18.B【解析】《黄帝内经》包含病因病机学
、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故选B;A是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内容,排除。C主要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故排除;D
主要是药物学著作,故排除。19.D【解析】材料表明秦朝征收重赋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而非生产力破坏,故A项错误;汉景帝的做法体现汉朝初年黄老治国思想,不能表明取代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秦汉赋税与百姓生活状况,未提及经济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同理汉初轻徭薄赋、百姓生活富足,反映了
赋税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关系,故D项正确。20.B【解析】依据题干曹操主政期间的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不拘泥于是否孝廉,反映出当时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故选B项;唯才是举只是曹操的选才标准,察举制度在当时还有影响力,排除A项;“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说明世家大
族并未垄断政治特权,排除C项;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是在曹丕即王位后确立的,排除D项。2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西域虽不能尽”、“无岁不奉朝贡”等,结
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西域国家与中原的交往比较频繁。分析选项,只有C.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往仍很频繁,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2.D【解析】由材料“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可知九品中正制整
顿了吏治,有利于政治清明,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故选D项;曹操并未代汉建立政权,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属于选官制度,并非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实际效果,排除C项。23.B【解析】题干中的宋书和南朝说明是三国两级南北朝时期,材料中的“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覆衣
天下”说明江南农耕经济发展,而决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北民南迁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工具技术,导致南方生产力迅速提高,故选B项;社会相对安定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客观原因,排除A、C项;政府重视是原因之一,排除D项。24.B【解析】从材料中的“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
期存在”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故答案为B项;当时北方经济水平超过南方,排除A项;北方长期战乱,不利于恢复生产,排除C项;D项中的“阻断交流”说法绝对,排除。25.A【解析】材料“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的意思是: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是鲜卑人,从文化水准看,他们却已经是卓越的汉族士人了,事实上再没有任何意义要辨别他们的氏族。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
“巩固士族的政治地位”,B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且C与材料无关;D说法违背史实。26.D【解析】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项;题干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
运河修建技术是否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但没有体现水路交通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项。27.D【解析】隋炀帝在位期间功绩不可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做,使得百姓难以承受,起来反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
料评论的是隋朝的灭亡,故D正确;A违背历史潮流说法错误;B中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C中灭亡的根源说法错误,不是制度问题,是暴政所致。28.A【解析】唐太宗吸取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而短暂的教训,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故①正确;唐太宗借鉴周因“
惟善是务,积功累德”而持久的经验,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故②正确;武则天“首创殿试,完善科举”,故③错误;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大力提倡文治,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9.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尚书省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体现,监察各地的刺史与尚书省联系;节度使制度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体现。题干中代表中央政府权力的尚书省的职能已经逐渐被地方藩镇节度使所取代,这反映出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
要体现的是刺史由唐前期对尚书省(中央)负责到唐中后期对节度使(地方)负责,未提及皇权强化与尚书省地位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刺史的变化体现出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地方)实力的增强,并未体现刺史权力的增
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对地方的管控,故D选项错误。30.C[解析]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货币进行物物交换,交换在市价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这说明政府没有
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破原有交易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政府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
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项错误。31.C[解析]题干描述了拔河运动在唐代的流行,唐玄宗的诗描绘了“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的壮观场面。拔河主要是靠体力和耐力获胜的,因此这体现了唐朝人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做比较,无法得出江南文化
的地位。而且唐朝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江南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A项错。材料只是表明拔河风俗,没有体现“耕战结合”,B项错。仅从材料判断不出唐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而且也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32.D【解析】根据材料“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以后的选官制度以科举制为主,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对世家大族形成巨大的冲击,D选项符合题意;等级观念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A选项排除;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B选项排除;材
料体现的是世家大族的地位受到冲击,C选项排除。33.C【解析】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有利于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故选C;租庸调制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排除B;“舍人税地”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
排除A;新的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排除D。34.A【解析】把考核和选拔州郡官员僚佐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反映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逐步强化。35.C[解析]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体制下,宰相由“坐而论道”的咨询者变成“参总庶务”的政务官,可知宰相决策权力弱化,使君主
的决策权力得到增强,故C项正确。A项,“废止”不符合史实,错误。B项,据材料宰相职权范围实际上有所缩小,错误。D项,设置政事堂使三省合一的趋势开始出现,错误。36.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里面吸收儒家思想的“光宗
耀祖”、“忠孝和顺”等观念,体现出当时的儒学地位相对稳固,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分析的是佛教、道教思想的发展与儒学的关系,不是在强调儒学独尊的局面,A选项不符合题意;儒、释、道“三教合一”与材料信息无关,佛道挑战儒学正统与材料分析的佛教道教吸收儒家主
张不符,CD两选项错误。37.B【解析】根据“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可知体现了消极避世的思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所致,故选B项;中国古代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三教合一出现于唐宋时期
,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所致,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冲击,排除D项。38.C【解析】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书法注重规范和法度显然鱼唐朝政局稳定有关,故C正确;书法审美与材料中政治因素不符合,故A错误;材料反映政治变化对
于文化走向,不是文化的多样性,故B错误;汉字书写体系成熟是魏晋时期,故D错误。39.C【解析】北魏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国家统一,唐统治者实行开放的经济文化政策,所以唐代壁画规模宏
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4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信息说明注重自然变化,和自然规律
要遵循的原则,故C项正确;农业生产比较注重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的变换处理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处理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增加产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41.C【解析】试题分析: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受时代精神和哲学风尚的影响,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色。儒家的“中
庸”观、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意境”说、玄学的“言意之辨”都对当时书家的书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正是这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使汉魏六朝的书法美学思想达到自觉和成熟的高度。所以在汉魏六朝书法成就空前,综合题目的四个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ABD项错误。42
.C【解析】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与辽宋两个政权并立,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西北方,故选C项;辽在北宋的东北方,排除A项;辽在西夏的东方,排除B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排除D项。43.A【解析】由材料“北宋中期,各级官僚已达到170
00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互相推诿,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可知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基于此王安石推行改革对官员择优录用,故选A
项;北宋初期已经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改革冗官的政治改革,而非军事改革,排除C项;商鞅变法取消世卿世禄,排除D项。44.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可以看出,中国人心目当中分裂是不正常的,一个统一的中央符合全国人
民的愿望。故选C。A项错误,唐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割据的根源;D项说法正确,但是本身并未体现。45.D【解析】在君主专制的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不是君民共治,而是指君主依靠文官来治理天下,由于宋代重
文轻武,才会有“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种现象,据此可以排除BC,而选择D。A不符合宋代的史实,故排除。46.C【解析】从材料中的“财用有无不知也”“何故用不知也”“谓兵非职事也”等信息可以看出,各个职能部门只顾自身利益,不能
相互配合协调,反映了北宋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专制集权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47.C【解析】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
划分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不利于区域之间的联系,排除A项;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
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B项;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是元朝统治区域扩大的结果
,排除D项。48.A【解析】916—1227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的少数民族是“契丹”;都城在兴庆,并创制“西夏文字”,模仿北宋制度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女真族建立的金与南宋长期对峙,在金世宗完颜雍在
位期间出现了短暂的稳定繁荣局面“大定之治”;1279年统一中国,并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行省制度)的是“蒙古族”,选择A项符合题意。49.A【解析】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
,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
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故D项排除。50.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中书省管辖的区域“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都是“内”的范围。51
.B【解析】宋代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苏轼这首诗名为《石炭》,石炭指的就是煤,B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52.D【解析】题干叙述了纸币从北宋至南宋发展的过程,即从富商联合发行到临安府印造,体现了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D项正确;到封建社会结束,纸币都没能取代金属货币,A项错误;“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B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在北宋之前早已出现,C项错误。53.D【解析】根据材料“宋代限制各……规模”得出宋代未放弃朝贡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海外贸易征税,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调整经济政策
和官商分利,故C项错误;宋朝一方面限制朝贡贸易规模,另一方面鼓励海外民间贸易,为国家减轻财政负担、推动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可见采取务实的政策,故D项正确。54.B【解析】由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可知,南
北分卷制度不是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故B项正确。“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并不是“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A项错误。南北分卷制度不会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南北分卷制度实际上就是为了遏制而非提升南方士人地位,故D项错误。55.A【解
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井田制下奴隶集体劳作,封建小农经济下,农民个体劳动,以及田庄经济租佃经济,这是由于中国古代土地经营制度发生改变而导致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出现对农民称呼的变化,A项正确;夏商西周时期没有小农经济,B项错误;C项与农民的称呼没有关系,排除;材料无
法反映自耕农阶层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而且与历史事实也不相符,故D项错误。56.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核心内容与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宗教化、
哲学化无关,从而直接排除A、B、D三项。“八端”体现了儒家思想的道德化,C项符合题意。57.B【解析】依据陆游的诗内容可知诗人熟悉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将它们引入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明文学创作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
A项不符合题意,与“野人无历日”相违;C项不符合题意,陆游这首诗是反映农人的生产和生活,而非贵族化;D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58.C【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宋朝时,儒学发展到理学,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思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心学”,排除B项;济公是南宋佛教高僧,故D项错误。59.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
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可知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A项正确;B项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矛盾,排除;C、D
两项是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0.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并用在了科举考试中,故选C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第61题16分,第62题24分,共40分)61.(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1分)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2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1分)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
有幻想。(4分)(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一点2分,任答二点给4分)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4分)【解析】(1)第
一小问异同点,二者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中“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可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主张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二者的不同点,根据材料一中“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可知孔子主张复兴周
王朝;根据材料一中“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可知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第二小问原因,我们一方面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来作答,即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另一方面要结合孔子和孟子所生活的不同时代来分析原因,即春秋
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可知其特点是强调法、术、势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可知其特点是主张以法治国
、法随时变;根据材料二中“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可知其特点是宣扬君权至上。第二小问成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成功之处是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其缺陷是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62.(1)表现: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实行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一点2
分,任答四点给8分)(2)特点:决策和行政分离;集体宰相制;门下省发挥着枢纽作用;分层决策机制。(4分)作用:三省六部制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3)措
施:中央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立包括转运司在内的“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将地方的精锐部队编人禁军,并定期轮换;各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8分)【解析】(1)据材料一“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可知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据材料一“
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可知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据材料一“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可知实行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豪强势力。(2)依据材料二可知,当时看,相权三分,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长远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控实权、军事上收精兵、经济上制钱谷等方面,归纳宋太祖中央集权的措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