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成都七中2022-2023 学年度2024 届高二(下)零诊模拟考试 历史.docx,共(7)页,1.62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e8b8df113a3ebfd9ced38542ddd3f2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4届零诊模拟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
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2.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农具)淡食”。对此恰当的解释是A.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C.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4.如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洛阳城市经济衰落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C.政治中心向北迁移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
,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急速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6.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
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7.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
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商合办的企业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8.1929年,受共
产国际的影响,中共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估计不足。对此,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不得工人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发展超过工人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据此可知A.毛泽东立足于国情探索中国革命道路B.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导C.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得以消
除D.马克思主义尚未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9.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①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英国对华的资本输出B.②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D.④的产生促进
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10.宣传画、宣传标语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舆论造势的手段。贯穿下图的主题是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B.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D.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11.下表是中共理论术语“实事求是”的来源及阐述原始文献《汉书·河间献
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即做学问注重事实根据。中共阐述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据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A.实质上
是传统儒家文化B.侧重于对历史成就的经验总结C.始终指导着革命与建设D.运用了民族语言进行理论创新12.2015年7月15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逝世于北京。风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
深情悼念他,是因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A.实现土地集体所有向私有的转变B.让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农民获得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13.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
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A.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
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表明,在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并不是最高的权力机关B.审判程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在实践中充分体现D.政体权力的分配体现了制约思想15.苏格拉底从
不以老师自居,也不愿意让别人成为自己的信徒。他只是在十字街头通过跟不同的人进行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对话。当路人被追问得无语时,苏格拉底都会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不知道,你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A.扭转了道德沦丧的社
会风气B.有助于人们以理性探求知识C.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D.反映他对“美德即知识”的推崇16.古罗马法学家特里封宁曾举例说,某人在别人那里寄存了100元,事后因重罪被流放异邦而失去了罗马市民权,但他仍按照契约拥有索回的权利。之
后他又否定了这种权利,因为从维护整个法律秩序的本质来看,应该没收寄存的钱。这反映了罗马法A.注重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B.遵守诚实信用原则C.强调忠实契约须符合正义D.缺乏客观统一标准17.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
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B.提升了新兴资
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18.读下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时间地区14001500160017001750欧洲456989115140亚洲224254292402508非洲7482909090美洲304
115910世界总计373446486671749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的迅速增长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人口D.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19.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
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选举席位。这说明英国A.政治制度具有渐进性B.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C.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D.君主立宪制曲折发展20.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
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2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
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
证关系22.某种艺术风格具有以下特征:反对刻板的理性描绘,强调鲜活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反对艺术典型化,注重所描绘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强调利用戏剧化的情节、强烈的色彩感,使画家的感情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传达。下
列作品符合这种艺术风格的是A.B.C.D.23.1801年3月,美国总统亚当斯在去职前几个小时突击任命42名联邦党人为治安法官,而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就任后马上清洗了这些“午夜任命”的官员。1828年民主党安德鲁·杰克逊就任总统后,也用本党党员更换了1/5的政府官员。
这些事例说明美国A.国家治理缺乏专业性B.权力制衡机制已被打破C.官员任命具有随意性D.党派利益影响官员任命24.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宪章运动让英国社会产生对当时状况的普遍担忧,两次出任首相的狄斯累利提出:“给茅屋以面
包,给宫廷以和平。”19世纪下半叶起,英国议会制定了《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这表明英国A.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工人运动促使政府职能转变C.自由主义理论受到挑战D.探索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2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分别提出以下口号:“
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没有给面包,就要革命”和“宁愿做自由人死在绞架上,而不愿过着奴隶生活。”这些口号反映出欧洲工人运动A.受到启蒙思想和工业革命的影响B.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C.得到马克
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D.从各国自发斗争走向了联合斗争26.俾斯麦在1868年5月说:“德意志若还能够在19世纪达成自己的民族目标,那在我眼中将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假如它在十年甚至五年之内即可实现,那就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事件。”这说
明此时的德意志A.邦国矛盾激化B.民族意识高涨C.国际竞争落败D.工业发展迅猛27.19世纪中叶,各种不满资本主义的思想,纷纷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这些思想有的主张恢复封建制度和小私有制度,有的主张通过社会改良来消除社会的弊端。19世纪后
期,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退出历史舞台。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扩大B.社会主义理论在西方失去市场C.工业革命缩小贫富差距D.“福利国家”制度缓解社会矛盾28.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
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8.034.153.662.063.0中国33.329.819.712.56.2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
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29.下表是近代以来钟表的演变历程,表格内容表明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的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9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指导制出原子钟,
精度可达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A.社会发展影响时间观念B.计时精确便利生产劳动C.钟表进步丰富社会生活D.科技进步推动钟表革新30.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31.左图是我国元代王冕的绘画作品,如图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
索的绘画作品。认真观察这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A.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C.反映真实的生活和情趣D.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32.1960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
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2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
一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
,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
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
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材料三《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
界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科学革命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识,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11分)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序号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1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2批判君权神授,创立国家起源新说——洛克的《政府论》3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4资产阶级革命的理
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5北美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武器——潘恩的《常识》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7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8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9[世界一大奇书]——
《马可·波罗游记》10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1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12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4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书评须包括
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影响;所拟论题不能照抄材料。)(12分)请考生在第35、3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治政府成立后,大力推进以
地税改革为中心的农业变革。1869年,实行地制改革,通过实行“版籍革返”。“废藩置县”,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从根本上废除了严重阻碍农业发展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1872年,政府又废除了禁止地买卖法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宣布个人对
土地拥有所有权,并给土地所有者颁发地契。1873年,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持有土地执照者,均要向政府缴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土地价格很高,以致地税也很高;政府还按地税的1/3向土地所有
者收附加税——村费;地税和村费一律用货币交纳。——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地税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地税改革的影响。(7分)3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托马斯·潘恩(1737—180
9),英裔美国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潘恩幼年失学,先后做过店员、教员、税吏等职业。1774年,因对英王言论不敬,潘恩被革去税吏之职,随后远赴北美求生。当时,北美独立的先驱们都还沉浸在“北美英国人”的假想中,全无脱离英格兰独立之心。1776年初,潘恩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常识》出版。他在书中指
出:由于个人能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安全和自由的保障,安全是政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达官贵人们用以剥削本国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国盘剥殖民地的工具。因此,他呼吁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国”。“不共和,毋宁死”的理想在北美
造成了空前的舆论影响。在仅有200万居民的情况下,《常识》的总销量高达50万册。受潘恩思想的影响,1776年7月,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审议并通过了《独立宣言》,北美独立运动正式拉开序幕。——摘编自《潘恩,被历史辜负的人》(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提出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常识》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