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含解析

DOC
  • 阅读 1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1.933 MB
  • 2024-12-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含解析.docx,共(16)页,1.93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6b539d469af010ab0e470d13f5de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北正定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命题人:岳改芬张影审题人:张静(考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

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案如需改正,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在地球上同一地点,同一物体运动和静止时所受重力不同C.重心是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D.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

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2.如图所示,某质点在共点力1F、2F、3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1F逆时针旋转60°,其他力均保持不变,那么该质点所受合力大小为()A.1FB.21FF+C.3FD.13FF+3.甲

、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同一平直公路的两条车道上同向行驶,0t=时刻它们恰好经过同一路标。0~2t时间内,两辆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t时间内甲、乙汽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1t时刻,甲车和乙车加速度方

向相反C.在0~2t时间内,乙车一直行驶在甲车前面D.2t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4.滑滑梯是小孩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孩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滑梯向下B.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滑梯对小孩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滑梯斜向上D.小孩对滑梯的压力和滑梯对小孩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射箭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甲为运动员射箭的场景。发射时弦和箭可等效为图乙,已知弦均匀且弹性良好,其弹力

满足胡克定律,自由长度为l,劲度系数为k,发射箭时弦的最大长度为53l(弹性限度内)。此时弓的顶部跨度(虚线长)为l,(假设箭在弦的正中间,弦夹在类似动滑轮的附加装置上),求箭被发射瞬间所受的最大弹力为()A.kl

B.1615klC.3klD.2kl6.为了研究手机与书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明找来了拉力传感器,先测得该手机的质量为0.35kg,再按如图甲所示将手机放置在桌面上,用拉力传感器缓慢拉手机,直至手机在桌面上缓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一段Ft−图线,

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2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约为2.6N,方向水平向左B.手机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随着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C.若在手机上增加压力,手机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手机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约为0.747.

如图所示,某工地上起重机将重为G的正方形工件缓缓吊起,四根等长的钢绳(质量不计),一端分别固定在正方形工件的四个角上,另一端汇聚于一处挂在挂钩上,每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则每根钢绳的受力大小为()A.14GB.24GC.12GD.36G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三根相同的轻弹簧相连。静止时,弹簧c沿竖直方向,相邻两弹簧轴线间的夹角均为120°。已知弹簧a、b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则弹簧c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A.不可能为F,可能为Fmg+B.可能为F,不可能为Fm

g+C.可能为Fmg−,不可能为mgF−D.可能为mgF−,也可能为Fm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图甲为高速公

路上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避险车道。速度失控的车辆可驶人避险车道安全减速。图乙为一辆重型卡车刹车失灵、关闭发动机后冲上该车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示意图,卡车从O点上斜坡,经过M、N最终停在P点,且OMMNNP==,卡车经过O

、M、N三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Ov、Mv、Nv,从O到M所用时间为1t,M到N所用时间为2t,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12:(21):(32)tt=−−B.:2:1MNvv=C.2222OMMNvvvv−=−D.OMMNvvvv−=−10.位移传感器由发射器A和

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将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地面上。小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后每间隔10s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已

知接收器接收到第一个红外线脉冲和第一个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1.25s,接收第二个红外线脉冲和第二个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1s。已知发射器A和接收器B均视为质点,不计红外线传播的时间,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则()A.小车远离接

收器B.小车靠近接收器C.A、B起始相距425mD.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8.52m/s11.图甲中轻杆OA的A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OB水平;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另一端O光滑;一端固定在

竖直墙壁B点的细线跨过O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重物。已知图甲中30BO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轻杆弹力大小一定为2mgB.图乙中轻杆弹力大小一定为2mgC.图甲中轻杆弹力与细线OB拉力的

合力方向一定沿竖直方向D.图乙中BOA不可能等于30°12.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c

对b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三、非选择题:共52分。13.(6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应选用体积大、质量小的重物做实验B.实验前应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C.重物释放前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D.释放前手应捏住纸带的最上端且保持纸带竖直(2)若图乙中1234SSSS,则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__

___(选填“甲”或“乙”)端和重物相连接。(3)该同学按正确步骤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部分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一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f,在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的情况下,重力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为g=_____

______。(用题目和图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4.(8分)某班级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练习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1)A同学先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刻度尺测得弹簧原长为x,如图(甲—1)所示,然后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逐个挂上相

同的钩码,对应的拉力为F,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x,如图(甲—2)所示。然后该同学以F为纵坐标,0xx−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上作出了图线,如图(甲—3)所示,请你根据此图线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值为___________N/m,图线不过坐标原点

的原因是。(2)B同学一开始也如图(甲—1)测弹簧原长,竖直悬挂时由于不小心,装置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零点在弹簧最上面一圈的上方某处,指针移动到了最下面一圈的上方某处,B同学依然以指针所指刻度值记为弹簧总长,作图方

法与A一样。你认为B同学的安装导致k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3)在计算弹簧弹力时重力加速度取29.8m/sg=,若当地实际的重力加速度g值为9.782m/s,则实验测得的劲度系数与实际值相

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4kgBm=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kgAm=的货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货箱A上,另一端拴在地面上。已知货箱A与木板B之间及木板B与地面之间都是粗糙的。现用水平力140NF=将

木板B从货箱A的下面匀速抽出,此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T100NF=,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sin370.6=,cos370.8=,取210m/sg=。求:(1)货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2)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16.(12分)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

单车道,甲、乙两辆汽车刚开始静止,车头分别在A、B两处,两辆车长均为4mL=,两个车头间的距离为036mx=,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212m/sa=,甲车运动了03st=后,发现乙车仍然

静止,甲车立即鸣笛,又经过11st=,乙车才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1.414,31.732)(1)若乙车运动的加速度223m/sa=,则乙车运动多久后与甲车相撞?(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若要使两车不相撞,乙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17.(14分)如图

甲所示,轻质细线跨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下端分别悬挂放置在水平地面的A、B物块,A的质量为2m,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mg,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零;如图乙所示,把定滑轮固定在倾角为37°光滑的斜面上,轻质细线跨过定滑轮,A、B与细线连接叠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且A、B刚好要滑动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滑轮摩擦,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求:(1)B的质量;(2)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及甲、乙两图细线的拉力大小之差。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1.D【详解】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发生力

的作用,如磁铁去吸引铁钉,就可以不接触,故A错误;B.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所受重力都相等,故B错误;C.实际上,物体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可以等效的看成所有的重力都作用在一点上叫做重心,并

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故C错误;D.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由题意可知,F2与F3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所以当F1逆时针旋转60°时,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此时质点所受共点力等效于两个大小为F1、方向成1

20°夹角的合力,则该质点所受合力大小为112sin30FFF==故选A。3.B【详解】A.0~t2时间内甲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其斜率减小,加速度减小,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错误;B.在t1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向正方向,乙车加速度方向向负方向,二者的加速度

方向相反,B正确;C.图线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t2时间内,甲车图像的面积比乙车图像面积大,甲车超过了乙车,C错误;D.t2时刻,甲车图像的斜率比乙车图像的斜率小,所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D错误。故选

B。4.D【详解】A.由于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小孩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滑梯斜向上的支持力和沿滑梯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三力合力为零,故A错误;BC.重力与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平衡,所以滑梯对小孩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BC错误;D.

小孩对滑梯的压力和滑梯对小孩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5.B【详解】设弦达到最大长度时与箭的夹角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132sin15532ll==,可得37=箭被发射瞬间所受的最大弹力为max52416)cos3351(522Flklllkk−==

=故选B。6.D【详解】A.由F-t图线可得,在0~t1时间内,拉力F逐渐增大,在t1时刻,拉力达到最大,手机刚开始向右运动,即t1时刻拉力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fmax,约为2.80N,之后手机缓慢运动时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f,由题图乙可知手机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约为

2.6N,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桌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2.6N,方向向右,故A错误;BC.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拉力和压力都无关,D选项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f=0.74Fmg=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设每根钢丝绳的拉力为F,

由题意可知每根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根据平衡条件及对称性,在竖直方向有4cos30FG=解得36FG=故选D。8.D【详解】(1)对小球受力分析并合成如图:假设ab弹簧是拉力,假设c弹簧是被拉长时:弹簧a、b对质点

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所以合力竖直向上且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连接对角线便可找出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2cos60FF=解得F′=F由平衡条件得F=mg+Fc所以Fc=F-mg假设c弹簧是被压缩时,可得F+Fc=mg解得Fc=mg-F此时若2F=mg则此时F

c=F(2)若ab弹簧被压缩,则c一定是被压缩,此时Fc=mg+F故选D。9.BC【详解】A.从O到P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从P到O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212xat=可知相邻相等位移内时间之比为()()1:21:32−−,故()()12:32:21tt=−−故A错误;B.根

据22vax=可知:2:1MNvv=故B正确;C.根据2202tvvax−=可知2222OMMNvvvv−=−故C正确;D.根据2222OMMNvvvv−=−可知()()()()OMOMMNMNvvvvvvvv−+=−+因为()()OMMNvvvv++则()()OMMNvvvv

−−故D错误。故选BC。10.BC【详解】AB.因为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冲的时差减小,所以小车靠近接收器,A错误,B正确;C.AB起始相距为113401.25m425mxvt===C正确;D.发出第二个超声波的距离为223401

.0m340mxvt===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121=2xxaT−21.7m/sa=D错误。故选BC。11.AC【详解】A.由于图甲轻杆OA为“定杆”,其O端光滑,可以视为活结,两侧细线中拉力大小相等,都等于mg,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图甲轻杆中弹力为2cos452Fmgmg==甲

故A正确;BD.图乙中轻杆OA可绕A点自由转动,为“动杆”,另一端O光滑,可以视为活结,O两侧细线中拉力相等,“动杆”中弹力方向沿“动杆”方向,“动杆”OA中弹力大小等于O两侧细线中拉力的合力大小,两细线夹角不确定,轻杆中弹力无法确定,

BOA可能等于30,故BD错误;C.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图甲中轻杆弹力与细线OB中拉力的合力方向一定与竖直细绳的拉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故C正确。故选AC。12.BD【详解】AB.对b受力分析如图1(除摩擦力外)

所示b受重力,拉力,斜面给它的支持力,摩擦力未画出,摩擦力有多种情况若F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摩擦力先变小到零后反向变大;若F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摩擦力一直变大,故A错误,B正确;CD.选bc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根据整体受力平衡可知N+Fsinθ=(mb+mc)g,f=Fcosθ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

出的过程中,拉力F变小,地面对c的摩擦力减小,方向始终向左,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3.【答案】CD(2分)甲(2分)23412()16SSSSf+−−(2分)【详解】(1)A.为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用体积小、质量大的重物做实验,A错误;B.本实验不需要知道物体

质量的具体大小,故实验前不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B错误;C.为了充分利用纸带,释放重物时,重物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故C正确;D.为了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释放前手应捏住纸带的最上端,保持纸带竖直,故D正确。故选CD。(2)重物

速度增加,打点间距越来越大,故纸带甲端与重物相连(3)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一个计时点未画出,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122Tff==根据逐差法,可得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2341234122()416()SSSSSSSSfgT+−−+−−==14.

【答案】200(2分)弹簧自重的影响(2分)偏大(2分)偏大(2分)【详解】(1)根据图像的斜率可以求得弹簧劲度系数为280N/m=200N/m(4.50.5)10k−−=−由于实际弹簧都有重力,故竖直悬挂后有了一定的初始伸长

量,使得图线不过坐标原点。(2)B同学刻度尺的零点在弹簧最上面一圈的上方某处,并不影响实验值的测量,但是指针移动到了最下面一圈的上方某处,使得弹簧的伸长量少测了,故会导致劲度系数测量值的偏大。(3)由实验可知其弹力的变化量为一个砝码的重力,即Fmg=因为实际的重

力加速度小于29.8m/sg=,所以其实验的F偏大,根据Fkx=可知,其测量的弹簧劲度系数偏大。15.(12分)【答案】(1)10.5=;(2)20.2=【详解】(1)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1TsinAFmgF=+(2分)Tf1cosFF=(

2分)f11N1FF=(1分)解得f180NF=;N1160NF=;10.5=(1分)(2)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2N1BFmgF=+(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N1N1FF=;f1f1FF=;2f1fFF

F=+(2分);22fNFF=(1分)解得20.2=(1分)16.【答案】(1)2.34s;(2)4m/s2【详解】假设两车某时刻相撞应满足,时间关系01=+tttt+甲乙空间关系0=+xxxL−甲乙甲车在t0+t1=6s时的位移为()21010116322attmxLm+=−=

此时尚未撞上乙车,若此后再经时间t与乙车相撞则有()22101201122atttatxL++=+−(4分)代入数据并经过分析可知再经过()=8-42s2.34st(2分),即乙运动2.34s后甲、乙两车会相撞。(2)若经过时间t2,两车速

度相等,且此时两车恰好不相撞,此种情况下乙车加速度记为a0,则有()120201atattt=−−(2分);22120201011()22atatttxL=−−+−(2分)解得204/ams=(2分)即要使两车不相撞,

乙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24/ms。17.(14分)【答案】(1)Bmm=;(2)38=,0.1TTmg−=甲乙【详解】(1)对甲图的A进行受力分析,由三力平衡可得NA2TFmg+=甲(2分)对B受力分析由三力平衡可得BTmg=甲(1分)联立可得NAFmg=解得Tmg=甲故Bmm=(1分)(2

)对乙图A、B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把重力分别沿着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由力的平衡可得23sin37Tmg=乙(2分)对B受力分析,把重力分别沿着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由力的平衡可得sin37Tmgf=+乙滑;(2分)Ncos

37Fmg=;(2分)cos37fmg=滑(2分)联立解得0.9Tmg=乙;38=(1分)则有0.1TTmg−=甲乙(1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