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生物 答案.docx,共(6)页,57.79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279cf9d654bdddeb95046686ca7b79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生物月考2参考答案1.D【解析】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和观察,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比夏揭示了器官由组织构成,A正确;列文虎克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
胞质,但没有对细胞和生物的关系进行科学归纳,B正确;施莱登通过观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正确;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D错误。故选D。2.C【解析】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多细
胞生物的一个细胞也是一个生命系统(细胞层次),A错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座青山在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具有严整的结构,均是“系统”,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C正确;一座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够成了生物群
,D错误。故选C。3.A【解析】①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⑤新冠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含染色体,依据是否含有染色体,生物①⑤与其他生物不同,A正确;依据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生物①②④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其他生物不同,B错误;依据是否含有核糖核酸,5种生物
均含有核糖核酸,所以无法区分,C错误;依据是否含有叶绿体,生物②④含叶绿体,与其他生物不同,D错误。故选A。4.D【解析】根据元素组成分析可得:甲为糖类、乙为脂质、丙为蛋白质、丁为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核酸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甲类化合物中的核糖或脱氧核糖,A错误;乙类化合物(脂质)中的磷脂存在于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中,B错误;丙类化合物在强酸强碱环境中会失活,C错误;SARS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RNA),蓝细菌中既含有
DNA也含有RNA,故两者中的化合物丁种类不完全相同,D正确。5.C【解析】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是同一种试剂,都是0.1g/ml的NaOH,A正确;双缩脲试剂是与肽键发生紫色反应,高温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故蛋白质变性后依然可以和双缩脲试剂产
生紫色反应,B正确;脂肪的检测中体积分数50%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双缩脲试剂B液CuSO4过量会与NaOH反应生成Cu(OH)2,影响颜色观察,D正确。故选C。6.D【解析】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A正确;自由水能参与细胞中某些化学反应,细胞中蛋白质水解的
需要自由水参与,B正确;在干旱环境(逆境)中生活的植物体,自由水会更多地向结合水转化,故其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高,C正确;贮藏中的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仍含有少量自由水,D错误。7.C【解析】脂肪是生物体的良好储能物质,糖类不都是能源物质,有些糖类参与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化合物,如五碳糖构成核酸,纤维素参与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三种,这些物质中不都只含C、H、O元素,磷脂含有C、H、O、N、P等元素,B错误;动植物体都含有
脂肪,动物体内的脂肪有保温、缓冲功能,C正确;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含C、H多,氧化分解消耗O2多,产生能量多,D错误。8.C【解析】该蛋白质的α、β链中连接氨基酸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肽键位于
“-CO-NH-”结构中,A正确;组蛋白质的氨基酸约为20种,因此该蛋白质最多可能含有21种氨基酸,B正确;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40—2=38个,每个肽键有1个O原子,每条肽链至少有1个羧基,每个羧基含有2个O原子,
所以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38+2×2=42个,C错误;细胞内该蛋白质分子时,需要蛋白酶和肽酶等(均为蛋白质)的参与,D正确。9.C【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氨基酸没有空间结构,A
错误;某些蛋白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会受到影响,故温度变化会影响其生物活性,B错误;具有接受信息功能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一般为糖蛋白,且在行使功能时表现出专一性,C正确;在核糖体上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肽
链不具有生物活性,必须经过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D错误。10.C【详解】DNA是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A正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均与核酸有关,B正确;含A、T、C、G、U的核苷酸最多有4种,核糖核
苷酸中一般不含有T,C错误;一般DNA中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RNA中也含四种核糖核苷酸,故核酸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D正确。11.B【解析】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有利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细胞
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A错误;叶绿体呈现绿色,用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B正确;叶绿体中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属于亚显微结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C错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D错误。12.D【解析】图中①体现细胞膜的功能之一: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图中②发挥了膜运输物质的作用,体现细胞膜控制物
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正确;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③信号检测有关,即激素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C正确;图中④体现的是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而精
卵细胞的识别是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完成的,D错误。13.D【解析】罗伯特森根据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结构,提出了细胞膜模型为静态统一结构的假说,A正确;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B正确;细胞学说的提出并没有建立在将所有细胞
观察完全观察完的基础上,因此细胞学说的提出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C正确;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采用了荧光标记法,D错误。14.ABD【解析】镁是大量元素,其是构成绿色植物叶绿素的重要成分,A正
确;磷是磷脂分子的重要组成元素,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缺磷会影响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B正确;钾为大量元素,锌为微量元素,一般情况下,植物正常生长所需钾盐量大于所需锌盐量,C错误;探究X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时,用完全培
养液做对照组,只缺X的完全营养液作实验组,D正确。15.AB【解析】根据题意,A、B、C、D、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根据在细胞内的分布可知,D为DNA,E为RNA,C是核酸,A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表示多糖,则B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为C、H、O、N,构成核酸的元素
为C、H、O、N、P,因此甲图中B(蛋白质)和C(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x是N。胆固醇的元素组成只包含C、H、O,且是小分子有机物,故d可表示胆固醇,A正确;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是酶,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为RNA,因此A(多
糖)、B(蛋白质)、D(DNA)中可能具有催化作用的是B,B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核酸既含有DNA也含有RNA,构成DNA的单体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RNA的单体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因此组
成大肠杆菌体内核酸的单体c共有8种,C错误;新冠病毒为RNA病毒,故m可能为碱基U,D错误。16.BCD【解析】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液泡均具有膜结构,因此有无膜结构不是此图的分类依据,A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内质网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而叶绿体和
液泡存在于植物细胞内,动物细胞内没有这两种细胞器,因此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此图的分类依据,B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内质网中都不含色素,而叶绿体和液泡中均含有色素,因此有无色素是此图的分类依据,C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DNA,而内质网和液泡不含有,因此,可依据是否含有DNA将它们进行分
类,D符合题意。17.ACD【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一个H,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个OH,所以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①核糖体,A正确;在甲状腺球蛋
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高尔基体,④细胞膜的面积会增大,B错误;c表示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⑥中形成的蛋白质是经过高尔基体的修饰加工,已经是成熟蛋白质,C正确;细胞分泌甲
状腺球蛋白的过程依赖囊泡(⑥)膜和细胞膜④等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18.BCD【分析】1、分析图1可知,小窝是细胞膜的一部分,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膜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成成熟蛋白,以囊泡形式运输至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3、分析图2可知,肽段1+胆固醇曲线与肽段1比,荧
光强度明显降低,而肽段2+胆固醇曲线与肽段2比,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由此结果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中。【详解】分析图2可知,肽段1+胆固醇曲线与肽段1比,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而肽段2+胆固醇曲线与肽段2比,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由
此结果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中,A错误;窝是细胞膜的一−部分,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由于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由题图可知
,小窝分为三段,中间由疏水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位于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小窝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在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成为细胞膜上的小窝蛋白,整个过程需要能
量由线粒体提供,故与小窝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正确。19.(9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1)(2)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肽键(1分)2(3)氢键、二硫键(任意写出一个即可得分,多写“肽键”不扣分)【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
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为。(2)由图1可知,淀粉样前体蛋白先后经过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催化作用,切断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形成Aβ。每经此过程生成1分子Aβ需要切断2分子肽键,需要2分子
水。(3)不同的肽链相互结合时,结合图文信息,并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特点可知,Aβ的空间结构如图2时,其在大脑中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β产生量过多,如图3所示的Aβ聚集体时,会产生神经毒性,最终使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衰退的症状。2
0.(1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细胞质(2)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③(3)U(尿嘧啶)和核糖(2分)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中(2分)(4)2DNA【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
,图中的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因此该核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分析题图2可知,该核苷酸链中含有碱基T,因此⑤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碱基(胞嘧啶),④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详解】(1)若图中左上角为腺嘌呤,且其五碳糖是核糖,则图
1中化合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在绿色植物细胞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2)图2为一条核苷酸链示意图,该链中含有碱基T,故为DNA,图中所示4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酸。若以同位素15N标记图2所示分子,则该物质位
于图2的磷酸基团(①)中。(3)图2所示核酸为DNA,与另一种核酸RNA相比较,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后者RNA含有U(尿嘧啶)和核糖;前者(DNA)的遗传信息贮存在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4)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由1条图2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的1个
DNA分子。21.(12分,每空2分)(1)单(2)人的红细胞(3)磷脂双分子层A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分析】题图分析,图中1是磷脂双分子层,2、3是蛋白质,4是糖蛋白,A是细胞外侧,B是细胞内侧;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
量越多。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1)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磷脂分子由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组成,由于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而细胞中的
小油滴疏水,外部溶液亲水,所以磷脂膜应该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头部在外,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人的红细
胞,而不可能是鸡的红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因为这两个细胞不仅仅只有细胞膜,而是有其他的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3)①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②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胰岛素受体与胰岛
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故A侧为细胞膜外侧,B侧为细胞膜内侧,故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A→B。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2.(18分,每空2分)(1)①②差速离心法(2)
①③(3)③(4)⑦→③→④→⑦(5)b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实现了更新(6)α-乳蛋白、抗体【分析】分析图甲:①是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②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线粒体;⑥为核膜;⑦为细胞膜。
A、B、C、D表示细胞内几种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分析题图乙、丙: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
,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1)图甲中,①是游离的核糖体,②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脂分子。分
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2)图甲中C代表的是线粒体内的蛋白,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故C可以代表①呼吸酶和③线粒体膜蛋白,故①③符合要求。②胰岛素和⑤抗体都是分泌蛋白,属于图中的D,④糖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3)③内质网向内能与核膜相连,向外能与细胞膜相连,大大的增大了细
胞内的膜面积。(4)由题意可知,D是分泌蛋白质,E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所以E是氨基酸。E经过⑦进入细胞后,应该先进入③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再通过④进一步加工,最后又通过⑦,即需经过的膜结构依次是⑦→③→④→⑦,这体现了膜的流动性。(5)分泌蛋白合成与
分泌过程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这样内质网膜面积减少,细胞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所以图乙中依据放射性出现时间先后分析
,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图丙中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根据f的曲线走向可知,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形成前后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但膜的成分实现了更新。(6)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则合成的蛋白质会带上放射
性标记,故四种物质中有放射性的物质是α-乳白蛋白、抗体。23.(10分,出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1)4线粒体(2)2具有(3)4拟核(4)碱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2分)【解析】据图分析,图甲中,1表
示核膜,2表示核孔,3表示染色质,4表示核仁,5是核基质。图乙中,①表示DNA,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染色质,④表示染色体。(1)图甲中1表示核膜,具有2层膜,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细胞中与细胞核膜层数一致的细胞器为线粒体。(2)图甲中4所示结构是核
仁,它具有的功能是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原核细胞中不含有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不具有核仁的结构,原核细胞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拟核有关。(3)图甲中的3(染色质)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图乙中的④(染色体)和图甲
中的3(染色质)组成成分相同;两者的关系是: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