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doc,共(16)页,276.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ed5836cacbc95f05da3afabf66408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九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③饲养家畜
④种植农作物⑤有成熟文字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但他们没有成熟的文字,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所以①②③④正确,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2.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
】【详解】从材料“春秋五霸”“务国变法”“百家争鸣”等信息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A项正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没有统一,排除B;繁荣不符合主旨,排除C;材料从无法体现民族关系,排除D。3.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
张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详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结合所学知识,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A项是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是法家主张,排除;
D项是墨子的主张,排除。4.“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
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国历的从夏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再到确朝完成统一的历程,因此C项符合题意;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正式确立,因此A项和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因此排除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秦的统一5.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
是A.皇帝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答案】A【解析】【详解】秦始皇掌握全国最高军权,虎符是调兵之信物,分为两半,皇帝掌握一半,将帅一半,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这是皇权至上的体现。故选A;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政治事务,B错误;太尉负责军事
,秦始皇从来没有设置过,C错误;御史大夫负责监察,D错误。6.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有①钳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②摧残了先秦文化③加剧了秦王朝与知识阶层的对立④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焚书坑儒虽加强了秦朝对思想的控制,但钳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①正确;焚书坑儒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摧残了先秦文化,②正确;焚书坑儒的手法非常残暴,这加剧了秦王朝与知识阶层的对立,③正确;看事件名称就可知道焚书坑儒是使得儒家思想遭遇到严重的打击,④错
误;综上,故选B;ACD均含有错误选项④,排除。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
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
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的具体体现,故A选项错误;开创皇帝制度也是秦朝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的具体体现,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政体,材料“秦,虽死犹存”指的是秦朝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而不是具体指建立三公九卿制度,故C选项错误。8.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文物“看”历史和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中关键信息“秦代”“郡”“县”等,故选C。9.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
,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推恩令”持肯定态度D.否定了汉
朝的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给材料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表明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权力削弱,联系所学知识,这体现了推恩令的实施;“尊卑明而
万事各得其所”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定态度,故选C;“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A错误;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10.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一④司马迁秉笔
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基础。司马迁的《史记》成为史书典范,①④正确,选项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
行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秦始皇将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一,故②和③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A、C、D三个选项。11.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
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D.理
论认识应格物致知【答案】C【解析】【详解】荀子认为人出现主观武断的错误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认识片面,由此可知他主张吸收各家思想,扩大认知的范围,故选C项;荀子探讨了认知片面的原因没有体现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排除A项;荀子认为应该吸收各派思想精华,而非不同学派应
该相互竞争,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的治学主张,排除D项。12.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设立中央官学,以教授儒学为主,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A正确;BCD项与汉代太学的设立无关,排除。1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
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
南方【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故选B;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
超过了北方,排除A;北魏在黄河流域,与江南开发无关,排除C;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排除D。14.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A.促进
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B.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D.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一是……二是……四个方面”,这种做法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B正确。九品中正
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C项错误;秦朝时,贵族政治已经瓦解,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错误;15.《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
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D项错误。【点睛】郡县制和分封制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无法加强中央集权。16.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由此可见A.礼乐制在楚地广
泛传播B.楚文化体系完全形成C.楚人华夏认同意识增强D.楚文化神秘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楚地本为南方楚文化,楚人引用《诗经》说明《诗经》为代表的北方中原文化得到楚人认同,也说明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故选C项;礼乐制体现在《礼记》中,而不是反映民风的《诗经》中,因
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不能说明礼乐制在楚地的传播,排除A项;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不能说明楚文化体系的完全形成,排除B项;楚文化多鬼神,而材料中楚人引用《诗经》只能体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
合,无法体现楚文化中鬼神的神秘色彩,排除D项。【点睛】本题是从文化认同角度考查楚国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性,材料“楚人引用《诗经》”“楚庄王引用《诗经》”可知答案。17.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
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B.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C.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蓬蒿藜藿”“南鄙之田”“隙地”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结合
所学,奴隶社会实行集体耕作的井田制,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了奴隶开垦公田之外的私田,故选B。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渐走向瓦解,故A错误。此时土地制度仍然是井田制,并没有瓦解,故C错误;私田的大量开垦,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之一,故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主旨
,即春秋时期大量荒地被开垦,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生产力进步的表现为铁力牛耕的出现,以此思路解答即可。18.“夫大块(自然)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先秦时期表现出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主张薄葬的学派应该是A.
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和薄葬,A选项符合题意。墨家主张薄葬,但是和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无关,B选项排除。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和民本思想,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法家主
张加强中央集权,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结合各派思想主张即可得出答案。1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
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这些主张的着眼点都在于A.宇宙时空B.君主权力C.社会秩序D个人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孔子倡导礼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老子无为而治是为统治者提出的治国主张,墨子兼爱非攻也是在维护社会秩序,
韩非子以法治国也是治理国家的主张,因此,这四者都是着眼于社会秩序,C项正确。“礼、无为、兼爱、法治”均不体现宇宙时空,A项错误。题干均是主张君主应该如何治国和对待臣民,并非强调君主权力的大小,B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个人价值的大小或实现与
否,D项错误。2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
为纽带,故C项错误。故选D。21.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出,秦朝统一了全国货币样板,属于经济上的统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ABC都是秦朝“钱范”的影响,但不是最重大意义,排除。22.汉代的桑弘羊明确提出“富国何必用本农”,“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的主张。在当时这一主张A.动摇了汉代以农立国思想B.为调控工商奠定思想基础C.提高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D.使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依据材料“富国何必用本农”可知,桑弘羊认为富国不一定要依靠农
业,主张国家积极介入工商业以增加经济性收入,对盐、铁、酒实行专卖。结合所学可知,桑弘羊对盐铁官营政策加以大力推行,为当时调控工商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主张国家管制经济,抑制民间工商业的
发展,并未动摇汉代以农立国的思想;C选项错误,桑弘羊所要开的末,并非豪商大贾所经营的工商业,而是指在封建国家控制下的工商业,并未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D选项错误,桑弘羊主张国家积极介入工商业以增加经济性收入,对盐、铁、酒实行专卖,以及“算缗”和“告缗”等措施,加强了君主对社会的控制
,压制和毁灭汉朝民间工商业,造成国富民贫的效果,不能促进中国商业的发展,并未使重农抑商政策受到真正的冲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3.光武帝刘秀将政务中枢从三公府移入宫廷,即“事归台阁”,以致使三公有名而无实,光武帝这样做A.意在推动地方行政机
构的改变B.规避了功臣干预朝政威胁皇权的危险C.使其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D.起到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效果【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光武帝对中枢机构做出的改变,“台阁”品级不高,便于掌控,故选B项;材料没有
体现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加强皇权,排除D项。24.《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
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
世两千石’的话语”可见豪强势力在东汉政权中影响非常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B项错误;“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强调某些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没有强调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25
.《两汉三国学案》卷九记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表明A.儒学统治地位的已确立B.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生活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答案】B【解析】由材料“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说明儒学运用于国家的政治
生活,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儒学统治地位的已确立的信息,排除A;材料无关汉代社会秩序,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儒学与日常行为规范的关系,排除D。二、非选择题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
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
触思辨》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
问题?【答案】(1)方面:制度建设。措施: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制订秦律。(2)视角:人性发展(道德)。理由: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价值观扭曲,民众生活艰难。(3)问题:坚持唯物史观,多角度评价,防止片
面化;论从史出,杜绝虚无化。【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见,秦国商鞅变法侧重于制度建设。第二小问,由材料“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可见
推行县制;由材料“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和改革户籍制度。除此之外,商鞅变法采用严刑峻法,如连坐制等。(2)第一小问,由材料“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可见属于人性发展视角。第一小问,由材料“所
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可见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价值观扭曲;由材料“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可见民众生活艰难。(3)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就历史研究范式而言,要坚持
唯物史观,杜绝虚无化;特别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多角度,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评价结构角度而言,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
论和议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二:先秦之时,
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
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汉武帝的经济
主张的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各自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答案】(1)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均贫富,开源节流,节用裕民,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涉甚少;汉武帝对商人征收重税,打击富商大贾,盐铁官营,与
民争利,政府对于经济事务干预甚多。(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出现;工商业发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写自然经济产生不给分)。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商大贾实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王国问题急待解决;对
匈奴战争导致财政困难;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影响。(五个点写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
强之本的主张”,儒家主张藏富于民、安定公平、节用仁义;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
增加了人民负担”,汉武帝增加税收、盐铁官营,与民争利。(2)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得出生产力进步。同时,小农经济产生;根据材料一“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得出社会动荡,兼并战争频繁;根据材料一“荀子提出开源节
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得出社会动荡,礼坏乐崩;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二“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结合所学,受到了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同时,国家财政困难;商
贾实力增强,影响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得出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和民族问题。【点睛】提取历史材料关键信息需走出
的几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要注意记录者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史实或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必须要对材料反映的信息进行取舍,把无关的、无效的信息删除,保存有价值的信息;或把繁杂的内容加以精炼,选取最能
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深层次地对材料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的本质。四是不能将材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
”,进行对比分析。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
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
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
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
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崛起,学术下移、学术活跃。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推动了社会转型,影响深远。(2)表现:受统治集团尊崇;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被普通民众认同,民间影响日益扩大。【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
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可得出,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根据材料一“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经济上,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根据材料一“东周
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可得出,思想上,继承并发展西周的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阶级结构上,士阶层崛起。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两方面回答。(2)根据材料二中“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
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得出受统治者的推崇,根据材料二中“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得出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
命之道;根据材料二中“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得出被普通民众认同,民间影响日益扩大。29.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鲁教版《中国历史》(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
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哪些新兴阶级的出现?(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
“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答案】(1)分封制。诸侯争霸。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和农民。(3)内在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
荣。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解析】【详解】(1)根据“封国”可知是分封制。根据《春秋争霸形势图》可知图二反映的是诸侯争霸。影响:可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消极影响可从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回
答,积极影响可从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分析回答。(2)新现象:根据材料二可知,新现象是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阶级: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出现了新的阶级即地主和农民。(3)内在联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
政治经济的反应,材料一、二的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材料三的思想文化的繁荣----百家争鸣。影响:结合所学,可从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等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