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7.69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b0aa5354051165ddd3a460d6daac0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乌鲁木齐市第61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诗句中描述的海水运动是()A.洋流B.波浪C.潮汐D.海水浮力2.下列
现象属于上述海水运动的是()A.日本暖流B.钱塘江大潮C.近海赤潮D.海啸【答案】1.C2.B【解析】【分析】【1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这种海水运动随月相变化而变化,因月球吸引产生海水运动称为潮汐,C正确;洋流从成因分
类,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均以月相无关,A错误;波浪是由风吹动海水形成的,与月相无关,B错误;海水浮力不会产生海水运动,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上述海水运动是潮汐,日本暖流为洋流,A错误;钱塘江大潮由潮汐引起,B正确;近海赤潮为海洋水体受到污染,C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
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D错误。故选B。【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
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的3.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雨连绵D.大雪纷飞4.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A.乌鲁木齐B.贵阳C
.上海D.福州【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
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
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故选D。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几乎垂直的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下图为“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5.图中②代表的天体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天王星6.如果把图中地球和行星③的位置互换一下,则()A.地球上的陆地将会消失B.地球温度将大幅升高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会冰天雪地【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根据图中判断可知:①为天王星,②为火星,③为金星,④为水星。故本题C正确,ABD均错误。本题选C。【6题详解】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行星③(金星)的位置互换,则地球离太阳距离变近,使地球温度大幅升高
,B正确。气温变高,导致两极和高山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会减少但高海拔地区不一定会被完全海水淹没,A错误;地球上存在大气是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够吸附足够的大气,和与太阳的远近关系不大,C错误;地球与
行星③位置互换后地球将会升温,使冰雪和冰川融化,不会出现冰天雪地,D错误。本题选B。【点睛】由于恒星自身会发光发热,若行星距离恒星越近,其温度就越高;离恒星越远,则温度就越低。故在太阳系中,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较近,其温度很高;而地球距离太阳距离适中,温度适宜生物生
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较远,其温度很低。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90~2015年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
速比2005~2010年的慢8.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三农”政策利好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7.D8.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变化的相关知识和
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7题详解】根据图片信息,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一直在上升,B项错误。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先上升后
下降,C项错误。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D项正确。故选D。【8题详解】根据题意,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是因为国家“三农”政策利好,外出务工人数开始减少,①正确。出生人口变化并不会迅速影响到外出务工人数,②错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
产业受到影的响,外出务工人数开始有所下降,③正确。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有所上升的,尤其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持续上涨,④错误。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迁移人数变化和迁移累计人数变化的概念区别。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了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
的远古骆驼化石。无独有偶,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左图为北极地区远古骆驼生活复原示意,右图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根据材料推测()A.2.8亿年前的南极大陆纬度较低B.350万年前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南极森
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全球变暖D.远古骆驼生活时期北极地区干旱少雨10.甲时期()A.恐龙盛极一时B.三叶虫灭绝C.气候寒冷干燥D.形成喜马拉雅山【答案】9.A10.B【解析】【分析】【9题详解】据材料“美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南极地区距今2.8亿年前的森林化石”可知,当时南极大陆
的纬度应该较低,气温和降水条件好,森林茂密,故A正确;“北极地区距今350万年前的有远古骆驼化石”,说明当时北极气候较温暖,不会有大面积的大陆冰川,故B错;南极森林化石的发现证明了板块的运动,当时南极大陆在低纬度地区,故C错;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骆驼旁边有树,说明
气候较湿润,故D错。选A。【10题详解】据图可知,甲时期气温大幅度降低,远低于现代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大幅度增加,高于现代全球平均降水量,地球进入寒冷期,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还没有繁盛,故A错;三叶虫灭绝于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
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气候寒冷湿润,故B正确,C错;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的造山运动,故D错。选B。【点睛】地质学表示时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即利用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以及切割律等来确定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另一种为同位素地质年龄,即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
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也称绝对地质年代。下左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A.降水稀少B.土壤层厚C.地表水缺乏D.岩石坚硬12.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
调发展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降水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与地貌无关,A错。喀斯特地貌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B错。喀斯特地貌多溶洞
,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暗河,地表水缺乏,C对。岩石可溶性岩石,D错。故选C。【12题详解】水平梯田能够减缓坡面水流流速,增加下渗,减少侵蚀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人地为协调发展,A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对丘陵等不利耕作地形改造成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能够增加当地农业粮食,增加收入,B正确,不符合题意;梯田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四季景观各异,美不胜收,梯田景区被誉为“诗境家园”,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C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
正确的选项,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喀斯特地貌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前者主要包括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后者主要
有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A.①B.②C
.③D.④【答案】13.C14.B【解析】【分析】【13题详解】①是太阳辐射,②为径流,都不是海气相互作用;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通过海水蒸发,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汽,大气降雨将空气中水分输送到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该题选C。【14
题详解】水循环是实现海陆间水平衡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径流输送②不断的补充因蒸发而减少的海洋水体,从而使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第1题需要注意设问中的为水分交换,海---气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蒸发、降水环节实现的;海-气相互作用下,进行水分的交换,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15.该地理兴趣小组重点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A.河谷B.陡崖C.山脊D.鞍部16.考察途中,在丙地()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D.两村都无法看到【答案】15.C16.C【解析】【分析】
【15题详解】读图可知,考察初始和结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进,故考察了河谷地貌,A不合题意;图示区域西南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位于考察路线上,B不合题意;考察路线上没有明显的山脊地貌,所以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山脊,C符
合题意;图中丙处附近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线上,D不合题意。故选C。【16题详解】读图可知,甲村和丙地处在鞍部的两侧,受鞍部的阻挡,不能看到甲村,AB错误;乙村、丙地分别位于河谷的两侧,中间没有高地阻挡,能看到乙村,C正确
,D错误。故选C。【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1)同线等高。(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6)相邻
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针对两地之间能否通视的问题时,需要看两地之间是否有山地、山脊及凸形坡等障碍物阻挡视线。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B.②C.③D.④18.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17.A18.D【解析】【17题详解】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
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故选A。【18题详解】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
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
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20.关于图中洋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解】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
,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正确。故选D。【20题详解】据图可知,①处洋流向北
流,应该是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②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和洋流关系不大,B错误。③处位于西风带,有西风漂流流经,西风风力大,导致西风漂流流速快,洋流遇陆地阻挡,浪高,因此行船时流急浪高,C正确。④处
受极地东风影响,不是离岸风,也不是寒暖流交汇,因此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共50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阳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适当晒
太阳对人体有好处,比如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佝偻病、贫血等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益处;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的紫外线指数预报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十
分有用的预报,按照预报发布的紫外线指数,人们可以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预防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也可在合适的时间段里有效地利用好紫外线。紫外线指数一般是指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
度。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来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下表示意紫外线指数、等级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紫外线指数与等级紫外线强弱对人体的影响及对策0-2:1级阴或雨天,最弱安全,可以不采取措施3-4:2级多云天气,弱正常外出戴防护帽或太
阳镜5-6:3级少云天气,中等除戴防护帽和太阳镜外,擦防晒霜7-9:4级晴天无云,强避免在10-16时外出;外出时尽可能在遮阴处,或采取防护措施等大于10:5级夏季晴日,很强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要采取防护措施(1)能吸收太阳紫
外线的大气成分主要是____。(2)下列地区,紫外线指数最高的是()(选择填空)。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土高原(3)为了减少紫外线的伤害,说出人们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4)试举出两个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利用紫外线为
人类服务的例子。【答案】(1)臭氧(2)B(3)关注紫外线指数预报,安排相应的外出活动,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避免在10:00~16:00外出办事;必须出门时应注意涂抹防晒霜、戴墨镜、穿长袖衣服、戴防护帽等。(4)在下午4点后晒太阳,增强人体对钙的吸
收;在晴天晒被褥,杀菌消毒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组成以及大气的热力性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能吸收太阳紫外线的大气
成分主要是平流层中的臭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来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可知,高原地区紫外线指数高,AC排除;由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高,可知,青藏
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紫外线指数应最高;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夏季降水丰富,因此较青藏高原的紫外线指数相对较低,B正确,D错误。故选B。【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紫外线指数预报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十分有用的预报”可知,关注紫外线指数预报,安排相应的外出活动
,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由材料“紫外线指数一般是指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时间段里,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可知,如避免在10:00~16:00外出办事;必须出门时
应注意涂抹防晒霜、戴墨镜、穿长袖衣服、戴防护帽等。【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晒太阳对人体有好处,比如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对佝偻病、贫血等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益处”可知,选择合适时间到户外晒太阳,如在下午4点后晒太阳,增强人体对钙的吸收;根据材料“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
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可知,在晴天晒被褥,杀菌消毒等。【点睛】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1)说出左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述
丙地貌的成因。(2)指出左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顺序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3)简要描述右图中冲积扇形成的原因,并说出我国西北地区旱扇发育最活跃的季节。(4)简述旱扇和湿扇沉积物颗粒变化的共同特征,并说明旱扇发育面积
通常较湿扇小的主要原因。【答案】(1)甲:断层;乙:背斜;丙:向斜。成因: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2)形成顺序:岩体①形成较岩体②晚。【①形成的地质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
;②形成的地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3)原因: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在山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季节:夏季。(4)共同特征;沉积物颗粒直径都是自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主要原因:旱扇由时令河冲积形成;湿扇由常流
河冲积形成;常流河流量较大,时令河流量较小,因此旱扇发育面积通常较湿扇小。【解析】【分析】本题展示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知识点涉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阐释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
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因此属于断层构造;乙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丙处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属于向斜构造。丙处出现地形倒置,原因是由于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
外力侵蚀,最终形成山地。【小问2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岩层被①岩层穿过,根据岩层的穿插规律,②较早,①较晚。①为侵入岩(花岗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内力作用,具体过程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②为沉积岩(页岩
)形成的地质作用为外力作用,具体过程为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小问3详解】旱扇和湿扇都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在山口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我国西北地区的旱扇主要是冰川积雪融水增多时,在出山口形成的,冰川融水量在夏季最大,因此夏季旱扇发育最活跃。【小问
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因此颗粒物都呈现出由扇顶到扇缘逐渐较小的特点。旱扇是由时令河冲积而成的,时令河的水量小,因此带来的泥沙量有限,旱扇的规模较小;湿扇是由常年河流冲积而成的,河流的流量大,携带泥沙多,因此规模较大。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1)下左图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_______景观,群峰竞秀,该地貌主要分布于下右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_______(填方位)区域。除下左图呈现以外,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
还有________等。(2)说出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3)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答案】(1)①.峰林②.东侧③.石芽、峰丛、孤峰、溶沟、洼地等。(2)石灰岩广泛分布;湿润的气候
。(3)有利: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不利:土层薄且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岩层保水性能差,水库易漏水,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质不够稳定。【解析】
【分析】本题以喀斯特地貌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特征及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及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根据喀斯特地貌景观可知,该地貌中位于地表,群峰竞秀,应以峰林景观为主。图中界限东侧多闭合等高线,中心海拔高,体现了群峰竞秀的特点,因此该地貌应位于地貌类型界线东侧。地表喀斯特地貌除了峰林外,还有石芽、峰从、孤峰,溶洞、溶蚀沟、溶蚀洼地等。
【小问2详解】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经过流水化学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①要有大面积的厚层石灰岩;②气候比较湿润,地表面河流较多。我国云贵高原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且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小问3详解】影响类问题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造型地貌,美学价值较高,许多喀斯特景观地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如云南石林、广西桂林等。喀斯特溶洞是屏蔽放射性辐射的安全
场所,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储存提空空间,同时具有防空、防辐射等作用。不利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较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地表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崎岖不平的地表使当地交通不便。喀
斯特地貌区土层薄,多地下溶洞、暗河,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缺乏,修建水库易漏水;地下溶洞使当地地质条件稳定性差,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
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
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
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
利于蓄水。【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祁连山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地质作用过程、影响水分条件的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
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
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
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
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