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59.932 KB
  • 2024-09-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共(16)页,59.93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2e21365f23070b1c60e42f7a36c0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卷一、基础题部分(共6题,每小题3分,计18分)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伐.者无功B.若此则天下治.自矜.者不长国治而后天下平.C.径须沽.取对君酌D.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一朝而鬻.

技百金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见贤.思齐焉②见贤思齐.焉③可以群.④远之事.君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择善.而从之⑦草.菅人命A.①⑤/②③⑦/④⑥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⑥/②⑤/③④/⑦D.①④⑤/②③/⑥⑦3.下列

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小人喻于.利多识于.物鸟兽草木之名B.人而.不仁,如乐何死而.不亡者寿C.见贤思齐焉.就有道而正焉.D.我树之.成而实五石远之.事君,迩之事父4.下列各句中

,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②客得之,以说吴王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视人国若其国,谁攻?⑤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⑥父自爱也,不爱子⑦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⑧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者⑨埏埴以为器⑩渺渺兮予怀A.①⑤/②⑧/④⑥/③⑩/⑦⑨B.①⑤⑦/②⑨/③⑧/④⑥/⑩B.①⑤⑦/②③/④⑥/⑧⑨/⑩D.①⑤/②⑩/④⑥/③⑦/⑧⑨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

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它们都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

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和那

边倾斜。B.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即使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C.《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D.创作小说固然需要学习典范作品的写作技巧,但

更重要的还是学会认真思考生活、观察生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

派出5批近800人的专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4900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

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

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今年2月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

放。“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症,独特优势和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可。”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2020年3月24

日)材料二∶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物,直

接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新冠肺

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

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

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温疫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砭。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中医药学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

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

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3月13日白剑峰的《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材料三∶3月18日,中国第二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3人抵达意大利,

其中中医专家引人注目。这是中国首次派出有中医的医疗专家组驰援海外战“疫”。中医专家将向海外讲述中西医结合战“疫”的中国经验,并为当地侨胞提供诊疗咨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迄今,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中国确诊病例超过90%。世卫组织近日发布消息,决定删除其官网上关于抗疫“常见问题”一栏中“

不应使用传统草本药物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内容。此举被认为是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全球战

“疫”,中医大有可为。然而,受文化传统差异和各国法律政策影响,在参与世界各国的临床救治过程中,中医和中医药依然面临重重阻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人类共同考题,疗效是最佳答案。中医出海,和西医强强联合,势必为世界彻底战胜疫情注入一剂“强心针”。(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侨胞为何对中医战“

疫”充满信心?》)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药方剂可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病情转重,其疗效体现了国际临床评价关键指标要求。B.中医药传到并且受到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保护,说明其已迈出走向世界的坚实一步。C.西医中医各有千秋,并且作用互

补,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疫病的重要原因。D.中医药已得到世卫组织的肯定,标志着中医药抗疫的临床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8.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医专家对新冠肺炎的属性判断及各种中药方剂的使用,真正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的原则。B.只要找到致病原因,无论是何种疾病,中医都能从中医经典中得到答案,制定出诊疗方案,帮助患者战胜病魔。C.《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自其问世后人们才对传染病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D.尽管文化传统差

异和法律政策影响给中医药参与海外救治带来阻碍,但中医专家仍驰援海外帮助各国战胜疫情。9.下列中医谚语中,与材料二论述的中医诊疗原则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B.“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C.“一切气病用气药不

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D.“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10.中医专家能够参与驰援海外战“疫”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小说,回答后边问题。(15分)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您找我吗?”她问,

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你别跟我罗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你到底拿过没有?”“对你说,

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

了。“我来是……”“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您好象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

。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象背书一样。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请你饶恕我,我在

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把聂赫留朵夫领到女监来的副典狱长,显然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时走

了过来。他看见聂赫留朵夫不在铁栅栏旁边,就问他为什么不同他要探望的女犯谈话。聂赫留朵夫擤了擤鼻涕,提起精神,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回答说:“隔着铁栅栏没法说话,什么也听不见。”副典狱长沉思了一下。“嗯,好吧,把她带到这儿来一下也行。”“马丽雅-卡尔洛夫娜

!”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象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病态,

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

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象在瞧他,又象不在瞧他。“上帝

呀!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赞美上帝,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

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真的吗?是怎么死的?”“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人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

,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1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B.重逢时,聂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还是“你”,随即决定用“您”,表明两人之间没有以往的亲切、熟悉了,他带着“严肃、庄重、

爱怜的心情”来请求她饶恕。C.“(聂赫留朵夫)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表现出聂赫留朵夫激动的情绪,说明分隔多年之后却意外在监狱中见面,他感动得不能自抑。D.小说(节选)主要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叙述故事,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节省了大量介绍性的文字,同时,通过

双方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12.赏析选中画线的句子。(6分)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13.托尔斯泰原作在对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再次见面的描写时,把玛丝洛娃写得纯

真美丽,像聂赫留朵夫最初见到她时一样。经多次修改后,故事成为“隔栏相见”与“长凳面谈”两个情节,人物性格也与先前迥异,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6分)四、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计23分)[甲]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

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选自《孟子·告子上》)[乙]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②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

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③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选自《荀子·性恶》)[

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

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

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选自《墨子·兼爱中》)[注]①颡(sǎng):额头。②伪:同“为”,人为努力。③文理:礼法。1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B.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C.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D.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

/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善,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恶论”相对。孟子首倡,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给人的本性。B.辞让,孟子以为礼之

端也,五常之一。“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孔子最早提出,孟子和董仲舒再加以扩充。而礼是“五常”的核心。C.“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墨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D.国与家,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

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告子认为人性如永流,流向何处在于缺口,故人性无善与不善之分。B.孟子与告子都借水流来阐述人性,阐

述通俗易懂,但观点却相反。C.孟子和荀子在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上,都将外部因素放在第一位。D.墨子认为兴利除害是仁人的处事务原则,不兼爱是一切灾祸之源。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1)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5分)(2)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5分)18.对于“人为什么会行恶”,孟子与荀子各有何见解?请简述。(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9~20题。小阑干萨都剌去

年人在凤凰池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注】①凤凰池:中书省别称。这首词写于元宁宗至顺四年(1333)春,此前一年,作者从京都被外放为江南诸

道行御史台掾史。②梨云梦:用唐朝王建梦见梨花云事典。1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片开头两句叙说去年这个时候,自己在都城机要处任职,常与朋友宴请酬唱,秉烛促谈,弹奏丝弦,表现对过去官场生活庸俗的不堪回首。B.上片后三句说沉香已经

燃尽,香气飘散了,深院中,早把绣帘放下来。其中“梨云”句是用唐朝王建梦见梨花云事典,借此来追忆从前的安适日子。C.下片开头两句写今年的这个时候,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的月下之夜,没有人知道其心事,表达冷落寂寞的心情。D.上片与下片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

了词人对自己被当政者从翰林院外放江南的不满与悲凉。20.这首词最后三句向来为人所称道,请做具体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从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

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

、迅速,但说话要谨慎。(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________________。(6)《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汉代董遇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说:“苦渴无日。”董遇说:“当以三余。

”所谓的“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大意是:冬天是一年的农耕的余暇,夜晚是白天的余暇,阴雨天是平时的余暇,这些闲暇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画家齐白石曾以“余”“鱼”同音,作《三余图》,并题识:三余者,皆人故事,余字不

能画,借鱼之形,取其音,白石有三余: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1-202

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卷一、基础题部分(共6题,每小题3分,计18分)1.C(沽,买;鬻,卖)2.C[①自省:古今同义,自我反思、反省。②终身:古今同义,一生,一辈子。③不敏:古今同义,不聪明,常用

来表示自谦。④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故选C。]3.A(于:动宾之间,表动作涉及的对象)4.B(状语后置、省略宾语“之”、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5.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C

项,应该是《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故选C。6.C【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将“和”改为“或者”;B项,搭配不当,“即使”改为“虽然”;D项,语序不当,应将“思考生活”和“观察

生活”对调。故本题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B[解析]A项,因果关系错误,在材料一第三段中,“成为中华民族秀文党的二部分“与“成为心敢于牺牲的大先畏的英雄气概”应该是并列美系,而非因果关系。C项,“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

建量政”误,这一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材料只是说长狂前红军的佳务之一是“助群众建立放权和地方党组织”、D项,“要想走好未来的路,就要以直播的形式据红军的类雄故事”说法绝对,“以直播的形式红军的英维放事”只是今天的

年轻人切身感受长征的一种做法。效选B。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内容要点的能为。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销误”、确定材料范围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测览选项的内容,到料一和防料三中圈出相关的有子,再

一一进行比对。C项,由解文意,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住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文中是“怎么看特来时的路”,面不是“重走长征路”。故进C。9.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暴,论点

和论遥之间的天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分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天注选项与文享内容表达的细徽差别。本题求这出”不感作为论强承支材料二观点的一项”。首先要明裤材料二的观点:

料二玉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具有更多的时代意义,然后分析选项。B项,“……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与材料二中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时代意义无关。故选B。10.[示例]①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

,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②积极主动地组织或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人生思想得到升华;③生活中,当遇到因难的时侯,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④坚定理想,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

人生目标不断奋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小说,回答后边问题。(15分)11.C。“分隔多年之后却意外在监狱中见面”不准确,此处通过对聂赫留朵的心理描写,他急于得到对方的谅解,被

自己洗净身上的污垢的勇气感动得不能自抑。12.采用了神态的细节描写。“嫌恶”,玛丝洛娃的真情流露,正是眼前这个男人,对她始乱终弃,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是自我麻醉,故意为之,装出的一副妖媚可怜相,其目的是“利用他弄到些好处”。玛斯洛娃

不信任任何人,精神层面麻木堕落。13.这样修改,既避免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单调刻板,也使小说情节曲折,摇曳生姿。①隔栏相见,由于外界环境的嘈杂和喧闹,以及栏杆的空间阻隔,使二人无法交流,这表现了物理上的距离。②长凳交流,则

不同之前,虽可以平起平坐,面对面地交流,但由于二人的身份悬殊、境遇以及心情的不同,反而导致交流无法进行,以致于玛丝洛娃常常答非所问,这实际上表现了二人心理上的距离。③长凳交流,表现了玛丝洛娃精神层面的麻木堕落,为后来她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下,找回人性的善良和自尊作铺垫,深化了主题。四、古代诗文阅读

(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计23分)14.C[解析]根据语法断句,“化”是教化的意思,“师法”修饰限制“化”,“师法之化”作“有”的宾语,后面要断开,可排除A、D两项。“于辞让”是作“出”的状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故选C.1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见文言文文化常识的能力。“仁”是“五常”的核心。由“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句可知。16.B[解析]“但观点却相反”错误。根据“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性之善也,犹永

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等句可知,两人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都用水比喻人性,告子认为人性就像水流不分向东向西一样,不分善与不善;孟子认为人性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因此人性没有不善。故选B.17.(1)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

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2)凡是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解析]古文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同时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调整语序。本题关键词是:(1)声色,音乐、美色;是,这;文理

,礼法。(2)祸篡怨恨、所以、是以,判断句以及宾语前置句“是以”。18.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行恶是环境形势改变所致。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行恶则是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所致。[解析]结合“今夫水,搏而

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分析可知,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人行恶”是环境形势改变所致。结合“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分析可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努力的。“人行恶”,则是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所致。[参考译文][甲]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

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说:“水流确实是不分向东向西的,但是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使它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档

住它使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乙]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努力的。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

,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晴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

安定太平。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努力的。[丙]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

,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

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所以诸侯

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

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凡是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9.

A【解析】A项,“表现对过去官场生活庸俗的不堪回首”错误,这两句仅能说明作者当时在翰林院任职生活的美好。20.【答案】最后三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先描绘了江南特有的春夜美景:杨柳青青,微风习习,淡淡的月光下海棠花清香扑鼻,迷蒙宜人的景色十分美好。但这美景并不属于自己,词人笔锋一转

,以“独自倚阑时”作结,再次表达了内心无法排遣的寂寞怅恨之情。以乐衬哀,倍增其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懂诗歌]去年的这个时候在中书省,(我)与朋友们在烛火通明的晚上,弹奏乐器。沉香已经燃尽,香气飘散了,深院中,早把绣帘放下来了。今年的这个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在江南之夜,有谁知

道我的心事?杨柳青青,微风习习,淡淡的月光下海棠花清香扑鼻,(我)孤独地倚于栏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答案】(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敏于事而

慎于言(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5)故有道者不处(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按照2021年全国卷高考语文作文的标准例

文:生命因惜时而精彩齐白石曾说: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在这句中,白石老人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也反映出其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时间是宝贵的,古往今来,惜时者,往往能有所建树。生命因惜时而精彩。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岁月

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抚过浩瀚星海,我在斑驳最深处,聆听到因惜时而精彩的回音。巴尔扎克在五十一岁时,心脏病发作,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面对这些,他没有抱头痛哭:“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多活几天?”而是抓紧时间,继续工作,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九十六部

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试想,如果巴尔扎克放任自我,自暴自弃,荒度余生,他还会完成这部闻名遐迩的巨著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珍惜时间就是对生命的尊重。珍惜时间是对事业的尊重。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都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阐释了这一观点。对于科学家,研究事物是事业。

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珍惜时间,甚至熄灯后在卫生间刻苦读书。凭借珍惜时间,他以高出常人的努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我国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任何人,只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简而言之,这是对事业最大尊重。珍惜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鲁

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一代文豪言简意赅地阐释了珍惜时间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他把浪费时间比作了谋财害命,可见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是珍惜他人的时间!珍惜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可见

,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有意义的事,使人生多姿多彩,才是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古人闻鸡起舞,成就了一个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难道不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吗?珍惜时间是对生命、事业、他人的尊重。因为惜时,巴尔扎克终成文学巨匠;因为惜时,童第周成为科学

伟人,因为惜时,无数志士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尊重生命、尊重事业、尊重他人和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做无限的事情,生命因惜时而精彩!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933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