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226.916 KB
  • 2024-10-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10)页,226.91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7db26f79a27ef5ad1bb983066702e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德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刑治”、墨家主张“贤治

”。其共同内涵是()A.思想自由B.重建秩序C.崇尚礼制D.回归周制2.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认同社会贫富分化C.反对百姓追求富裕D.重视社会道德构建3.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

,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这一主张()A.意在维护儒学独尊地位B.促使儒学完成思辨化过程C.有利于限制皇权的滥用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4.唐朝名僧宗密指出:“然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励

群庶。”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佛教取得了正统地位B.儒学吸收了佛道有益成分C.兼容并蓄的社会风尚D.儒家学说缺陷正不断暴露5.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

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明道德之善的情怀C.求科学之真的精神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6.王阳明说:“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

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此观2点意在说明()A.格物致知B.人性本恶C.心外无理D.人欲即天理7.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这表明(

)A.书写材料价格不断上涨B.造纸技术不断进步C.造纸原料来源不断增加D.造纸术推动社会发展8.不同于唐代的重形式,宋代的文学更为看重自由表达,文学的主题也由群体意识回归个体孤离感(自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这体现出宋代()A.科举入仕艰

难士人失意落魄B.新兴市民阶层缺乏群体观念C.程朱理学的影响力日渐消失D.经济发展引发社会意识变迁9.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10.普罗泰格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由此可见,普罗泰格拉()A.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B.提出了唯物主义哲学观点C.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差别D.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

间”11.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二者的共同点是()A.重视智慧发展B.关注理性思考C.强调道德素养D.强调等级秩序12.在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印刷术所起的促进作用是()A.促进了地理大发现B.推动了文艺复兴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打败了骑士阶层13.下图两本中外历史名著,都艺术地再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的社会风貌。3这表明()A.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B.中外价值取向趋同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

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15.“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识,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A.认为信仰即可得救B.主

张简化宗教仪式C.主张建立民族教会D.极力反对教会神学16.“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他们”应该是指()A.智者学派B.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者D.启蒙思想家17.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

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三权分立D.人人平等18.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把牛顿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主要是因为牛顿()A.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B.科学回答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关系C.极大冲击了基督教神学创世说D.其科学

理性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9.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论420.有学者统计过,“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

中尚有60%的人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的时候,只剩下不到33%”,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A.黑死病导致英国人口锐减B.海外移民使本土人口减少C.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进程D.黑奴成为农业主要劳动者21.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

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新三民主义2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

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A.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B.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3.毛泽东早年对家乡彭铁匠的反抗活动

表示赞赏,“农民的眼睛,全然是没有错的”,其“过分”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没有错”,并称赞大革命中的农民反抗行为“好得很”。这表明毛泽东()A.较重视农村农民的土地问题B.将革命重心从城市转至农村C.认可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D.决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2

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A.促进思想解放B.突出了市场经济C.平反冤假错案D.冲破“个人崇拜”25.据下表可以推断出()5A.“向科学进军”口号具有前瞻性B.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C.“大跃进”制约了科学技

术发展D.中国原子能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26.1956年,陆定一在谈到中央的某方针时说:“提倡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该方

针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批判与自我批判”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7.1978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此后就办好外国语学校、提升中学外语教育、构筑高校外语教学体系、编写外语教材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此可知,外语教育()

A.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B.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推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奠定了基础28.“它排斥虚无缥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

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材料所反映的文学流派()A.热情地讴歌国家和民族的独立B.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典型人物C.以独特的个性化视野描绘感觉D.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发展29.一批学生到博物馆看画展,导游对他们解说道:“这个画派的画

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这一批学生在参观()A.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B.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绘画C.19世纪印象派绘画D.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30.18、19世纪之交,欧洲古典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为这两

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一位德意志音乐大师,曾创造《命运交响曲》。他是()6A.贝多芬B.李斯特C.舒伯特D.莫扎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8分,共4

0分。)31.(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认为“自私”“自利”是“有生之初”人的本性,指责君主以个人的“大私”“大利”侵吞“天下之人”的“自私”“自利”。他反对“臣唯君命是从”,主张臣者“为天下,非

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强调“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卢梭认为专制制度带给人民的是一种灾难。他指出“人们共同的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每个人都必须置于公意的

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编自赵子平《〈明夷待访录〉与〈社会契约论〉》材料二西方封建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

。还有,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而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

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黄宗羲和卢梭的思想主张。(10分)(2)根据材料二,说出“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潮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理由,并结合16至1

7世纪中西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史实进一步说明。(12分)3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受历史演化和文化结构所规定之逻辑的推动,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之于器物文明的落后,继之又认为政治制

度的僵化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而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后搞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工艺技术以改造中国物质文化的洋务运动,7和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

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失败的结论,因而又有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彻底批评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儒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摘编自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

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篇文章系统

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前后,《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纷纷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

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的。——摘编自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外来思想文化的传入持何态度。(3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B2.D3.C4.C5.D6.

C7.B8.D9.C10.A11.C12.B13.A14.D15.A16.D17.C18.D19.B20.C21.B22.C23.C24.A25.B26.D27.A28.B29.D30.A8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8分,共40分。)3

1.(1)黄宗羲:承认人的正当私欲,明辨君臣关系,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平等分工思想。(6分)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依照社会契约原则结成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理想。(4分)(2)理由: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

权合一;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4分)史实: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4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欧洲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扬平等与自由,成

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解析:第(1)问结合黄宗羲和卢梭所处的时代及当时的主流思想概括二人的思想主张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理由,据材料二“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得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据材料二“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得出中国是

君权与神权合一,据材料二“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得出西方法律来自社会,据材料二“君者,法之原也”得出中国法律出于君权;第二小问史实,从该时期的经济、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可。32.(1)特征:救亡图存;由浅入深;参与阶层广。(6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2)原因

:长期探索屡受挫折;十月革命和苏俄对华政策的影响;列强侵略加剧;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推动;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和介绍。(任答3点即可,9分)(3)合理借鉴;反对全盘西化。(3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可知特征之一救亡图存;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先学器

物制造、再学政治制度、最后引进先进的思想可知特征之二是由浅入深;依据特征之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征之三是参与阶层广泛。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既要注重国内因素如“长期学习西方不能成功”“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壮

大”,又要注重国际因素如“十月革命”9“帝国主义侵略”等。第(3)问需要在综合两则材料的基础上辩证分析说明。结合所学知识态度归纳如下:合理借鉴;反对全盘西化。(言之有理即可)10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