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共(11)页,631.66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4f446bf695b18b040c28f6d3cb6e6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农安县高中基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地理一、单选题1.2020年2月“战疫”期间,浙江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手段率先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系统通过获取用户一定时期内的行程记录,综合用户填写的信息,形成红、黄、绿不同颜色的健康码。不同颜色健康码的生成与使
用,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RS、GISB.GPS、RSC.GPS、GISD.AI、GIS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2.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发量
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3.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我国南北分界带即秦岭-淮河一线。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分界带位置。据此完成4~6题。4.我国南北分界带()①边界具有过渡性质②边
界具有明确界限③根据单一指标划分④根据综合指标划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南北分界带是()A.800mm等降水量界线B.平原与高原分界线C.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D.黑土与黄土分界线6.南北分界带
以南地区的糖类作物主要是()A.橡胶B.甜菜C.高粱D.甘蔗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全球变暖D.水土流失8.图示环境问题在我国最严重
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
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回答9~10题。9.草方格沙障可以()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C.增加地表粗糙度D.减少下渗10.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A.成土时间短B.技术难度小C.没有环境污染D.资金投入少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11~
12题。11.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防风固沙,减弱土地沙漠化的作用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
库12.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13~14题。13.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
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1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
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下图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示意图。读后完成15~16题。15.目前,我国正在山西省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的布局理由是()A.山西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B.山
西省低质石油资源十分丰富C.山西省石油能源工业基础强大D.山西省“煤变油”技术发达16.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A.扩大煤炭开采量B.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C.提高晋煤外
运能力D.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7~18题。17.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原因是()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却难以发挥
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8.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
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地形、水文特征、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完成19~20题。
19.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大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引发了田纳西河流域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土地退化B.植被
破坏C.水体富营养化D.酸雨读中国玉米分布图,回答21~22题。21.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玉米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异常B.市场需求C.作物熟制D.国家政策22.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D.提高机械化水平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
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23.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基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
,下列能提高黑土肥力的方法是()A.秸秆还田B.多施化肥,提高产量C.将秸秆燃烧后再进行田间施肥D.依靠科技,改良作物品种24.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B
.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水稻的生长期长D.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做套种。复种是指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种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有两年播种三茬、一年播种两茬、一年播种三
茬等复种方式。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休耕是指为了恢复耕地的地力,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耕种的做法。2016年6月以来,地处华北平原的河北省中部轮作休耕地面
积逐渐扩大。据此完成25~26题。25.河北省中部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是()A.淡水资源不足B.土壤酸化严重C.水土流失严重D.荒漠化严重26.下列模式中不适宜河北省中部耕地轮作休耕的是()A.春玉米—冬绿肥套播利用模式B.春花生—冬绿肥复种利用模式C.苜蓿—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
D.苜蓿—冬玉米—夏水稻轮作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规模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此完成27~28题。27.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A.薄弱的经济基础B.落后的科技水平C.优美的自然环境D.优
越的政策条件28.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包括()A.大量占用耕地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城镇过于密集D.服务业比重上升特色小镇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传统的工业园区,而是产城结合的特
色功能区。特色小镇的提出源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法国依云小镇(Evian)背靠阿尔卑斯山,面临莱芒湖,凭借优质的天然水,小镇逐步形成了以矿泉水制造、温泉疗养为主导,商务会展、户外运动、旅游观光、美体保健为衍生的产业体系。完
成29~30题。29.特色小镇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的劳动力B.特色知名产业C.发达的科技水平D.优美自然环境30.依云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A.规划商业娱乐中心B.重视保护水资源品质C.完
善城市基础设施D.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下图为西气东输三条线路示意图。为保证稳定的气源,计划在新疆建设“煤制气”(即将煤转化成燃气)工程。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1~32题。3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均选择穿过甲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A.晴天较多,运输连续性强B.地形平坦,易于管
线铺设C.地广人稀,建设用地成本低D.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燃气输送32.我国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A.新疆“煤制气”运输成本低B.“煤制气”生产成本低,储量大C.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有限D.提高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3~35题3
3.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34.“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气候类型
35.“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
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我国某著名通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下图为某海外发展路径图。据此完成36~38题。36.影响该企业海外扩张逐步深入的主
要因素是()A.交通发展B.成本降低C.技术进步D.政策扶持37.该企业将发达国家作为海外扩张的最后一站,主要是因为()A.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力强B.发达国家产品价格高C.发达国家消费市场饱和D.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38.该企业利用海外人才资源的优势逐步实现海外扩张,有助于其()
A.加快产业分工B.促进产业升级C.加快产业转移D.实现产业集聚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km,天然落差1324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ll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
,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据此完成以下小题。39.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河流流量小B.海拔高度大C.水库移民较少D.河流落差大40.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A
.增加年径流量B.减轻旱涝灾害威胁C.改善丰水期水质D.提高地下水位二、综合题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
,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
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该省区紧抓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在连接东部与西部、撬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图为
湖南省地理要素示意图。(1)说明湖南省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2)分析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3)简述产业转移对湖南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