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PPT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3 页
  • 大小 6.521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0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件(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第2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pptx,共(53)页,6.52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60430b480b8ddea2b04faf6eadc50c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章第2讲构造地貌的形成地理内容索引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备考指导•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区域认知:结合地质剖面图,分析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不同地区的地貌特点•地理实践力:野外观察,认识褶皱和断层构造及其主要地貌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

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筛查]知识点1地质构造与地貌1.褶皱褶皱是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其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

3褶皱的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表形态未侵蚀地形侵蚀的地形(地形倒置)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两翼岩层较老谷地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2.断层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地质构造类型形态特征地貌断层地垒两条断层线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断块山或高地(庐山、泰山、华山)地堑两条断层线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特别提醒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和变位,它是

地壳运动的“足迹”。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向斜、背斜)和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知识点1知识点1

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巩固]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内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答案:1.C2.A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库区位于背斜,而背斜谷是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而成。第2题,该地区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层,所以形成的主

要原因是地壳运动。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点2板块运动与地貌[知识筛查]1.板块的含义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2.板块运动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

对地貌的影响(1)板块相向运动: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2)板块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巩固]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2.M、N两处板块运动方向图示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①答案:1.B2.D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解析:第1题,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修建交通运输线路

不仅成本高,难度也较大,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较小。第2题,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点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知识筛查]1.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尤为显著的原因(1)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

(2)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2.主要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2)线路选择: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3)线路设计: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3.注意事项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

态环境。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3[知识巩固]下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读图,完成第1~2题。1.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山地中的公路线大多穿越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

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2.图示区域修建公路应重点防范哪种自然灾害的威胁?()A.台风B.寒潮C.泥石流D.洪涝答案:1.B2.C知识点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2知识点3

知识点3解析:第1题,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较大,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较小。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

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整合构建]1.褶皱和断层的区别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判断方法和形成的构造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

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

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形成山岭形成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常成为断块山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有时形

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一:依据岩层的弯曲形态判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

是向斜。方法二: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

据(如下图中A为背斜,B为向斜)。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2)“两看”法判断断层。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看岩层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

断层。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层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

成点3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地质构造实践意义背斜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在背斜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水、石油、天然气天然拱形,结构稳

定,地下水顺着岩层向两侧渗流,无地下水威胁,适合建隧道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宜建采石场向斜地下水顺岩层向槽部汇集,是储存地下水的良好构造,不适宜建隧道断层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地表,形成泉;岩石破碎,易被

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发育河谷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水库、工程隧道选址等应避开断层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真题剖析](2020全国Ⅲ卷,7~8)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

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

.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尝试解答:(1)D(2)C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1)题,在地质剖面图

中,地质作用年代的判断遵循的基本原则:①沉积岩层越靠近底部,其形成时间越早;②“先形成的被破坏”,“破坏”在图中表现为“弯曲变形”“被切断”“被覆盖”“变残缺”等;③“削高填低”可理解为“侵蚀前先抬升、堆积前先下沉”。

因此图示地质作用发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层→受到内力挤压→岩层弯曲、断裂错位→产生褶皱、断层→地壳抬升→遭受侵蚀→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在地表形成玄武岩”。所以①②③④

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是④①②③,最先形成的是④,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背斜顶部被侵蚀,因此砂砾石层下界为侵蚀面,B、D两项错误;该侵蚀面较为平缓,说明地壳较稳定,若持续抬升,在外力侵蚀下会形成起伏较大的地表形态

,C项正确,A项错误。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训练突破](2020江苏卷,3~4)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1.A2.D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有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第2题,

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项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项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

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C项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项正确。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

成点2板块运动与地貌[整合构建]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覆盖于软流层之上,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

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对全球地貌的影响总结如下表所示。作用形式相离运动相向运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形成地貌裂谷、海洋、大洋中脊巨大山系海沟、海岸山脉、岛弧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中

脊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图示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真题剖析]下图为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平顶

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题思路:图中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岩浆喷发→火山→海水侵蚀→下沉→平顶海山。尝试解答:D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

点3能力形成点3[训练突破]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据此完成第1~2题。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熔融,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C2.C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解析:第1题,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

及褶皱,C项正确。第2题,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积岩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变质岩或熔化为岩浆,与抬升为陆地无关,C项正确。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山地对交通

的影响[整合构建]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交通运输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区修建交通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

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尽可能多地经过居民点;⑤少占耕地①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施工难度;③保障施工安全;④降低运

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⑤减少桥梁或隧道工程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江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按地形大势曲折伸展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

、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多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疏散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

绿洲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真题剖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分布示意图。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能

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解题思路:尝试解答: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2

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训练突破]读浙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1~2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乡村道路a段比b段更曲折,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少占斜坡上的林业用地B.“之”字形公路可降低

道路坡度C.分流高速公路上汽车流量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接近旅游景点2.高速公路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区,基本都是呈直线修建的。其主要目的是()A.缩短线路长度B.少占耕地C.保证行车安全D.减少建设投资答案:1.D2.C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成点1能力形

成点2能力形成点2能力形成点3能力形成点3解析:第1题,a段比b段更曲折,一般的思路认为这里坡度大,但从图中信息来看,a段坡度比b段小;a段公路绕道了碑刻、古寺等地,故弯曲的目的是开发旅游资源。第2题,高速公路上的行车速度很快,为了保证行车安全,一般都比较平直。第三环节核心素养提升[常考图形]地

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常见图形判读方法(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①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例如,下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那么,岩层年龄A>B>C>D。若地层出现缺失,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

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②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③根据岩层的

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的新老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被其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大多是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④根据海底岩石

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2)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方法。

①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岩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大面积深厚的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

上升运动中。例如,下图中D岩层的形成时间早于沉积岩,即沉积岩比D岩层新。②若某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该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该岩层的形成时代,即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同样,若某岩层被喷出岩切穿,则喷出岩的形成晚于被其切穿的岩层。例如,下图中侵入岩侵入

已经形成的A、B、C、D岩层中,说明侵入岩比岩层A、B、C、D新。③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褶皱——水平运动。断层——水平位移、升降运动。岩层破碎或部分缺失——侵蚀作用。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

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典型例题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2)图中()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B.

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岩浆通道状态来判断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②所在岩浆通道最早被上层沉积岩层覆盖,形成最早;③岩浆通道也有上覆沉积岩层;①岩浆通道没有受到影响,形成最晚

,故先后顺序是②③①。第(2)题,甲处的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断裂后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A项错误;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背斜,B项错误;丙位于沉积岩层,可能有化石存在,又在岩浆通道附近,故可能存在变质作用,C项正确;丁处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的结果,火山灰堆积作用影响很

小,D项错误。尝试解答:(1)B(2)C对点训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下图为某地地层

分布俯视图。读图,完成第1~3题。1.图示河流东岸地层接触关系及运动情况是()A.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B.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C.不整合接触,先上升后下降D.不整合接触,先下降后上升2.地层T3、T4、T5年龄大小排序最可能为()A.T3>T4>T5B.T4>T3>T5C.T3

>T5>T4D.T5>T4>T33.若地层年龄T3>T2>T1,则该地有可能是()A.向斜谷B.背斜山C.背斜谷D.向斜山答案:1.C2.A3.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层正常排序是T1至T5,比较河流东西两岸地层顺序可知,河

流东岸缺少T4地层,T3与T5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地壳运动情况可能为当地是海洋环境,沉积形成了T1至T3地层;到T4地层形成时期,河流东岸地区地壳隆起形成了陆地,沉积中断;到了T5地层形成时期,地壳再次下沉,形成海洋

环境,沉积形成T5地层,故选C项。第2题,图中东西两岸相同地层大致处于同一水平面,说明没有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地层顺序没有颠倒,故海拔越低的地层形成时间越早,地层年龄越大,A项正确。第3题,若地层年龄T3>T2>T1,那么从河谷向两翼,地层年龄由新到老,则该河谷是在向斜构

造基础上形成的,A项正确。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