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12)页,591.61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5a01a66677c32e8ae2bf40fd505b65e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B.高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C.甲状腺细胞能富集碘是因为细胞膜上有其
协助扩散的载体D.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答案】D【解析】【分析】含有细胞壁的生物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大多数原核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详解】A、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不能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A错误;B、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出现,间期不具有纺锤体,B错误;C、甲状腺细胞能富集碘是因为细胞膜上有其主动运输的载体,C错误;D、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如动物细胞,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
述正确的是()A.观察脂肪颗粒实验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后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浮色B.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直接将空气泵入酵母菌培养液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植物类群的丰富度D.在鸡蛋清中加入胰蛋白酶,一段时间后
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不出现紫色【答案】C【解析】【分析】1、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2、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详解】A、观察脂肪颗粒实验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后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洗去浮色,A错误;B、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不能直接将空气泵入酵母菌培养液,而是先将空气通入NaOH溶液,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错误;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样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植物类群的丰富度,C正确;D、虽然胰
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但是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在鸡蛋清中加入胰蛋白酶,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出现紫色,D错误。故选C。3.假如图是某雄性动物(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有2个染色体组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为4条,而该生物体的细胞中2n=4,且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C、结合分析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生
物,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A、C错误;B、①和④属于同源染色体,其上携带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故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B正确;D、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
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4.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论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男性中多指的发病率高于其致病基因频率B.白化病在
女性中发病率高于在男性中的发病率C.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于其致病基因频率D.红绿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与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在男性中的
发病率大于致病基因频率,A正确;B、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小于致病基因频率,B错误;C、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
基因频率,C错误;D、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所以男性中发病率高于女性,D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将维持在K值不变B.种群数量大于K/2后,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培养瓶中某种细菌的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出现于K值之前D.在东亚飞蝗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防治效果最好【答案】C的。【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增长包括“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S增长曲线是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的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所能允许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又
叫K值。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为0。K/2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详解】A、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B、种群数量大于K/2后,其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B错误;C、培养瓶中的细菌
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增长速率变慢,说明密度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故培养瓶中某种细菌的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出现于K值之前,C正确;D、K/2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东亚飞蝗种群数量达到K/2前进行防治效果最好,D错误。故选C。6.
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杜鹃兰假鳞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在顶芽处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
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持续降低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杜鹃兰侧芽的萌发与生长B.去除顶芽可抑制杜
鹃兰生长素的运输,促进侧芽萌发C.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D.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适当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答案】D【解析】【分析】1、顶芽存在时,
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从而出现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这叫做顶端优势现象;除去顶芽,可破除顶端优势,侧芽生长,萌发成枝。2、分析题图:甲图中第0、6、10天对照组生长素的含
量逐渐增加,而②、③两组先降低后升高;乙图第①组的0、6、10天CTK含量基本不变,而②、③两组都上升,第10天较第6天的含量有所下降。【详解】A、据题意可知,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而第10天侧芽生长素的含量升高,说明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并不利于
杜鹃兰侧芽的生长,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除去顶芽,可破除顶端优势而非抑制杜鹃兰生长素的运输,B错误;C、乙图对照组第0、6、10天CTK的含量基本不变,题中无法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C错误;D、实验处理第5天
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从图中可知,IAA含量下降,CTK含量上升,说明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D正确。故选D。7.科学家希尔发现,在不含有
二氧化碳的离体叶绿体悬液中加入铁盐等氧化剂,光照后能够释放氧气,此现象称之为“希尔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希尔反应”中的氧化剂相当于“氢接受者”。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的“氢接受者”是_______________。自然环境中的叶肉细胞在一定光强下
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不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提供二氧化碳,因而叶绿体中没有_________合成。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希尔的实验说明_______与________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3)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
。欲检测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大致含量,可通过检测色素溶液对_______光的吸收量来判断。【答案】(1)①.NADP+②.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2)①.糖类(或有机物)②.水的光解(或氧气的产生、光反应)③.糖类合成
(暗反应)(3)红【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
成水,合成大量ATP。2、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O2,以及ATP的形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
机物。【小问1详解】在光反应阶段,NADP+和H+结合形成NADPH,因此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的“氢接受者”是NADP+。自然环境中的叶肉细胞在一定光强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
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会产生[H],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也会产生[H],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小问2详解】暗反应合成糖类(或有机物)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因此实验不向离体叶绿体
悬浮液提供二氧化碳,叶绿体中没有糖类(或有机物)合成。希尔的实验是离体叶绿体在无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完成的,没有合成糖类的必需原料CO2,说明水的光解并非必须与糖的合成相关联,即说明水的光解(或氧气的产生、光反应)与糖类合成(暗反应)不
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小问3详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叶绿素含量越多,吸收的红光就越多,故可通过检测色素溶液对红光的吸收量来判断叶绿素的大致含量。【点睛】本题以希尔反应为素材,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识记有氧呼吸
的过程和叶绿素的功能,并能结合题意准确作答。8.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寒冷地区生活的某哺乳动物,体内存在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其线粒体内膜含有解耦联蛋白-1(UCP-1),该蛋白能消除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跨膜质子浓度差,阻碍ATP的正常产生。下
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____________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____________
,产生冷觉。(2)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____________含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寒冷环境中,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3)据图分析,UCP-1基因表达产
生UCP-1蛋白,BAT细胞内的_______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4)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消耗棕色脂肪供能,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冷觉感受器②.大脑皮层(2)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神经—体液调节
(3)甲状腺激素和cAMP(答全给分)(4)解耦联蛋白1(UCP1)阻碍ATP的正常产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更多转化为热能,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解析】【分析】寒冷环境中调节过程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
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小问1详解】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位于皮肤和内脏的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所有感觉的
形成部位都是大脑皮层,故冷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小问2详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寒冷环境中,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既有下丘脑等参与的
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等参与的体液调节,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UCP-1基因表达产生UCP-1蛋白,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小问4详解】由于解耦联蛋白
1(UCP1)阻碍ATP的正常产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更多转化为热能,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故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消耗棕色脂肪供能。【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有关
知识,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9.回答以下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问题:(1)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原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
做到_________。草原上的蒲公英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特点,这是种群的_______特征。(2)在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兔同化量的一部分会流入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兔的__________
__和狼的___________中的能量。(3)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草原生物群落在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结构,其重要意义是_________
___。的【答案】(1)①.随机取样②.空间(2)①.遗体残骸②.粪便(3)该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4)提高生物群落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小问1详解】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草原上的蒲公英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特点,这是种群的空间特征。【小问2详解
】在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兔同化量的一部分会流入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兔的遗体残骸和和狼的粪便中的能量。【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可能
是因为该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小问4详解】草原生物群落在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结构,其重要意义是提高生物群落对光照等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率。【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0.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对家蚕的研究表明,雌性家蚕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雄性家蚕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位置相距很远时,则可形成比例近似的四种配子,与两对等位
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雌性家蚕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a基因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家蚕群体中相关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
种。(2)现有BBDD和bbdd两个家蚕品系,两对等位基因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同学欲以这些家蚕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实验步骤如下:①取两品系家蚕杂交得F1②取F1中的____性家蚕与上述基因
型为______的品系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的③同时取F1中的____性家蚕与②中所用的同一品系杂交,观察统计子代,若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
答案】(1)①.ZAW、ZaW②.7##七(2)①.雌②.bbdd③.雄④.1:1:1:1【解析】【分析】1、同源区段: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在两条染色体上均有。2、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
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小问1详解】雌性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若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雌性家蚕的基因型可能为ZAW、ZaW。若A、a基因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家蚕群体中相关基因型共有7种,分别为
:ZAWA、ZaWa、ZAWa、ZaWA、ZAZA、ZAZa、ZaZa。【小问2详解】为验证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远,可取两品系家蚕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BbDd(且B和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取F1个体与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进行正、反交。若取F1
中的雌性家蚕与基因型为bbdd的品系进行杂交,雌性家蚕只能形成BD和bd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则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1:1,即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若取F1中的雄性家蚕与基因型为bbdd的品系进行杂交,结合在雄性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很
远时,则可形成比例近似的四种配子,即BD:bd:Bd:bD=1:1:1:1,则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bbDd=1:1:1:1,即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点睛】本题以家蚕为素材,考查性别决定、基因重组、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
点,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书写基因型,掌握交叉互换,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意在考查考生根据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毛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传统名菜,它是通过人工发
酵的方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高。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毛豆腐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毛霉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它与制作泡菜所需的菌种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2)毛豆腐经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可得腐乳,卤汤中一般含有12%左右的酒精,其作用是___________(答两点)。(3)民间老法生产毛豆腐为天然菌种发酵,现代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毛霉产生的酶能将酪蛋白分解而产生透明圈,为了筛选出优良的毛霉菌种,可将毛霉孢子悬
浮液用_________法接种在酪素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若在培养基中筛选到三个单菌落甲、乙、丙,其菌落直径分别为2.8cm、2.9cm、3.2cm,其菌落与透明圈一起的直径分别为3.5cm、3.3cm、3.7cm,应选择菌落______
(填甲、乙或丙)作为产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选菌。挑选出的菌种通常接种到试管的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临时保藏。(4)菌落的研究在微生物学中有重要作用,可用于________(答出三点)等工作。【答案】(1)①.异养需氧型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成形的
细胞核(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有独特的风味(3)①.稀释涂布平板②.甲③.固体斜面(4)分离菌种、鉴定菌种、细菌计数、选种育种【解析】【分析】1、腐乳的制作原理:(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法是将已熔化并冷却至约50℃(减少冷凝水)的琼脂培养基,先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制成无菌平板。待充分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约0.1ml)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
加在平板表面,再用三角形无菌涂布器涂布,使菌液均匀分散在整个平板表面,倒置温箱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小问1详解】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是真核生物,而制作泡菜所需的菌种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
成形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酒精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酒精具有调味的作用,使腐乳有独特的风味。【小问3详解】将悬浮液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根据菌落直径和菌落与透明圈一起的直径可以计算透明圈的大小,甲、乙、丙的透明圈径长分别为3.5-2
.8=0.7(cm)、3.3-2.9=0.6(cm)、3.7-3.2=0.5(cm),蛋白酶活力越高,透明圈越大,因此应选择菌落甲作为产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选菌。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采用临时保藏法,即挑选出的菌种接种到试
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然后放到4℃的冰箱中保藏。【小问4详解】菌落的研究在微生物学中有重要作用,可用于科研等很多方面,如分离菌种、鉴定菌种、细菌计数、选种育种等。【点睛】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
区别、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
正常合成胰岛素)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1)③所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至少写3个)(2)重组细胞B在一定的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其实质是___________。(3)图
示基因治疗过程称为________(填“体内”或“体外”)基因治疗;该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4)增强子是可增强基因转录的一小段特殊DNA序列,将其插入胰岛素基因的启动子中可提高基因的
表达量。但有人认为这样会引起基因突变,导致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答案】(1)①.内细胞团细胞##胚胎干细胞②.核移植技术、转
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2)①.分化诱导因子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①.体外②.没有免疫排斥反应(4)①.否②.插入位点在启动子,启动子不编码mRNA,所以不改变氨基酸序列【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
示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核移植是将体细胞核移至去核卵细胞中,因此图中①为细胞核;③为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或胚胎干细胞);②表示核移植过程;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2、体外基因治疗: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
养,然后在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殖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如腺苷酸脱氨酶基因的转移。体内基因治疗: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向人体组织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方法。【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③为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
即胚胎干细胞。②所示的生物技术是核移植技术,④所示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此外图中还涉及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小问2详解】的重组细胞B在一定的细胞分化诱导因子的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这个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小问3详解】体外基因治疗是指先从病人体内获得某种细胞进行培养,然后在体外完成转移,再筛选成功转移的细胞增殖培养,最后重新输入患者体内,故图示方法属于体外基因治疗。因为同一生物体的HLA相同,所以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
比,该方法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小问4详解】由题意可知,增强子的插入位点在启动子,而启动子不编码mRNA,即翻译的模板不变,所以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不变。