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PDF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937.624 KB
  • 2024-09-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共(15)页,937.62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6a6687bea982f0bf339b1f57e86f8f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三明一中2021年高二年段返校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1分,每题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B.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的C.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殆:危险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斯用兵之.效也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与嬴而

.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刺客不行..,良将犹在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⑦与战

胜..而得者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③⑤B.②④⑦C.⑥⑦⑧D.①⑤⑨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③此三者,吾遗恨.也恨:遗憾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⑤逸豫..可以亡身逸豫:

安乐⑥泣.下沾襟泣:流泪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④⑤D.③④⑤5.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抑本其.成败之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2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

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句是()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

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函.梁君臣之首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能衔哀致.诚致:表达B.吾去.汴州去:离开C.图.久远者图:打算D.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孰:仔细9.对下列

句子中加点的“其”的分类,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⑥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⑦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①⑦/②/③⑤/④/⑥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①/②⑤/③

/④/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0.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惟兄嫂是依B.大王来何操C.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3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袜材当萃

.于子矣萃:聚集B.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略:简略,与“详”相对C.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妄:荒谬D.苏子辩.矣辩:能说会道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轮扁,斫轮者也,

而读书者与.之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B.①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②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C.①与可无以..答,则曰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①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②窥父不在,窃发.盆13.下列各句中,加点

的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吾将买田而归老.焉B.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C.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D.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14.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

之。C.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D.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二、古诗文阅读。(1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杏花书屋记.归有光4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父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

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

,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

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

此。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5分)A.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

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B.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C.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D.今去公之殁/曾

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5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B.“御史”是中国古代的

一种官名。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C.“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主掌法律刑狱,即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交的刑名案件,会同其他人员机构审理死刑案件等。D.《诗》《书》:《诗》指

《诗经》,《书》指《尚书》,它们与《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合称为“五经”。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期望。B.周孺允建造杏

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C.作者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

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

,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

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6(乙)余幼时

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丙)杨时字.中立,南剑

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

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5分)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

者/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如苏轼的《赤壁赋》。B.先达,对前辈的尊称。“先达”中的“先”字与“先哲”“先贤”中的“先”字意思一样。C.字,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可与名的意义一致,也可相关,甚

至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名与字意义相反。D.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7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他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

写作《师说》,宣扬从师之道。B.柳宗元痛恨流俗,心存顾虑。他对为人师者遭受谩骂而深感不满,又担心自己和韦中立被人诟骂而生病。C.宋濂现身说法,勉励后学。他在给马生的文章中,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他潜心向学。D.杨时求

学心诚,尊师重道。他曾特意到颖昌向程颖学习,四十岁拜见程颐时,久立雪中,以免打扰他休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客中守岁在柳家庄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5分)A.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同时表现作者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B.颔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的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C.颈联,“畏老偏惊

节”,一“惊”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因年老而感觉到时光匆匆,更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D.这首五言律诗用语平淡朴实,但感情真切,表现出流落在外的作者逢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畏老情绪。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自咏白居易8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注]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注]蟠木:弯曲的树。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C.“牺牲”过

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

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这首诗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②愁胡:胡人深目,状似悲愁。形容鹰眼色碧而锐利。③绦镟:这里指系鹰用的丝绳和环。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首联上句用“风霜”体现画面的肃杀之气,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B.颔联通过描写画鹰耸

身观望的动作和侧目而视的神态来刻画鹰的形象。C.颈联写如果解开画鹰的绳环它就会高飞,就是轩楹也阻挡不了它的气势。D.诗歌章法严谨,从“画作殊”写起,具体描绘后从“势可呼”顺势转入收结。三、默写(30分)24.《论语》中指出学习

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6分)25.在《三峡》中,郦道元用“,”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9接的特点。(6分)26.韩愈是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他挥动妙笔,用“,”两句描绘出早春的小草隐隐泛出的那一抹春色,给人以湿润、舒适、清新之感。(6

分)2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6分)2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6分)四、小说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是高级社时期成立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

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大队成立敬老院,经过评议,请陈秉正老人退休入院。这老人只进去了三天,就觉着只做那些揭麻皮、拣棉花之类的轻微劳动,有气力没处使,自动要求出院,依旧当他的教练组

长。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他先做榜样,让徒弟们在一边跟着看。他一边做一边讲,往往要重复讲十几遍,然后才让大家动手他跟着看。因为格律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亘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

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陈秉正便和他们休息一阵子,也招呼相隔八九段梯田下边的沟岸上的副组长王新春。陈秉正一见王新春过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

和陈秉正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10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

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教练场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

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一九五九年冬天,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卸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满红媳妇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

:“在沟里闸谷坊,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闸完了,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一天,陈秉正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了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

他的手套带上。他住在招待所,当天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便走出房间。因为院里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其中一截木料是截去两头、留下中间的一段盘节,又粗又短又弯又扁,很不好转动。老人很费了点气力才

掀起来,转了一个过就又跌死了。老人邀四个青年一同去转动木料,且趁空子解了腰带脱下他的新棉袄来放在床上,就跟着走出去了。短短一截木头,四个人就护满了,老人插不上手,只好让他们转,而自己去搬动另一截。接着弯下腰用两手托住,两腿摆成骑马架势,两肩一耸,利利落落扛起来。紧接

着,大家用铁锨拢着院里的残砖、破瓦等类的零乱东西,老人跟在后边扫地。不过个把钟头就把六个院子都清理完了,垃圾都堆在大甬道的两旁,成材的东西都抬到存剩余材料的后门外,只等夜间有卡车来装载。老人对这成绩欣赏了

一阵,觉着这样一清理,走起路来也痛快得多。11老人重新穿起新棉袄。束住了腰,伸手去戴手套,才发现把手套丢了。老人跑到雨道旁边的垃圾堆里找,可几十筐垃圾,怎么会找到呢?……老人的手套洗得干干净净的,搭在靠近火炉的一个椅背上,都快烘干了。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

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29.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小说通过对一双闲不住的手的真切描绘,创造了勤劳质朴的陈秉正这样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选择了日常劳动中的几个片断表达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B.陈秉正老人在招

待所利利落落扛起木头的情节,表现老人有一双闲不住的手,有着很高的思想觉悟。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入延伸。D.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以及像他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

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3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王新春对青年人说的话,从侧面描写陈秉正老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大磨岭大队所做的贡献。B.“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陈秉正

对过去没有机械化助力开山,表示遗憾,且有稍稍的怨意。C.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高度统一。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D.手套在小说中有烘托人物的作用,陈秉正老人有手套而不戴,是为了让双手更利落地劳作,烘托老人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31.文章是如何

塑造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答:32.本文以“套不住的手”为标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答: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红高粱(节选)莫言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

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

父亲的头,说:“走,干儿。”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父亲就这

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

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

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

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

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13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

非常遥远的回忆。六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

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腿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

地望着死尸。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节选自《红高粱家族》,略有改动)3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

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A.“天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红高粱充满诗情画意,也隐含强烈的血腥意味。B.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既指高密东北乡代表着中国,拥有富饶的国土、伟大的文明,也指此处

笼罩着黑暗的现实、丛生的弊端。C.小说开头管“我父亲”叫“土匪种”,表明“我”对父亲的态度是不尊敬的,“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余占鳖。D.余司令“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这体现了余司令的粗野狂暴与果断干练。34.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1

.5分)()A.文中画横线句子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离开母亲,走向战场的真切感受,使行军画面更有感染力。B.作者以第一人称来展开叙述,但是事件的亲历者却是“我父亲”,“我”是故事的旁观者,这样既有亲历者真切直接的见闻感受

,又便于展开抒情和评论。C.小说综合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描写环境,壮美与优美兼具,既呈现了家乡14的风貌,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D.小说的时间顺序被完全打乱,把不同时间点的故事剪切在一个画面里,大幅度的时空

跳跃,形成了故事的陌生化,使读者眼花缭乱,难理头绪。35.有人评论本文的开头“兼具现实的真切感与历史的厚重感”,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36.莫言曾说“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艺术风格上的“邪劲儿”。(3分)

五.问答题。(6.5分)37.《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请简要分析其艺术特点。(6.5分,不少于150字)附: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

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

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六、写作(60分)3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文。材料一:登山爱好者苏余年多年坚持边旅行边捡拾沿途的垃圾,同时动员身边的亲友也这样做。他和朋友们出资拍摄了环保公益片《流浪的口袋》,呼吁大家外出自带垃圾袋,并把拉圾随身带走。材料二:12369是环境保护的举报热线,每一位公民都可以通过拨打热线

,向各级环保主管部门举报破坏环境事项。该热线设立以来,收到各类举报几十万件,一大批责任组织或个人受到惩处。材料三:根据《巴黎气候协定》,中国的环保目标是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由于中国加大环保力度和转变经济方式,这一目标有

可能提前9年完成。外媒认为这是中国对世界气候的“巨大贡献”。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向本市市民写一份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面一流,没有任何涂改;名句引用得当;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9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